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學生的板磚拍向老師的頭顱
今天看到一個視頻,可謂肉跳心驚,魂飛魄散。此時此刻,要尋找一個詞語來表達內心的震撼,竟第一次感到漢語的蒼白無力。
平平常常的日子, 平平常常的教室,平平常常的氛圍,一如既往的平平常常,學生一如既往等著老師,老師也一如既往走向他的講臺。
一個中學生手握板磚,侍候在前門內角,在老師大步越過門坎那一瞬間,把板磚拍向老師的後腦勺。老師踉蹌兩步,僕倒在講臺和黑板之間的那方逼仄的地板上,發出痛苦的哀吼。中學生衝上去,朝著已天旋地轉癱倒地上的老師的頭部軀身一陣胡拍亂砸,老師不斷發出沉痛絕望的哀吼。
看那中學生的動作,下手是何等的義無反顧,何等的沉穩精準,何等的痛快淋漓啊!這得有多大的愛恨情仇,這得有幾世幾代結下的不共戴天之仇啊!這是怎樣的一個驚心動魄的偉大呵!
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然而我還不料,也不信一個中學生一個小孩子竟會下劣兇殘到這地步。況且是正要走向講臺的老師,更何至於無端在黑板前喋血呢?
那是一塊置人於死地的磚頭,不是一塊送給老師當早餐的饅頭,因為他知道磚頭的份量足以使他的老師一拍斃命。
那是一場蓄意已久的謀殺,不是一場年幼無知的玩笑,因為他守在老師必經的前門,他熟悉老師的路徑,他利用了老師的毫無防備之心。
那不是一場光明正大的師生對決,而是一場無恥卑怯的偷襲,因為磚頭拍向的是後腦勺!老師完全猝不及防,沒有絲毫躲閃的機會。
那不是孩子的一時衝動,而是置之死地而後快的故意兇殺,因為老師已倒地,已發出哀吼,同學已圍上來阻攔,而他的板磚已然在握。
這樣的場面,本來只出現在戰場上,而現在竟出現在教室裡;本來只出現在不共戴天的仇人之間,而現在竟出現在師生之間;本來只出現在滅絕人性的暴徒身上,而現在竟出現在一個中學生身上。
也許會有人說,這是極個別的極端事例,不要過度解讀。好吧,想想剛剛被患者殺害的那個醫生吧,再想想幾十年後還被當年的學生攔截暴打的老師吧,再想想那些被患者衝進辦公室圍攻暴打的醫生吧,被學生家長衝進學校圍毆的老師吧。
哪來的戾氣沖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