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起,《關於打造永恆城市經典的若干規矩(徵求意見稿)》在揚州市自然資源局網站公開徵求意見。揚州市各社會組織、團體和個人於6月20日前向市自然資源局提出意見或建議。
為了保持城市規劃的整體性、統一性和連續性,實現「一張藍圖繪到底」,努力打造幾個永恆的城市經典區域,揚州市制定了江廣融合區、三灣片區、瘦西湖景區規劃建設管理若干規矩,明確了「規矩」適用範圍、普適性規矩和個性化規矩。
適用範圍
■江廣融合區範圍:北至邵伯湖,南至夾江,東至芒稻河-龍川路-高水河一線,西至京杭大運河-運河南北路-古運河一線,總面積約153平方公裡。
■三灣片區範圍:南至328國道,西至揚子江路-古運河一線,北至南通路,東至皮坊街-古運河-大學南路一線,總面積約3.35平方公裡。
■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控制區範圍:包括《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2011-2030年)》確定的風景名勝區(含瘦西湖景區、蜀岡景區、唐子城景區、宋夾城景區、綠楊村景區,面積8.37平方公裡)及外圍保護地帶(3.74平方公裡),總面積約12.11平方公裡。
普適性規矩
其中,普適性規矩是江廣融合區、三灣片區、瘦西湖景區都必須要遵守的規矩,如——
■沿重要道路、重要開放空間、重要橋頭空間的重要建築工程,須請三家以上具有建築甲級資質的專業設計公司進行方案設計,提供實景三維模擬。
■江廣融合區核心區毗鄰文昌路兩側、京杭大運河兩岸、廖家溝兩岸、三河六岸交匯點周邊,三灣片區毗鄰古運河兩岸等區域禁止布置住宅建築,建築外牆面材質優先使用石材。
■臨城市快速路、主幹路以及廖家溝、芒稻河、京杭大運河、古運河的建築單體地上計容建築面積超過5萬平方米或高度超過100米的政府投資類公共建築的規劃設計方案應徵詢市人大、政協意見,同時廣泛徵求公眾意見。
個性化規矩
個性化規矩是針對三個區域的不同特點,從打造永恆城市經典需要出發而提出的個性化要求,如——
■江廣融合區。「七河八島」區域嚴格執行「四控一禁」(控寬、控高、控強、控汙,禁違)空間管制要求,泰安鎮的總體建築高度控制在24米以下。核心區遠景藍綠空間佔比不低於40%;廖家溝東岸控制不少於200米的生態保護用地,西岸控制不少於100米的生態保護用地。以萬福大橋、高鐵站東廣場、三河六岸交匯點東北岸、市民中心二層平臺作為重要基準點,面向基準點視域範圍內,形成錯落有致、高低有序的城市天際線,保持高鐵站東廣場與金奧中心之間的景觀視線廊道。
■三灣片區。三灣公園核心區為禁建區,除必要的旅遊配套設施,不得修建其他設施。以大運塔、文峰塔為重要基準點和觀景點,視域範圍內建築物風格、高度、色彩、空間形態等應與周邊環境相協調,建築設計時同步開展視覺景觀分析。區內規劃建設實行總規劃師和總建築師把關制度,全程跟蹤參與片區規劃建設活動。重要地段的建設項目嚴格按照確定的控規和城市設計導則要求執行,形態標準作為剛性管控要求。
■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控制區。水上遊覽線(大虹橋-接駕廳)以及長春路沿線可視範圍內不得新建建(構)築物;如需建設先拆後建、只減不增,嚴格控制建設總量和建築密度。五亭橋、熙春臺等重要基準點視線範圍內禁止建設各類建(構)築物。
記者 姜傳剛 攝影 張卓君 沈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