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濟南泉城公證處接到一位老母親的求助:親生兒子於4月5日在美國因新冠肺炎去世,根據美國法律規定,14天內無親人認領的遺體將進行集體掩埋。這位母親已77歲高齡,且行動不便,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辦理出國籤證等手續,急需辦理涉外委託公證,委託美國律所辦理兒子後事,拿回兒子的骨灰和遺物。
接到求助後,泉城公證處立即指派涉外辦證經驗豐富的公證員對接受理。因疫情嚴重,美國政府部門幾乎處於停滯狀態,無法出具當事人兒子的死亡證明。公證員通過多方溝通,決定從委託律師角度出發,核實相關的死亡事實。
4月17日上午,在當事人的見證下,公證員與美國委託律師進行了跨洋視頻通話,並對其全過程錄像存檔。確認受託律師身份及申請人兒子的死亡事實等相關信息後,公證員立即為當事人辦理了涉外委託公證。美國的律師在得知中國的公證處加急辦理公證的情況下,同樣採取特事特辦、簡化程序等方式進行辦理,儘快代老人辦理屍體認領、殯葬和骨灰及隨身遺物寄回等事宜。
省司法廳公共法律服務管理一處負責人表示,類似的案子,之前非常少見。面對這種特殊情況,需要發揮公證人員的主動作為和敢於擔當的精神,特事特辦。在這件案子中,在特殊時期,遠程視頻證據保全發揮了特定作用。
無獨有偶,近日泰安市岱宗公證處辦理了首例委託視頻證據保全公證。
高甲系山東某置業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3年前,高甲在泰安岱宗公證處辦理了委託公證書,授權公司總經理高乙負責辦理公司商業貸款所需的手續。今年3月,因企業復工需要辦理商業貸款手續,由於前期委託書中對委託時限沒有明確,故引起放款方泰安市某農商行的異議。農商行要求其重新辦理委託公證手續。但高甲現定居美國,當地爆發新冠疫情,暫時無法回國。
3月27日下午,高乙與農商行代表來到岱宗公證處,要求對之前內容補充委託期限,並重新出具公證書。公證法規定,委託書公證必須委託人本人親自到場辦理。高乙非常焦慮,表示貸不出款,企業無法復工。公證員楊蕾與農商行代表現場協商:可否通過變通方式處理此公證申請。公證員擬定的方案是:保全申請人高甲遠程對委託書進行補充說明的視頻通話證據。
通過登錄代理人高乙的電腦版微信,楊蕾與高甲取得了在線視頻聯繫,並進行視頻實時通話。公證員先在公證身份證識別儀上對高甲留在國內的身份證進行識別認證,然後在視頻過程中,對高甲進行人臉截圖,進行人臉識別。高甲將親筆書寫的承諾書、委託書以拍照的形式發送給公證員。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岱宗公證處出具的第一件委託遠程視頻證據保全公證。農商行收到公證書後,及時發放了商業貸款。
岱宗公證處高級公證員肖文認為,公證員的創新理念是公證書的價值所在,所出具的公證書被金融機構採證,是公證書使用價值的體現。遠程視頻證據保全公證不僅能夠體現公證在法律事實認定方面的權威,而且具有可行性及便捷性。
「岱宗公證處辦理的首例委託視頻證據保全公證,契合了疫情期間的特殊情況,助力企業及時復工復產,實現了公證的社會價值。」省司法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自疫情發生以來,省司法廳要求各級各地公證機構發揮創新精神、開啟綠色通道、特事特辦,通過遠程視頻、網上辦理、上門辦理等方式,為企業和個人辦理各種公證服務。截至4月24日,全省公證機構依法辦理涉及疫情公證案例1457件。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戴玉亮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