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完節目的演員穿著演出服興高採烈的參觀博物館。
館內有不同風格的麵塑作品50餘件,花樣繁多,蘊涵豐富,美輪美奐,是研究歷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學不可忽視的資科。
花餑餑吸引了眾人駐足觀看拍照。
家長和孩子一起動手做餑餑。
膠東第一家花餑餑文化博物館開館現場。
萊西市水集街道辦事處,誕生了膠東第一家花餑餑文化博物館。
大眾網青島·海報新聞1月7日訊(記者 王金玉)在膠東一帶,無論是逢年過節的節日裡,還是人生中經歷的滿月、百歲、婚禮、壽禮等禮儀上,「大花餑餑」總是不會缺席,或饋贈鄰裡親友,或祭祀供奉,皆取如意吉祥、祈福祛災之美好願望。「揉出好日子,捏出新生活,蒸出幸福味」,花餑餑已然成為世世代代膠東人的記憶。1月6日,在花餑餑歷史悠久的萊西市水集街道辦事處,誕生了膠東第一家花餑餑文化博物館。
萊西市水集街道黨工委書記李春雷、市婦女聯合會主席副書記張春霞、市文廣新局副局長倪合才、市旅遊局副局長李言軍、水集街道組織委員李緒榮等領導參加了開館儀式。
據悉,膠東花餑餑文化博物館佔地1000餘平方米,珍藏實物368件,有不同時期小麥種植的生產工具、饅頭製作工具,還有花餑餑文化的資料史料。通過實物展示、場景再現、圖片文字說明等讓當代人重拾塵封的記憶和感情,讓現代人特別是青少年更好地了解鄉村記憶,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從而達到啟迪與激勵的目的。
館內還有不同風格的麵塑作品50餘件,花樣繁多,蘊涵豐富,美輪美奐,是研究歷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學不可忽視的資科。
一所技藝傳承的大課堂
很多的博物館、藝術館大多都是以收藏物品、讓人觀賞為主,而膠東花餑餑文化博物館更加注重體驗性,被專家們譽為是「活」著的博物館。
記者在現場看到,不僅石碾、石磨、石臼等農具可以現場操作使用,而且饅頭的各種製作模具也是應有盡有。很多家長帶著孩子在館內的教學體驗區學習,從和面、揉面到塑型,孩子們樂此不疲,尤其是對各種花鳥草蟲、飛禽走獸十分著迷。
從文化旅遊的角度講,博物館極強的體驗性為「親子遊」打下基礎。「這幾天我們接待了很多家庭,上午大人帶孩子學做花餑餑,蒸熟的饅頭可以吃也可以帶走,小朋友可開心了!」投資興建博物館的青島喜我我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遲金豔告訴記者。
遲金豔介紹,公司目前已經與青島大學、魯東大學、山東省烹飪協會等單位的專家、教授建立了合作,下一步重點做好三件事:一是成立花餑餑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不忘歷史,教育後人;二是成立花餑餑花樣創意研究中心,培訓更多的婦女,教會更多的孩子,讓花餑餑技藝一代一代傳承下去;三是成立健康養生研究中心,順應消費者健康需求,用良心蒸饅頭,為千家萬戶提供舌尖上美味的「藝術品」
花餑餑民間藝人的大舞臺
在膠東民間,花餑餑藝術「大師」人才輩出,遲金燕就是其中一位痴迷者。遲金燕的夢想,源自於兒時對姥姥的「崇拜」。記憶中姥姥是一位心靈手巧的慈祥老人,做出來的花餑餑那真是四裡八鄉出了名的。缺衣少食的年代,姥姥每次給她解饞的「花餑餑」,她都捨不得吃,她被那五顏六色、千姿百態的花色所吸引,每次都珍藏到發黴。據母親說,姥姥家祖上幾代都是做花餑餑的,在膠東一帶頗有名氣,她家的花餑餑曾經是祭海節、山會、廟會等盛會中祭品的「特供」。也許是因為有慧根,無論是花鳥草蟲、飛禽走獸,她一學就會,成了媽媽的好幫手。從那時起,她便萌生了以後要做「花餑餑」的夢想。2016年她毅然離開了待遇豐厚得心應手的建築職業,通過考察青島、威海、煙臺等地的民間作坊和加工企業,取眾家之長,註冊了「喜我我」品牌,正式開起了自己的生產車間,邁出了經營的第一步。2018年她又投資打造了膠東首家以花餑餑為主題的文化藝術館。
傳承固然重要,但創新更有必要。隨著人們對健康和文化的更高要求,遲金燕與高校的專家教授一道研究改進了花餑餑的用料和配方,做了三大創新:
一是原料上,採用勁道的上等麵粉,營養師配以山雞蛋、蜂蜜等特殊原料,確定秘方,顛覆傳統口感,撲鼻的麥香咬一口就能「粘」住嘴巴。「喜我我」花餑餑拒絕任何添加,全部採用菠菜、火龍果、紫薯、南瓜、胡蘿蔔等蔬菜和水果汁做花色,不僅色彩質樸自然,而且營養更加豐富,是老人、兒童食用的營養佳品。
二是工藝上,傳承純手工和老手藝,「老面」引子發酵、人工捏做造型,大鐵鍋蒸製。
三是創意上,每一饅頭都堪稱「藝術品」: 「虎虎生威」、「鴛鴦戲水」、「龍鳳呈祥」、 「吉祥如意」……每一個饅頭有一個動人的名字,而且寓意深刻。喜我我創意團隊奇思妙想的程度可以給客人完成「私人定製」:想做什麼都可以現場創意設計。
開館當天,來自平度、萊州、文登等地的藝人前來表演。遲金燕說:「能把大家組織起來,共同發展、共同傳承,是我最大的心願!」
花餑餑亦稱「花饃」、「麵塑」、「民間面花」。各式各樣的麵塑和製作工藝在悠久的中國美食歷史文化中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作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花餑餑與百姓的衣食住行相關聯,與民眾的生活習俗、民間信仰、審美情趣相依附,並且它能夠較為真實、全面地反映出社會的民生、民情。因此,對麵塑藝術文化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梳理歷史文化脈絡,建設以花餑餑為主題的博物館,對展現歷史,教育後人,具有深遠的歷史和現實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