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評分很高的電影《春潮》後發現有人留言:
「好像自己被揭穿了一樣。」
「簡直就是我和我媽的現實版。」
從這部影片中看到了一種叫母愛的傷害,主角是一位在外人看來精幹、行動力強的新聞記者,但是在媽媽身邊就是一個情緒發洩的垃圾桶,經常遭到媽媽的語言暴力,而她總是一副抽離的狀態。
其實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會隱藏著童年的傷害,即使現在的你笑容滿面、溫柔淡定或者是功成名就,這就是愛麗絲·米勒《天才兒童的悲劇》裡的「天才」。
平凡世界裡不平凡的每個人,而主角的悲哀和作者筆下的需要滿足父母的孩子如出一轍,父母或許不是父母,也是一個需要被關愛的群體,而這一切的變化你並未發現 。
《天才兒童的悲劇》揭示的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最愛我們的人也是最傷害我們的人,因為信任所以最有機會控制改變,《原生家庭》中有一個形象的比喻:「有毒」的家庭就像是高速公路上發生的連環車禍。
這個「毒」就像傳家寶一樣,一代又一代地傳下來。
很多時候父母在念叨一些東西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很煩,不能接受,但是轉身就開始不出聲這樣做了。
作者愛麗絲·米勒在重新認識傳統精神分析理論的局限性後,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認識到解決問題的根本就一定要回到最初的時候,也就是童年,只有經歷體驗童年丟失隱藏起來的情感才能徹底將你從噩夢中脫離出去,而不是一味將困惑封閉起來解一時之痛。
作為成年的我們其實也就是允許自己有這樣一些負面的情緒,比如:嫉妒、厭惡、痛苦,這都是一些非常正常的情緒,那對於兒童來說就是需要父母接納這樣的情感,需要無條件的愛,也就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倡導的「無條件的積極關注」,不要將自己的要求和遺憾強加給孩子。
比如:
「你給我坐下來好好寫作業」
「你給我安靜點」
「你今天能在10分鐘內收拾好就給你買你喜歡的東西」。
可能剛開始是有效的,但是很快你就會發現自己沒辦法了,這就是因為你搶了孩子的主動權,讓孩子覺得所有的事情都是你的要求,自己只是執行者。
請相信,沒有人會一直喜歡聽從別人的,而甘願做一個順從者。
也許你已經很成功地坐在自己的辦公室裡,白天會很從容流水地處理著繁雜的大小事務,卻仍會在深人靜的時候深感孤獨寂寞,經常發問自己這樣的意義是什麼,堅硬的外殼裡保護著一顆傷痕累累的內心,如果想早日擺脫這樣的困境,一定記得閱讀它。
《天才兒童的悲劇》最大的特色就是結合國內本土特色解析一些教育現象,更能引起大家的反思,這部作品令人敬畏的是避開那些大而虛的學術性表述,而是直擊問題的本質,讀這部作品有種酣暢伶俐之感,感覺被看到了自己的內心真實感受,以及浮現自己被對待的一幕幕,正因如此,才會在歐美市場暢銷20餘年。
此書羅列了超敏感、抑鬱、妄自尊大和輕蔑四種比較經典的兒童悲劇類型,經常會聽到有家長說「我家的孩子好敏感」,那到底什麼是敏感孩子呢?
本書提到了情感充沛和情感荒蕪兩種極致的情況,敏感並不是大家認為的喜歡哭鬧,情緒多變,而是被壓抑的情緒和感受總是找機會蔓延,書中還提到了真實的自我是需要專業的心理治療可以化解的,當然這是在如今可以實現的。
其中最嚴重的抑鬱也是當下年輕人最常出現的精神疾病,沒有活出自己真實的自我是我們社會的一個常態,但是其抑鬱爆發的面積似乎還並未與之相應。
作者認為這一方面是因為大量的問題還處在潛在的狀態,當一個人活在自己腦海的裡的設定的世界,甚至不願走出它的局限時,他確實是可以免於抑鬱的困擾的,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們大多數人或多或少地都以某些外在的認可反饋起到給我們補血作用的緣故。
想一想我們大致可以推斷出,目前被抑鬱所困擾的不會是沒有多少文化的人,而常常都是那些接受了高等教育,有機會接觸到與自己原生環境不太一樣的社會,這一點就是令人感到無奈的地方,也就是很多因為抑鬱自殺的人都是有才華的人。
米勒在書中還給大家分析了其他的方面,想要了解自己或者想要關注的其他人都可以在《天才兒童的悲劇》裡找到答案。
例如:人人皆知的教育一致性,都認為父母和爺爺奶奶在面對教育上的觀念應該一致,但是米勒認為不是這樣的,這一觀點大大顛覆了我們的傳統認知,她認為有時候養育者的一致性會大大傷害孩子,也許這一點大家都沒有考慮到,其實書中還有很多其他的方面都會給到大家新的思維。
《天才兒童的悲劇》作為一部經典兒童教育心理學著作,也探討了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
即童年有傷痛記憶的人,靠著麻木自己,適應了甚至是最難以描述的殘酷經歷,就像現實生活中的每個人都在負重前行,無數個和《春潮》裡的主角一樣生活在別處的人都在與現實做鬥爭。
不管是有形的的反抗還是看不見的抗爭,都是一種自我救贖,就像在工作中總是會為「正義」而奉獻的同事到底是出於自我需求還是對權力的反抗,孩子的叛逆到底是對責任的不明確還是愛的不信任,這都是值得忙於生活的我們去思考的。
正在為生活奔波的你也許已經很努力了,但總是很不如意,或者作為家長,總是在為孩子而擔心,又或許正在為創業而辛勞的老闆總是因為人心不合而煩惱,那《天才兒童的悲劇》會為你減輕煩惱,教會你發現人心的秘密。
訂閱方式
掃描下方二維碼圖片便可進入課程購買渠道
下單購買之後
可不限次數和時間反覆收聽
↓↓↓
希望努力生活的每個人都可以在書中找回曾經丟失的自己,給需要繼續前行者加油添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