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市「紅旗渠」杯課堂教學展示周小學組活動
為進一步踐行新課程標準,落實立德樹人,全面發展的課改理念,由林州市教體局舉辦,林州市世紀學校小學部承辦的2O2O年林州市「紅旗渠」杯課堂教學展示周活於12月22日開始第二天的比賽。
參加今天活動的共有7所學校,分別是桂園學校、廟前街小學、市直六小、市直八小、振林學校、市直四小、長安小學。
1. 付青豔,來自桂園學校,執教學科—英語,執教內容—三年級上冊英語《Let’s learn
付老師用「Sit down」」Stand up」導入,開場就把學生帶入了英語學習的氛圍中。
教學過程中,付老師用動物模型引入課題,為讓學生熟練識記1—5的英文,用「How many+名詞複數」訓練學生,學生整節課積極回答問題,興趣高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節課付老師實現了全英教學,初次接觸英語的三年級孩子卻配合得天衣無逢。
桂園學校付校長進行了評課:全英教學是對老師教學水平的一次挑戰,付老師本節課從學生興趣出發,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成功實現了全英教學。
2.王海芳,來自廟前街小學,執教學科—語文,執教內容—三年級上冊《司馬光》。
王海芳老師執教的《司馬光》一文,注重朗讀指導。課堂上,同學們採用不同形式的朗讀,感悟文言文的朗讀方式。老師適時的指導和範讀,更加深了學生的印象。最後總結學法,連結閱讀《文彥博》,讓學生自主學習,運用方法,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
廟前街李李世奇校長進行了評課:一、教學目標明確;二、教學內容豐富;三、教學流程清晰;四、教學效果顯著。
3.王曉慶,來自市直六小,執教學科—語文,執教內容—六年級上冊《好的故事》。
課前,王老師和孩子們一起做課前操,拉近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本節了王老師以「夢境」為主線,引導學生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閱讀、啟迪學生思考,師生共同沉浸在這「美麗」、「幽雅」、「有趣」的故事中。課中,王老師還讓學生利用圈畫的方式,在書上批註自己讀書的感受,讓學生在讀中感悟故事的美好。
六小常校長評課:一、本節課立足核心素養;二、課件設計合理;三、緊緊圍繞語文要素,合理設計授課環節;四、真正實現了以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效果。
4.付俊麗,來自市直八小,執教學科—語文,執教內容—六年級上冊《好的故事》。
《好的故事》不光是一美麗的夢境,也是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付俊麗老師在這節課上,積極的引導孩子們進行對話,使孩子們深刻的領悟了「好的故事」的含義。
八小徐校長進行了評課:一、本節課目標制定合理;二、課堂教學目標完成形式多種多樣;三、多種教學策略完美搭配;四、借用資料讓學生了解背景,更容易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五、板書設計合理。
5.王華平,來自振林學校,執教學科—語文,執教內容—六年級上冊《好的故事》。
在課前,王老師用小律動調動學生的課堂氣氛,緩解學生的緊張,教學過程中先拋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去思考,出示學習目標讓學生清楚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用師範讀和圈畫關鍵詞的方法逐段找出本課描寫的「美麗,幽雅,有趣」的「夢境」中,用批註的方法讓學生體會課文中的「夢境」的美好。
振林學校元校長進行了評課:本節課中,王老師對一段一段進行認真分析,挖掘出了本節課的精髓,真正讓學生讀出了感情,理解了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
6.劉建芳,來自市直四小,執教學科—數學,執教內容—三年級上冊《幾分之幾》。
教學過程中,劉老師先複習分數再用問題「利用分數表示塗色部分佔整個圖形的多少」來引出今天的新內容,運用動手操作法自己動手摺一折,塗一塗,把正方形的紙平均分成四份,塗其中的幾份,就是四分之幾。之後又運用多種方法讓學生展示答案,並且緊跟課後習題,及時練習。
四小校長評課:劉老師這節課教學思路清晰,教學層次明確,小組合作密切,人人參與動手探究,把課堂還給了學生,是一節優質的數學課。
7.張玉鳳,來自長安小學,執教學科—數學,執教內容—四年級上冊《田忌賽馬》。
張老師用「搶12」的遊戲導入課堂,使學生們懂得在遊戲中要講究「策略」,從而引出本節課題。在課堂中明確學習目標,通過觀看《田忌賽馬》的視頻引出「田忌」要想獲勝要怎麼辦?讓學生用表格的形式列舉出各種比賽方案,最終選出最優策略。
長安小學校長進行評課:本節課以「田忌賽馬」為主線,引起學生興趣,整個課堂節湊緊密,張老師語言親切有不失激情。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
一次比賽,一次成長;一場盛宴,一路高歌。一天的教學常規比賽再次拉下帷幕;7位教師,7種風格,同樣的精彩。他們的課堂教學展示體現了林州市課堂教學的嶄新風貌。完善課堂教學,我們都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