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幾天時間就到了九月份,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寶寶即將踏上他(她)獨立生活的第一步,作為家長朋友,該準備些什麼呢?
家長朋友們要為入園寶寶準備什麼?
首先是心理上的,其次是物質上的,再次是作息時間上的,主要分這三個部分準備。下來逐一解答。
一、心理上的準備
在這幾天時間裡要儘量和寶寶溝通寶寶上幼兒園的事情,多用鼓勵和肯定性的語言,比如「寶寶長大了,馬上就能夠上幼兒園,真棒啊!」;可以一起回憶一下當初和寶寶一起去幼兒園的事情,「我覺得你們的幼兒園最漂亮了!」「那天的那個老師也好漂亮啊!」之類的話語。目的是激勵寶寶對幼兒園的嚮往,不要因為帶著孩子感到很疲勞就對孩子說一些威脅的話,比如「你再不聽話,我給你送幼兒園,你不乖,我讓老師說你」等等這些負面的話語,無形給孩子一種去幼兒園是一種懲罰的暗示和老師都很兇的一種暗示,這樣會無形中增加孩子入園的焦慮感。
要用積極的正向的言語鼓勵寶寶
好多寶寶哭鬧不願去幼兒園的準備。上幼兒園是寶寶真正離開父母的懷抱、開始社會化生活的第一步。從熟悉的家和親人身邊離開,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裡和一群陌生的小朋友、不熟悉的老師在一起生活。這種分離焦慮症對任何一個寶寶來說都太正常不過,所以寶寶哭鬧很正常,因為即使是成人遽然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都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何況各方面都很弱小的寶寶。
大部分寶寶剛入園哭鬧是很正常的
家長朋友自己也要做好心理準備。對於寶寶來說是人生的第一步,對很多家長朋友們來說也是很重要的一步。不客氣地說,有很多時候是家長更焦慮所以傳導給了寶寶。一天天形影不離的寶寶忽然要離開一整天,各種擔心和憂慮都來了:「寶寶會不會一直哭啊?寶寶會不會不吃飯?寶寶會不會忘記了喝水?寶寶尿褲子了怎麼辦?其他寶寶欺負他(她)了怎麼辦?」您的所有的這些擔心其實都是多餘的!事實上,很多寶寶在爸媽離開後就會馬上被老師的活動吸引而停止哭鬧;剛開始寶寶不會吃飯也有老師餵的;老師們會定時給寶寶喝水;老師會關注所有的寶寶,不至於會讓他們之間發生矛盾的……
家長朋友們做好心理準備更重要
二、物質上的準備
入園前要給寶寶準備好被褥,要準備一個小書包,裡面要裝上換洗的褲子和衣服(寶寶剛開始容易尿褲子、吃飯和喝水的時候也容易倒在褲子上),如果幼兒園不提供小毛巾和小勺子小杯子小碗那就都要準備,寶寶的小毛巾上要用線縫上寶寶的號碼(寶寶入園之後就會定下來自己是幾號)或者寶寶的名字(也可以定做卡通的姓名貼,繡上寶貝喜歡的卡通形象,這樣,他在幼兒園睡覺的時候也就不會孤單)。寶寶的衣服要寬鬆點兒、要容易穿和脫的,以免服裝太緊導致情緒本身就緊張的寶寶尿褲子;寶寶的小鞋子、小襪子也儘量選擇那些容易穿和脫的,以便寶寶能夠更快掌握。
如果寶寶入園的抵抗情緒比較重,那還要給寶寶準備他(她)經常玩的毛絨玩具以抵抗寶寶的孤單感(切忌硬質塑料玩具,容易傷害到別的寶寶)
要給寶寶的小書包裡準備好備用衣物
三、作息時間上的準備
每個幼兒園有幼兒園的一日常規。在這一日常規裡對寶寶在幼兒園的一天生活都做了詳細的計劃。早中晚餐時間、室外活動時間、遊戲時間、喝水時間、上廁所的時間、洗手的時間以及午休的時間都有明確到分的規定,這是培養寶寶適應集體生活的重要部分。作為家長朋友在入園前應該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細心的家長朋友們會用手機拍照作為留影,家長朋友可以依據這個一日常規的安排,儘可能早地開始讓寶寶依據這個時間來作息;不能再像以前那樣,想怎樣就怎樣,越是早幫寶貝調整生物鐘(尤其是午休時間)寶寶就會適應得越快。
要儘量讓寶寶適應獨立入睡,儘可能培養寶寶自己吃飯、學會自己上廁所、學會自己穿脫衣服和鞋襪。不是說一定要學會,是如果寶寶早點掌握,就會增加寶寶自信,同時讓寶寶更快適應的幼兒園生活。
希望寶寶在園裡儘快找到好夥伴和快樂
以上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