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做好特色博物館群的大文章

2020-12-22 廣州日報大洋網

近年來,廣西柳州的各類博物館大放異彩,成為「網紅」。

據統計,柳州目前有58座博物館建成開放,其中民營博物館達37座,配套建設了廣西第一個民辦博物館集群區——石尚1966文化藝術園區。如今的柳州儼然是一座「博物館之城」。

百花齊放

柳州的博物館,既有國家級博物館,也有富有特色的民辦主題博物館,可謂百花齊放。

螺螄粉是柳州知名美食,深受消費者喜愛。如今,柳州建成了螺螄粉博物館,並成了新「網紅」,每天都有大批遊客前來參觀。柳州螺螄粉博物館分為展示區、生產區、演示區、體驗區和購物區。遊客在這裡可以參觀日產10萬袋的預包裝螺螄粉生產線,親手製作螺螄粉,或者盡情選購產品。

除了螺螄粉博物館,「美味」類博物館還有桂餅文化博物館、柳州菜飲食文化博物館、咖啡文化博物館等。

桂餅文化博物館是繼臺灣郭元益糕餅博物館、東莞聖心博物館之後,中國第三家糕餅博物館。館內展示了100多種廣西糕點、4000餘件清朝以來的制餅模具和糕點原料。博物館館長薛春雄是廣西百年制餅世家錦桂樓的第五代傳人,他說辦館初衷是,不想看到祖上傳下來的制餅模具和技藝爛在廢墟裡。

柳州菜飲食文化博物館展示了500多件陶瓷、石器、竹木等餐飲器物藏品。在博物館的互動體驗區,市民和遊客可以現場點餐,品嘗最正宗的柳州味道。

咖啡文化博物館坐落在柳石路141號格林莊園內,環境幽雅。館內展陳有數百件來自國內外與咖啡產業、咖啡文化有關的文物,特別是各類品牌咖啡豆、精美的咖啡加工器具、咖啡杯等,看起來十分有格調。

柳州是著名的工業城市,柳微汽車、雙馬電扇、兩面針牙膏、金嗓子喉寶等產品聞名全國,因此,為展示柳州工業文化特色和歷史遺存而興建的柳州工業博物館看點頗多。博物館在原柳州第三棉紡織廠舊址上興建,室內展館是利用原鋸齒型的紡織車間改造而成,工業氛圍濃鬱。展出的1000多件展品中,有不少是在廣西乃至全國排名靠前的工業珍寶和最早的工業設備、最新的科技成果。其中「數第一」的有木炭汽車、戰鬥機、拖拉機、空壓機、裝載機、挖掘機、汽油機、操舟機、雷射器等;「數最早」的有110歲的鋼軌、102歲的衝剪機、80多年的牛頭刨床、60年前的切紙刀片;「數最新」的有景逸、寶駿、霸龍等品牌汽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裝載機、神舟飛船上的重要儀器等。這些珍貴的工業文物,見證了柳州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輝煌歷程。館室外展區還設有「室外景觀區」和「服務區」兩個功能區,讓博物館具備休閒功能。

柳州是奇石之都,所以還有奇石館、雲波摩爾石藝術博物館等以奇石為主題的博物館。

「這些紮根柳州本土、富有柳州特色的博物館,讓廣大市民和遊客了解柳州歷史,熱愛柳州文化。它們傳播和普及了文物保護知識,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柳州市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廣電局副局長曾飛雲說。

多方扶持

2011年,柳州在廣西率先啟動博物館群建設,創新博物館理念和分類,引入社會力量參與博物館建設,拓展了傳統博物館分類概念,開創了文化傳承新局面。經過數年發展,已經建成各類博物館58家,基本免費開放,其中49家博物館列入「廣西百家博物館項目」,建館數量和質量都位居廣西第一。在2018年廣西特色博物館評選中,柳州博物館榮獲陳列展覽特色獎,在今年評選出的8家廣西優秀非國有博物館中,柳州市桂餅文化博物館、柳州市駱越博物館、柳州市日增美術館、柳州市石尚明清銅爐館、柳州市自然居石文化博物館佔據5席。

為激發民間力量,催生更多民辦的專業或主題博物館,柳州市出臺《關於促進民辦博物館加快發展的意見》,從資金、用地、財稅等方面積極扶持各類非國有博物館的建設,促進非國有博物館加快發展。同時,配套出臺《民辦博物館經費補助的實施辦法》,其中對新建的民辦博物館根據館舍規模、藏品情況、投資規模等綜合評估給予10—30萬元的開辦經費扶持。博物館運營1年後,根據參觀人數和公共文化服務效能,通過運營考評細則進行評估,給予每年1—3萬元的運營補助。2018年起,這一補助標準提高到每年6萬元。

目前,柳州市民辦博物館群中,有以企業為主體的「柳州郵電博物館」「柳州工程機械博物館」「柳州牙膏博物館」,有以文物為主題的「柳州銅鼓博物館」「柳州票證博物館」「柳州鳳凰河藝術博物館」,有以藝術為主旨的「柳州雲波摩爾石藝術博物館」「柳州工藝美術館」「柳州陶瓷刻工藝館」「柳州日增美術館」,有以檔案文獻為主線的「柳州市公安榮譽陳列館」「柳州高中校史館」,還有民族風情、地域特色別具一格的「柳州君武民族風情博物館」「三江侗族民俗工藝館」「柳城縣知青博物館」等。各具特色的博物館,就像多稜鏡,從不同的角度,立體呈現多姿多彩的柳州文化特色、亮點,豐富柳州的優質文化旅遊資源。

2015年年底,柳州50多家博物館正式成立全市性的博物館理事會聯合會。柳州博物館群抱團發展,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激活了各博物館理事會集群性活力,聯合會展開了一系列活動,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

激活市場

每年,柳州的博物館都會舉辦一系列體驗活動,不僅讓濃濃的「柳州味」走進博物館,還通過這些創新模式,激活了博物館經濟。

柳州君武民俗博物館是廣西最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木質結構博物館,隨處可見的木樓、作坊都是從三江侗族自治縣、融水苗族自治縣等地村寨搬運來的「古董」。單純的展品展出並不能養活博物館,該館館長黃聯紅推出的體驗式活動真正激活了博物館經濟:首先請來了少數民族表演隊,表演「蘆笙踩堂」「多耶」等實景柳州民俗節目,同時把部分木樓改造成民宿,加入「開心農場」等親子互動項目。目前,該館已經藉此實現了盈利,每年旅遊收入可達300萬元。

桂餅博物館則通過開展體驗做糕點親子活動,每逢節假日都能吸引眾多市民參與。博物館也在此過程中,將許多柳州傳統風味小吃、年貨等老味道發揚光大,並不斷開發新的內容實現銷售贏利和文化傳承雙贏。

柳工集團、兩面針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博物館」模式,讓企業成為投資主體,負責日常運營,使博物館與工業品牌實現互動,提升了企業品位;鳳凰河溫泉生態旅遊公園、三江程陽八寨景區、君武森林公園的「景區+博物館」模式,則藉助博物館的建設提升景區檔次和品位,引客入館、入園。

近年來,柳州的各類博物館正在成為文創基地,開發出了一些文創產品。如雲波摩爾石藝術博物館成為國內雕塑家的創作基地,柳州工藝美術學校通過創建柳州工藝美術館這一平臺,借勢建立了工藝品設計創作培訓基地,無形中擴大了柳州工藝設計文化的影響力。柳州市博物館推出了雅韻十足的荔子碑系列文創產品——茶壺、茶餅、滑鼠墊,其創意來源於柳州市柳侯祠內的荔子碑。柳州博物館還邀請本土藝術家創作了「柳州印象」系列文創作品,將柳州各大景點手繪圖印於棉麻絲綢製品、生活用品上。這些以往只能在展館參觀的文物,如今通過文創產品走進了人們的生活。

相關焦點

  • 不再單打獨鬥 柳州54家博物館抱團樹起文化品牌-廣西新聞網
    整合資源 發揮集群優勢54家博物館抱團樹起文化品牌廣西新聞網-南國今報柳州訊(記者 謝永輝)昨日,柳州博聯2016年工作年會在石尚1966博物館集群區5樓會議室舉行,全市54家博物館整合之後,特別是民辦博物館改變了單打獨鬥的局面,嘗到了抱團發展的「甜頭」。
  • 展覽|在博物館讀懂柳州,生命之旅——古生物化石館
    人們常說,了解一座城市,就從它的博物館開始。歷經多年建設,柳州博物館已發展成為區域性中心城市最具實力的博物館之一。 炎炎夏日,不如來歷史海洋中暢遊一「夏」,了解魅力柳州的另一面!動物群以海生無脊椎動物中的三葉蟲、軟體動物和棘皮動物最為繁盛,後來逐漸出現低等魚類、古兩棲類和古爬行類動物。古植物以海生藻類為主。↑澄江生物群化石 寒武紀早期 柳州博物館藏澄江生物群出現在寒武紀早期的海洋世界,是世界上發現的最古老、保存最完整以及門類最多的海洋生物化石群。
  • 廣西乃至全國第一所城市綜合性工業博物館,就藏在柳州,還免門票
    柳州這座城市的工業發展在全國來說都是佔有一定的定位,可以說是名列前茅,領先於許多城市,柳州它不僅是廣西的第一大工業城市,還是整個西南地區的工業重地。它的工業歷史非常悠久,早在清末民初時傳統手工業就已經相當發達,特別是隨著歷史的變遷和工業化的不斷壯大、發展,直到今天工業遺址仍隨處可見,這就是柳州旅遊的特色之一。
  • 柳州工業博物館與柳州城職院攜手:共建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基地
    日報消息(記者韋斯敏)15日上午,柳州工業博物館與柳州城市職業學院舉行籤約暨掛牌儀式,共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基地,標誌著我市互聯互動、共建共享的校館共建模式再上新臺階。雙方根據籤署的相關協議,將本著互聯互動、共建共享的原則,在課題調研、志願服務、學生實踐、人才培養等領域開展密切交流合作,充分發揮柳州工業博物館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國家環保科普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社會教育功能,豐富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內容形式,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增強他們的愛國意識,讓他們深入了解柳州的城市發展、工業發展、
  • 值得收藏——這個柳州仔把柳州畫給你!
    周末小編在柳州博物館發現一份別致的手繪檯曆用鋼筆畫繪出了柳州有代表性的歷史文化建築展示了柳州別樣的美據了解,手繪的作者是土生土長的柳州仔,外號自稱「二兩」,聽起來讓人聯想到柳州螺螄粉。柳州市區青山環繞,水抱城流,享有「世界第一天然大盆景」的美譽。柳宗元詩中「嶺樹重遮千裡目,江流曲似九迴腸」,徐霞客筆下「千峰環野立,一水抱城流」,便是柳州城市風貌最為形象的寫照。依託「百裡柳江」天然條件,柳州近年開發了許多沿江景觀項目:蟠龍山瀑布群、水上音樂噴泉、半島濱江兩岸及跨江大橋的夜景亮化工程、東堤路景觀綠化工程,形成了「百裡柳江、百裡畫廊」觀光景觀帶。
  • 柳州白蓮洞洞穴科學博物館簡介
    柳州白蓮洞洞穴科學博物館簡介 信息來源:宣傳部 發布日期:2020-12-18 16:00 【字體:大中小】 柳州有著積澱深厚的史前文化。
  • 柳州有一個很值得看一看的博物館,居然是免門票的
    柳州有一個很值得看一看的地方,這個地方叫 柳州工業博物館,居然是免門票的,該博物館坐落於柳州市魚峰區文昌大橋東側南面,為國家4A級景區,總用地面積將近11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超過6萬平方米,設有工業歷史館、生態宜居館等主題展館,於2012年5月1日建成對外開放,填補了廣西工業類博物館的空白
  • 廣西柳州首個螺螄粉飲食文化民間博物館開館
    新華社南寧1月9日電(記者盧羨婷)廣西柳州螺螄粉飲食文化博物館近日開館,這是柳州首個以螺螄粉為主題的民間博物館,致力於保護和傳承柳州螺螄粉文化,助力柳州螺螄粉產業發展。2012年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讓柳州螺螄粉一夜走紅,如今,柳州螺螄粉在國內各大城市已擁有5000多個實體店,在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也開設了門店。目前螺螄粉手工製作工藝已被列入柳州和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柳州市民博物館裡雅過中秋
    紮好骨架,繃好布面,安上耳朵,貼上眼睛……一個漂亮的兔子燈籠就做好啦!今天(9月13日)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上午10時,柳州博物館一樓中庭擠滿了大人小孩。許多父母滿面笑容,和孩子一起製作玉兔燈籠。他們親手製作的燈籠,可以帶回家,待今晚賞月時,一邊吃月餅,一邊玩花燈,老少盡歡。
  • 明天,就可以在柳州農博會中大飽口福啦
    為期四天的農博會將於2019年12月27日-30日在柳州市國際會展中心舉辦,預計將有來自柳州各地數萬種土特產驚豔亮相。 在本屆農博會,人們不僅可以品嘗到最淳最「土」的農產品,還可以與柳州農戶零距離接觸,實現最直接的產供銷一條龍。
  • 廣西柳州隨心三日遊
    2009年,柳州市政府於柳江南岸燈臺山邊重修了這座柳州文廟。蟠龍山公園的蟠龍雙塔,沿岸是目前亞洲最長的人工瀑布群。柳州有橋梁博物館之稱,柳州跨柳江大橋有二十多座,這是被譽為柳州之門的白沙大橋。紅光大橋,廣西第一座懸索橋,遠處是柳州年紀最大的鐵路橋。
  • 王昱正:做好旅遊業農業特色文章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委書記王昱正:做好旅遊業農業特色文章■ 海南日報記者 梁君窮 通訊員 何莉雅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如何把省委七屆九次全會精神落實落細?保亭縣委書記王昱正日前接受海南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保亭將堅定不移學懂弄通做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七屆九次全會精神,把牢把準正確的前進方向,抓好「十四五」期間各項工作,自覺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七屆九次全會精神點亮心燈、校準航向,紮實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抓好旅遊業和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推動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和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高標準高質量助力自貿港建設。
  • 擎團結之旗 聚發展之力 柳州唱響新時代「團結進步大歌」
    黨的十八大以來,柳州市委、市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帶領全市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推動柳州經濟各項事業健康發展。全市有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5個,市級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27個,柳州龍潭公園寓民族團結教育於各種活動之中,柳州博物館「課件走進校園」活動受到廣大師生好評,三江侗族博物館2019年接待未成年人8.7萬人次。 四是拓寬宣傳渠道,創新教育方式。
  • 遊走最美龍城,帶您打卡10個柳州文化旅遊網紅點
    項目以「蝶·舞」為設計構思,匯聚科技館、青少年宮、群眾藝術館和文化配套中心等四個特色場館。靜蘭灣水上運動中心郭凱倩 攝獨具柳州特色的螺螄粉小鎮螺螄粉小鎮核心區規劃面積3.5平方公裡,建設項目包括螺螄粉小鎮客廳、螺螄粉主題樂園、竹海公園、「千畝螺田」螺螄養殖基地等。
  • 柳州七大小吃
    柳州地區小吃眾多,口味多以香、辣、酸為主,尤以「螺螄粉」最為出名,而今,柳州螺螄粉已經成為人氣網紅小吃,店面開遍全國各大城市乃至國外。你還知道哪些柳州小吃呢?下面給大家介紹柳州七大小吃。
  • 昆明翠湖博物館群未來可以「雲遊」了
    近日,雲南省文物局召開2020年雲南博物館數位化建設工作座談會,研究「雲遊文博」雲南博物館數字開放平臺和翠湖博物館群落建設工作。 會議提出,翠湖博物館群建設要以紅色之旅、革命教育為特色,策劃推出博物館群落參觀旅遊線路,注重各類平臺整合、實現資源共享,要完善翠湖博物館群管理運營機制建設
  • 除了螺螄粉,柳州這些特色美食小吃也不要錯過噢
    柳州,別名龍城、壺城、奇石城,廣西壯族自治區轄地級市,素有「桂中商埠」之稱。先秦時期,柳州屬百越之地,有西甌、駱越等百越分支。五代時期,柳州先屬楚,後周時屬南漢,建制依舊。想必大家都知道大名鼎鼎的柳州螺螄粉,那麼除了螺螄粉,在柳州還有很多好吃的,一起跟著小編來嘗嘗吧。
  • 柳州工業結構「樹圖」:讓柳州工業的樹幹碩壯挺拔
    自1958年柳州人在柳州北郊挖下第一鏟土,便有了廣西工業的許多「第一」:柳州製造的第一輛拖拉機駛向田野,1960年柳鋼煉出第一爐鋼水,1969年第一輛「柳江」牌汽車開啟柳州汽車城之路……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第一」,才使柳州工業之「幹」屹然挺立。2017年工業總產值突破5000億元大關,如今正高質量鑄造萬億工業強市。
  • 廣西柳州最火爆的十大網紅打卡聖地 你都去過幾個?
    那麼重點來了,其實柳州有十大網紅打卡聖地,如果我不去看看,在柳州不就白待了……NO.1 程陽八寨景區該景區連綿幾公裡,能觀賞到美麗的風雨橋群、古樓群、木結構吊腳樓群和梯田群、水車群等侗寨風光,品嘗別具風味的侗族餐飲,領略侗族獨特的習俗,這裡的一切一定會讓您流連忘返。NO.2 知青城
  • 時評|將博物館群打造成「一線名品」
    在幾天前舉辦的國際博物館日活動上,備受關注的昆明翠湖博物館群正式向公眾發布了的四條旅遊線路。此舉標誌著翠湖博物館群旅遊產品線的初步成形,一個新興的昆明「旅遊名品」逐漸浮出水面。翠湖博物館群落以翠湖·講武堂「AAAA」旅遊景區為中心,範圍北至雲南師範大學老校區、南至文明街歷史文化街區、東至華山東路周邊、西至錢局街一線的歷史文化遺產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