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改革,基於開放,成於創新。深圳,始終是改革的「排頭兵」,是開放的「試驗田」,是創新的「先行者」。深圳這個名字,承載著「殺出一條血路」的寄託,肩負著「走出一條新路」的重任,更被賦予「朝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方向前行,努力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的新使命。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寶安衛生健康系統正乘勢而上,搶抓「雙區驅動」發展歷史機遇,勇立潮頭,為寶安勇當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排頭兵貢獻衛生健康力量,助力深圳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
全國首批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創建全國首家純中醫治療醫院、全國首批社區衛生服務示範區、國家「結核病防治示範區」、國家「愛滋病綜合防治示範區」、國家「愛滋病、B肝、梅毒母嬰阻斷示範區」……這一塊塊「國」字頭的金字招牌,是寶安衛健人敢闖敢試、敢為人先,以大衛生大健康為統領,圍繞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堅持預防為主,堅定不移推動衛生健康事業向縱深發展,努力解決看病難和看病貴問題,不斷增進人民群眾健康福祉的有力例證。
寶安衛生健康的發展史,是中國基層醫療服務的代表和縮影,也是中國醫療體制改革不斷自我革新和突破的窗口,記錄著一代代醫務工作者創業守業的攀登摸索,也記錄著寶安百姓和無數來深建設者健康福祉的悲歡起落。
四十年砥礪前行,四十年春華秋實。寶安衛健人將以落實新發展理念,緊扣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改革不停步,開放不止步,在更高的起點上推動寶安衛生健康事業開創新局面,發展更穩健。
堅持政府主導
加快醫療資源擴容提質
1980年8月,深圳經濟特區正式成立,這片改革熱土開始掀起建設熱潮,轟轟烈烈的特區開發全面展開。自此,寶安的醫療衛生事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醫院建設加快推進,三級醫療服務網絡逐步完善,醫療保障能級顯著提高。
寶安區歷屆黨委政府,堅持政府的投入和保障職責,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謀劃推動醫療衛生事業發展。
1982年春節後,寶安縣政府啟動建設寶安縣人民醫院,即現在的寶安區人民醫院。
1986年,寶安縣婦幼保健所成立,即現在的寶安區婦幼保健院。
1992年,寶安撤縣建區後,全區除綜合性醫院外,分別建設有中醫、婦幼保健、慢性病等專科醫院,各街道(鎮)均有一家綜合性公立醫院,各社區普遍建立健康服務中心,建成了較為完善的三級醫療服務網絡。
黨的十八大以來,寶安區對醫療衛生事業投入不斷提升,財政年度衛生支出從2010年的7.7億元增加至2020年的30.1億元,是2010年的3.9倍。
「十二五」期間,政府投資40多億元對現有衛生基礎設施進行新改擴建,區慢病院新院、區人民醫院整體改造(一期)、區中醫院住院大樓和西鄉、福永、沙井、松崗4個街道衛生監督所業務大樓等7個項目投入使用。
「十三五」期間,區婦幼保健院、區疾控中心、區衛生監督所啟用新業務大樓,寶安區中心、福永、沙井、松崗、石巖5個醫院擴建工程一期完成並投入使用,創新建成寶安純中醫治療醫院。同時,加強醫院布局、建設、運營等機制研究,強調了「補短板、強基層、建高地、促健康」工作主線要求,《寶安區醫院建設規劃(2017-2025)》開始實施。
近期進一步科學謀劃未來(「十四五」期間)全區醫院建設的宏觀規劃和布局,將按照「9+4+3+1」(9個區投區建項目、4個社會辦專科醫院項目、3個市投市建項目、1個社會辦高端醫院項目)醫院布局,加快推進各新改擴建醫院項目建設。
寶安人民醫院(集團)第一人民醫院(二期)規劃圖。
截至目前,寶安區有醫療衛生機構1288間,約佔全市的26%,其中公立醫院10間,社康中心146間,衛生監督及疾控機構7間,慢病院1間,血站1間,社會醫療機構1114間,包括診所932間、門診部及中醫館133間、醫務室33間,醫院16間,其他醫療衛生機構9間。
全區醫護人員總數15043人,其中醫師7354人,護士7689人,千人口醫師數2.20,千人口護士數2.30。全區病床總數9434張,千人床位約2.74。
全區年度醫療機構總診療2260萬人次,佔全市的21%。
堅持質量為本
不斷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
寶安區衛生行政管理部門把加強醫療質量作為工作重心,提出「大病不出寶安」的發展願景,狠抓服務質量與醫療安全,推動全區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通過等級醫院評審,推進醫療質量、醫療安全、服務水平、硬體設施等建設,寶安區從原來全部為鄉鎮衛生院的局面,全部提升為高等院校教學醫院、等級醫院的格局。
2010年11月,福永人民醫院、石巖人民醫院順利通過廣東省衛生廳和教育廳聯合組織的廣東省普通高等醫學院校教學醫院評審,標誌寶安區公立醫院實現教學醫院全覆蓋。
2012年,全區醫院開始參加國家等級醫院評審,帶動醫療服務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2012年2月,寶安區人民醫院通過三甲綜合醫院評審,成為寶安區第一家三甲綜合醫院,寶安區中心醫院(原西鄉人民醫院)是全國第一家創建成為二甲醫院的街道醫院,2014年7月,石巖人民醫院為二級甲等醫院,標誌寶安區公立醫院實現二甲醫院全覆蓋。
截至目前,寶安區有10家公立醫院,15家民營醫院,其中三級醫院8家,包括寶安人民醫院(集團)第一人民醫院(三甲)、寶安中醫院(集團)(三甲)、寶安區婦幼保健院、寶安區中心醫院、深圳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南方醫科大深圳醫院及深圳恒生醫院(三級)、寶安純中醫治療醫院;按三級綜合醫院建設管理醫院1家:松崗人民醫院。二級醫院4家:福永、石巖人民醫院、深圳萬豐醫院、深圳同仁婦科醫院,其他醫院12家。
近年來,寶安醫療加強區域常見多發病及服務需求大的學科建設,重點扶持婦產科、急診醫學科、呼吸科及腫瘤科等學科發展,積極創建市級以上醫學重點專科。
目前,寶安區醫療機構共有國家臨床重點專科1個、省級重點專科10個,市級重點專科4個、市級重點專科建設單位1個。
堅持中西醫並重
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事業
寶安區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中,始終堅持中西醫並重方針,大力發展特色中醫藥服務。
早在1988年5月,寶安縣中醫院於新縣城重新籌建,1990年1月正式開業,到2010年,全區8家綜合公立醫院中,有兩家設有中醫病床,其他6家均開設中醫普通門診和專科門診。黨的十八大以來,寶安以更大力度先行先試、大膽探索發展中醫藥事業。
2015年12月,寶安區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並於2019年通過複評審。近5年來,寶安區建成全國首家純中醫治療醫院,組建全國首家中醫院集團,成立深圳首家公立中西醫結合醫院,設立全國首家區級中醫藥發展基金會。
目前,全區有提供中醫藥服務的醫療機構466家,佔醫療機構總數的36.46%;中醫執業醫師1166人,佔全市執業醫師總數的21.44%;中醫病床1275張,佔病床總數的14.3%。
現已形成以寶安純中醫治療醫院為「龍頭」、寶安中醫院(集團)和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為「兩翼」、綜合醫院中醫藥科室為「支撐」、各社康中心為基礎「網點」、中醫門診部、中醫診所、中醫館及中醫坐堂醫診所為「補充」的中醫醫療服務網絡「寶安模式」。
全國首家純中醫治療醫院——寶安純中醫治療醫院門診樓。
國醫大師梅國強為患者進行診療。
堅持固本強基
築牢社區健康服務網絡
作為我國社康中心的窗口和樣板,寶安區社康中心通過把優質醫療資源送到居民家門口,讓分級診療成為現實。
專家定期進社區為市民進行義診。
1985年,寶安縣率先在全國範圍內探索成立社區服務站,即現在的社康服務中心的雛形。
1996年,寶安區作為省、市的試點率先開展社康工作,誕生了全省第一家社康中心,西鄉人民醫院勞動社區健康服務中心。
1997年開始,在全區範圍內推廣社康模式,政府大力支援,出資600萬元,以每間社康中心5萬元的補助,鼓勵全區開啟全面建設,到2001年基本做到社康中心村村普及。
2009年,寶安區試點對於政府舉辦的社康中心採用「院辦院管」模式,在各社康舉辦醫院設立社區健康服務管理中心,對社康中心實施連鎖式運營管理,促進大醫院與社康中心合理分工密切合作,並於2011年在全市推開。
黨的十八大以來,政府對社康中心的重視程度明顯提高,政策措施更加完善,網絡建設形成體系,服務能力明顯提升,籌資機制日益健全,運行機制日臻成熟,寶安區社康中心全面推進標準化建設和內涵管理。
2019年開始,在航城、福海、新橋、燕羅等醫療資源短缺的街道探索建設社區醫院,各設立床位100張,目前燕羅街道頤年社區醫院已開業。現全區共有社康機構146家,有國家級示範中心4家、省級8家,先後獲得「全國社區衛生服務示範區」「深圳市社區健康服務改革創新獎」,基本實現「人口全覆蓋、社區全覆蓋、服務全覆蓋」,有效構建「15分鐘醫療圈」。
截至目前,社康中心門診量佔社康舉辦醫院的總診療量達52%,走在全市前列。家庭醫生服務籤約人數突破80萬,為分級診療的實現打下堅實基礎。全科門診次均診療費用僅60元,遠低於全市醫院門診次均費用(230元)。
寶安區社康中心充分發揮著居民健康服務體系的網底功能,社康中心醫務人員真正發揮著居民健康守門人的作用,基本醫療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得到有效保障,公益性和可及性得到充分體現,有力緩解了「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堅持改革創新
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在國家實施「健康中國」的戰略背景下,2019年,寶安區率先在全省提出「健康共同體」理念,創新落實健康中國行動,推動形成「政府主導、部門聯動、衛健主管、全民參與」的共建共治共享健康保障體系,努力打造健康共同體,力創「健康深圳」寶安典範。
「十四五」期間,寶安區將以「建設寶安健康共同體,打造健康先行示範區」為總目標,推進「12345」健康實踐:
即以健康為一個中心;
堅持政府主導、堅持全民參與兩個堅持;
推動居民健康維護意識、政府健康職能、醫療服務模式三大轉變;
打造健康校園、健康企業、健康社區、健康家庭四大平臺;
實施優化健康服務、普及健康生活、發展健康產業、建設健康環境和完善健康保障五大工程。
基於寶安區打造健康共同體的創新實踐和健康社區建設先行先試的成功經驗,2019年12月全市健康社區建設示範項目啟動會在西鄉舉行,市衛生健康委羅樂宣主任、各區衛生健康局局長參加活動,會上發布健康示範健康社區建設(2020)10項倡議,目前全區50多個社區均在開展健康社區建設。
外國友人在寶安人民醫院(集團)學習急救技能。
同時,寶安將全力推進「9+4+3+1」醫院項目建設,全面優化完善醫療資源供給。一方面,加快推進現有區屬醫院改擴建項目,重點包括寶安區人民醫院(二期)、寶安區中心醫院(二期)、沙井人民醫院(二期)、松崗人民醫院(二期)、寶安純中醫治療醫院(二期)、寶安區中醫院(二期)。
在加快現有區屬醫院改擴建的基礎上,全力謀劃服務粵港澳大灣區、體現先行示範的新建區屬醫院項目,包括:空海救援醫院。項目於2018年2月立項,選址機場南路與寶安大道交會處東北側,總佔地面積5.01萬平方米,規劃床位800張,總建築面積20.03萬平方米,估算總投資21.65億元。將建成全國首家以機場及海上應急救援為特色的綜合三甲醫院。
深圳寶安空海救援醫院 。是我市首個融入「平戰結合醫院」設計理念醫院建設項目,平時情況下,機場醫療急救中心保障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日常運行,空海救援醫院作為綜合醫院服務於周邊社區;戰時情況下,機場醫療急救中心和空海救援醫院聯合行動,可以達到200人重症患者的峰值救援需求,屋頂及地面救援廣場分別設置直升機停機坪,可起降各類常用救援機型,迅速接收、轉送重症患者;同時,在室外救援場地預留相關水電管線,可快速搭建臨時醫院。項目於2020年1月完成可研及設計招標工作,計劃12月開工建設。
寶安區兒童醫院 。項目佔地16470平方米,規劃床位500張。醫院規劃建設以兒童為本,打造具有寶安特色的兒童友好空間。寶安區兒童醫院建成後,將發揮與婦幼保健院毗鄰優勢,與婦幼保健院形成結合體,打造深圳西部「婦女兒童醫療健康城」,將婦女、兒童的全生命周期納入管理系統,使寶安區醫療服務硬、軟實力得到質的飛躍。
高端民營醫院 。為落實廣東高水平醫院「登峰計劃」,寶安區積極探索採用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方式,促進社會辦醫高質量發展。寶安擬通過產業遴選方式引進社會資本建設深圳國際會展城綜合醫院。項目擬投資約30億元,按照國際JCI標準,建設國家級高水平研究型的國際醫院,醫院建成後將聘任中國科學院或中國工程院院士擔任院長,重點發展心臟移植、肺移植、肝臟移植及腎臟移植、精準醫療等學科,進一步將深圳會展城片區打造成國際醫學創新示範區,推動灣區衛生健康跨越發展。
四十載波瀾壯闊,新徵程催人奮進。寶安區衛生健康系統將真抓實幹,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更大格局、更大擔當、更大作為,加快實現「病有良醫」,全力打造民生幸福標杆,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為深圳建設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作出新貢獻。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寶安在行動
原標題:《寶安衛生健康事業40年間快速發展,優質醫療服務增進健康福祉》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