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想要的理解,為什麼父母給不了?

2020-08-05 激揚動力成長訓練營

被理解後的心理狀態是什麼樣的? 有人寫下了當時的感受:

好像陽光照進了心裡,穿透了迷霧,整個人都被照亮了。

那一刻,你不再孤獨,不再壓抑,好似心理有了溫度,人仿佛也重新活了過來,可以動彈了

你所有的努力、付出、犧牲、委屈統統都被看到、被接納、被撫慰,很放鬆、很熨帖。

那一刻,終於可以放肆哭一場、安心的喘息一下。

總之,你來到了一個可以盡情說理、肆意釋放的地方。

動人的文字,聞起來都覺得十分舒服!

孩子想要的理解,為什麼父母給不了?

只是現實中,這樣舒服暢快的場景少之又少;

特別是孩子和父母之間,好像在孩子和父母之間樹立了一道無法逾越的屏障!


孩子想要的理解,為什麼父母給不了呢?

是父母愚鈍嗎? 是父母不懂人心嗎? 還是其他呢?


分享一個孩子和父母的溝通示例:

孩子:最近好累啊,真是難受,學習怎麼這麼辛苦啊,我都不想上學了。

父母1:學習本身就是頭懸梁錐刺股啊(別幻想了)……

父母2:你這算什麼,我們當年怎麼怎麼樣(誇耀自己吃得苦多?),那也沒有要不上學啊(你就是太脆弱)。

父母3:累也沒辦法啊,誰叫你以前沒有好好學習呢(你自作自受,別找我們。)

孩子想表達的重點在個人累的感受,希望這個累的感受被父母理解;

而父母們聽到的卻是孩子不想上學了,這就炸了;父母的重心和重點都轉向勸說孩子不要放棄、要努力、要對得起父母等等;

那孩子想要的理解呢? 這時孩子的內心不但沒有得到放鬆,反而更累了!


就這樣,孩子想得到的理解,在父母那,就像猴子撈月,想要的是月亮,而伸手之後卻是一場空

孩子想要的理解,為什麼父母給不了?

+++ 激揚動力成長訓練營 +++

+++ 致力解決青少年:學習障礙:厭學、動力不足、信心不足; 學習停滯:厭倦、懈怠、過度焦慮

相關焦點

  • 父母抱怨:孩子為什麼就不理解自己呢?
    很多父母有這樣的親身感受,孩子一點也不理解自己,不理解父母:* 對孩子的關照和教導。* 對孩子的好。* 父母的辛苦,掙錢不易。......父母的滿腔熱情撒在了孩子冷漠的石頭上,沒有回報只有寒心!那麼孩子為什麼就不能理解父母呢? 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有:1) 父母不關注孩子的真實需要。首先,不知道孩子的真實需要。在面對孩子時,和孩子之間沒有情感交互和交流,走的不是心,而是單方面的輸出或者命令;作為父母,不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和真實需要。再者,也不重視孩子的真實需要。
  • 與父母吵架,兒子摔門而去,為什麼父母總不理解孩子的世界?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自己過得明明很靠譜,但是卻總是遭到父母的阻攔。即便後來事實證明,自己沒錯,但下一次父母仍會阻攔。所有一切不符合父母安排的,違反他們認知的,都不被允許,否則就是叛逆,或暴怒或眼淚攻勢,最終親子不歡而散。不禁感嘆:為什麼我不能過我想要的生活?
  • 想要父母不焦慮、孩子不叛逆?試試做顧問型父母
    這周,我們將繼續和大家分享一個提升孩子控制感的方法,讓父母不焦慮,孩子不叛逆,那就是做顧問型父母。我們將圍繞下面幾個問題展開:什麼是顧問型父母?為什麼要做顧問型父母?如何做顧問型父母?以及做顧問型父母我們可能面臨哪些挑戰?
  • 為什麼孩子抗挫力不強?大多數父母都理解錯了
    我聽到很多人說誇孩子會造成孩子玻璃心、太嬌氣、抗挫力不足、一碰即碎,應該給壓力要批評打到他害怕等等,可能也源於最近孩子的問題頻發,看到這些我真的是……唉…我們是從孩子過來的,但卻忘記了做孩子時的自己!想要表揚,想要理解尊重,想要溫暖的懷抱……做了父母卻走了父母教育的老路!非打即罵,有的父母一邊打罵孩子一邊還要說「我這是為你好」。
  • 父母如此辛苦為何孩子不理解?如果父母不想聽,就別怪孩子不想說
    如果對於青春期孩子,父母能夠多一點耐心、寬容和理解,孩子能感受到多一點溫情、欣慰和關愛,或許事情的結果,不至於如此。但是很遺憾,想要通過讀書學習來提升自己做父母的能力, 改善自身教育方式的父母,實在是太少了。在大多數指責、抱怨和苦惱於青春期孩子叛逆的父母眼裡,大人是父母,小孩是孩子,那麼孩子按照父母「為他好」的想法思路去生活,肯定不會錯。
  • 為什麼父母不理解自己?
    有一位粉絲私信我說:「和自己的父母不能和平相處,總是爭吵,他們不能理解自己而且還總嚴重影響自己的情緒,怎麼辦」在這裡我想說的是父母在成為父母之前也是孩子,他們的教育方式多半是上一代傳遞下來的教育思維現在你父母對你的教育不全是父母的教育,也有上一代思維邏輯的傳承。你作為剛接觸這種思維的下一代,會覺得有很多不習慣,不理解,這是正常的!
  • 天下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父母,怎麼理解?為什麼傷害自己的孩子?
    如果父母不知道如何愛自己的孩子,那麼只能對孩子造成傷害。有很多父母就是打著這樣的旗號,無意當中傷害自己的孩子。有這樣幾種父母,最理想的父母是真心愛護子女並真正懂得如何愛自己的孩子。其次是不懂得如何愛自己的子女,卻口口聲聲說完全知道怎麼愛孩子。最壞的就是並不愛自己的孩子,卻認為自己深愛著孩子。
  • 「我這是為了你好」,為什麼孩子總是不理解?
    其實,這只是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溝通出現了問題。如果父母和孩子溝通不好的話,很容易就會出現父母覺得孩子一點也不理解自己,而孩子反過來也會覺得父母不懂自己這樣的現象發生。這是因為雙方站在不同的立場,而且生活和成長的背景都不同,父母和孩子之間很容易就會出現代溝。
  • 孩子想要父母陪伴,父母想讓孩子感恩,聰明的父母懂得如何愛孩子
    孩子想要父母陪伴,父母想讓孩子感恩。對於大多數中國父母來說,教育孩子就像是養牛餵羊,只要辛苦賺錢,給孩子吃飽穿暖,孩子就應該好好學習,並且感恩自己的付出。孩子對於家庭教育的感受,通常可以分為3個級別:歸屬感、幸福感和眷戀感。可以說孩子的感受好壞,就是父母對家庭教育是否用心,對孩子是否尊重理解的直觀表現。
  • 為什麼孩子不願意和父母交流?父母怎樣做,孩子才願意和父母溝通
    一、為什麼孩子不願意和父母交流?1.價值觀的衝突:父母不理解孩子在乎的價值,強迫孩子接受父母在乎的價值。2.代溝:人生經歷不同,內在經驗不同,父母不理解孩子言行背後的感受和需求。3.強迫的愛:父母把自己認為好的強加給孩子,孩子不接受,父母就不高興。4.堅持「我是對的」:父母不肯認錯和改變,讓孩子心裡不服,卻不好說什麼。
  • 孩子:為什麼沒人理解我?
    孩子進入成長期,他們會感覺到許多煩惱,比如父母的關心不再像過去那樣能夠打動心扉了,反而覺得嘮叨刺耳;似乎老師也在他們心中失去了往日的威信,自己做什麼事情都得不到他人的理解;即便平時關係挺不錯的同學,現在也不會那麼親密無間、無話不談了。
  • 為什麼父母不理解,孩子轉學後出現的厭學情緒?原因很心酸
    父母們為了孩子有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總是喜歡自作主張給孩子轉學。甚至是在孩子不知情的情況下,等辦完了所有的手續,讓孩子搬到一個新的學習環境的時候,孩子就會有一些不知所措。這會來源於陌生的心理壓力,能讓孩子只想逃避。而當我們的孩子試圖和父母說出自己內心感受的時候,父母可能會一味的覺得孩子解釋著說新的學校如何如何的好。讓孩子如何如何的珍惜,他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孩子們就會因為不被父母理解而感到失落。他們會覺得父母只是按照父母的意願行事,根本就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感受。更沒有經過孩子的同意,慢慢的就有可能會出現一些厭學的情況。
  • 孩子抱怨父母不理解他,原因竟是父母沒做到這點
    時間久了,孩子總是抱怨你不懂他,不理解他。常州市婦聯曾經對700戶家庭進行了家庭教育現狀調查,竟有高達45.5%的孩子在「最不喜歡的人」一欄中填著自己的父母。孩子不喜歡的原因清一色的是「不關心我不理解我」、「囉囉嗦嗦」。孩子嫌棄父母不理解自己,是導致親子之間感情越來越淡,產生隔閡的重要原因。
  • 傳統家庭的悲哀:父母明明很愛孩子,卻給不了他想要的被愛方式
    比如,哥哥姐姐可以像父母那樣管她打她,而父母又像一個「天高皇帝遠」的存在,於她只有威嚴。我同學從小喊她父親叫做「叔」,我們還以為她是養在這家的孩子。後來才知道,早些年傳統家庭裡的孩子就是把父親叫作「叔」,我們現在聽著就有隔閡。所以,她很羨慕我們這些從小「喊爸」的孩子,能跟父母撒嬌,還能隨意開玩笑。她覺得,自己很不幸,父母一點也不愛她。
  • 《公主的月亮》孩子想要月亮?智慧的父母這樣讀懂孩子的需求
    當然不是,但是,宮廷小丑做對了一點,他並沒有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尋找月亮,而是詢問了公主,她想要的月亮是什麼樣子的。為什麼宮廷小丑可以想到這一點?因為小丑的任務就是給別人帶來各種搞笑幽默的表演。要想讓別人開心,就得明白別人喜歡什麼,別人的笑點在哪裡?因為宮廷小丑的職業身份,讓小丑能夠自然思考公主內心的需求。
  • 為什麼中國很多孩子都不理解家長的苦心
    為人父母,經常抱怨孩子不懂他們的苦心。帶娃難,是很多父母的心病。在某知識平臺大火的一個話題「為什麼中國很多孩子都不會去考慮家長的感受?」短短一周內,該問題就收穫了3404萬的瀏覽量,還被納入專題收錄。我們原以為,這條話題下面會觀摩到各位父母的「吐槽大賽」,但越往下看,卻越覺得心裡沉甸甸的。
  • 孩子不願和父母交流怎麼辦?想要走進孩子的內心,父母做法是關鍵
    孩子成長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變得不愛與父母溝通,想要成為孩子的傾訴對象,首先父母要走進孩子的心扉。只有了解孩子的內心,取得孩子的信任,才能跟孩子建立溝通交流的橋梁。在孩子心中,自己的話語並沒有得到父母的重視,即使向父母傾訴自己的心事,父母也總是不甚在意,父母更為在意生活中其他事情,因此孩子也逐漸失去與父母交流的欲望。
  • 為什麼孩子總是愛頂嘴?父母這樣引導培養高情商孩子
    父母:「玩具弄的滿地都是,收起來「孩子:「我偏不「 父母:「該睡覺了,不要再看手機了。「孩子:「為什麼你們都能躺在床上看手機,我不能看?多數情況下,孩子「頂嘴」無非以下幾點原因: 1. 表達疑問父母通常要求孩子幾點該睡覺,不能看電視看手機,但自己卻在客廳看電視看的很晚,或者躺在床上看手機看的很晚。這時候孩子的「頂嘴」其實就是一種疑問,為什麼大人可以看電視玩手機沒有時間限制,小孩就不可以呢? 這往往與父母言行不一有關,沒有以身作則。
  • 90%的父母不知道孩子想要什麼
    我們給孩子營造了一個什麼樣的環境呢?孩子需要在什麼樣的環境下才能茁壯成長?面對家庭溝通問題,父母和孩子應該怎麼做?2020年8月16日,在成都凱德天府 Reading Lab 舉辦了麥兜的第一場公眾演講《地球家庭溝通指南》大受好評,幫助家長理解青春期的孩子並與之順暢溝通。
  •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叛逆?是因為孩子不懂事,還是父母不負責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叛逆?是因為孩子不懂事,還是父母不負責?朋友的女兒自小乖巧懂事,不但學習成績出色,還能主動幫父母做家務。可是一到13歲,忽然間就開始無心上學,越是臨近考試越是叛逆厭學。她甚至還交了一個男朋友,整天跟著抽菸喝酒,深夜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