90%的父母不知道孩子想要什麼

2020-09-24 AC報導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成長環境。我們給孩子營造了一個什麼樣的環境呢?孩子需要在什麼樣的環境下才能茁壯成長?面對家庭溝通問題,父母和孩子應該怎麼做?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聽聽看劉鵬(妖叔/麥兜爸)、趙玉華(麥兜媽)和他們的女兒劉子涵(Clair/麥兜)會怎麼做?


2020年8月16日,在成都凱德天府 Reading Lab 舉辦了麥兜的第一場公眾演講《地球家庭溝通指南》大受好評,幫助家長理解青春期的孩子並與之順暢溝通。

2020年9月12日,泰藝術有幸邀請到麥兜和她的爸爸媽媽來到了泰藝術線上分享,通過線上交流,把他們的經驗和方法傳遞給更多的家庭。現在,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嘉賓個照


嘉賓分享


上周我們統計了調查問卷中大家遇到的煩惱,嘉賓為大家做出了他們的解答。

父母篇-主要存在問題


1. 脾氣比較急躁,容易對孩子生氣

麥兜爸:

首先家長要正視自己存在的問題並改進,情緒不要隨意帶給孩子。

事後緩解孩子的情緒,道歉、解釋清楚緣由。

通過書本上學習情緒管理的理論知識。


2. 自身工作太忙,沒時間與孩子溝通

麥兜媽:

做好時間規劃,永遠會為孩子保留出一段時間。

麥兜爸:

抽空安排親子主題活動,關注孩子喜歡的事情(蘊含想和孩子溝通的話題)。

開拓孩子的眼界,深入了解興趣點,並幫助她/他共同實現。

溝通的質量更重要。

主動詢問孩子是否需要父母提供幫助,幫孩子分析遇到的問題,引導孩子找到解決方法。


3. 孩子不想聽你說,溝通比較困難

麥兜爸:

選擇孩子願意聊的話題。

適當閉嘴、反思這個問題的緣由,給予孩子更多主動發言的機會和場景。

向家人/學校尋求幫助,了解孩子最近的情緒動向。

尋找與孩子溝通的切入口,等待一個適合溝通的契機。


孩子篇-主要存在問題


1. 不會主動和父母分享生活學習工作

麥兜:一方面源於面對父母會緊張;另一方面是害怕爸爸媽媽會批評自己在學校不努力、不好好學習。

① 家長主動地引導孩子說出來

錯誤示範:今天跟我談一下你的學習、生活啊,你是不是在學校又被老師訓了......

麥兜教你這樣做:家長主動提問:「今天你在學校有經歷了什麼有趣的事情嗎?與同學、朋友之間發生了哪些趣事呢?最近的夥食好不好......」通過這些日常瑣事的聊天,讓孩子以後願意和父母分享生活。


2. 與父母出現矛盾後,普遍採用冷處理

麥兜:父母與孩子之間出現矛盾後,其實雙方都希望對方先承認錯誤。孩子會這樣想,父母這樣說是不對的,我這樣做是有理由的。而父母礙於家長和自尊心的原因,有些時候覺得自己有點錯,但不會主動去說對不起。

麥兜教你這樣做:

父母要給予孩子一個足夠寬容的環境。比如晚飯後、睡覺前,選擇一個非常輕鬆以及舒適的環境,首先父母要向孩子坦誠自己說的話,哪些是有道理的。家長切記,保持平靜,不要過於強勢或者是過於主動,多讓孩子來說說她的感受。

可以讓孩子來找到矛盾點,並讓孩子說一說她/他的真正感受。冷處理只會讓家庭越來越不善於溝通,衝突也會越來越大。


3. 遇到困難或煩惱,更願意向好朋友傾訴

麥兜:因為對於孩子來說,朋友是一樣年齡亦或者是比他們大一點。他們在某種意義上有共同點,覺得朋友會理解自己的心思。

麥兜教你這樣做:

父母平時要多關注一點孩子的日常。

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可以稍微溫柔一點。

父母善於理解孩子的做法。

不管是父母還是孩子,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好好溝通。

相關焦點

  • 90%的父母都不知道,「目標感」才是孩子最佳的起跑線
    而目標感指的是在意識上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並在行動上心無旁騖、 朝它靠攏。當你只想應付的完成一份工作時,「完成工作」就是一個目標;而當你想要通過更好的完成工作,提升自己,證明自己的時候,這份信念,就是目標感。
  • 請尊重孩子的磨蹭,90%的父母不知道的秘密……
    快點起床了,上學要遲到了;快點吃,飯都涼掉了;快點睡覺啦,明天起不來了;作業怎麼還沒有做好啊?你看你,出門都說了20分鐘了,你到現在衣服都沒穿好。每天,是不是都要和孩子說上很多遍?不管孩子做什麼事情,都得催一下孩子?
  • 孩子磨蹭拖拉的背後的秘密,90%的父母都不知道
    快點起床了,上學要遲到了;快點吃,飯都涼掉了;快點睡覺啦,明天上學起不來了;作業怎麼還沒有做好啊?你看你,你到現在衣服都沒穿好。每天,是不是都要和孩子說上很多遍?不管孩子做什麼事情,都得催一下孩子?是不是總覺得孩子,太磨蹭了.
  • 孩子想要的理解,為什麼父母給不了?
    只是現實中,這樣舒服暢快的場景少之又少;特別是孩子和父母之間,好像在孩子和父母之間樹立了一道無法逾越的屏障!孩子想要的理解,為什麼父母給不了呢?是父母愚鈍嗎? 是父母不懂人心嗎? 還是其他呢?分享一個孩子和父母的溝通示例:孩子:最近好累啊,真是難受,學習怎麼這麼辛苦啊,我都不想上學了。
  • 如何巧妙地對孩子說「不」,90%的父母不知道如何拒絕
    1父母對孩子的愛,從來都是最自覺的。不等孩子開口要,能給的早就給了。很多父母,並不懂得拒絕孩子,或者說,不忍心、不太會拒絕孩子。對父母而言,想傾盡所有都給孩子。哪怕孩子想要天上的星星,如果能上天摘到,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 當父母生氣在吼孩子的時候,你知道孩子內心在想什麼嗎?
    當看到這個題目時,我相信大多數父母第一反應就是,當時太生氣了,沒忍住;也沒考慮孩子想什麼,只是希望他糾正錯誤,長記性!當孩子不小心把你剛買的化妝品摔碎了;你沒忍住;當孩子偶爾一次考試不理想;你沒忍住;當孩子挑食,做作業注意力不集中;你還是沒忍住?
  • 想要父母不焦慮、孩子不叛逆?試試做顧問型父母
    這周,我們將繼續和大家分享一個提升孩子控制感的方法,讓父母不焦慮,孩子不叛逆,那就是做顧問型父母。我們將圍繞下面幾個問題展開:什麼是顧問型父母?為什麼要做顧問型父母?如何做顧問型父母?以及做顧問型父母我們可能面臨哪些挑戰?
  • 父母根本不知道髒話對這階段的孩子意味著什麼
    對於大多數的父母來說,他們都不贊成孩子說髒話,覺得說髒話不文明,沒素質,所以他們千方百計的阻止孩子說髒話。但是,父母知道孩子為什麼喜歡說髒話嗎?因為,髒話可以帶給人力量感。但是現在有了髒話就不一樣了,他們可以利用髒話來對抗父母,控制父母。這種力量感會讓他們陶醉,因此,越禁止他們,他們就越喜歡說。面對孩子說髒話,父母應該怎麼辦事實上面對孩子說髒話,父母大可不必緊張。我就問父母一個問題:你認為你的孩子將來會不會說髒話?
  • 「試管嬰兒90%不是自己的孩子?」看完你就知道
    如今試管嬰兒技術已經有40年的歷史了,我們都知道,當夫妻雙方有生育難題無法解決時,符合試管嬰兒條件的夫妻可以通過這項技術來生育寶寶。但是,隨著試管嬰兒技術的日益普及,網上有很多關於試管嬰兒非親生的說法,這讓很多患者懷疑試管嬰兒出生的寶寶到底是不是自己親生的。
  • 孩子真正想要什麼,作為父母你真的了解嗎?
    可是兒子到家以後卻並不開心,還衝著王女士發脾氣,說「你根本不知道我想要什麼!」王女士說,從兒子出生起,自己就做了全職太太。那真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吃穿用全部都是最好的。王女士說,哪怕是天上的星星,只要對兒子好,自己都會想辦法給他弄來。現在孩子長大了,非但沒有感激,還說自己不理解他,真搞不明他到底想要什麼?
  • 很多孩子被父母罵過後想要抱抱?背後原因家長需要知道
    很多孩子在小的時候很調皮,做錯事了家長打不怕罵不怕,知道自己錯了下次還會這樣,這就令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這方面很頭疼。但有些孩子被家長罵了一頓就哭了,哭完之後做出一副求父母抱抱的動作,這行為每個父母看了都會心軟。
  • 孩子喝一碗用它煲的湯 相當於喝12杯牛奶 90%的人還不知道
    5-12歲的孩子正是長身體的重要階段,很多父母都會讓這個階段的孩子每天喝杯牛奶,希望營養滿滿的牛奶能幫助自己的孩子長得又高又壯。牛奶的確是高蛋白又高鈣的營養飲品,5-12歲的孩子常喝有助於自身的身體發育,但是,如果按一天喝一杯牛奶能攝取的蛋白質來說,孩子一天喝一碗用黑豆熬成的湯就相當於喝了12杯牛奶,而且90%的人都還不知道這一點。
  • 孩子入園第一天,90%的父母都是這樣度過的……
    >孩子入園第一天,90%的父母都是這樣度過的……2020-09-01 00:15:06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擔心孩子的吃喝拉撒有沒有被照顧好,擔心孩子能不能融入集體生活,擔心孩子會不會被欺負……都不是決定孩子上不上幼兒園的理由,畢竟終究有一天,孩子會離開你。
  • 孩子被吼時,在想什麼?最傷害孩子的行為,90%的父母都在做
    ,孩子聽到的是什麼?,所以會刻意地和父母拉開距離,甚至會在心中懷疑:爸爸媽媽是不是不愛我了?,也和視頻中的小女孩一樣,內心裡住著一隻叫恐懼的怪獸,時刻提醒自己:所有的過去造就了現在的我,沒有人看得見我,也沒有人想要我,我仿佛什麼也不是。
  • 想要「別人家的孩子」,先成為「別人家的父母」
    是啊,我們只顧著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卻忘記去反思自己。「我是不是一個合格的媽媽?我是不是一個別人孩子羨慕的好媽媽?」如果不是,我們又憑什麼要求自己的孩子,是別人眼中羨慕的樣子呢? 《後漢書》寫到:言傳在於「教」,身教在於「育」,教育應該更重於「育」,更重在身教。
  • 傳統家庭的悲哀:父母明明很愛孩子,卻給不了他想要的被愛方式
    比如,哥哥姐姐可以像父母那樣管她打她,而父母又像一個「天高皇帝遠」的存在,於她只有威嚴。我同學從小喊她父親叫做「叔」,我們還以為她是養在這家的孩子。後來才知道,早些年傳統家庭裡的孩子就是把父親叫作「叔」,我們現在聽著就有隔閡。所以,她很羨慕我們這些從小「喊爸」的孩子,能跟父母撒嬌,還能隨意開玩笑。她覺得,自己很不幸,父母一點也不愛她。
  • 孩子長期遭受吼叫會變得自卑,父母想要彌補,可以試試這3個方法
    孩子長期遭受吼叫會變得自卑,父母想要彌補,可以試試這3個方法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是第一次做孩子的家長,在教育孩子上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很多家長都很難以平和的心態去教育孩子,在遇到孩子不聽話,做事拖拉,調皮甚至是做錯事的時候,90%的家長都會用吼叫,甚至是體罰來教育孩子。
  • 90%的家長都不知道的偏旁和部首的秘密,請趕緊告訴你的孩子!
    90%的家長都不知道的偏旁和部首的秘密,請趕緊告訴你的孩子!只要上過語文課的學生都知道漢字有偏旁、部首,但是大部分的人認為偏旁就是部首,部首就是偏旁,其實不然。我也是直到今天才知道偏旁和部首是兩碼事。我們先來說說偏旁是什麼?大家都知道中國的文字很多都是由合體字組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組成新的字,就叫合體字)。那麼,偏旁是合體字構成的部件。我們追溯到古代,古代人把左右結構的合體字的左邊稱為「偏」,而右邊就稱為「旁」。演變到現在,我們把文字各個部位的部件統稱為「偏旁」,不再細分。漢字絕大部分是形聲字,由形旁和聲旁組成,所以偏旁,主要包含形旁和聲旁兩類。
  • 《不成熟的父母》-哪有什麼父母,只不過是孩子養孩子
    父母只不過是一個職稱,一個先行來到這個世界的孩子,僅此而已!「哪有什麼父母,只不過是孩子養孩子。人們總是默認作為成年人的父母會比孩子更成熟,但是有些家庭裡的孩子,他們可能會比自己的父母更像個成年人。」這是《不成熟的父母》作者,美國資深心理學家、不成熟父母問題問題專家琳賽·吉布森博士對存在不成熟父母的家庭的形容。
  • 孩子想要父母陪伴,父母想讓孩子感恩,聰明的父母懂得如何愛孩子
    孩子想要父母陪伴,父母想讓孩子感恩。對於大多數中國父母來說,教育孩子就像是養牛餵羊,只要辛苦賺錢,給孩子吃飽穿暖,孩子就應該好好學習,並且感恩自己的付出。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對自己是什麼態度,自己犯了錯父母有什麼反應,想要的玩具零食能不能得到滿足,是孩子思考、分析和確立自身家庭地位、價值的主觀依據。和成年人一樣,如果孩子在家庭這個小團體內有歸屬感,那麼他的性格情緒就會自信、樂觀而堅韌;相反,如果孩子在家裡感受不到一絲一毫的歸屬感,那麼孩子,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性格,就很容易變得自卑偏激、暴躁易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