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醫生入「網格」 守住防控「第一線」|曲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2020-12-20 東北網

情人節這天,呂秀清大娘在微信上給裴晶發來了一束"花":"謝謝愛心醫生,祝節日快樂"。

對於曲線街道辦事處轄區居民來說,這束"花"是獻給39名守護居民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護人員。

曲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主任於傑說:"我們通過街道辦事處、社區搭建四級防疫微信網絡群,為百姓提供新冠肺炎防護知識與醫療服務。基層醫護人員發揮衛生健康服務體系的『網底作用』,構築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

召之能來,來之能"戰"

大年初一,曲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到哈雙北路蘭陵收費站測體溫的任務。於傑在醫生工作群裡發出倡議,全科醫生寧寬第一個領了任務—— " 我去吧!"

接下來,第二個、第三個……6人應急小分隊就這樣組建起來。

"若有戰,召必回。"從大年初二開始,曲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護人員就配合曲線街道辦事處承擔起宣講常識、採集信息、人員排查、確診病例等一系列工作。他們成立了疫情防控24小時應急小分隊,隨時聽從區疫情指揮部調遣。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社區醫生們做到了"兩必宣""三必問""四必查"。巡診見到社區群眾必宣傳,每天在社區健康微信群必宣傳。遇到流動人口或發熱及疑似病例時,醫生們還會問清住址和接觸人群、問清近期出行軌跡、問清有無不適症狀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網格化劃分,進行拉網式摸排,不落一戶、不漏一人。對摸排的重點人員做到實時檢測查體溫、動態檢測查檔案、智慧檢測查狀態(通過視頻方式,可發現隱瞞病情案例)、跟蹤檢測查心理。

建四級防疫網絡群拉近3萬居民距離

在鐵路街某小區內,一位疑似病例的出現,打破了單元的寧靜。被封閉的單元門,全副武裝的醫護人員,濃重的消毒水氣味……樓裡居民人心惶惶。

如何讓百姓安心放心,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此時,於傑和社區醫生們未雨綢繆織就的一張網發揮了作用。

疫情防控之初,社區醫院發揮全科醫生團隊的作用,配合街道辦事處、社區開展"地毯式"排查,重點強化對返鄉(城)人員和流動人口的健康管理,織密織牢疫情防控的"網底"。通過曲線街道辦事處、社區的"四級防疫微信網絡群"共同構建線上線下一體的聯防聯控疫情管理體系。一級為辦事處、社區、社區醫院主要領導工作溝通協調群;二級為工作人員工作分類推進群;三級為四組全科醫生團隊長對接四個社區網格員工作落實對接群;四級為四組全科醫生團隊成員對接各社區多個居民疫情管理群。

一張網,延伸至轄區3萬居民的手機上。2月3日,56歲的李國強來到了服務中心,老人有些低燒,自己是否中招,他選擇聽從社區醫生的判斷。社區醫生裴晶看了老人帶來的肺CT,血象化驗,並詢問是否有接觸史。一系列檢查後,裴晶告訴李國強老人,只是有些輕微的肺氣腫,不用點滴,吃些藥即可緩解症狀。

視頻問診、線下把脈,裴晶和同事們讓社區百姓足不出戶,吃下一粒粒定心丸。

24小時線上"問診"防控之外兼顧慢病

在非常時期,除了做好疫情防控和篩查,慢性病患者求醫問藥成為社區醫生們的又一項任務。

春節期間,卵巢癌患者劉青鳳不幸患上腸梗阻,嘗試了多種西醫療法不見效後,她聯繫曲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醫生僅開了三服藥,就立竿見影。尿毒症患者賈正偉每周需要三次透析,但很多定點醫院的床位已滿,賈正偉第一時間求助社區醫生,曲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們發動所有資源,為老賈尋找續命的床位……

擅長診治呼吸道疾病的宋元元醫生、以針灸見長的寧寬大夫、中醫骨病醫生王東風……在疫情防控期間,社區醫院的全科醫生們,成為居民的24小時私人健康顧問。

"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做好全民測體溫、重點人群把控,加大排查力度,運用科技手段對轄區以及外來人員做到全口徑信息填報和推送。"於傑說。

(為了保護隱私,部分居民用化名)

相關焦點

  • 新街口街道西四北三條社區「三個抓好」守住社區聯防聯控第一線
    人民網北京2月23日電 西四北三條社區位於西四北大街西部,現常住戶數1300餘戶、常住人口3000餘人,是北京知名的平房院落保護區。為守好疫情防控第一道關口,西四北三條社區黨委始終帶頭工作在疫情防控一線,以「越是艱難越向前」的韌勁,不斷創新舉措,壓實責任,用行動詮釋擔當,為社區居民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 楊浦長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茅儉波臨危受命戰一線
    據楊浦區消息:近日,接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緊急部署任務後,楊浦區人大代表、長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茅儉波第一時間取消了原定前往菲律賓的度假行程,毅然決然帶隊加入到社區抗疫第一線,挺身而出守護長白社區一方安康。
  • 同濟大學醫學院附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戰「疫」紀實
    」這是附屬彭浦新村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另一位赴武漢支援的護士陳雅娟。作為一名八零後,她個子不高,體型瘦小,但做事幹練,業務出色,是一位護理工作的業務骨幹。附屬石泉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此組織了三支防疫指導員隊伍,由銅川、蘭田、鎮坪三個衛生服務站團隊作為主幹力量,在街道、城管的配合下,走進園區、樓宇、企業,提供復工防疫的專業指導意見。
  • 重慶守住社區防線:聯防聯控不留死角
    2月13日上午,重慶兩江新區天宮殿街道東湖北路社區網格員楊琴早早來到辦公室,準備和其他社區幹部、網格員、樓長、物業人員、黨員居民代表等一起,對全社區開展新一輪摸排走訪。  「每天要走近2萬步,敲幾百次門,為的就是『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 關注|全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投入分級分類初篩工作
    1月26日,武漢全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全部展開分級分類診療篩查。青山區:所有發熱病人由政府公務車接送「真沒想到,轉送發熱病人的竟然是政府的公務車。」1月26日15時,家住青山區工人村一小區的鄭女士扶著發燒的老公下樓,對前來接送的衛生服務中心醫護人員、社區網格員彎腰感謝。
  • 楊浦三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獲表彰
    超大城市戰「疫」基層衛生力量是絕對不可缺少的一環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246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快速反應,科學應對,3萬餘名社區衛生工作者,駐守道口「人員排查
  • 上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助力實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無縫銜接
    實現疫情防控閉環管理,作為基層醫療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作用不可或缺。位於浦東新區的金橋社區外籍人士超過3400人,來自60餘個國家,金橋社區企業數超過6000家。記者在16日的走訪中獲悉,從3月3日到3月14日,金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共完成了近100位重點國家入境人員的居家隔離健康觀察。把好「前置關」「處置關」和「後置關」,該中心助力實現「防控」無縫銜接。
  • 宛城區仲景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紮根社區 密織百姓健康防護網
    在那段揪心的日子裡,宛城區仲景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全體人員,在最基層默默守護,為社區居民平安走出漫漫「寒冬」,守住了第一道防線。自農曆臘月廿七起,意識到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防控的嚴重性,宛城區仲景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範中有等負責人迅速對全體員工進行防控知識培訓,並對轄區80多家醫療機構進行戰地培訓。
  • 家門口的健康守護神——訪芳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楊春副主任
    每當有全副防護的社區衛生工作人員光顧小區,就引起宅在家裡鄰居們一陣熱議。今天,由神仙樹社區向書記帶路,我們訪談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楊春副主任。1個小時匆匆過去,聽了這位正值壯年的主任的講述,我們能夠感受到每一個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的醫務工作者近5個月來經歷的辛苦與疲憊,與家人保持距離的忐忑不安,以及可能遭遇的鄰裡間的疑心與疏遠。
  • 聊城古樓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張豔龍:轄區居民的安全衛士
    聊城市東昌府區古樓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工會主席張豔龍說。張豔龍分管中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疫情防控、黨建、工會等工作,果斷幹練、細緻認真的工作態度,讓她所分管的各項工作連年名列前茅。
  • 寶安社區、城中村各出奇招,守住「最後100米」的疫情防線
    街道、社區要統籌用好物業管理公司、股份合作公司、社區工作站等力量,結合網格辦的登記信息,推動防控力量下沉。 要對所有進出小區車輛、人員進行登記,對每個人進行體溫檢測,動態掌握、密切跟蹤來自或途經疫情發生地返深人員的健康狀況,做好居家留觀人員的生活保障工作,確保工作不留死角。
  • 漣源藍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部署2017年公共衛生工作
    (會議現場)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梁君)3月17日下午,漣源市藍田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召開2017年鄉村醫生公共衛生工作大會。轄區全體鄉村醫生及公共衛生人員共計36人參加會議。  會議宣讀了《漣源市藍田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村醫生績效考核工作方案》,並就近期亟需開展的居民健康檔案更新、麻疹類疫苗查漏補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慢性病隨訪及籤約式服務、老年人體檢等工作做了詳細部署。
  •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待完善 上班時間不見醫生
    17日17時15分, 雁塔區丈八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經人去樓空。2015年,西安開始實施分級診療制度,首診在社區的觀念逐漸被人們接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市民就醫過程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記者走訪我市部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現,一些服務細節亟待完善:有的科室正常上班時間不見醫生,有的醫生服務態度有待提高,有的中心未到下班時間已人去樓空。
  • 濟寧曲阜市書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健康宣講義診進社區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7日訊11月6日,曲阜市書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服務團隊、健康講師團走進書院街道舊縣三街社區,舉辦秋冬季傳染病防治知識健康講座和義診活動。現場300餘名群眾參加。活動由書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路強主持,活動開始,路院長介紹醫院業務發展、中醫特色專科、醫聯體、上級專家坐診情況,增進群眾對家門口醫院——書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了解。進入活動主題,路院長結合當前季節傳染病防控形勢,向群眾講述肺炎、流感等傳染病防治知識,教育群眾從自身做起,做個人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 守土,責無旁貸——北京市房山區青龍湖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戰「疫」記
    青龍湖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就醫居民和職工、來客考慮得如此具體,其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一定做得不錯。那麼,他們是如何而為的呢?一2020年1月20日,臘月二十六,為總結一年工作,共迎新春佳節,青龍湖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舉辦了職工聯歡會。
  •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打造標準化門診
    內容提要:近日,南開區嘉陵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標準化門診啟用。全面促進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有效融合,進一步提升家庭醫生籤約服務質量,南開區嘉陵道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優化全科門診服務流程,以信息化應用為支撐,打造標準化門診建設,不斷升級改善醫療服務質量和規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流程。
  • 吳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增塘灣社區衛生服務站
    11月26日,中心塘灣社區衛生服務站正式啟用了!為了讓吳涇鎮塘灣地區的居民方便就醫,享受到完善的基層醫療服務,中心在吳涇鎮政府支持下和區衛健委的指導下,將原中心塘灣住院部(北吳路448號)改造成塘灣社區衛生服務站,有效解決附近居民就醫「最後一公裡」的問題。塘灣社區衛生服務站整棟建築為獨棟的兩層磚混結構樓房,建築面積390㎡。服務站內環境精緻、溫馨、海派。
  • 北京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設「首席全科醫生」
    究竟如何培養基層衛生人才?記者獲悉,北京將在三年內,為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培養一名首席全科醫生,以提升隊伍能力。此外,部分全科住培基地的入院、入科教育、教學查房、小講課、病例討論等教學活動仍不規範;教學活動次數不符合培訓標準要求,教學活動記錄過於簡單,難以體現培訓效果;教學查房、體格檢查、病曆書寫和技能操作有待規範;出科考核不規範或流於形式,考核試題更新不足,年重複率超過30%,考核後無反饋或反饋不足。
  • 夏莊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六舉措做好優化服務「加法」 助推放管服...
    多措並舉,持續提升醫療服務水平  夏莊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嚴格落實醫療核心制度,通過定期進行醫療質量檢查,業務培訓及技能比武,進一步夯實醫療質量基礎。科技創新,公共衛生服務提質增效  夏莊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40家集體衛生室統一配備家庭醫生健康管理隨訪箱,隨訪箱配備筆記本電腦、血壓計、血糖儀等設備,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了診間和出診時信息採集和上傳,全方位提高中心及集體衛生室的服務水平。
  • 三臺縣中醫院潼川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掛牌儀式四川新聞網綿陽1月2日訊(王智 謝青青 崔全英)1月2日,國家級中醫類別全科醫生規範化培訓基層實踐基地在三臺縣中醫院潼川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掛牌,成為全縣唯一一家獲批掛牌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院長盧文華、紀委書記杜勝勇、社區主任楊娜參加掛牌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