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讓孩子很快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家長們不能僅靠著學校的努力,越少準備工作一定到到位,不僅能讓孩子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而且還能為孩子增加自信心。
那麼我們寶寶入園前準備工作有哪些呢?
物品上。首先,我們從需要準備的物品入手,因為一些硬體是必需的。但是這些東西基本上幼兒園都是準備齊全,都不需要我們單獨準備。繪本,畫筆,彩泥,這些都是幼兒園小班用的比較多的,家長們可以提前買一些在家練習著。這樣孩子們就不會對這些物品感到陌生了,相反還會有更多的興趣,因為在家時跟爸爸媽媽一起玩,在幼兒園是跟小朋友們一起做,這種感覺是不一樣的。也可以給寶貝買一個可愛的書包,可以跟寶寶一起去選擇,背著可愛的書包去上學,讓孩子在心中有個幻想的上學場景。平時就算不上學也可以讓他背著小書包,裡面放著他的日常物品,水杯,紙巾之類,讓他感受一下。
情緒上。跟一些學習上用到的物品相比,寶貝入園之前,我們對他們的情緒培養最為重要。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孩子們都很好奇,很多事情都是圖個新鮮勁,有部分孩子上了幾天幼兒園就不願意上了,那是因為他們已經沒有了新鮮感。在他們心裡還沒有明白幼兒園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以為就是遊樂場,那很多父母就是用遊樂場帶騙孩子去入學的。孩子們很受打擊,「爸爸媽媽說好我們玩幾天就回去了,為什麼我每天都要來這裡上學呢,而且還有這麼多的規矩!」孩子們很委屈,甚至會恐懼幼兒園,以為媽媽不要他們了。
我們需要這樣跟寶貝講:寶寶長大了,需要去學習知識來保護媽媽了,所有乖寶寶都會被幼兒園選進去。他們去幼兒園需要完成一個光榮的使命,那就是開心地玩,快樂的學。那裡有很多的小夥伴,有很多的創意玩具,也有可口的飯菜和點心。只有乖孩子可以去上學,放學後大人會在門口接寶貝。當然這樣的思想是需要經常灌輸的,一日不可促成。總的來說就是讓孩子覺得去幼兒園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是一個水到渠成的事情,它沒有什麼特殊性。寶貝想到一定年齡依然是需要上學了。
正確告訴孩子上學的事宜。切記不可嚇唬!不可嚇唬!不可嚇唬!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很多家庭在孩子入園前的指導方向就是錯誤的,我們都知道小孩子生性好動,他們的頑皮在我們眼中可能視為不聽話不懂事,有時候就會說出誤導性的話。「你這麼不聽話,馬上上學了我告訴老師去。」;「別亂了,老師不讓這麼做吧,要是老師知道了就不好了……」你是否對孩子這樣說過?
老師是值得尊敬的,他們不是老虎,不會吃人。用老師作為阻擋孩子犯錯的「擋箭牌」,合不合適大家都可自我分辨。而且幼兒園的學習是一個很輕鬆快樂的過程,不要給孩子施加任何的壓力。不要讓孩子覺得還沒有去幼兒園了,就已經對幼兒園產生了恐懼,產生了害怕的心理,這樣的話,孩子怎麼會愛上幼兒園呢?
作息要規律。很多寶寶現在都是家裡的小王子,小公主想睡就睡,不想睡,誰也無可奈何。但是在幼兒園一日三餐都是規定的時間和地點,很多寶寶在入園的時候會經歷兩大難關。第一關,入園關,不肯離開媽媽。第二關,睡覺關,沒有媽媽睡不著。我沒有提出上課的過程,因為絕大多數寶寶都很喜歡幼兒園的生活,只是剛開始入園階段,對家人的分離焦慮比較明顯,這需要學校和開庭兩方面的努力了。
給寶寶飲食作息規律化,中午嘗試著適應睡午覺的好習慣,這不用等到上了幼兒園之後,這是入園前的準備工作比較重要的一點。在家就有睡午覺的習慣,這樣在幼兒園就會比較適應。晚上九點之前上床睡覺,早晨早起,不然中午午休就會「泡湯」。
練習禮貌用語。這無所謂入園不入園,這是孩子的禮儀,見到親人喊尊稱,見到老師喊聲「老師好」,「早上好」,這都是最基本的禮儀。何時何地都可以練習,同事也讓孩子不羞於開口,遇事不過於膽怯。
生活自理能力一定要加強,但是不要勉強。沒有人規定三周歲的孩子不可以尿褲子和哭鼻子,但是我們必須讓孩子自己會拿勺子吃飯,我們需要的是鼓勵而不是責備。偶爾尿褲子,這都在正常不過,所以我們在幼兒園都會為孩子備一條褲子襪子。入園前的自理能力至少要達到這樣:吃飯時,要主動洗手,自己用勺子吃飯;大小便上,有了尿意和便意,要知道喊老師,老師聽不見就要去拉著老師告訴他要大小便;給寶貝穿寬鬆的褲子,儘量讓他自己脫褲子(事實上小班小齡寶寶都是需要生活老師幫忙解決的)。還有,幼兒園是不可以穿開襠褲的,所以在入園前幫孩子學會及時排便排尿很重要,老師讓寶寶們排隊上廁所的時候一定要乖。
對於孩子入園,提了這幾條都是比較重要的,因為都是個人經驗。總結一下:提前訓練自理能力(吃飯,大小便等);安撫情緒(讓寶寶覺得嚮往幼兒園);別用嚇唬的字眼提醒孩子上學的事;規律生活作息(與當地幼兒園同步,可以提前了解一下)。
還有個建議,如果有可能,幼兒園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帶孩子提前感受,比如幼兒園的遊樂設施,一般在幼兒園下午放學後是可以允許進去玩一會的。這樣寶寶慢慢熟悉了環境,也對入園有利哦~寶貝們加油!!!
註:圖片來自網絡,文字原創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豆你個豆)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