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釋、儒、道、兵、劍這五大流派自萬年前那一場登天之戰起就是人族的支柱勢力,誠如三教一家,祖師級人物皆是登天之戰的領袖,劍修更是最先仗劍問天的人族先驅。而這個地位也幾乎一直延續至今,三教各自統御一座天下,即便是兵家也有凌駕諸子百家之上的地位,唯有劍修之處境異常尷尬!
而造成這種局面的除了那一場人族內亂之外,最大的差別就在於巔峰戰力上的確實差距,三教之所以能夠各自鎮壓一座天下近萬載其最大的根由就是其擁有古來僅見的三位人族十五境大能,即三教祖師,只要他們在,除非發生極端情況,否則三教基本無憂;至於說兵家,雖然兵家初祖因為叛亂一事被封印,但對於他能夠立教稱祖一事基本上沒人會懷疑,這是真正的底蘊,況且這位活化石始終未死,如今萬年之期接近圓滿,兵家初祖似乎要重見天日了,不過屆時恐怕會再起波瀾。
而相較於三教一家皆出過十五境或確定可以破入十五境的大能,劍修卻從未有這種絕巔人物問世,即便是公認人間第一劍修的陳清都也只是在十四境上走得極遠,但距離十五境是有差距的。即便陳清都號稱坐鎮劍氣長城可戰手持信物的三教聖人,也就是說算上外力加持陳清都也能摸到十五境門檻,但三位十五境大能每一個人都有著超越陳清都的外部條件。
因為陳清都依仗的是劍氣長城和受損的仙劍,而三教祖師則是各自合道一座天下,而且各有一件不遜色於完整仙劍的寶物,再加上本身境界的加持,陳清都在三教祖師面前根本就沒得打。甚至說如果不是顧及蠻荒天下的損耗,陳清都能否單抗託月山大祖都是兩兩之說,畢竟早年三打一也只換來對方重傷,而三位遠古劍仙全部都死過一次,到如今只剩下陳清都一人,即便他如今於劍道之上有所精進,但託月山大祖也並非止步不前,而且當年他們能夠成功也是因為託月山大祖剛合道不久,手藝不精,否則勝負還兩說。
所以說劍修之難可能恰巧也就難在沒有真正的十五境劍修強者存在,哪怕只是一個像兵家初祖那種幾乎可以肯定能夠步入十五境的強者,劍修的地位也不會那麼尷尬,因為殺不死,所以就沒人敢真正將他們逼入絕境,又何至於死人萬年?不過眼下劍修的情況已經有所改變,按照鄒子的推測,未來是能夠出一位十五境劍修的,這個人就是數座天下在求的那個「一」,可根據鄒子的推測,這個最接近「一」的人竟會是陳平安!
其實陳平安能夠成為十五境劍修這並不奇怪,畢竟是這個時代的天地主角,但如果只是唯一的話這件事就值得推敲了。畢竟論及劍道天賦,別說和寧姚比了,就是在劍氣長城內部陳平安也排不上號,這一點看修煉劍氣十八停的情況就知道了,他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是靠著一身多修、腦子好使、背景雄厚和足夠拼命。所以從常理來看,如果只有一個十五境劍修,就算不是寧姚,那左右也不是吃乾飯的,怎麼也輪不到陳平安啊!
所以說鄒子之言似乎在開一個玩笑,那就是一個天賦爆表的純粹劍修在劍道上的未來尚不如一個分心多用的劍修!當然,這個「純粹」指的是專心於劍的人,就像寧姚這種,除了劍道並不涉及其餘的修行脈絡,專心於劍,而且天賦高到難以言表,可就是這樣一位劍修在劍道上的成就居然會不如一個分心武道、儒家學問、佛家思想、符籙……一系列雜學的劍修,何解?
其內在深意可能用四個字來解釋,「三教合一」!當然,這只是一個比喻,就是說想要真正能夠突破到史無前例的十五境劍修之境,很可能就不能單修劍道,還需要其餘的學問輔助加持。其實這也很好理解,就好比劍修這個職業雖然優勢明顯,同層次對比殺力甲天下,但本命飛劍既是加持卻也是劍修最大的破綻之一,當年劍修能夠安心問劍天庭就是因為有三教祖師等人為其護劍。同樣的道理放在修行上,劍氣的銳利能夠最大程度的釋放劍修的殺力,但是否同樣也會成為劍修突破最高層次的門檻呢?
畢竟鋒銳之氣能傷敵也可能傷己,而最可怕的就是如果這股銳利最終因強大到不可控制很可能會傷到天地大道,以至於自毀,所以說劍修想要達到劍道最巔峰也許恰恰就需要其餘各脈學問、思想甚至教義的輔助,這樣才能良好地中和劍氣的銳利,剛柔並濟才能真正突破至劍道巔峰!故而純粹劍修可能真的沒機會得見劍修十五境之巔峰,但這也不是說他們就真的沒有未來,尤其是寧姚,她還是可以選擇合道天地的,只是屆時的她似乎就不再算是純粹劍修了吧,至於真相究竟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p.s. 以上觀點皆屬個人看法,如果有不同意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是關注作者,大家一同討論。
劍來:陳平安煉化心臟、寧姚接任獨目者,神靈之道才是未來?
劍來:本命瓷事件即將落幕,落魄山下一個大計劃會是什麼?
劍來:兩場會面牽動三座天下大勢,寧姚強勢扮演關鍵女士!
劍來:說說陳平安入世後最窘迫的六個瞬間,問心局險些毀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