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航空打造「空中快線」 助力山西對接粵港澳大灣區

2021-01-09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南方航空打造「空中快線」 助力山西對接粵港澳大灣區

  12月29日,南方航空在太原舉行產品推介會。南方航空太原營業部經理崔陽表示,南方航空與山西各機場將在2021年進一步優化航線,加密山西至粵港澳大灣區的航線,形成「空中快線」,助力山西和粵港澳大灣區的交流合作。

  據介紹,目前山西至廣州航線加密至每日10班,太原至深圳航線加密至每日兩班,太原至珠海航線加密至每日1-2班。

  作為內陸城市,近年來山西努力打造交通大通道,在加強太原及各支線機場建設的基礎上,航線密度不斷優化,促進了與沿海發達省份的經貿往來。南方航空作為國有三大民用航空企業之一,努力將自身打造成山西與粵港澳大灣區交流合作的主力航空承運公司,目前已在太原、長治、臨汾、運城、忻州5個機場每天運行聯通粵港澳大灣區航班12個,佔市場份額近40%。

  太原武宿國際機場、廈門航空、四川航空、海景商旅等單位參加了推介會。

(文章來源:新華財經)

(責任編輯:DF386)

相關焦點

  • 重慶航空第30架飛機入列 將執飛「渝興快線」
    圖為重慶航空第30架飛機入列暨渝興快線開通儀式。重慶航空供圖  中新網重慶新聞12月11日電(肖江川 高呂豔杏)11日,重慶航空引進一架全新的空客A321neo ACF構型飛機,目前機隊規模達到30架,平均機齡降至6.4年。  據介紹,重慶航空是空客A321neo ACF構型飛機的國內首家用戶。
  • 江西舉行2020年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合作活動發布會
    一是為引進粵港澳大灣區電子信息產業項目,做大做強江西省電子信息產業,安排了電子信息產業鏈招商推介會;二是為發揮江西省文旅資源優勢,做大做強文旅產業,安排了文化和旅遊產業鏈投資合作對接會;三是為推動贛州與粵港澳大灣區深化合作,安排了贛州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推介會。  (三)走訪會見。省領導將走訪會見一批知名企業家,高位推動項目合作。
  • 重慶航空第30架飛機入列,將加入渝興快線航線
    12月11日13時43分,重慶航空再引進的一架全新空客A321neo ACF飛機,降落在江北國際機場。該飛機加入重慶航空機隊後,使得機隊規模達到30架,平均機齡降至6.4年,正式邁入3.0時代。重慶航空公司介紹,這架飛機是「十三五」期間,重慶航空引進的第21架客機,對積極服務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據介紹,重慶航空是空客A321neo ACF構型飛機的國內首家用戶。
  • 重慶航空第30架飛機入列
    這架飛機是「十三五」期間,重慶航空引進的第21架客機,對積極服務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重慶航空計劃將該架飛機投放到「渝興」快線運行,為旅客帶來更加高端舒適的乘機體驗。目前,重慶航空執飛航線已經達到58條,通航國內54個城市,形成了覆蓋全國重點城市的航線網絡布局。
  • 南航珠海全力打造「南航系新品牌」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作為珠海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基地航空公司,陪伴珠海經濟社會發展走過了25個年頭,從當初年旅客運輸量不到20萬,發展至目前年旅客運輸量突破249萬;成為珠海改革開放和對外交流的空中橋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
  • 重慶航空第30架飛機入列 正式進入中型航司序列
    彭聚珍介紹,進入3.0時代後,重慶航空將圍繞重慶繼續完善航線網絡布局。在服務本土經濟發展方面,重慶航空將統籌布局重慶江北和萬州五橋、黔江武陵山、巫山神女峰、武隆仙女山「一大四小」機場,打造重慶小「鑽石」市場格局。
  • 大橋+快線齊通車!珠海隧道也來了!
    終點:西接鶴港高速公路連通在建的黃茅海大橋,是粵港澳大灣區東西走向最主要的通道。洪鶴大橋直接連通江珠高速、廣澳高速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對接橫琴、洪灣、金灣航空新城等地極大緩解珠海大橋金琴快線是一條全線無紅綠燈的「避堵」快線起於港灣大道金鳳路口向北可對接深中通道路線沿著金鳳路向南穿過鳳凰山隧道設置高架與香海大橋支線相接
  • 梅州:打造對外開放高地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近年來,梅州市委、市政府搶抓國家促進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和省促進粵東粵西粵北振興發展兩大政策機遇,啟動了綜合保稅區申報工作,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梅州按照邊申報、邊建設、邊招商「三位一體」的工作思路,紮實推進綜保區各項工作。目前,海關總署已正式啟動梅州綜合保稅區聯審程序。昔日的鹽鹼荒地,如今正逐漸成為梅州對外開放新高地,也將助力梅州積極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
  •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美術高地
    作為華南地區及粵港澳大灣區唯一獨立建制的高等美術學府,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廣州美術學院已然成為中國美術領域、設計領域、美術與設計教育領域具有重大影響力的高地。新時期,廣州美術學院更以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雙區驅動」戰略為契機,自覺承當起新的歷史使命,進一步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美術高地,發揮粵港澳大灣區美術和設計的龍頭引領作用。
  • 早安,地球村丨在深圳舉行的這場面向粵港澳大灣區的推介會上,劉奇...
    12月4日,江西省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投資合作推介會在深圳舉行,共話時代機遇,共商合作大計,乘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東風,攜手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省委書記劉奇作主旨演講,省領導趙力平、肖毅出席。我們始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加快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主動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特別是全力支持贛州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打造內陸雙向開放新高地,助力推動全省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劉奇指出,乘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東風,我們一定能夠取得更加豐碩的合作成果,一定能夠攜手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 粵港澳大灣區智慧財產權調解中心在廣州黃埔成立
    日前,廣州市黃埔區舉行粵港澳大灣區智慧財產權調解中心成立揭牌儀式。粵港澳大灣區智慧財產權調解中心是在黃埔區司法局指導下開展調解工作的專業化組織,在三地五方的共同合作支持下,粵港澳大灣區智慧財產權調解中心將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消除大灣區企業的後顧之憂,為其提供專業、高效、便捷的溝通調處平臺。
  • 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競爭力研究院在惠州設立分院
    揭牌儀式(你好臺灣網 圖)你好臺灣網12月10日消息(記者 梁恆 陳少偉 通訊員 劉巧朋)12月9日,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競爭力研究院惠州分院揭牌儀式在廣東惠州舉行,惠州市政府副市長李俊玲、廣東財經大學副校長鄒新月等領導嘉賓,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競爭力研究院部分核心研究團隊成員
  • 先行示範 打造開放新高地——2020中國區域經濟版圖之粵港澳大灣區篇
    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新華社廣州12月15日電 題:先行示範 打造開放新高地——2020中國區域經濟版圖之粵港澳大灣區篇2020年,在疫情衝擊和全球經濟低迷的背景下,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復甦向好,大灣區協同發展、世界級城市群建設正朝縱深推進,一些重大政策在大灣區先行先試,為區域創新發展注入動力。
  • 全面對接大灣區 激發商的活力
    如此強勁的發展動力,得益於梧州堅持貫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按照自治區黨委賦予的「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深度融入珠三角、提升珠江—西江經濟帶、建好廣西東大門」的新定位和「發揮優勢,搶抓機遇、突出重點、抓好關鍵,奮發進取、狠抓落實,加快建設廣西東大門」的新要求,毫不動搖地實施「東融」戰略,堅持產業興市和作風興市,立足國內大循環,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 「南方日報」廣東石油化工學院致力高水平人才建設,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綠色石化產業的人才搖籃
    開展專業認證工作,也助力促進廣油工程教育的改革,加強工程實踐教育,進一步提高工程教育的質量。」目前,學校正積極籌建粵港澳大灣區綠色石化產業技術研究院,以及加入了粵港澳高校聯盟,為粵港澳大灣區石化產業的發展提供著科研創新技術和人才支撐,在教育領域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 東莞: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先進位造業中心
    當前,東莞正牢牢把握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歷史機遇,堅持以製造業為本,推動製造業從產業、產品、製造手段、產業工人四方面邁向高端化,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世界級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為東莞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創新是企業核心競爭力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 探索·未來 2019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區塊鏈峰會
    粵港澳大灣區範圍內,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支持在深圳開展數字貨幣研究與行動支付等創新應用。廣州市黃埔區通過重點建設區塊鏈通用開發平臺、區塊鏈雙創平臺、區塊鏈技術創新平臺和區塊鏈公共服務平臺,著力打造區塊鏈產業創新基地。2019年8月10日,全國首張區塊鏈電子發票在深圳落地,成為區塊鏈在稅務領域應用的裡程碑事件。
  • 贛州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暨電子信息...
    12月3日下午,贛州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暨電子信息產業推介會在深圳舉行。活動籤約10個項目!投資總額達154億元!市長曾文明出席並致辭。進出口銀行江西省分行副行長龐淑欽,市領導高世文、徐兵、嚴水石,以及粵港澳大灣區電子信息產業重點客商代表等近200人出席活動。市領導胡聚文主持。曾文明在致辭中簡要介紹了我市市情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並從區位交通好、政策紅利大、功能平臺多、產業基礎實、通關條件好、營商環境優、合作空間廣七個方面闡釋了贛州對接融入大灣區具有的獨特優勢。
  • 粵港澳大灣區民營企業科技成果對接會今日開幕
    11月27日,粵港澳大灣區民營企業科技成果對接會(數字經濟專場)在白雲國際會議中心開幕,廣東省新興雷射等離子體技術研究院等8個機構掛牌成立,白雲區與6家企業現場籤約,將建設一批數字經濟產業項目;本次活動共有200餘項科技成果參加轉化對接。
  • 粵港澳大灣區法律部門第二次聯席會議召開 批准設立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工作委員會
    ,並批准設立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工作委員會。陳旭東建議粵港澳三地法律部門繼續加強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平臺建設,完善平臺的工作規則,積極拓展平臺的工作領域,將其打造成為國際商事調解品牌;完善大灣區調解員資質管理和準入標準,共同加強調解員隊伍和調解專家庫建設;繼續在破解調解協議執行難、提升調解協議執行力方面共同努力,加強調解制度與其他糾紛解決制度的銜接、整合調解資源、提高調解效率、順暢銜接流程等;加強交流合作,積極參與國際商事調解規則的制定和國際商事調解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