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全力提升「幸福指數」 百強城區市中進位

2020-12-10 魯網

  近日,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編制了《2020年中國城區高質量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從經濟實力、內生動力、消費活力和區域能級4個維度,18個核心指標,30餘個支撐參考指標,對城區高質量發展潛力水平進行綜合評價。伴隨著「2020年中國百強區」榜單的出爐,市中區榜上有名。

  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也在情理之中。深入市中區的發展肌理會發現,今年以來品質之區建設碩果纍纍。這一年,市中區堅持防控發展不放鬆、動能轉換不動搖、雙招雙引不減速、城鄉建設不失衡、精細治理不缺位、優化環境不停歇、圓夢小康不止步、從嚴治黨不懈怠,認真服務全市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主動對標打造「五個濟南」新要求,切實融入「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新格局,源源不斷為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注入「市中力量」。

  緊抓「高質量」讓城市更新更快、產城融合更活

  《白皮書》指出,百強城區實力突出、引領強勁,是引領城市集聚增長和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今年以來,市中區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全市第一;引進微軟Surface北方區結算中心等億元以上項目60個;截至8月底,11個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6.59億元,品質市中建設邁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按照「臨危不懼、居危思為、變危為機」的思路,今年上半年,市中區持續用力為產業賦能,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推動數字經濟崛起成峰,山東數字經濟產業園拓點擴面,山東數字產業大廈、山東智能產業大廈、豬八戒網產業園高效運行;科技文創攏指成拳,山東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被列入省級重大項目,中日高科技產業園被列入省市重要對外開放平臺,iTOT總部、玲瓏輪胎研發基地、山東中醫藥產業創新創業共同體、山東安可區塊鏈產業發展研究院等科創項目花開市中;現代金融厚積成勢,全區新引進金融業區域總部2家,金融業完成增加值140.9億元,同比增長11.5%,中泰證券成為全省首個登陸A股券商。三大新興主導產業全面破題起勢,全面推動市中發展質量更高、品質更優。

  「服務立區」釋放市場主體新活力

  近日,山東出版集團、市中太乙診所等19家單位在辦理供水單位衛生許可、醫療機構執業登記等許可事項時,跳過申請環節,直接通過預約進行現場審查審批,承諾20日辦結的事項實現了1日「一鏈辦結」。辦事效率的提升,得益於市中區行政審批服務局「踏勘現場容缺受理+獨任審批師制度」改革的深化推廣。

  這是市中區全力優化營商環境的縮影。作為參評「百強區」的一項參考指標,營商環境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城區的發展速度、質量和水平。今年以來,市中區持續擦亮「來市中好辦事」服務品牌,大力深化減時限、減環節、減材料、減費用、減證明「五減」改革,全面推開一次成、一窗辦、一車驗、一筆批、一站式服務、統一評「六個一工程」。今年上半年,市中區新增各類市場主體1.08萬戶,總數達到10.14萬戶,發展活力全面迸發。

  為精準高效推進復工復產,全面激發消費活力和內生動力,市中區聚焦關鍵環節、關鍵難題、關鍵事項,搭建政銀企三方對接平臺,推出中小企業發展「13+3」項幫扶政策,打通山東電力設備有限公司和濟南西門子變壓器有限公司省際物流「出海」綠色通道,妥善解決阿里巴巴工程師來濟施工問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在全市率先達到100%。同時堅持線上、線下聯動,在全市首發600萬元「全民消費券」,精心組織馬鞍山夜經濟活動和直播帶貨系列活動,激活市場主體「一池春水」。聚焦聚力「中優」融入發展大勢

  一個區域最大的智慧莫過於找準自己的比較優勢,從而培養出競爭優勢。作為「中優」戰略的主戰場,市中區緊緊抓住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這一重大機遇和國土空間規劃調整這一有利契機,以二環南科創帶和南部科創新城「一帶一城」建設為核心,加快片區拆遷建設,抓好項目策劃落地,強化政策要素保障,全力突破中部崛起,拉動北部、南部協同提升,實現以新城建設帶動老城更新、以老城更新促進新城建設,打造引領城鄉融合發展的主引擎、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實施高水平開放的新窗口。

  民生「小事」,同樣是發展「大事」。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之年,作為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市中區今年以來先後實施宅科、相家、土屋等5個齊魯樣板村和小莊、仁裡、瓦峪、小白4個美麗鄉村示範村創建,圍繞實現9個貧困村穩定脫貧,實施扶貧產業項目12個。市中區積極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上半年安置城鎮就業9982人,為重點人群和中小微企業發放各類補貼、貸款1.42億元,開工建設6所學校,全力抓好15個安置房項目建設……在市中人民眼中,一個個社會事業發展帶來的變化讓他們真實感受到了「市中溫度」。(來源: 舜網-濟南日報)

相關焦點

  • 加快推進進度,不斷提升城區品質品位
    區委書記吳信寶主持會議並強調,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和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市委決策部署,切實增強思想的敏銳度、工作的前瞻性和落實的穿透力,抓好「頭部」工作、亮點工作、重點工作,為「十四五」開局和更長時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區委副書記、區長胡廣傑出席會議。
  • 旌德: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群眾幸福指數持續提升
    2020年以來,旌德縣委縣政府採取各種有效措施,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群眾幸福指數持續提升。  社會事業短板加快補齊。33項民生工程紮實推進,全年民生支出佔公共財政支出85.4%。
  • 福州鼓樓再登5個「百強」榜單 排名均為全省前列
    廈門網訊 據福州日報報導(記者莫思予通訊員彭輝)日前,2019年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成果揭曉,鼓樓區蟬聯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第35名)、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第33名)、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
  • 學深悟透精神實質 增強內生發展動力
    他說,梅州要認真打好「蘇區牌」,用好、用足、用活政策紅利,服務梅州發展;要學深悟透文件精神,吃透蘇區政策,以編制「十四五」規劃為契機,加強項目謀劃儲備,尤其是要謀劃一批產業項目,爭取納入國家和省的「籠子」,增強內生發展動力;要保護好、開發好革命遺址,講好梅州革命故事、紅色故事,讓蘇區精神成為梅州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要注重發揮部門職能作用,加強與上級有關部門的對接聯繫,以積極向上、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攻堅克難
  • 藁城全力推進農村面貌改造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藁城全力推進農村面貌改造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2013-09-18 14:46:10 來源:石家莊日報
  • 賽迪營商環境百強區(2020)榜單出爐!東部城區佔近七成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2月7日,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發布的營商環境百強區(2020)榜單顯示,在營商環境百強區中,東部地區有67席,中部地區有14席,西部地區有16席,東北地區有3席,且近三分之二的城區分布於東部沿海省份。
  • 南昌經開區:城市道路提升改造 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南昌經開區:城市道路提升改造 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2020-11-25 21: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斷增強職工群眾技能提升的幸福指數 滬青職工拉麵技能競賽火熱上演
    為深入探索新時期省市競賽與全國競賽銜接新機制,不斷開闢職工技能學習交流新途徑,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昨日上午,由上海市總工會和青海省總工會聯合主辦的「拉麵飄香共築小康」上海·青海兩省市職工拉麵技能競賽在中華職業學校火熱開賽。  經過一天的激烈角逐,西華牛肉拉麵以總分第一的成績摘得桂冠。
  • 辦人民滿意的教育|鄠邑區全力推進公辦義務教育質量提升
    近年來,特別是全市教育大會之後,鄠邑區始終將教育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借力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全力推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針對城區學位相對緊張的問題,今年秋季,鄠邑區城區內公辦義務段可新擴容學位570個,能滿足符合條件群眾對城區學位的需求,杜絕「大班額」問題。
  • 進賢縣用幹部辛苦指數提升百姓幸福[圖]
    進賢縣城區面貌日新月異進賢縣委書記王敏構思進賢發展大計、心繫民生福祉。  關鍵詞  「一核兩帶」  「一核」,就是將縣城建成對接鄱陽湖、融入大南昌、輻射周邊、引領縣域經濟超常發展的動力核心;「兩帶」,一是沿高鐵南部鄉鎮工業經濟發展帶,二是環軍山湖北部鄉鎮生態經濟發展帶。
  • 用深化改革不斷提升創新「勢能」
    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無論是增強內生動力還是應對風險挑戰,都對創新這個關鍵因素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在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最新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中國的國家創新能力指數連續兩年進入全球前15位,成功躋身創新型國家行列。雖躋身創新型國家「行列」,但還不是「前列」。一字之差的背後,是我國基礎研究與發達國家之間仍有較大差距的現實,一些關鍵領域核心技術長期受制於人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變。
  • 柏悅府孔雀城I坐享雙自貿區優勢 京雄新航城內生動力增強
    在大興機場自貿區以及北京自貿區的雙推動下,以固安為核心區的區域擁有了更多稀缺資源,開拓了整個區域發展的國際視野、提升了整個區域的格局,京雄新航程內生動力被激發。隨著京雄城際開通日期的臨近,固安作為京雄新航城的內生動力也在不斷增強。京雄城際鐵路是連接北京市區、大興國際機場和雄安新區的重要幹線。京雄城際鐵路自北京西站引出,設北京大興、大興機場、固安東、霸州北、雄安5座車站。鐵路建成後,將進一步完善京津冀區域高速鐵路網結構,而固安也將納入到「半小時通勤圈」。
  • 增強內生動力 AI還需突破三大關卡
    張鈸表示,隨著全球多個國家都將發展新一代人工智慧提升為國家戰略,產業需求呈井噴之勢,人工智慧亟鬚髮展出安全、可信、可靠與可擴展的第三代人工智慧技術。 什麼是第三代人工智慧?田天說,伴隨著各個產業智能化程度不斷提高,AI基礎設施建設亟須從增強自身底層能力出發,發展出數據和算力維度外的全新能力,以內生驅動力打造AI原生基礎設施,保證相同的數據、算力條件下,更好地支撐AI賦能行業的深度應用,打開AI產業化全新市場空間,驅動產業第二增長曲線。 田天認為,想要加強AI內生驅動力需突破三大關卡。第一是算法關,保證算法決策的可靠與安全。
  • 重慶16家企業入圍2016年度中國餐飲百強企業
    據報告顯示,百強企業發展體現如下特點:    一是行業先鋒發展速度加快。在整個行業趨穩趨緩的情形下,餐飲業的典範和標杆卻一改上年發展速度回落的窘境,逆勢上揚,表現出強勁發展動力。2016年,餐飲百強企業總營業收入2181.7億元,同比增長7.4%,增速較2015年大幅上漲5個百分點,百強入圍門檻水平也提高了0.7%。
  • 百強城區實幹爭先,濟南市中區今年新增117個億元以上項目
    ,打造成為工業強市的關鍵支撐;萬科望嶽創新中心項目位於濟南「中優」「南美」戰略交匯點,賦能濟南南部科創新城加速崛起;新基建總部大廈,全面推動數字經濟產業能級躍升,助力全省新舊動能轉換提擋加速……這是市中區突出戰略引領,強化融入融合,全力全速加快品質市中高質量發展的有力體現,更是作為全國百強城區,以應有的擔當的對標「五個濟南」,融入「中優、西興、南美」城市空間戰略最好的註腳。
  • 河南長葛:宜居好環境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為了提升城市宜居品位,讓昔日的臭水溝成為長葛人民的幸福河,該市總投資12.5億元,對全長16.7公裡的清潩河水系進行綜合整治,河道清淤疏浚、岸坡護砌,新建30.4公裡兩岸濱河道路、7座橋梁、8個濱河遊園、4個綜合公園,以及對15座交通橋進行景觀改造、亮化提升,兩岸綠化總面積174.2萬平方米,實現了廣大市民夢寐以求的秀水繞城、城水相映的企盼。
  • 「幸福」口號下更需提升「幸福指數」
    據10月30日《新京報》報導,不完全統計顯示,目前,全國至少18個省(市、區)明確提出了「幸福」的概念。已有全國100多城市提出「幸福」口號與提出建設「幸福城市」。「幸福」正成為諸多地方的施政目標。專家認為,貧富差距、教育衛生資源分配等問題影響幸福感。
  • 還有一個是前20位的唯一西部城區
    接下來,未央區將從聚焦提升產業支撐力,打造產城融合的中心城區;聚焦提升環境吸引力,打造生態宜居的中心城區;聚焦提升文化感召力,打造底蘊深厚的中心城區;聚焦提升城市親和力,打造幸福和諧的中心城區;聚焦提升發展保障力,打造堡壘堅強的中心城區五個方面入手,確定以「五力提升」為基本路徑,全面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中心城區的奮鬥目標,努力建設「產業興旺
  • 「藝術家駐村」激發出村民內生動力
    「藝術家駐村」在寧海縣大佳何鎮葛家村的實施,解決了叢志強和李貴軍的煩惱,也探索出了一條藝術家以設計項目為載體激發村民內生動力、推動鄉村振興的全新道路。  一個藝術家團隊激發出村民內生動力  「我們村的改變,與叢志強老師和他的學生到來有很大關係。」葛海峰說。  今年春天,寧海縣正式推出了「藝術家駐村」活動,向全球發布藝術家「招募令」,以補貼經費、籌建工作室等方式促成一批國內外藝術家與寧海的村莊結對共建。叢志強的團隊被安排到了葛家村。
  • 華夏幸福跨越戰略轉捩點:產業新城驅動內生增長 擁抱科技紅利
    在新戰略指引下,華夏幸福顯示出內生式增長的強勁基本面。8月28日晚間,華夏幸福發布的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公司產業新城業務逆勢增長,實現園區結算收入額198.44億元,同比增幅達45.58%。 內生增長動力釋放,華夏幸福正在跨越戰略轉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