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發展,加上國家大力支持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把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展示出來,賦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對國學周易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周易文化最基礎的知識--五行,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
一、什麼是五行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
大自然由這五種要素所構成,隨著這五個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產生變化,不但影響到人的命運,同時也使宇宙萬物循環不已。人們用五行來解釋各種不同氣能之間的相互作用,它們之間形成了一種氣能相生、相剋的模型。
五行的生克主宰宇宙萬事,此外五行也有陰陽之分。
「木」、「火」為陽,「金」、「水」屬陰,通過「土」的作用,產生循環變化。陰陽與五行並稱「陰陽五行說」。可謂是風水的基礎。
二、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的順序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也就是說,由水氣生成的木氣,再由木生出火氣,就這樣無限地循環往復。這種循環相生的思考方法來源於一種非常樸素的理論。
1、木生火
古時候,為了得到火,最原始最簡便的方法就是鑽木取火。這是自然之理,木生火就這樣地發生了。
2、火生土
物質如果燃燒,留下的是灰。灰是上氣,火生土乃真正的自然之理。
3、土生金
礦物、金屬之類多埋截於土中,人只有通過挖土才能提到金屬。因此是土生出金屬,即土生金。
4、金生水
金在高溫下被融解,變成了液體,即金生水。也可理解為當空氣中的溼度大時,金屬表面容易產生水滴,即金生水。
5、水生木
一切植物(即木氣》均由水生。如果沒有水,草木將枯死,故木乃由水所生。
三、五行相剋
五行相剋是指木、火、土、金、水五氣依次克制對方。
其順序為木氣克土氣、土氣克水氣、水氣克火氣、火氣克金氣、金氣克木氣。被金氣所佔的木氣,再次去克土氣。
如此的循環往復。同相生一樣,相剋也是來源於單純樸素的理論。
1、木克土
木扎進土地裡,使得土地固結和破碎。大樹自不消說,就是小小的灌木、柔軟的野草之類的根部也能固結或破碎土地。這就是所謂的木克土。
2、土克水
土乃皿水之物。水不停地流動、滿滋、漲落,如果沒有土的話,就止不住滿滋的水。抑制這水之力的東西正是普通的土。
當洪水到來的時候.起防水作用的東西,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是土。同作為應急措施的土堆相比,更為長久的防水對策則是構築土坎的堤壩。堤壩都是以土之力抑制水力之物。所謂的土克水,即是指此。
3、水克火
水能滅火,在今天乃是不言自明之理。滅火的最好辦法是澆水。水能勝火,防火即需水。
4、火克金
金不管多麼堅硬,但在烈火的灼燒之下,都會軟化變成液體。因此火可克金。
5、金克木
高聳的喬木,如遇到斧子的陰擊便會死去。鋸子、手斧,一切帶刃的東西都是殺傷樹木之物。總之,因為帶刃的東西即是金屬,所以金克木之理得以成立。
四、五行和家居選址
五行在中國古代多用於哲學、中醫學和佔卜方面。認為大自然由五種要素構成,隨著這五個要素的盛衰,使得大自然產生變化,不但影響到人的命運,間接也使宇宙萬物循環不已。
通常我們決定一個住宅是否適合這家人居住,是按照戶主的命卦來算的,命卦即八卦,有其五行所屬,五行相生相剋,只要戶主的命卦是配合宅卦的,便有了保障家宅安全的基本條件,這居所便是吉利的。
有時候,當家宅某一方位,五行出現煞氣,便需要用此五行元素和另一五行元素互相制約。
五、人的五行
在日常生活中,常聽人說誰與誰投緣或不投緣,其實投緣是因為相生之故。換句話說投緣即為相生,不投緣就表示相剋。
舉例:屬「火」的人,多擺放「木」的飾物,就能增加運勢。但若屬「水」的人,木的飾物過多,能會減弱運勢。在人類的個性上也同理可證,因此若想成功,最好避免相剋,而求相生。
五行是系統的原始論,熟悉掌握掌握、悟透五行的相生相剋論,是每個想學好周易文化的人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