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學生選擇一所好的學校,
選擇出國留學,
都是為了以後能夠更好地進入職場,
為未來的規劃打好堅實的基礎。
然而有些學生偏偏就是不走尋常路,
比如北大畢業賣豬肉,
昆大建築系畢業生回國種稻米…
今天要說的故事,
也和一名澳洲畢業的中國留學生有關。
澳洲海龜碩士回家務農,登上熱搜
在大家的認知裡,留學生基本上都家境殷實,畢業回國之後即便是不能躋身精英行列,但也總歸能夠獲得一份看上去體面的工作。
然而最近,一名澳洲的中國留學生卻上了熱搜:
#海龜碩士放棄澳洲綠卡回國務農#
怎麼想都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但是這樣的事情確實真實發生的。
2017年畢業後,手握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碩士學位和澳洲綠卡的90後姑娘趙閆,不顧家人反對,毅然回到國內農村老家,拿起棗竿做起了紅棗的種植和銷售。
她直言,在澳洲的生活和在農場的生活,完全是兩個世界。
那麼究竟是什麼讓趙閆放棄了國外悠閒的生活,選擇回到家鄉成為一名「新農人」呢?
在採訪中,她直言自己也曾想「仗劍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華」,想要走出戈壁灘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她還表示自己一直都很幸運。
2013年報考了澳國立大學之後順利地被錄取了,畢業後也順利找到工作並且,順利地拿到了綠卡。
在澳洲一共待了5年,期間從事媒體工作,一切看上去都是那麼的順利。
不過一次對澳洲和紐西蘭媒體的主流採訪,
成為了她回國的契機,
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
2015年夏天,趙閆和澳洲、紐西蘭媒體同行受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的邀請進行了一次採訪。
到了新疆這一站時她發現,現在的新疆與自己小時候的記憶相比,已經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於是她下定決心:
與其背井離鄉生活在外,
不如回到家鄉做一個建設者,
而不只是一個見證者。
於是,她毅然決然地回到了國內。
#02:
200畝到3000畝
不過對於她的這個決定,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的,尤其是她的父母。
趙爸爸表示,自己當初沒有機會上大學,如今一定要讓自己的孩子有學問。
在父母的心目中,趙閆向來是個優秀的孩子。
不僅成績優異,還順利拿到了澳洲的綠卡,結果就在這個節骨眼卻突然放下大好的前途要回到家鄉。
父親實在不能接受,辛辛苦苦培養女兒上學,拿到了這麼高的學歷,卻要回到鄉下小地方。
而媽媽則認為趙閆是因為他們年紀大了,好多事情都辦不了,又沒有文化,所以才要回來照顧他們。
但是趙閆並沒有因為父母的反對而改變自己的決定,她開始接過爸爸手上原本的紅棗事業,風風火火地做了起來。
因為民間的一句俗語「一日三顆棗,青春永不老」,趙閆給自己的品牌起名為「三顆棗」,一次來激勵自己和兩個弟弟不忘初心,把紅棗事業做大做強。
相比現在的成功,剛開始創業的時候確實很艱難。
起初,合作社只有自家的200畝地,5個社員。
但是趙閆通過自己的知識,將紅棗從種植、採摘、加工到銷售做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既降低了成本,也可以給消費者提供更低的價格,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還引進智能選棗機把控紅棗品質,因為她明白想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脫穎而出,得到消費者的青睞,品質永遠是第一位的。
不僅僅在家鄉種棗、辦廠、成立農民合作社,趙閆還帶動周邊七八十戶棗農致富,輻射紅棗種植面積3000畝。
光線上年銷售額就達3000萬!
而最讓人感動的還是那句話:「我不想只當家鄉的見證者,更想當家鄉的建設者!」
看到採訪的視頻就可以發現,她在說起自己的事業,介紹自己種植的紅棗時,都是神採奕奕的。這大概就是對自己理想的熱忱和堅持。
或許會有很多人不理解,認為花了這麼多錢出國留學,到頭來回家種地,太可惜了。但是人生的路有很多,趙閆只不過選擇了她認為屬於自己的那條。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優秀、堅持加上熱愛,一定會帶來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