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理解後的心理狀態是什麼樣的? 有人寫下了當時的感受:
好像陽光照進了心裡,穿透了迷霧,整個人都被照亮了。
那一刻,你不再孤獨,不再壓抑,好似心理有了溫度,人仿佛也重新活了過來,可以動彈了。
你所有的努力、付出、犧牲、委屈統統都被看到、被接納、被撫慰,很放鬆、很熨帖。
那一刻,終於可以放肆哭一場、安心的喘息一下。
總之,你來到了一個可以盡情說理、肆意釋放的地方。
動人的文字,聞起來都覺得十分舒服!
只是現實中,這樣舒服暢快的場景少之又少;
特別是孩子和父母之間,好像在孩子和父母之間樹立了一道無法逾越的屏障!
孩子想要的理解,為什麼父母給不了呢?
是父母愚鈍嗎? 是父母不懂人心嗎? 還是其他呢?
分享一個孩子和父母的溝通示例:
孩子:最近好累啊,真是難受,學習怎麼這麼辛苦啊,我都不想上學了。
父母1:學習本身就是頭懸梁錐刺股啊(別幻想了)……
父母2:你這算什麼,我們當年怎麼怎麼樣(誇耀自己吃得苦多?),那也沒有要不上學啊(你就是太脆弱)。
父母3:累也沒辦法啊,誰叫你以前沒有好好學習呢(你自作自受,別找我們。)
孩子想表達的重點在個人累的感受,希望這個累的感受被父母理解;
而父母們聽到的卻是孩子不想上學了,這就炸了;父母的重心和重點都轉向勸說孩子不要放棄、要努力、要對得起父母等等;
那孩子想要的理解呢? 這時孩子的內心不但沒有得到放鬆,反而更累了!
就這樣,孩子想得到的理解,在父母那,就像猴子撈月,想要的是月亮,而伸手之後卻是一場空!
+++ 激揚動力成長訓練營 +++
+++ 致力解決青少年:學習障礙:厭學、動力不足、信心不足; 學習停滯:厭倦、懈怠、過度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