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封情書的老人走了 留下一世情緣一生相守

2020-12-17 騰訊大渝網

年輕時的合影

曹越華夫婦年輕時的照片和信件

結婚70年後,他們再次穿上婚紗。

1934年,在重慶市初級中學球場,曹越華在踢球。

70多年前,一封從中印緬戰場密支那寄出的情書,串連起了當年的「復旦才子」曹越華和「交大佳人」王德懿的今生姻緣;後來,還是這封情書,見證了他們相濡以沫的一世愛情;晚年,為妻子讀情書成了曹越華的習慣,他忘記了其他事情,唯獨那封情書,他依舊倒背如流。

本月27日,101歲的曹越華永遠地離開了他愛的人——他再也不能用一口純正的美式英語,給102歲的王德懿朗讀幾十年前寫下的那封戰地情詩了。

重慶晚報-上遊新聞記者 周小平 受訪者供圖

足球是一輩子最大的愛好

「父親走的時候沒有痛苦,應該是高壽器官衰竭。」曹越華的兒子曹龐沛昨晚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父親身體很好,一直沒生過大病,四五個月前,父親沒有了飢餓感,器官開始出現衰竭。

在曹龐沛印象中,父親的晚年生活豐富多彩。「他是個鐵桿球迷,自上世紀80年代國內有世界盃的電視轉播後,每一屆比賽他都會看球。去年世界盃時,他還守在屏幕前收看了。」曹龐沛說,足球是父親一輩子最大的愛好。

曹越華1918年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家庭,父親是教師。12歲時,曹越華進城來到父親教書的川東師範學校(今重慶市文化宮)內讀附小,因為學校有足球隊,他被教練選中,開始學習足球。

曹龐沛說,父親還曾與史迪威將軍聊起足球哲學,80歲時還在綠茵場上跑動,90歲高齡以後,因為身體原因,上場踢球的機會越來越少,但每逢國內外大型足球比賽,他依然像年輕人一樣,守在電視機前觀賽吶喊。

「父親之所以高壽,和踢球有關係,拿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生命在於運動』。」曹龐沛說。

全球近3000封情書中脫穎而出

「親愛的德懿:您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已參入在捍衛國家和民族第一線戰士的隊伍——匍匐在密支那陣地的戰壕裡了。」這是1944年9月,身處緬甸密支那的中國遠徵軍翻譯官曹越華,寫給女友的一封情書。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1938年2月,復旦大學內遷重慶。曹越華此時考入復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1943年,中國遠徵軍、駐印軍反攻滇緬,急需大量懂外語的知識青年入伍。曹越華成為復旦大學最早走向前線的學生。從1943年春至1944年夏,曹越華在昆明的炮兵學校從事翻譯工作。1944年7月底,曹越華奉命調往緬甸重鎮密支那任翻譯官。

收到情書的女孩就是王德懿,重慶名門閨秀,生於鹽商世家,重慶開埠地標——20世紀中國西部唯一的租界地王家沱,就因王家命名。

2013年,重慶晚報、都市熱報、彭水縣旅遊局等聯合開展「全球最浪漫情書徵集活動」,在兒女攛掇下,曹越華和老伴把那封意義非凡的戰地情書找出來參賽,希望把身處戰火的那代人的愛情展示給下一代。不出意料,曹越華夫婦這封情書以其獨特的歷史背景,以及主人公恩愛和諧的婚姻經歷,在全球近3000封情書評選中脫穎而出,獲得一等獎。

2013年11月2日,曹越華夫婦登上《中國夢想秀》舞臺,講述起他們的愛情故事。那時,95歲的曹越華用一口純正的美式英語當場朗讀了幾十年前所寫下的那封戰地情詩:「my darling,please give me……」,在現場,老伴王德懿用中文翻譯了出來,感動了全國觀眾。

鉑金婚紀念日同一地點再穿婚紗

愛情是什麼?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解讀。但對於曹越華與王德懿來說,愛情是戰火紛飛時的刻骨思念,是遭遇逆境時不離不棄的堅守。

2015年,曹越華與王德懿相約北溫泉——1945年他們在這裡拍下第一張婚紗照;70年後的鉑金婚紀念日,他們在同一地點再次攜手,穿上禮服、婚紗,紀念70年的世紀情緣。

1944年7月下旬,身為翻譯官的曹越華突然接到命令調往緬甸前線。在乘軍機飛到緬北重鎮密支那的當晚,暴雨如注,夜空中火光升騰、硝煙瀰漫,他在戰壕中帶著對遠方戀人的思念,寫下了那封深情款款的情書。

1945年8月底,曹越華凱旋。經過硝煙洗禮的曹越華與王德懿建立了牢不可破的愛情。10月20日,兩人在昆明喜訂鴛盟,在《雲南日報》刊登了訂婚啟事。十幾天後,他們回到重慶,在北泉名閣數帆樓舉行盛大婚禮。復旦大學第二任文學院長、我國著名翻譯家伍蠡甫作證婚人,老師、同學及雙方親屬、好友100餘人參加了他們的婚禮。

記性不好但一直沒忘記情書內容

「那封情書,父親母親都能倒背如流。直到前兩年,背情書已經成了他們晚年重要的消遣。」曹龐沛回憶,父親歲數大了,記性不太好,上午告訴他的事,下午就會忘。但對那封情書的內容,父母一直沒忘記,它對二老而言,已經刻在記憶深處。

「這麼多年以來,為母親背情書,已經成了父親的『必修課』。」曹龐沛說,自己每隔兩天就會來養老院看望父母,在養老院房間裡,茶餘飯後,父親常常拉著母親的手,用純正、流利的英語念情書給母親聽,而一旁的母親眼裡充滿溫情,認真聽著,然後一句一句翻譯出來。

相關焦點

  • 這兩天他收到100多封「情書」,還是用小篆寫的
    一位同學寫的情書「寫這封情書,我改不下十次」  「咱們輕點翻,這些情書,有些同學交的是原件  記者發現,每封情書都是手寫的,文字全都是漂亮的小篆體。有些學生用的是文言文,有些學生則是用白話文,情書語言大多情真意切,散發著柔情蜜意:「你知道嗎?寫這封情書,我改不下十次,每次我寫到一半就停下來,覺得自己很矯情。」  李老師說,由於班上大部分是女生,所以這些情書大部分都是女生給男生寫的。
  • 一世塵緣,幾許痴纏
    淺淺的石潭留下了魚的足跡、葉的光斑。白雲摻雜著淡藍的斑點。清風掠過,這一幕晚景中滌蕩出濃鬱的哀怨。夕陽的餘熱難以解凍心中的一抹悽寒。一幕幕晚景鉤起了那一段蒼穹的記憶,一瞬間眼眶泛出晶瑩的光點。歲月放遠了彼此最初的思念,時間錯落了我們的情緣,命運讓我們永遠都平行在城市的兩端,那些過往的記憶似乎早已鏽跡斑斑。你的身影去依舊清晰地流在思念的夢裡。
  • 一封英文戰地情書見證百歲老人70年恩愛相守
    (原標題:百歲夫妻70年前寫最美戰地情書 今共度壽宴)
  • 180萬字莎翁著作翻譯,540封情書,寫就這個男人短暫而滾燙的一生
    說到寫情書,人們總是會想到徐志摩、王小波。 為了追求心上人,徐志摩、王小波沒少寫情書。 此後,他們展開了長達10年的愛情長跑,朱生豪為宋清如手寫了540多封情書,終於抱得佳人歸,後來這些情書被宋清如整理出版為書籍《醒來覺得甚是愛你》。
  • 七夕:七首情詩,七封情書,人間最美是相逢
    來源 | 儒風大家七夕佳節,儒風君精選7首詩詞,7封情書,帶你讀懂中國人的愛情。王小波 李銀河銀河你好!——《白頭吟》卓文君人這一生,走過很多的路,遇見很多的人。在青山綠水之間,我只想牽你的手,走過這座橋。橋上是綠葉紅花,橋下是流水人家。橋的這頭是青絲,橋的那頭是白髮。
  • 民國最虐心異地戀:九年寫308封情書後終成正果,最終卻敗給了它
    第一次去之江詩社的宋清如,別出心裁地寫了一首寶塔詩帶去。寶塔詩是一種摹狀而吟、風格獨特的詩體,這首風格清奇的詩在當天社員交流作品中,顯得新潮又突兀。這讓宋清如尷尬不已,但恰是這首另類的寶塔詩,引起了朱生豪的注意。但朱生豪雖對這首詩有特別的注意,卻始終一言不發,最要緊的是,宋清如在他臉上竟連一絲表情也看不到。
  • 中年大叔發帖 曬300餘封情書
    N海都網記者 羅豔玲 整理 海都網訊 「往事如煙,一切都像一團夢」,「鄉間的小道,留下兩行深深的腳印」……發黃的信紙上,一行行清秀的藍色鋼筆字都是求愛宣言,或散文體或詩歌體,300餘封情書,裝訂成冊。這是45歲的王福林年輕時的回憶。近日,家住湖南永州的老王,把這些塵封20多年的情書曬到網上,勾起了不少70後、80後網友的集體回憶。
  • 180萬字莎翁著作翻譯,540封情書,是這個男人短暫而滾燙的一生
    說到寫情書,人們總是會想到徐志摩、王小波。為了追求心上人,徐志摩、王小波沒少寫情書。但相較於徐志摩的熱情,王小波的浪漫,民國時期著名的翻譯家朱生豪寫給妻子宋清如的情書,簡單質樸,帶著七分稚氣,三分成熟,字裡行間都是為著宋清如,哪怕一開始宋清如並不中意於他。
  • 張智霖寫給袁詠儀的情書,太甜了,太浪漫啦
    近兩年,張智霖和袁詠儀開始攜手登上大陸的夫妻檔綜藝節目,相對於不少明星夫婦做作的秀恩愛和搶鏡操作,「仙靚」這一對的互相吐槽模式自然又真實,不像夫妻,倒像是戀人,因此在觀眾中狂刷好感。在近期播出的《妻子的浪漫旅行》第二季中真的是太甜了,張智霖為袁詠儀寫了一封情書,竟然上了微博熱搜榜,很多的網友在看了以後,都表示張智霖真的是一個暖男,時時刻刻的寵著袁詠儀,他們的感情真讓人羨慕。心裡最令人感動的還是那一句:如果真是要我寫一封情書給你的話,我會用一生去寫,而你,也請花一世去細讀。
  • 每個人應該都寫過或者收到過情書吧!你印象最深的那篇是誰寫的呢
    提到情書,就不能不提到周總理和鄧夫人這對伉儷情深的夫妻了。他們的一生之中,寫過數百封信件,在他們的信件裡,有對國家的擔憂,革命的情懷,但更多的還是那情深意長的甜言蜜語。「天氣雖熱,尚能靜心。望你珍攝,吻你萬千。」
  • 這對夫妻竟寫了8斤重的情書,970000字!超甜的!
    有的情書承載了青春時期的暗戀,有的情書卻見證了一段段極致浪漫的愛情。木心在《從前慢》中寫道:「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住在上海嘉定區的陳才宣、陸彩英夫婦鮮活地展現了詩歌中所寫的那種愛情。
  • 他給妻子寫540封情書,妻子為他守寡53年:10句話詮釋真正的愛情
    "我想作詩,寫雨,寫夜的相思,寫你,寫不出。"——朱志豪。民國時期,才子佳人輩出,有我們熟知的徐志摩、梁思成、沈從文……然而還有一個人,比梁思成有趣,比徐志摩浪漫,比沈從文深情。在他短短的32年生命時光中,不僅用一支筆翻譯了31部半180萬字的《莎士比亞劇集》,還為妻子宋清如寫下了540多封情書,感動了無數人。這個人,就是堪稱"史上最會說情話"的男子,朱生豪。在這之前,他還是個家境貧寒、父母早逝,從而變得寡言木訥的人。
  • 百歲夫妻相守70多年,丈夫天天給妻子背誦英文情書!
    在潮溼陰冷的戰壕中,他曾給她寫過一封情書,在「全球最浪漫情書徵集」中,這封情書脫穎而出,獲得冠軍。 許多人感慨,時光可以改變兩個人的容顏,卻無法改變兩顆相愛的心。
  • 強推5本別後重逢寵文:你欠我一世情緣,我欠你一生幸福
    |強推5本別後重逢寵文:你欠我一世情緣,我欠你一生幸福大家好,小編也給書荒的你,推文來了~今天給大家強推5本別後重逢寵文:你欠我一世情緣,我欠你一生幸福。最近給鬧書荒的你,又帶來好幾篇精彩、流量高的小說呢。保證讓你滿意而歸!快來看吧。
  • 男孩異地戀3年寫828封情書給女友,網友:我是捂著嘴看完的
    一則男孩異地戀3年時間寫828封情書給女友的事件,引起了不少網友的羨慕。在大多數人看來,愛情是無比神聖的,當兩顆心靈發生碰撞的時候,兩個人才會自然而然的靠近。但經歷過愛情的人都知道,並不是所有的愛情都是美好的,有的愛情是令人苦澀的,當某些因素沒有達到條件的時候,兩個在一起的人終究也會分開,但無論怎麼樣,我們只求能夠在自己的愛情裡可以問心無愧,不會給對方留下遺憾就好。4月8號在河南新鄉,一名大三的學生趙文彬,和他的女朋友是異地戀。
  • 女學霸寫「實驗報告情書」告白同校研究生 結果被拒絕了
    據她介紹,這封特殊的情書寫於2017年10月21日晚上,「沒想到室友看到『偷』拍,後來就發到微博上了。」「去年暑假的時候我住院了,恰巧他是醫院的實習醫生。」夏繹如告訴記者,情書是她寫給自己同校同專業一位研究生學長。夏繹如開玩笑說:「我是個理科生,主要想通過這種方式吸引他的注意,讓他覺得自己不是小孩子。」在寫完後,夏繹如就把這封情書寄過去了,但是寄過之後就沒有收到消息。
  • 10首情詩,10封情書,10個成語,品味至真至美的愛情
    能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這是何等奇妙的緣分。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卓文君《白頭吟》人這一生,走過很多的路,遇見很多的人。在青山綠水之間,我只想牽你的手,走過人生這座橋,橋上是綠葉紅花,橋下是流水人家。
  • 嘉定這對夫妻竟寫了8斤重的情書!
    木心在《從前慢》中寫道:「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住在嘉定區安亭鎮玉蘭第二社區的居民陳才宣、陸彩英夫婦鮮活地展現了詩歌中所寫的那種愛情。如今已是耄耋之年夫婦二人,保存了一件歷經歲月洗禮的無價之寶——「八斤情書」。971封、97萬字、重達8斤,在兩人長達15年的筆墨傳情裡,浸潤著特殊年代的浪漫。1963年,33歲的陳才宣任職於解放軍第12軍34師,在熱心戰友的介紹下,他認識了在部隊野戰醫院當護士的陸彩英。
  • 和唐家三少18歲相愛,19年相守,最後卻以悲劇收場:我的木子走了
    「我的木子走了。」9月11日深夜,作家唐家三少在微博上發出了這樣六個字。沒有過多的描述和感情的渲染,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卻把很多人看哭。從1999年相識至今,那個陪伴他走過19年漫長歲月的女人,最終還是沒能抵抗住癌症的折磨,只留下一個心碎到無法繼續的他,以及兩個尚且年幼的孩子。作家的愛情總是浪漫而又多情的,張威和李默的愛情故事也是如此三少和妻子李木子的愛情故事像是童話書一樣美好。
  • 毛美棠:8歲相遇,22歲相愛,60年相守,原來一生只夠愛一人
    這是我後來才知道的。那時候,他還沒有認出我。那一年他24,我22。有人說:在我們彼此的眉眼間,我們成了最美相遇,自此以後,有一種情感,在心中久居不走。在遇見我之前,有人介紹過兩個女朋友給他。可他沒同意,笑著說:是為了遇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