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H Audio旗艦圈鐵耳塞Lola在中國首發

2020-12-23 中關村在線

[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2017年7月8日,JH Audio聯手國內知名音頻代理商Max Digital,在汕頭為新旗艦耳機Lola作中國首發,國內多家媒體、耳機達人及經銷商出席了新品發布會。JH Audio總裁Andy Regan先生親臨發布會現場並致辭,祝賀MAX Digital成為JH Audio中國區總代理,並在接下來的時間裡為到場嘉賓介紹了JH Audio的品牌起源、品牌精神、代表產品等內容。

JH Audio Lola發布會現場

JH Audio總裁Andy Regan先生致辭並對新品進行發布

現場座無虛席

發布會的重點是JH Audio的全新旗艦耳塞Lola。這款耳塞採用單邊8單元三分頻設計,應用了Freqphase不鏽鋼導管相位波導技術(美國專利號8,925,674),使用專利雙低頻平衡動鐵、D.O.M.E技術搭配兩組4.9mm單元、專利四單元高頻(美國專利號8,897,463)。耳塞依然是可換線設計,採用Moon Audio 4針耳機線,並在線材上應用了可調的鋁製插頭鎖和個性化低音電位器,用戶可調的低音範圍(0+/-15db)。

JH Lola耳塞

Lola的頻響範圍為20H-20kHz,阻抗16歐姆。定製入耳耳機設計中主要應用到平衡動鐵,但是由於定製耳機腔體的體積限制,在實現混合設計時,很多人傾向使用動圈驅動技術作為低音單元。Jerry Harvey的突破性的四單元驅動設計採用多組平衡動鐵,只要應用得當,就能得到非常緊湊、精確的低音響應和高中頻至高頻的延展。儘管如此,Jerry Harvey仍然覺得在200Hz到3kHz的區間裡缺乏溫度和空間感。

輸入靈敏度為105@1mW,

線材上應用了可調的鋁製插頭鎖和個性化低音電位器

聲音導管特寫

四針線材插頭

為了Lola的響應速度,Jerry找到了4.9mm的動圈驅動,並且在入耳耳機的內部設計了一個相位正確的導管。在JH Audio的實驗室裡,工程師們用3D列印特製了這個調校後的導管,並在它兩端各放置了1個4.9mm動圈驅動,因此得以在Lola的嬌小身軀內具備9.8mm的有效的中頻驅動。筆者在現場體驗Lola,感覺其最抓耳的部分就是中頻,自然、絲滑,密度出色,空氣感十足,尤其是對於搖滾樂和流行樂的演繹堪稱酣暢淋漓。

私模版Lola

Lola的耳機腔體通過3D列印成型,可定製閃電碳纖維面板和銅製JHA/Lola標誌,耳塞的組裝均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完成。隨機配有3款不同尺寸Comply海綿耳塞套和3款不同尺寸矽膠耳塞套。此外,頗具新意的全新鋁製頂開式便攜盒,開啟方式類似ZIPPO打火機,為這副耳機增添了一分搖滾色彩。

模特佩戴Lola展示環節

嘉賓試聽Lola

現場還有其他型號的JH耳塞供到場嘉賓試聽

發布會結束後,到場嘉賓紛紛試聽現場準備的三條Lola耳塞,美麗的模特也佩戴Lola讓發燒友們拍照。此外,還有JH的其他經典型號耳塞也被帶到了現場供嘉賓品鑑。據悉,Lola美國零售價定為1599美元,國行價格在發布會上暫未公布。

關於JH Audio:

1995年,JHA的創始人JerryHarvey作為著名金屬搖滾樂隊Van Halen的音效監聽師跟隨他們到處巡演時還帶著舞臺監聽用的地板箱。樂隊鼓手Alex Van Halen 想保護自己已經受損的聽力,決定試試入耳監聽耳機。那時入耳監聽技術仍處於起步階段,Alex Van Helen 請Jerry幫他找最好的耳機,Jerry嘗試並迅速放棄了當時現成的入耳技術。

Jerry利用自己的聲學經驗攻克了大型聲場系統,量身定做出了他的第一副二分頻定製耳機。Van Helen樂隊對這個結果欣喜至極,消息也很快在其他歌手與監聽師們之間不脛而走。不久後,Jerry創立了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公司,專門為音樂人和音樂發燒友們設計和生產入耳監聽耳機。因為專注於採用最尖端的設計與最無與倫比的聽音品質,他的入耳耳機成為了耳塞行業中品質參考的標杆。他富有創造力的聲學設計現在也貫徹到了通用耳機產品,讓任何人都能像搖滾明星一樣感受到產品的魅力。

關於Max Digital:

Max Digital是一家年青的公司,成立於2017年,緣於現代年輕人對數碼產品的需求愈加精細,要器材品質出眾,還要講求個性,更要求科技與藝術的結合。Max Digital孜孜不倦,為音樂愛好者帶來了眾多來自不同國家的數碼產品新貴, 包括有來自英國的Chord的 Mobile Products(便攜)系列; Cyrus的SoundKey可攜式解碼耳放;美國JH Audio定製耳塞;MrSpeakers平板耳機; Clear Tune Monitors(CTM)定製耳機等。

相關焦點

  • CFA旗艦圈鐵Solaris 太陽神發布 售價11900元
    CFA旗艦圈鐵Solaris 太陽神發布 售價11900元 2018年12月23日 22:05作者:馬景東編輯:馬景東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 除了女聲還有驚喜 測鐵三角新中端耳塞
    今天我們評測的產品來自鐵三角的ATH-CKM300耳塞,它也擁有鐵家一貫的風格特徵,可謂是一款中端的女聲利器,但除了女聲,它還擁有一些不同的聲音特質。鐵三角 ATH-CKM300[參考價格]  600元[報價查詢]  耳機產品報價 audio-technica(鐵三角)產品報價
  • MEE audio MX Pro MX4監聽耳塞評測
    MEE audio,這是一個比較小眾的來自美國的耳機品牌,創立於2005年,目前已經有多款產品在售,但價格來說並不是走高高在上的路線,性價比相對出色,如之前的旗艦P1在耳機圈就有不錯的風評。如今MEE Audio也順應潮流推出了MX Pro系列產品,如今天我們要說到的MX4則是採用了一圈三鐵的多單元配置,下面且讓我們來具體了解一番。
  • 預算3萬,買個LV包還是tia Fourte耳塞?
    然而有一天,你看到了64audio售價27799元的圈鐵耳塞tia Fourte,並且還特別賤地試聽了一下,於是你就有了預算3萬元的想法。這是如此喪心病狂的一個想法,都不用求打醒,連你自己都想狠抽自己。你想起了女友跟你念叨了很久的LV包包,正好價格也跟這副tia Fourte差不多,那麼這3萬元的預算你敢跟她提嗎?
  • Audio Primate對UM Mason V3旗艦級耳塞的評測
    轉一篇國外專業媒體Audio Primate(靈長類音響...)對Unique Melody的16單元旗艦耳塞Mason V3的評測文。
  • 全頻的能量感 NF Audio NA1耳塞體驗
    在聲音角度來說,很多朋友聽後也都發表了自己的聽感,大部分人喜歡開玩笑的說這款單動圈耳塞調出了動鐵耳塞的聲音,部分人在不了解產品具體配置構造的情況下甚至覺得這就是一款動鐵耳塞產品。但是其實筆者想表達的對於聽感的特點其實並非這樣,這款產品還是有一些動圈的特製的,當然它的聽感確實比較接近動鐵,但筆者更想說的是關於動態的表現。
  • 飛傲FH3:千元內圈鐵耳塞的實力派
    千元價位一直是耳塞產品的價格分水嶺,對所有耳機廠商而言,屬於兵家必爭之地。對於飛傲這樣的高產品牌和「價格屠戶」而言,更是如此。今年下半年,飛傲發布了一款定價998元的三單元圈鐵耳塞FH3,試圖在這一價位捍衛自己的高性價比地位。
  • 超越CD級的聆聽體驗,一圈六鐵七單元的BGVP DMS圈鐵耳塞體驗
    作為一名音樂愛好者,一直渴求能聆聽到純真、無損的音樂,隨著入手使用不同的耳機,不管是圈鐵還是無線藍牙,它們所帶來的音質表現並不如意。有幸入手一款一圈六鐵式的BGVP DMS圈鐵耳塞,對於音頻愛好者來講,它是有著非常大的誘惑力的,但它並沒有多者多元的價格,這款耳塞的售價僅有899元,對於7單元的BGVP DMS來講,這款耳塞可以說是物超所值,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 撥動了誰的情弦——拉赫曼尼Stella星夜女神圈鐵耳塞評測
    金屬結構腔體的耳塞十分考究工業設計和工藝水準,而Stella恰到好處的將工業設計與美學結合於一體,呈現華麗的外觀和優良的結構。Stella的人體工程設計到位,耳塞的入耳佩戴穩固貼合。Stella的工藝不算非常高的標準,但是整體打磨光滑,幾乎找不到瑕疵,這對工藝水準的把握還是很到位的。
  • 告別沉悶耳罩 夏季首選清新耳塞大搜羅
    此款耳塞採用了四單元動鐵的設計,還原力和解析力更強,作為羅技UE的旗艦耳塞產品,此款耳塞的表現一點都沒有讓人們失望。羅技UE 900四單元旗艦動鐵    之後我們再來看看此款羅技UE 900耳塞引以為傲的聲音表現到底如何,此款耳塞採用了四單元動鐵的設計。
  • 鋼廠也玩動鐵? 賽睿FLUX專業版耳塞評測
    1賽睿FLUX IN-EAR PRO耳塞外觀細節賞析回頂部  【PConline 評測】丹麥SteelSeries賽睿所生產的各系列滑鼠、滑鼠墊以及各款音頻設備一直飽受用戶好評,在此前我們已經評測過了賽睿FLUX IN-EAR動圈耳塞,而今天我們帶來的則是更高級的
  • 它真的不是動鐵 FOCAL SPHEAR耳塞試聽
    FOCAL作為法國品牌當然也不例外,SPHEAR這款耳塞就與我們常見的耳塞有著很大的不同。法國人的有趣也體現在給這款耳塞的命名上,「SPHEAR」就是「球」的意思,而這款耳塞的外形圓滾滾的正像一個球,可謂是物如其名。那麼究竟這顆「球」有哪些獨特的地方呢?
  • 日版鐵三角ATH-IM03三單元動鐵耳塞聽音談
    ,但是在去年底的時候因為想入全幅,這條耳塞在論壇出掉了。  IM系列6款入耳耳塞,一單元動鐵 ATH-IM01 ,二單元動鐵 ATH-IM02 ,三單元動鐵 ATH-IM03 ,四單元動鐵 ATH-IM04 ,同軸雙動圈 ATH-IM50 和 ATH-IM70 ,讓人眼花繚亂,通過篩選首先排除雙動圈單元IM50 和IM70,因為我想要較高解析,這並非說IM50 和 IM70解析不高,而是在解析上我更信賴動鐵,另外個人也比較擔心雙動圈對推力的要求
  • 小耳塞也能賣天價 世界頂級耳塞盤點
    因為這是第一款售價超過一萬元的非定製耳塞產品,很多燒友們都調侃說:耳塞行業自此之後就被AKG帶壞了。AKG K3003一上市就受到了較大的反響,它首次將動鐵與動圈單元完美結合,技術上非常先進,從而提供絕佳的音質。AKG K3003耳塞的外殼採用了金屬材質,鋁合金外殼由一整塊金屬塊雕刻而成,保證了腔體的精度。
  • FAudio Minor:動圈復興的新生力量
    寫在前面今年的耳機市場有一個讓筆者喜聞樂見的現象,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廠家,都在不同價位主推了一波單動圈耳塞。在這圈鐵、多動鐵如日中天之際,不僅僅宣告了動圈耳塞還活著,並且仍然能以高水準的聲音,在如今耳塞市場中有立足之地。
  • UM Mentor V3耳機聽感隨筆:素質全面的動鐵耳塞
    在2017年的上海SIAV展會上,UM展房出現了兩款沒有標註型號的動鐵耳塞樣品,單元結構,數目一概不知。但從聲音的底子分析,應該是多單元動鐵。有可能就是新的第三代產品。記得當時聽到其中有一副,聲音聽感討好,但當時怎麼問,官方人員就是不肯說出塞子的一些信息。只是說是新品樣機,其它信息暫時無可奉告。
  • 純動圈耳塞回潮
    最近幾家廠不約而同推出了單動圈耳塞,價位從兩千到五六千元。有圈內人稱之為動圈回潮。背後有什麼特別原因嗎?我覺得這沒有特殊理由,只是風水輪流轉而已。和多單元動鐵、圈鐵混合、靜電動鐵混合等結構的耳塞相比,純動圈耳塞最容易獲得渾然一體、從低到高協調一致而且厚聲的聲音,但難以做到極棒的高頻延伸、泛音空氣感和細節解析。一般而言檔次越高的動圈耳塞頻寬會越好、細節解析會越好,但終究會不敵高頻由獨立動鐵或靜電單元負責的混合設計耳塞。
  • 2020年度混合單元耳塞最大黑馬 - 64 AUDIO NIO(國際評測)
    我愛他家的入耳愛到發瘋,但是當你花了那麼多錢在一副耳塞上時,你肯定是有所期待的。64做的一個特別酷的事情就是他們在耳塞中實現了很多小而美的改善用戶體驗的技術。Apex就是一個例子。你也許也意識到了,耳塞挺久了會感覺疲勞。一部分原因與尺寸是否合適有關,另外一部分則是由於音波給耳鼓帶來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