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從得知懷孕的那一刻起,準媽媽肚子裡的這個小寶貝,就牽動著全家人的喜怒哀樂,孕婦自己更是緊張,生怕有個風吹草動會影響寶寶發育。
由於隔著肚皮,無法得知寶寶的情況,因此除了產檢之外,平時有事沒事就喜歡觀察肚子。
懷孕後到底多久會顯懷?什麼時候能感覺到胎動?為何孕肚有時又會時大時小呢?這些都是準媽媽的小疑問。
不知大家有沒有聽過「滿三不滿四」這句俗語,其實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通常來說懷孕後4個月左右會顯懷,孕早期這三個月胎兒發育尚不穩定,處於器官形成時期,體型還很小,因此肚子幾乎看不出來。
等到4個月左右開始顯懷,才會有孕態,此時想瞞也瞞不住了,稍微穿緊一點衣服就能看出肚子往外鼓。
甚至於一些比較敏感的準媽媽,此時就能感覺到細微的胎動,就像肚子裡有小魚在吹泡泡。
再往後兩個月,孕肚就更加明顯了,開始有大腹便便的感覺,路上行人碰到都會儘量避讓。
此時胎兒也在子宮中穩定下來,進入調皮搗蛋的時期,時不時就要在腹中搞點小動作。比如左翻滾,右打拳,偶爾還會踹踹腿~
眼見著孕肚一天比一天大,胎寶寶更加活躍,是一種很微妙的幸福呀~
有這個疑惑的準媽媽先不要太焦慮,基本都是正常情況,以下4點原因需要了解。
1、胎兒出現體位和姿勢變化
孕中期寶寶最活躍,此時子宮的空間對他來說還很大,因此他們會在裡面來回翻滾、拳打腳踢。
於是,孕媽可能會在孕肚上發現一些端倪,比如某個地方突然就鼓起來一個小包,過一會兒胎兒移到別的地方,自然就慢慢變小了。
這些肉眼可見的大小變化,通常是胎動造成的。寶寶在子宮裡的體位或者姿勢發生變化,會給肚皮帶來連鎖反應。
2、羊水多寡
胎兒在子宮裡被羊水包裹,因此,孕肚的大小很大程度上也受羊水多寡的影響。羊水多的準媽媽看上去肚子就大,羊水少得則小一些。
事實上,在整個懷孕期間,羊水的量是動態的,會發生變化,因此肚子看起來就時大時小。
但總體而言,每個孕周羊水量都存在一個正常的範圍。如果你感覺肚子變化特別明顯,又不是胎動所致,就要考慮是不是羊水量發生了巨大變化,及時去醫院檢查。
如果羊水不在正常的5~18釐米範圍內,就要根據醫生的建議適度調整了。
3、飲食前後或是否憋尿
平時吃飯和上廁所前後,肚子的大小也會有輕微變化,只是不仔細觀察,發現不了。
懷孕後胎兒把子宮撐得越來越大,於是佔據了上下器官的空間,壓迫腸胃和膀胱,這樣的變化就會更明顯。
如果吃飽了還憋著尿,為何膀胱的空間大些就會對子宮造成擠壓,導致肚子向外延伸;如果肚子餓了,且膀胱不充盈,看上去就要小些。
當然啦,如果不是食量特別大或者憋特別久,一般這樣的變化是看不出來的, 只有測量才會有數據。
4、不同衣物造成的視覺差
衣服的顏色和版型對體型視覺的影響還是挺大的,如果孕媽穿寬鬆或黑色的衣服,有一定遮擋作用,肚子看上去就小些。
若穿緊身的衣服,孕肚向外凸顯,看起來就會顯得肚子很大。這類情況很正常,不必擔憂。
1、肚子發緊發硬
一般來說,出現這種情況不是吃錯東西,就是情緒起伏比較大。
由於孕晚期子宮較為敏感,很容易出現假性宮縮,因此身體或情緒上的刺激,都會對肚子造成影響。
這種情況下建議自我療愈,多出去走走,或者找朋友聊天談心。
2、肚子的形狀有變化
到了孕晚期這是很正常的現象,為分娩做準備,寶寶會逐漸向下走,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入盆。
入盆後,寶寶的姿勢就差不多固定了,如果說之前的肚子重心偏上或在中間的話,那入盆後就會往下遷移。
總而言之,孕婦有些緊張情緒可以理解,畢竟孕期面臨著諸多風險,需要仔細觀察各種細節,才能把握自己和胎寶寶的身體狀況。
但也不必風聲鶴唳,無謂焦慮,這樣反倒不利於胎兒成長。
二胎寶媽、營養師,為大家分享育兒生活中的心得;圖片皆源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另外,碼字不易,如有個別錯別字,請別介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