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國時期的著名才女中,林徽因的才藝似乎比蕭紅和張愛玲等顯得更全面一些,人生際遇也更幸運。她不僅最早加入了「新月社」,在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繪畫、翻譯等方面成就斐然,還致力於建築專業,成為我國第一位女性建築學家,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
她幾乎標誌丁一個時代的顏色,出眾的才,傾城的貌,情感生活也像一個春天的童話,幸福而浪漫。氣質如蘭的多才少女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出生於杭州,原籍福建閩侯。父親林長民是詩人兼書法家,早年留學日本,與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中的林覺民、林尹民是堂兄弟。祖父林孝恂為清朝翰林,進士出身,他本給孫女取名「徽音」,出自《詩經·大雅》之「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徽音」是美譽的意思。她從17歲開始發表新詩並愛好戲劇和繪畫,後來改名徽因,是在她大量發表文學作品後,與一同名同姓的男性作者經常相混,排印也常發生錯誤,於是在1931年10月5日《詩刊》第3期上,由主編徐志摩將女作者林徽音改為「徽因」。
關於她的美貌,後來成為梁思成妻子的林洙曾有過一段描述:「我的注意力被書架上的一張老照片吸引住了,那是林徽因和她父親的合影。看上去林先生(徽因)當時只有十五六歲。啊,我終於見到了這位美人。我不想用細長的眉毛,大大的眼睛,雙眼皮,長睫毛,高鼻梁,含笑的嘴,瓜子臉……這樣的詞彙來形容她,不能,在我可憐的詞彙中找不出可以形容她的字眼,她給人的是一個完整的美感:是她的神,而不是全貌,是她那雙凝神的眼睛裡深深蘊藏著的美。」(林洙:《結識梁思成、林徽因夫婦》)。蕭乾夫人、著名作家文潔若在《才貌是可以雙全的——林徽因側影》一文中說:「林徽因是我平生見過的最令人神往的東方美人。她的美在於神韻——天生麗質和超人的才智與後天良好高深的教育相得益彰。」
林長民是新派人物,他思想開明,曾任北洋政府司法部長。1916年把自已的掌上明珠送人教會學校——北京培華女子中學,接觸西方文化,學會一口流利的英語。1920年4月隨父赴歐洲,遊歷倫敦、巴黎、日內瓦、羅馬、法蘭克福、柏林、布魯塞爾等地,開拓了自由的視野。同年人倫敦聖瑪麗女校學習。在此期間,林徽因受鄰居女建築師的影響,立志將來以建築為業。
俗話說不是冤家不碰頭。這年10月,本來是留學讀經濟的徐志摩卻對文學發生了興趣,輟學到處遊覽。他在倫敦聽說著名的書法家兼詩人林長民來了,即上門求教,不意竟因此邂逅了美若天仙的少女林徽因,當即墮入愛河,開始了幾乎瘋狂的追求。他每隔一二天就到林家公寓喝茶、聊天,還每天給林徽因寄一封信。紙上堆滿著讓一個16歲少女臉熱心跳的句子:「如果有一天我獲得了你的愛,那麼我飄零的生命就有了歸宿,只有愛才可以讓我匆匆行進的腳步停下,讓我在你的身邊停留一小時吧。你知道憂傷正像鋸子鋸著我的靈魂。」然而24歲的徐志摩比林大了整整8歲,而且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他的妻子張幼儀與孩子當時就在倫敦!林徽因了解到這個情況,又為火辣辣的情書所感動,她被折磨得輾轉難眠。在徐志摩發動多次進攻之後,看似牢固的防堤也決了口,她說:我不是個感情隨意的女子,你必須在我與張幼儀之間作出抉擇。浪漫的徐志摩回家後就告訴張幼儀「準備離婚」。張感到十分突然,但也理智,隨即帶著孩子往德國留學去了。徐志摩的父親是一個銀行家,氣憤之下宣布斷絕了父子關係,停止了對徐志摩的經濟供應。
林長民與維新派首領梁啓超是好友,臨出國前他已將愛女林徽因許配給了梁的二公子梁思成,儘管他們只是訂婚,也尊重愛女的選擇,但還是感到以後無法交代,就給徐志摩寫了一封信,信中說:「閣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恐不知何以為答,並無絲毫mockery(嘲笑),想足下誤解了。」他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帶女兒離開,1921年10月他們父女踏上了回國的旅程。
一年之後,徐志摩放棄了苦熬了兩年即將到手的劍橋大學的碩士資格,匆匆趕回國內。看到的是更加光彩照人的林徽因,那秀潤的臉上寫滿愛意,但他明顯地感到這愛已不屬於他。這改變一切的情敵是誰?當他知道是自己的恩師梁啓超的公子梁思成時,便咽了一口唾沫,他知道自己不是對手,但那顆鼓蕩的心依然不能安分。林徽因和梁思成都喜歡建築,志趣相投的兩人經常到北海公園的松坡圖書館及快雪堂讀書、遊覽,往往這時,多情詩人徐志摩也悄然而至,次數多了便不受歡迎並引起梁的反感。直到有一天徐志摩在門口看到貼了一張用英文寫的紙條後,才悵然而返。紙條上說:Lovel8wantto be center along.(情人不願受幹擾)。徐志摩只有悵然而歸。
嗣後的1923年,徐志摩和胡適、梁啓超等在北京創辦新月社,根據印度詩人泰戈爾的詩集《新月集》而得名。林徽因由其父帶領,偕表姐妹孟琦、曾語兒參加燈會、書畫和演劇等活動。1924年4月,泰戈爾應邀來華訪問,林徽因擔任翻譯,並與徐志摩聯袂演出泰翁的詩劇《齊拉德》,以其秀美絕倫的扮相和流暢動聽的英語臺詞震驚四座,引起轟動。她和徐陪同泰戈爾遊覽了故宮、頤和園、香山,拜會了溥儀,被報紙戲稱為「金童玉女」。在徐志摩影響下,林徽因開始了詩歌等文學創作,主要有《你是人間四月天》、《誰愛這不息的變幻》、《笑》、《清原》、《一天》、《激昂》、《晝夢》、《瞑想》等詩篇幾十首;話劇《梅真同他們》;短篇小說《窘》、《九十九度中》;散文《窗子以外》、《一片陽光》等。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響點亮了四面風;輕靈
在春的光豔中交舞著變。
你是四月早天裡的雲煙.
黃昏吹著風的軟,星子在
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
那輕,那娉婷,你是,鮮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著,你是
天真,莊嚴,你是夜夜的月圓。
雪花後那篇鵝黃,你像;新鮮
初放芽的綠,你是;柔嫩喜悅
水光浮動著你夢期待中的白蓮。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
在梁問呢喃,——你是愛,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第[1][2][3][4][5][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