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美國高中的中國留學生:這裡也是場叢林遊戲

2020-12-15 環球留學

為了去美國上高中,孩子們經歷著與中考同樣慘烈的「叢林遊戲」:備考、考試、申請、面試……成功者只是少數。

在豐厚物質條件支撐的前提下,這些孩子如同降落傘一樣,被「空投」到異國開始求學生涯。迎接他們的,是陌生的文化、社會和國度。

在壓力和青春期的情緒波動之中,他們經歷著不一樣的高中歲月。

給自己壓力太大了,心態有點崩了

Steve在2017年9月入學美國高中。備考的緊要關頭,這位15歲的男生接連面對託福和SSAT考試,在一家培訓學校的廁所,Steve哭過一次。哭完後他照了鏡子,才慢慢把心態調整好了。

申請美國高中的孩子掙脫了中考,卻需要與另一架精密升學機器較量。

學生與家長從當年10月開始申請學校,兩個月後考出SSAT和託福。次年遞送材料,3月就能收到錄取通知,最後於9月入學。

Steve從幼兒園就開始學習英語。但在2016年,他連考五次託福,最高分仍只有88分。這個分數在報考美國高中時沒有優勢。母親劉菲看到這個成績,哭了好久。直到申請截止前三周,Steve第六次託福考試的成績出來:100分。

美國高中既要面試學生,也要面試家長。三分鐘的面試,考察的主要這個家庭「是不是一個很幸福、很和諧、很團結的家庭,是不是有知識層次。

2017年8月23日是Steve出國前的最後一天,他回到為自己進行培訓的留學機構與外教見面。外教評估了Steve在美國第一學期的選課,認為他選擇的數學課程難度過高,建議入學後進行調換。

另一位即將赴美讀高中的男生Lucas,在北京後海附近一家設於四合院裡的留學培訓機構內學習美國歷史和批判性思維等課程。為這些低齡留學生授課的,是一位來自美國布朗大學的外教。

在北京中關村的一家留學機構裡,老師為了讓學生專心學習,每次上課前要求學生上交手機。2015年到2017年,在該機構參加培訓的中學生有近四千人,「每個家長的投入在30萬到40萬。」

美國高中要求學生全面發展,除了學習成績之外,體育、藝術等特長也是重要考量指標。Steve從6歲開始打冰球,其在冰球項目中獲得的優異成績是他被錄取的重要原因,他希望自己到美國讀高中後能進入校隊。

3月拿到美國高中的錄取通知後,Lucas開始學習馬術。這所高中對在校男生實施軍事化管理,男生將被學校分為步兵、騎兵、炮兵、樂兵等,都要進行為期一年的軍訓,該學校的馬術中心是全國最大的馬術訓練場之一。

5月12日,Lucas來到北京日壇的美國大使館分部進行籤證。通過之後,父親在大使館門前為他拍照留念。為了讓Lucas得到更好的教育,他的父親投入了大量時間、精力,「他一走,我們就成空巢老人了。」

Steve即將就讀的是一所名為Tabor Academy的學校。暑假期間,該校在北京的一家酒店內舉行師生見面會。在正式入學前,Steve就已經通過各種渠道認識了在這所學校裡的中國學長學姐。

8月25日,Steve從首都機場啟程前往美國波士頓。母親劉菲同機前往,在兒子的學校周圍住了三周。像許多中國家長一樣,她不免要操心兒子在校的大部分生活細節。這是這對母子之間第一次長時間分開。

跟美國同學之間永遠都有一層東西,不可能完全打破

初到美國,異國全新的環境很吸引Steve,在校的日程安排得很滿,同時也有了更多打冰球的機會。不過Steve也說:「雖然說大家都都是好朋友,但是你不可能完全融入到他們的集體裡去,甭管你英文多好,或者你多會交朋友。」

在Steve的學校,中國學生佔10%。在擇校時家長看排名,也看中國學生的比例。有些學校中國學生比例達30%,家長就不願選擇。另一種極端是,中國學生僅佔5%,家長們則害怕孩子入學後成為少數群體。

不需要逼迫自己去理解,接受就好了

Joe在明年就將進入美國大學,而對於未來他似乎更傾向回國發展。Joe認為想要完全融入美國文化中是很困難的,「畢業他們看你是外國人,你看他們也是外國人。」

12年級的Joe是Steve在Tabor Academy的學長,這位19歲的男生住在校內的單人宿舍裡。8月,他的SAT考試分數突破了1550分,讓他覺得心裡的一塊石頭落地。目前,Joe開始計劃大學申請,他希望進入大學學習商科。

恰逢中國的國慶、中秋節長假,Joe的父母從國內飛到美國看望孩子。Joe在校外學習自由搏擊,這段時間裡,父親每天開車送他上課。中秋節,這對父母和其他中國家長一起,組織孩子們聚會,包餃子吃。

我叫母親從國內直接郵過來一面國旗

Ryan和他的姐姐一樣,都在美國讀高中。這位自認「應付應試教育如魚得水」的男生也很快地融入於美國的校園文化中。不過,Ryan依然留戀於中國傳統文化,這是他對於「祖國最大的思念。」

晚餐前,這所位於康乃狄克州的學校會要求學生在教堂唱聖歌禱告。無宗教信仰的Ryan雙手插在褲袋中,沒有與其他同學一起禱告。面對全方位的文化差異是低齡留學生必經的一關。

Ryan在學校裡的人緣不錯,但在入學初期,他也曾受到種族上的歧視或挑釁,「因為對方本身就是孩子氣,那時你要站出來說,這不是一個玩笑話,你以後不能再這麼說了,他們就會收斂很多。」

午飯前,Ryan與身旁的韓國同學插科打諢。對於這位15歲的高中生而言,學校食堂的美式餐食可以適應,但遠談不上喜歡,「懷念貢茶、椰子雞,就覺得國內過的更讓人舒心一點。」

搬入新宿舍後,Ryan思來想去,決定用五星紅旗作為房間裡的裝飾。「很好看,其次來這裡難免會有點想家」,Ryan還喜愛國學,會向感興趣的同學介紹東方文化,「我來這裡之前完全不認為我會想家。」

去年的我是從來沒有見過老鼠

2016年9月來到美國後,Nova的第一個寄宿家庭位置偏遠,生活習慣讓這位女生很不習慣,而她所在學校教學質量也不夠出色,Nova在第二年選擇了轉學。

Nova利用假期幫助自己第二個住家的男主人競選當地市議員。2017年9月,Nova轉學至位于波士頓Bancroft中學,她認為新的寄宿家庭很好,想通過幫助住家競選等行動來回報他們。

Nova寄宿家庭的主人在為她和室友準備晚餐。這個家庭接收了兩位來自中國的女孩,出於安全的考慮,男主人堅持自己開車接送Nova和室友,包括周末的逛街、聚會,和每周三次的大提琴、芭蕾和籃球等課外活動。

經歷了兩任寄宿家庭,比起剛到美國時連獨自拔牙都感到恐慌無助的狀態,Nova逐漸學著適應身邊不再有父母和家人的呵護,開始獨立面對異國生活中所充斥的現實和瑣碎。

處於很上升的階段,這就是融入美國的標誌

11年級的Henry就讀於South Kent高中,與Ryan來自同一所高中。在第一年,Henry的成績不是很好,學習與生活都不盡適應。不過到了第二年之後,Henry很努力地讓自己「處於很上升的階段」,他認為「這就是融入美國的標誌」。

社會服務課程開始前,Henry坐在教室一角聽老校友分享故事。美國高中教學與中國的不同之處,在於一系列挑戰課程。學校的生活技能訓練令Henry印象深刻,他們需要學習野外跳水,或在緊急情況下跳車而不受傷。

在這所以冰球為特色的高中裡,對於不打冰球的Henry和大多數中國學生而言,融入不易。Henry選擇了學習賽艇,參加校內的樂隊,「如果我們之間沒有共同語言,那麼融入就會比較慢」。

回到中國,Cindy參加了一場在北京中關村的飯局,在座者都是在暑假期間歸國的低齡留學生。Cindy認為在出國之後,時差和距離使得留學生之間形成了新的朋友圈,「現在交流比較多的都是在國外留學的朋友。」

據美國國際教育協會的報告,「強大而增加的中產階級」是近年來中國赴美低齡留學生增幅近50%的原因之一。同時,「送孩子到國外接受優質教育的興趣」驅使父母投入更多資源,讓孩子更早適應美式教育,提高申請美國大學的競爭力。

相關焦點

  • 在國外讀高中的留學生 為何頻頻回國補課?
    從杭二中讀完高一後,小D去了美國麻薩諸塞州的一所私立高中,現在讀的是十一年級。  「在國外讀高中可以有比較多的時間適應美國的教育體系,然後考一個比較理想的美國大學。」基於這個原因,小D在讀高中前就決定出國,高一的大部分精力用在託福、SSAT上。  雖然順利申請到相當不錯的美國高中,但學業並不輕鬆,壓力來自於升學。
  • 國外讀高中回國讀大學 留學生回國讀大學
    你知道,現在國外的中國留學生,有多憋屈嗎? 最冤大頭的就是美國留學生了。 前不久,新聞報告美國一所大學突然宣布驅逐所有受中國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資助的公派訪問學者和留學生,並限他們在一個月內離境。
  • 美國高中留學生籤證
    美國高中留學生籤證主要是根據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的學習籤證來劃分的,分為J-1和F-1。  J-1,指國際交換生籤證,期限為一年,而且有附加的限制性條款,即學生交流期滿,必須回國,且回國後一定期間內,不能再次申請學生籤證。
  • 為什麼都去美國讀高中?美國高中比中國高中好在哪裡?
    中國高中和美國高中的區別有哪些?美國高中如何申請?現在出國讀高中的孩子越來越多,低齡留學趨勢越來越典型,出國讀高中一般都是選發達國家,例如美國,美國高中的申請人數是越來越多了,許多家長對美國高中都很感興趣,今天我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高中和美國高中的區別以及美國高中的申請模式,看看怎麼申請美國高中成功率更高。
  • 中國留學生湧入美國偏遠州 鄉村小鎮專建學生公寓
    中新網12月5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編譯報導,中國留學生胡瑞涵(Ruihan Hu,音譯)並沒有在海濱區或碼頭投資,但她也和投資商一樣,被認為是加強俄亥俄州託萊多市和中國之間交流的信使。  過去託萊多市和中國之間的往來多限於經濟活動,不過現在其他方面的交流逐漸增加,尤其是該地區學校與中國學生的交流。  「中國學生帶著更多的財富和機會來到這裡,」UT留學生服務主任彼得·託馬斯(Peter Thomas)稱,他曾見過一名學生開著義大利名牌跑車來參加英語強化課。
  • 「我在美國讀高中,卻根本沒朋友」這部紀錄片揭開了留學的殘酷真相
    小編最近看到的一個豆瓣高分紀錄片《世界的孩子——我在美國讀高中》,就相當客觀地呈現了留學生的在國外遇到的一系列挑戰。就連美國南肯特男子高中的校長,也能感受到中國留學生在融入方面的難:「中國孩子剛來學校的前幾個月,在課堂上都會比較吃力,當讓他們對學習材料發表自己看法的時候
  • 「去美國讀高中肯定要花不少錢!」真的是這樣嗎?
    對於美國高中來說,私立中學和公立中學的學費就有很大的區別。美國公立高中學費對於公立高中來說,由於是當地政府出資,所以不需要學費,但是也只針對美國本地學生。對於留學生來講,只能通過交換生的名額進入,而每一年的交換生名額又很少,且滿一年後仍須回國。所以,雖然公立中學免費上,但是並非留學生們的最佳選擇。
  • 赴美讀私立高中中國小留學生8年間增幅達365倍
    赴美讀私立高中中國小留學生8年間增幅達365倍 2014-08-29 10:18:07  中新網8月29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統計指出,2005年至2013年近八年間,中國赴美留學生人數從2005年的62,582人增長到2013年的235,597人,八年間增近四倍。
  • 科普:選擇讀美國教會高中留學優勢
    教會類中學的選擇在美國留學中佔據一定比例,許多家長在選擇為孩子選擇教會類高中時會產生疑慮,由於中美文化差異影響,所以對宗教類院校感到疑惑也是情理之中,那麼留學生選擇美國教會類高中院校怎麼樣?下面小留之家為大家解除次疑惑,介紹下留學生讀美國教會類高中利弊。
  • 中國留學生讓美國大學傷腦筋
    因為,除一位茫然四顧的學生是來自哥倫比亞之外,其餘均來自中國。    這其中就有範義蘇(音)。他從上海坐航班,6個小時前抵達。和德拉瓦大學幾乎所有中國留學生一樣,範先生只有通過語言關後才能入讀大學。他打算讀金融專業,畢業後回國在他父親的建築公司工作。他選擇在遠離家鄉7000多英裡(約合11270公裡)之外的地方念大學,是因為「美國的教育非常好」。
  • 美國驅逐大量中國留學生
    important}美國時間2020年9月9日,剛剛傳出來的消息,很多中國留學生從今天起收到從北京領事館發出來的通知,他們的留學籤證已經被取消,目前被影響到的人數已經上千。可能是資料庫分類不對的原因,顧穎瓊博士發現高中畢業於西工大附中的美國本科籤證也被取消
  • 放養到美國讀高中 他進入常青藤大學(組圖)
    在全國高考來臨之際,這位19歲重慶男孩呂恆旺憑藉GPA(高中綜合平均成績)全校第一的成績,拿到常青藤八大盟校之一的達特茅斯學院錄取通知書。達特茅斯學院在2015-16年US NEWS全美大學本科教育排行榜上位列第二。  近年來,許多學生選擇在國內讀完高中再申請美國大學,像呂恆旺在美國讀高中並的不多見。在他的成長經歷裡,入讀美國高中對申請美國名校是否有絕對幫助呢?
  • 出國讀高中持續升溫 中國學生最難的是思維轉換
    據介紹,2017年美國高中的錄取結果顯示,在美國排名前50的高中中,平均每所學校收到250份來自中國學生的申請,而錄取名額只有2到3個。  歐美高中愈來愈熱  競爭激烈來源於中國出國讀高中的學生數量的持續增長。據報告顯示,與2012年相比,2016年出國讀高中的學生比例漲幅較大。
  • 免學費讀美國公立高中,2018年美國高中交換生開始申請
    同時,會有工作人員定期與交流學生聯繫,隨時隨地為交流學生提供全方位的輔導和服務老師及同學的協助,再加上接待家庭的熱心輔導與照顧,使得交流學生的英文水平突飛猛進!3、學習AP課程(大學先修課程),提前熟悉大學知識,減免相應大學學分!美國公立高中都提供內容豐富的AP課程。國內學生則沒有機會學習此課程。
  • 免學費讀美國公立高中,2017年美國高中交換生開始申請
    同時,會有工作人員定期與交流學生聯繫,隨時隨地為交流學生提供全方位的輔導和服務老師及同學的協助,再加上接待家庭的熱心輔導與照顧,使得交流學生的英文水平突飛猛進!3、學習AP課程(大學先修課程),提前熟悉大學知識,減免相應大學學分!美國公立高中都提供內容豐富的AP課程。國內學生則沒有機會學習此課程。
  • 一個中國留學生養活一個美國家庭
    留學生為美國經濟的貢獻每年超過200億美元,其中,中國留學生直接提供了超過44億美元的收入,「留學經濟」正在成為美國經濟復甦過程中的新亮點。CFP《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侯雋|北京報導越來越多的中國高中生選擇了參加「洋高考」,出國讀大學。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國內有近100萬名考生放棄高考。有教育研究機構調查後表示,其中,出國留學的高中畢業生近20萬人,而這一人數正以每年20%~30%的速度在增長。
  • 姜曉航《布朗中國留學生的手記》在美國出版
    人民網北京1月20日電 美國國際作家書局最近隆重推出中國留學生薑曉航寫的《布朗中國留學生的手記》一書。這部二十五萬字的著作完整的記錄了作者在美國高中和「常春藤盟校」布朗大學學習和生活的經歷,反映了一個新一代中國留學生留學美國、發奮學習、自強不息的時代精神。
  • 美國留學:47萬中國留學生領跑,低齡留學生群體龐大
    這裡需要特別解釋一下M-1籤證是指在非學歷教育學校進行職業性技能學習籤證,但數量一般不多。其中有47.4萬多人來自中國,中國留學生人數佔2019學年美國總留學生人數的三分之一,是排名第十墨西哥留學生人數的24倍。
  • 金刻羽:中國應該無條件支援美國!網友:留美就別讀文科了
    金刻羽:中國應該無條件支援美國!網友:留美就別讀文科了世界上最氣人的是什麼?是別人的出生比你好,一開始就贏在了起跑線上。比這件事更氣人的是什麼?別人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但還是比你更努力!金刻羽就屬於這樣一個人,要不是這場新冠肺炎疫情,金刻羽還會一直是中國年輕人的勵志偶像,中國年輕人遙不可及的夢想。新冠疫情之下,金刻羽的華貴的羽毛掉落一地,人們發現,這就是一個踩著祖國上位的精緻利己主義者嗎!
  • 美國費城中國留學生用中文播報美大學籃球聯賽
    中新網2月24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編譯報導,在費城,著名的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 「貓頭鷹」(Owls)籃球隊每年都會吸引大批人潮吸引前來觀戰助威。而今年,在這些加油聲中出現了一些獨特的聲音——兩名中國留學生開始用中文普通話對天普大學籃球隊參與的賽事進行實況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