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跨過企業來講,中國市場無疑是他們心中永遠的痛。因為錯誤判斷了中國市場的發展,不少企業因此在全球的行業領先優勢受到了嚴重挑戰。對於麥當勞而言中國也是他的一個心病,目前,麥當勞在中國有560家分店,與肯德基的900家相距甚遠。2003年9月25日,麥當勞在全球120個國家同時召開品牌宣傳發布會,宣布啟動近年最大的市場擴張行動。其中計劃在2004年的中國將增加100家分店,這對於2003年才在全球裁減了175家分店的麥當勞而言無疑是一個十分重大的決定。顯然麥當勞總部已不滿足於其目前在中國的發展速度,其全球執行長和主席坎特盧波放出聲音:要加快中國分店的擴張步伐。
而對3月12日的決定,正是其重視中國市場的一個信號,麥當勞要在中國市場圖謀更大的發展。對於一個全球知名的快餐品牌進軍童裝領域,我對此持積極的觀望態度。
資本的流動有其必然的規律,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流向市場空間大、回報率高、競爭對手相對較弱的行業。而中國童裝市場無疑就是這樣一個問題重重卻機會多多的「大奶酪」。
——市場巨大
我國16歲以下的兒童有3億,童裝的佔有率卻很低,僅1%。隨著生活質量的不斷改善以及兒童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使兒童消費成為家庭中的主要消費之一。2000年達8億件,2001年達8.7億件。據專家預測,未來幾年全國童裝需求量仍以10%以上的速度遞增,顯而易見,我國童裝市場蘊藏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利潤偏高
據北京市36家億元商場童裝價格調查顯示:童裝平均價格為85元/件(套),其中100元/件(套)以下的童裝佔總銷售額的65%,100元—200元/件(套)的童裝佔總銷售額的29%,200元/件(套)以上的童裝佔總銷售額的5.7%。從中不難看出,我國童裝價格普遍存在價格偏高的趨勢。
——性價比不高
根據國家技術監督局對我國童裝64家生產企業生產的69種產品進行的抽查結果顯示,童裝產品的合格率為78.26%。質量較差的產品具體表現在:無商標、無中文標識、無號型標誌,縫製質量差,理化性能差,外觀不整潔等。
——專業廠商太少
目前我國擁有4.4萬個服裝生產企業,可有品牌的童裝專業生產企業還不到200家。
——品牌缺失
國內童裝缺乏競爭力。近幾年國外品牌的童裝已佔據了相當大的市場份額,幾乎達50%,而國內的童裝品牌所佔市場份額只有30%左右,20%企業處於無品牌狀態。
——設計落後
國內童裝設計上存在很多誤區:色彩暗淡,不合兒童口味;款式單調、陳舊,缺少童趣;面料選擇不合理;裝飾過於繁瑣、花哨,失去童真;服裝號碼與相同年齡的個體身材差異大,且規格不全,尺碼斷檔嚴重。
——產銷脫離
由於我國對童裝市場重視不夠,因而沒有童裝設計人員去研究預測、發布國內外童裝的流行趨勢,在設計與市場之間缺少溝通,信息不暢。一方面,市場上可供童裝設計的面料很少,質量難以達到設計要求;面輔料企業信息又無從查起,設計人員很難找到設計構思所需要的面料。另一方面,面料企業銷路不暢,大量積壓。
——童裝成人化
制約我國童裝業發展的因素:一是起步晚,觀念落後。我國歷史上沒有童裝,有的只是小馬甲、小馬褂等成人衣服縮版,從嚴格的意義上講,這種衣服不能叫童裝。由於長期以來,對於童裝缺乏科學的認識,童裝的季節性不強,時代感又很弱,致使國內童裝出現「孩子不愛穿,家長有怨言」的現象,使國內童裝始終徘徊在低檔次的水平上。
——結構不合理
我國目前的童裝市場中產品結構表現不盡合理,市場上以幼童服、小童服居多,嬰兒服、中童服、大童服偏少,尤其是大童服裝斷檔嚴重。
對於這樣的市場,無疑是讓麥當勞怦然心動的絕佳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