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來了位「航天專家」部長 原為探月工程副總指揮

2020-12-16 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郭媛丹】原戰略支援部隊副司令兼參謀長、中國探月工程副總指揮、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李尚福中將接棒張又俠出任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部長。自此,在此輪解放軍高級將領變動中軍委下轄的15個職能部門排名前五名的部門主官皆發生變化。

9月18日,李尚福以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部長的身份參加第三屆軍民融合發展高技術裝備成果展覽暨論壇活動。

自此,在此輪解放軍高級將領人事變動中,改革前的四總部,也就是現在的軍委聯合參謀部、軍委政治工作部、軍委後勤保障部、軍委裝備發展部主官皆有調整。而且隨著軍委辦公廳原主任秦生祥調任海軍政委,這也意味著軍委辦公廳主任也有新的人選,目前官方尚未公開。

這次職務調動意味著李尚福在暫別一段時間後重回裝備系統。公開簡歷顯示,1958年出生的李尚福長期在裝備系統服役,是我國航天領域的專家。李尚福1982年從國防科技大學畢業後即到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工作。此後,他先後擔任過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主任、繞月探測工程發射場系統總指揮、嫦娥二號發射場區指揮部指揮長等職,2006年晉升為少將。2014年12月李尚福升任原總裝備部副部長,躋身副大軍區級。戰略支援部隊2015年底成立後,李尚福調任戰略支援部隊副司令員兼參謀長。2016年八一前夕,李尚福晉升中將軍銜。2017年李尚福頭銜中增加了一項: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載人航天工程的總指揮、副總指揮分別由解放軍裝備部門、工業與信息化部、中國科學院和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領導擔任。來自戰略支援部隊的領導出任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尚屬首次。

不過這並不突兀,深度參與載人航天工程,符合戰略支援部隊的定位。公開報導顯示,中國戰略支援部隊是與陸軍、海軍、空軍和火箭軍平級的獨立軍種,是集網軍、天軍、電子對抗部隊、心理戰部隊甚至特種部隊於一體的力量,也是未來中國軍隊制勝的關鍵和基礎。

李尚福重回裝備系統體現了技術型將領施展舞臺越來越高。近年來,解放軍的高級將領選拔中越來越重視技術專家型人才的選拔,這一特點在裝備系統有更突出的展示。

目前解放軍已經發展成為基本實現機械化、加快邁向信息化的強大軍隊。解放軍的信息化體現在方方面面,其中人才和裝備可謂是最為重要的兩級,裝備的信息化水平與日俱增。在此背景下,李尚福的履歷背景會有利促進新時代下的解放軍信息化的高速發展。

相關焦點

  • 《嫦娥 圓夢徽寶》探月紀念藏品上市發布
    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正式起航 2020 年11月24日,《嫦娥 圓夢徽寶》探月紀念藏品發布會在海南召開,這是為預祝嫦娥五號探月取壤任務圓滿成功,與嫦娥五號發射同期舉辦的中國航天文化藏品發布會
  • 習近平致電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祝賀探月工程嫦娥五號...
    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習近平致電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祝賀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祝賀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習近平致電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祝賀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2020年12月17日 08:45:00來源:
  • 首期探月工程副總師姜景山:中國探月總一次性成功
    ,中國首期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他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應用系統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推動了中國載人航天應用系統的建立和發展,也是中國探月工程及規劃的推動者和主要參與者,組織和領導了首期的繞月探測工程。在國際上,首次提出用微波探測技術從月球軌道上對月面進行探測的方法,並工程實現,中國科學家因此得以繪製出世界上第一幅「微波月亮」圖。
  • 熊光楷:上將軍銜,原中央軍委副總參謀長,曾執掌總參情報部
    熊光楷:上將軍銜,原中央軍委副總參謀長,曾執掌總參情報部多年之前,美國官員曾對一位中國上將做出了高度評價「非常專業,精力充沛,說話不拖泥帶水,而且總希望能控制場面」。由此可見,這位中國上將能力之強。他是誰呢?又有什麼傳奇經歷?他是就是原中央軍委副總參謀長熊光楷。熊光楷生於1939年3月,江西南昌人。
  • 探月「三步走」 收官「有看頭」——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正式...
    中國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胡浩認為,「因為月球有它獨特的條件,它的位置、環境、資源都非常獨特,不光是對航天技術、科學認識的後續發展,包括對經濟社會建設的後續發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什麼說嫦娥五號的每一步都「步步驚心」?
  • 專訪:中國探月創新不斷——訪俄航天專家熱列茲尼亞科夫
    新華社莫斯科5月21日電專訪:中國探月創新不斷——訪俄航天專家熱列茲尼亞科夫新華社記者欒海21日,中國成功將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中繼衛星「鵲橋」發射升空。這是世界首顆運行於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通信衛星,將為2018年底擇機實施的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軟著陸探測任務提供地月間的中繼通信。對中國的探月成就,俄羅斯專家表示,雖然中國目前所處階段尚未超越上世紀先行探月的航天大國,但運用的新科技、新方案為探月成功奠定了基礎。
  • 中央軍委部門與下設機構最新 神秘部門陸續曝光(圖)
    在中央軍委7個部(廳)當中,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主要履行作戰籌劃、指揮控制和作戰指揮保障,研究擬制軍事戰略和軍事需求,組織作戰能力評估,組織指導聯合訓練、戰備建設和日常戰備工作等職能。聯合參謀部既是指揮關鍵,也是本輪軍改的關鍵點之一。
  • 嫦娥五號圓滿完成探月任務,中國航天贏得世界同行讚嘆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習近平主席發來賀電,讚揚這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攻堅克難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世界多國航天機構和專家都為中國航天成就點讚,並期待與中國合作。
  • 探月日記 | 看「嫦五」背後的故事
    ,懷揣月球樣本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高精度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圓滿成功,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也標誌著502所在探月工程期末考中交出了滿分答卷:臨近月球完成兩次近月制動將嫦娥五號精準送入環月軌道;著上組合體動力下降,落月平穩選點完美,為月面採樣和月面起飛創造了良好條件;月面起飛,實現了自主起飛轉向和高精度入軌;中國首次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 媒體:習近平頒發命令狀的21位上將現任何職
    時任總政治部副主任吳昌德、時任總裝備部政委王洪堯、軍事科學院原政委孫思敬、時任北京軍區政委劉福連、時任南京軍區司令員蔡英挺、時任廣州軍區司令員徐粉林6位軍官晉升為上將。中央軍委機關調整組建後,把總部制改為多部門制,由原來的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總裝備部4個總部,改為軍委辦公廳、軍委聯合參謀部、軍委政治工作部、軍委後勤保障部、軍委裝備發展部、軍委訓練管理部、軍委國防動員部、軍委紀律檢查委員會、軍委政法委員會、軍委科學技術委員會、軍委戰略規劃辦公室、軍委改革和編制辦公室、軍委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軍委審計署、軍委機關事務管理總局15個職能部門。
  • 讓孩子做探月工程的參與者
    孩子們可以前往麥當勞門店參與活動,成為中國探月工程的參與者:所有提交的畫作電子版通過審核都將登陸月球,主辦方還將挑選20名孩子親臨文昌見證嫦娥五號發射。隨著響亮的倒計時聲,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先生和麥當勞中國首席市場官須聰女士,共同模擬發射倒計時,啟動了2020年度"點亮夢想"計劃。
  • 甌江時評 | 探月夢 航天夢 中國夢
    嫦娥五號發射,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將實現我國航天史上四個「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實現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月壤高速再入返回地球。發射成功後,舉國歡騰、舉世關注。
  • 地方歷練近4年 當年的神七副總指有了新身份
    陰和俊曾是「神舟七號任務總指揮部副總指揮長」,曾長期在中國科學院工作,主要從事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戰略性科技先導專項、國防科技創新等工作。此番履新屬於回歸。中科院、科技部、北京、天津陰和俊,男,漢族,1963年1月生,今年57歲,山西古交人。
  • 航天工程大學軍政主官亮相:周志鑫、紀多分任校長、政委
    據《解放軍報》2017年10月8日7版文章《空間遙感前景可期 怎樣走在融合前列》披露,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志鑫已經出任航天工程大學校長。公開報導顯示,周志鑫此前曾在原總參二部航偵局任職,還曾以北京市遙感信息研究所所長亮相。戰略支援部隊成立後,周志鑫出任戰略支援部隊某局局長。
  • 為航天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陳曉濤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航天江南貴州梅嶺電源有限公司核心骨幹,從事設計研究工作。她先後完成40餘項重點型號裝備配套電源的開發研製,負責和參與「十二五」「十三五」多個預研項目的研究,申請專利10餘項,發表論文及國防科技報告10餘篇。
  • 探月已成「大國工程」 意義遠超經濟價值本身
    探月工程二期副總設計師孫輝先認為:「探索未知,本身就是探月最大的意義。」  在科學家眼裡,探月除了可圓人類長達數千年的「好奇夢」外,研究這顆地球唯一的衛星還有助於解開諸多困擾人類本身的謎團:地球的形成,人類的起源,地外是否存在生命……  視野更加宏大的人,還看到了探月對於奠基人類未來的意義。
  • 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 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電,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向探月工程任務指揮部並參加嫦娥五號任務的全體同志致以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  習近平在賀電中指出,嫦娥五號任務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 《探月吧,少年!》,「KNOCK KNOCK團」和你一起「追嫦娥」
    該片結合嫦娥五號任務的每一個技術節點,邀請嫦娥五號的研製者,為「探月團」進行科普授課。月壤如何取回?月面「軟著陸」為何是「軟」不是「硬」?返回地球之路究竟有多「兇險」……這些普通公眾想探尋的秘密,《探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