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年,朋友圈興起了一種叫「大麥青汁」(又叫大麥若葉)的神奇東西。它既可以內服,也可以外用,號稱有排毒、養顏和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等功效。儘管因濃重的草腥氣而口味不佳,還是有很多人將它強咽下肚。這個東西真的有這麼神奇嗎?我們今天就一探究竟。
青汁的歷史是筆糊塗帳
有傳說稱,大麥青汁是日本科學家荻原義秀髮明的,網上到處是關於他的營銷故事,可信度並不高。明代的本草綱目裡就有大麥苗入藥的記載,在很多國家的傳統醫學中都有將植物枝葉搗碎取青汁服用的歷史。連日本進口的產品都號稱「漢方青汁」,看來青汁的歷史真是筆糊塗帳。
上世紀30-40年代,美國農業化學家施納貝爾將禾本植物(包括大麥)的幼苗添加到動物飼料中,發現可以提升動物的生產性能。後來他乾脆申請專利並開了家公司,將麥苗乾燥、磨碎做成動物飼料。然後在大膽嘗試之下,他又把麥苗粉做成了供人食用的膳食補充劑賣到北美各大藥店。後來的幾十年間,麥苗粉漸漸衍生出大麥青汁,也就是將大麥苗的嫩葉打成漿。出於保存和營養方面的考慮,目前大麥青汁主要是真空乾燥做成綠色粉末,稱為麥綠素,吃的時候用水或奶衝服。
也有人自己在家種麥苗,用料理機打漿現喝。而在國外,許多禾本科植物的嫩葉都可以做成青汁,並沒有嚴格的區分,包括小麥、燕麥等。
所宣稱的健康功效證據不足
大麥青汁實際上是「生食主義」的產物,更多的是滿足心理訴求,而非因為健康功效。儘管沒有充分的科學證據可以告訴你大麥青汁每天吃多少最合適,但除了少數人服用後會出現噁心、沒食慾(主要太難吃),通常都認為它比較安全。
大麥青汁含有不少黃酮類物質,因此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抗炎性。儘管黃酮在植物中極為常見,但在廣告和營銷的影響下,很多人相信大麥青汁可以排毒養顏,緩解潰瘍、糖尿病、高血壓,降低膽固醇,抗感染甚至抗癌。
其實這些功效並沒有確鑿的科學證據,最多是動物實驗和體外細胞試驗的結果,而這和人吃了之後的功效還有很大距離。相對而言,我倒是願意相信大麥青汁可能有一定的健康益處(不是功效)。畢竟它的主要成分就是纖維素,對於吃肉多、吃菜少的人來說,增加一些膳食纖維確實是有利健康的。
不過你為啥不能直接多吃點菜呢?當然,大麥青汁的價格比等量蔬菜貴得多,你願意為GDP多做點貢獻,我和其他納稅人也是鼓掌歡迎的。
青汁酵素也只是營銷概念
大麥青汁經過這些年的炒作,漸漸失去了神秘感,所以有一些企業又向前邁出一步,利用生物酶或微生物將大麥青汁中的纖維素等成分降解,做成大麥青汁酵素。但這並不能讓大麥青汁煥發新的活力,因為酵素也是個營銷出來的概念。
在我國雲貴地區,有一種傳統「美食」,叫做牛癟火鍋,其中鍋底就來自神奇的「植物青汁酵素」。其實就是被牛吃到胃裡的草,經過微生物發酵但還沒來得及消化,屠宰後將牛胃裡臭烘烘的東西掏出來,擠出裡面的黃綠色的水就是了。
文/鍾凱(食品安全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