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眼裡,中國造航母,是不是就像我國看印度造航母一樣搞笑?

2020-12-16 小虎有話說

我國現在最需要的反而不是核航母,而是建造周期較短,維護和補充都比較便捷的常規動力(最好是電推)航母。

目前美國的核航母真的就是欺負弱小的省錢配置。一旦損失的話只有一個紐波特根本補充不過來。

山東和遼寧實際上區別不大,山東艦根據遼寧艦的使用情況改進,總體結構是差不多的,優點是艦體利用率高。雖然遼寧拆除了反艦飛彈,但那部分空間還是很難利用。發展重點還是003,純國產設計。

印度航母相當於宋青書,歐陽克,得到一點高端武學的滋潤,和一般江湖雜魚拉開了點距離,但是和真正的高手有本質的差距,最多只能算徒有其表的高手。

法國航母相當於梅超風,雖然下了血本搶到高端武學的入門券,但因為能力有限只能搭在高端武學的門檻上,很難真正進去。

英國航母相當於白眉鷹王,一個老資格有實力但是永遠達不到絕頂層面的高手。

毛子航母相當於陽頂天,曾經的武林老二,練武功把自己練廢了。

美帝航母相當於天山童姥,統領北約72洞牛鬼蛇神,殺人不用第二招。

這彩虹是民用的?!幹啥用?說句題外話,現在的人都以為戰爭就像Dota和LOL,幾個英雄互砍小兵看熱鬧。還是紅警更貼近現實戰爭,沒別的,就是拼消耗,只要錢夠多,小兵海一樣推平敵人。英雄單位也架不住對面人多。當然,地面單位打不動到空中單位很合理。除了原地生產這個遊戲化設定,其他都挺合理。

中國海陸空各自尖端戰力的055大驅、99主戰和j20對比美帝都不存在代差,全都是自主設計研發並能大規模投產的,相較於美帝主要的短板是航母、核武器、戰略轟炸機。反觀印度,陸軍t90全套引進俄羅斯技術,空軍的陣風和蘇30全靠外購,海軍攢機出來的加爾各答故障不斷,技術指標普遍落後中國半代甚至一代,更別說印度在這些武器上少得可憐的自主研發能力和戰時大規模投產能力了。

印度是不善於戰爭的民族也不準確,印度在二戰期間是在歐洲戰場上和西方列強打過的。二戰後除了對上中國吃了虧(新中國輕步兵是人類世界的巔峰水平,輸給第一很丟人?),其餘時間都在侵略周圍國家,有南亞小霸王之稱。戰鬥力超過世界平均水平很多,除了南亞,印度放到非洲,南美,中東,歐洲都會讓鄰居們瑟瑟發抖。

事實上大部分美國民眾不關心誰是印度誰是中國,部分民眾也不知道中國跟喬治亞通不通高速公路…那些都是nerds才知道的事情,對橄欖球比賽獲勝一點幫助都沒有。美國人民對我國的看法,是美國政府長期宣傳的結果,有很多美國人不知道中國有核彈,不知道中國的核彈能打到美國。美國政府這種洗腦宣傳,既有好處,也有壞處的。

正是因為在西方人眼裡,中國還不如印度,才造成了前兩天B站看到一個美國小姐姐在印度被人頓旅店兩天差點被……。

反正在他們眼裡,中國印度都是第三世界,都是髒亂差,但是印度作為全球最大民主國家,受歡迎程度肯定比中國高。

那個小姐姐來中國玩了好長時間,都是讚美,可以說是身體力行來親眼看世界,發現中國並不是媒體口中那麼可怕,於是乎想到那麼印度是不是也不是媒體裡說的那麼不堪呢?

這位小姐姐是周遊列國的,於是轉而去了印度,視頻裡可能拍到了很多髒亂差的畫面,引起印度網民群起而攻之。恰好同行的男友分手了提前走了,閨蜜鬧掰了也走了,剩下她一個在酒店,結果被酒店發布信息,門口蹲了一群印度靚仔讓她開門。整整蹲了兩天,小姐姐凌晨3點趁他們換班逃跑了。

相關焦點

  • 英國斷言全世界就三個國家能造航母 印度:那我造的是啥?
    既然意義如此重要,所以伊莉莎白二世女王特地參加了該艦的服役儀式,而英國海軍大臣在儀式上更是為皇家海軍加油打氣道:「目前世界上只有三個國家能造出航母,那就是美國、中國和英國。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展現出了優異的綜合能力,未來將是英國利益的重要保護者,英國將重返航母時代。此外,伊莉莎白女王號與威爾斯親王號雙航母艦隊的存在,也會大大增強皇家海軍的實力。」
  • 中國造航母無用?美國「航母派」已失勢?實際是中美進入戰略對峙
    最近,國內中文網際網路上開始流傳一個新的說法,那就是美國海軍的「航母派」已經失勢。理由則是在12月份美國政府正式通過的美國海軍30年造艦計劃中,美國海軍核潛艇建造佔比過高,航母所佔比重降低。「核潛艇派」真的取代「航母派」了?由此,國內部分軍事自媒體開始出現了美國航母失勢論的說法,並由此引發了中國建設和發展航母戰力是否有必要的討論。今天就對這件事情,大概地聊一下。
  • 世界上能造航母的國家屈指可數。是沒錢,還是航母太沒品?
    當然航母在技術上也比較複雜,不是誰都能建造出來的,並且建造一艘航母需要有強大的經濟支撐,造一艘航母花費的錢數可不是小數目,一般國家都承受不起。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國家擁有航空母艦,而真正具備作戰能力的航空母艦,數量則更為稀少,有些人覺得航空母艦之所以數量這麼少,是因為很多國家都沒有生產大型船隻的能力,那麼航母數量稀少的原因,真的是因為很多國家沒有生產大型艦船的能力嗎?
  • 航母作為國之重器,如果每個中國人捐款100元,能造多少艘?
    有人提出了一個十分有意思的問題:全國有14億人,如果每個人都為國家捐款100元,中國能夠造幾艘航母。首先來看一下航母的造價,不同類型的航母自然造價不一樣,並且這裡的航母造價僅僅是針對某個航母類型中某個航母的造價,並不是所有該類型航母都是這個價碼。
  • 專家對印度大造航母持懷疑態度
    來源:參考消息【澳大利亞洛伊解讀者網站6月20日文章】題:汩,汩,汩:印度對「永不沉沒的航母」的興趣(作者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國家安全學院高級研究員戴維·布魯斯特)許多分析人士對大型航母的脆弱性和成本(以及建造
  • 發現伊朗造航母,美國軍方非常緊張
    文/七隻小狼伊朗又造「航母」了,注意,這個航母加雙引號了。據美國多家媒體報導,在與美國持續緊張對峙的情況下,伊朗在該國南部阿巴斯軍港建造了一艘假航母。(圖源:Maxar Technologies)從衛星圖上看,這艘假航母的外形與美國的「尼米茲」級航空母艦非常相像。
  • 航母阻攔索 中國自己造的
    媒體稱俄羅斯拒售我航母設備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否認 表示——針對國外媒體關於俄羅斯拒絕對中國出售航母阻攔索裝置的報導,國防部發言人進行否認。航母阻攔索 中國自己造在昨天下午舉行的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國防部新聞事務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表示,中國航母平臺的主要系統裝備,包括阻攔索在內,都是自主研發和改裝的。
  • 《兵工科技》雜誌:「山東」號航母百分之百中國造
    2019年12月17日,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正式列裝服役,標誌著我國海軍正式邁入了雙航母時代。山東艦一直被稱為首艘國產航母,不僅因為它是我國獨立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航母,更因為山東艦的設計理念、重要系統、建造材料,如電磁兼容系統、動力系統、阻攔系統、航母特種鋼等,都是我國獨立自主研發的,完全沒有依賴進口,並且擁有完全自主產權,百分百實現了中國航母中國造。
  • 中國曾被嘲造不好航母阻攔索 結果讓俄專家折服
    10月份,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上的退役女雷達兵古麗帕麗參加電視臺節目,講述了她在航母上的三年經歷。這名女兵談到我國曾被嘲笑「造不好航母的阻攔索」,最終卻令俄羅斯專家折服。航母的阻攔索究竟有多大意義?在二戰時期的航母甲板上,可以看到航母上設有10至15道阻攔索和3至5道防衝網,密密麻麻,簡直就像捕捉鋼鐵飛蟲的蜘蛛網一樣。當代阻攔索一門海軍強國的必修課現代航母普遍使用的液壓式阻攔系統,一般由制動器械、液壓緩衝系統以及冷卻系統組成。比較典型的阻攔系統是美國航母普遍採用的MK7液壓阻攔系統。
  • 西方頂禮膜拜:以為中國造不出航母阻攔索,結果讓俄專家驚嘆
    航母是一個國家海軍最具有影響力的武器之一,上面搭載的艦載機 能夠對任何目標進行打擊,艦載機著陸航母的速度 大都在200公裡-300公裡每小時 之間,如果沒有攔截的裝備,艦載機必須滑行1千米以上才能停下來。
  • 日本媒體揚言:離開日本工具機,中國造不出航母
    ↑↑↑向上滑動查看內容「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是我國一早就致力於發展科技技術的原因。隨著中國多年來的飛速發展,我國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在科技領域加大了投入。為了培養更多的科技人才,我國從學校入手,加強各高校的重要科技領域課程,讓學生們喜歡上創造科技。這麼多年來,我國從一無所有變為現在的世界前列。
  • 俄羅斯為什麼不造航母?有該國的反面教材在前,航母也不吃香了?
    五常皆造航母,唯俄羅斯例外?航空母艦素有「海上霸主」之美稱,是目前世界上最龐大、最複雜、威力最強的武器之一,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徵。其實原因非常簡單,俄羅斯的經濟實力支撐不起龐大的航母建造以及後期運營費用。即使建造出了一艘兩艘也不能對擁有11艘核動力航母的美國造成實質性威懾。又何必要用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做比較呢?所以我們熟知的「航母剋星」成為戰鬥民族的主要研發方向。
  • 中國想造多少航母?美上將迫不及待發問,我少將8字回復顯智慧
    根據五角大樓給出的數據,目前美軍的確診人數已經高達8000多人,尤以航母海軍最為嚴重。而航母的趴窩也讓五角大樓倍感焦急,因此,最近一段時間,美國不少將領開始現身說法,要求白宮強力限制各國航母的發展。其中一位上將甚至毫不遮掩地向中國提問:「你們到底想造多少艘航母」?
  • 聖保羅號宣布退役,巴西人質問:為何中國能自己造航母,我們不行
    不過,航母這種綜合了大量複雜技術的「國之重器」也不是誰都有能力建造的。近日,就有巴西網民正在為本國無法自己建造航母的事而煩惱,有意思的是,他們還在網絡上質問本國海軍與造船業,為什麼一開始都是從外國購買,如今中國已經有能力自己造航母,而巴西海軍現在卻一無所有?
  • 大國花80億建兩艘航母之後,護衛艦無錢可造
    《福布斯》雜誌網站最新發布消息顯示,近期,英國再次遇到難題:為了建造兩艘「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英國皇家海軍至少花費了80億美元。如今,兩艘航母雖然建造完成,可是因為建造航母時花費的資金太多,致使護衛艦以及艦載機的建造工作被迫停止。
  • 專家:美國浮島式航母思路值得中國借鑑
    他把這種概念提出來後,並沒有引起法國人的興趣。但英國人看到了航母的巨大前景,英國人從1910年改裝航母。1917年3月,英國改裝的暴怒航母下水,這是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艦。90年過去了,航母經歷了由輝煌到衰落的過程,我國至今沒有發展航母。
  • 對話知名軍事專家、央視特約評論員杜文龍,航母將帶領中國海軍駛向...
    杜文龍(以下簡稱杜):山東艦正式服役意味著中國正式進入雙航母時代。首先,山東艦是中國人、中國裝備、中國材料、中國想法、中國工藝等若干中國要素的組合,體現了我國綜合實力的巨大進步。其次,現在兩艘航空母艦的布局,讓中國南北(青島、三亞)各有了一個基地,也各有了一個作戰編隊。南北呼應,相互配合,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到達指定海域執行各種任務。
  • 第三艘航母八字還沒一撇,印度先吹上了,不管花多少錢仍然想要造
    印度海軍非常重視航母力量的發展,在2020年時可以說出一個好消息,那就是國產航母已經整裝待發,即將開始海試,也就意味著,印度海軍將很快擁有雙航母戰鬥群,可是印度海軍似乎仍然不滿意,已經借著借著邊境危機,要求再議有關第三艘計劃,在此之前由於經費等原因,相關計劃已經被取消。
  • 核動力航母有多難造?法國速成品成各國笑談,幸好我國沒耍小聰明
    但高冷歸高冷,真要是到了需要斤斤計較的時候,哪怕是再孤傲的法國人,也得在國會的重要人物面前,在錢的面前,低下高昂的頭。眼看著老美的新一代核航母服役,英國「伊莉莎白女王」海試,中國的新國產航母下水,曾經十分沉穩,而今卻囊中羞澀的法國人,眼下也是真著急了。在服役了15年之後,法國的唯一一艘,同時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一艘4萬噸級核動力航母「戴高樂」號,開始了為期18個月的中期大修。
  • 第三艘航母箭在弦上?山東艦服役一周年之際,印度又有點坐不住了
    今年12月17日,是中國首艘國產航空母艦山東艦入列一周年的日子,此事也引起了印度媒體的高度關注。或許是為了搏個面子,印媒高調宣稱:印海軍已宣布有意採購第三艘航母。山東艦入役一周年紀念日之前,恰逢每年12月4日的印度海軍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