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泰大廈寫字樓,垃圾混放很普遍。
其他垃圾筒內混放著許多可回收垃圾。
來福士廣場地下一層美食區的垃圾桶也存在垃圾混放情況。
前些天,記者深入小區和沿街商鋪採訪垃圾分類,整體情況令人滿意,居民對家門口的垃圾分類做得比較到位。
昨天,記者再次兵分四路,調查了寧波多個商場和寫字樓的垃圾分類情況。相比之下,商場和寫字樓的垃圾分類氛圍不濃。□記者顧嘉懿吳丹娜樊瑩薛曹盛文/攝
寫字樓
●地點:會展中心大廈
這裡沒有進行垃圾分類
各種垃圾混在一個桶裡
記者在百丈路上的會展中心大廈,詢問租戶有關垃圾分類的事,大多數人都是一臉茫然。
這幢老牌寫字樓高28層,約有200多家小企業型租戶。從現場看,垃圾分類在這裡並未執行。整幢樓,採用的依然是古老的回收方式。每層樓的電梯廳,有個小的圓形不鏽鋼垃圾桶,衛生間,有個大的藍色塑料桶,垃圾都沒有分類。
記者詢問了三樓一家教育公司,值班前臺表示,他們的垃圾以傳統方式包給樓層保潔阿姨來處理,每月幾百元,每天晚上七八點鐘阿姨統一處理一次,把每個小間的垃圾都帶走。「我們沒有做這個(垃圾分類)工作,因為包給了阿姨,阿姨應該會處理吧。」
四樓一家文化公司也給出類似的反饋。「我們這裡產生的垃圾主要就是快遞盒跟外賣包裝,物業保潔阿姨每天早上來收一次,平時自己有垃圾就扔到走道盡頭的衛生間,有個藍色垃圾桶。」
記者在該大廈看到,每層樓的衛生間都有一個藍色塑料垃圾桶,裡面各種垃圾都有,屬於廚餘垃圾的廢棄食品調料、屬於可回收物的可樂瓶、屬於其他垃圾的紙杯等。
走訪過程中,記者在20層的電梯裡遇到兩位年輕女性,詢問她們是否會進行垃圾分類,回復茫然而意外,「垃圾分類啊,什麼意思」,對忙碌的上班族來說,習慣養成尚是一件遙遠的事。
●地點:世貿中心、恆泰大廈
樓裡找不到垃圾分類宣傳
工作人員直言「不分類」
同樣,在天一廣場的寧波世界貿易中心和恆泰大廈寫字樓,記者找不到任何有關垃圾分類的宣傳。
世貿中心寫字樓建成較早,算是寧波的老牌寫字樓。每層樓的轉角處都有兩個藍色大桶,但垃圾桶上並沒有任何分類的標識。在垃圾桶裡,記者看到,快餐盒和生活垃圾被混在一起。可回收的大型包裝箱以及木材等,同樣放在垃圾桶附近,地面上還能看到一些隨意丟棄的易拉罐。
記者隨機採訪了大廈的一位租戶,他一臉茫然說道,寫字樓對他們並沒有做垃圾分類的要求,都是統一放在這裡,至於物業最後如何處理,他就不得而知了。
「世貿寫字樓有沒有實行垃圾分類?」當記者詢問一樓大堂的工作人員,他直言,「這裡沒有垃圾分類。」
恆泰大廈寫字樓裡,同樣找不到垃圾分類宣傳,每個樓層的樓梯口都放置著綠色垃圾桶,桶裡早已塞得滿滿當當,其中很多是吃剩的快餐,這些都和「其他垃圾」放在一起。同樣,物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裡並沒有進行垃圾分類。」
商場
●地點:世紀東方廣場
餐飲店垃圾分類做得不錯
市民丟垃圾仍是「就近」原則
雖然垃圾分類正在逐步打通堵點穩步推進,但由於傳統生活習慣不易改變,記者在走訪時發現,部分市民依然「我行我素」。
15日晚7:30,世紀東方廣場地下一層,位於大廳等公共區域以及扶梯旁均設置了分類垃圾桶。香頌麵包房門口的其他垃圾桶內,竹籤棒、紙質包裝盒、一次性紙杯、塑膠袋等可回收垃圾把垃圾桶塞得滿滿當當。而就在10米不遠處的可回收垃圾桶,卻連三分之一的垃圾也沒有放滿。
一層扶梯處其他垃圾桶內,記者發現了類似的情況,紙質宣傳單、紙袋、紙杯等可回收垃圾都在這個桶內。
二樓爸爸糖手工吐司店門口同時擺放了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兩個垃圾桶,記者拍照時,一位女士將喝完飲料的紙杯,砰的一聲丟進了其他垃圾桶後匆匆離去,完全沒有意識這應該要丟入可回收物垃圾桶。
世紀東方廣場地下一層聚集了眾多餐飲商戶。記者發現,大部分餐飲商戶的垃圾分類投放比較理想。在溫州魚丸小吃店內,一位女性工作人員還主動帶記者參觀了一番,「我們分兩個垃圾桶存放垃圾,一個專門用於存放廚餘垃圾。」該工作人員表示,商場每天下午會對餐飲商戶進行檢查,如被發現有垃圾混合投放的現象第一次警告,第二次就會被罰款。
當晚7:45,商場的保潔人員將統一收集的生活垃圾運往垃圾房。位於地下一層停車庫的生活垃圾房門口,張貼了大面積的垃圾分類宣傳標識。兩個餐飲商戶的工作人員搬運了兩桶西瓜皮前來丟棄,在保潔人員的指引下,把果皮投放到了廚餘垃圾桶內。一位女性保潔人員說,商場不定時會對他們進行垃圾分類的培訓,「最早商戶垃圾分類意識不強,有時候我們發現垃圾沒有分對,會再挑出來,而現在這種情況大大改善。」
●地點:來福士廣場
每個垃圾桶都有混放現象
保潔員稱一個個勸阻力不從心
昨日中午,記者來到「來福士廣場」地下一層美食區。這裡聚集了不少吃客,記者在快餐簡餐扎堆的垃圾桶旁蹲守,發現大部分市民在扔垃圾時下意識會找垃圾桶,但沒有準確區分垃圾,基本上隨意扔進一個桶裡。
垃圾桶裡,喝剩的飲料瓶、外賣盒、紙巾等都是混丟,不太區分。有個小女孩想吐口水,大人拉著她徑直走到可回收物的桶邊,給了一個眼神,直接吐在裡面。
上到一樓自動電梯旁,有個分類垃圾桶。可回收物的一側桶主要是廢棄的紙袋、塑料瓶,垃圾分揀的還算清楚,但再看看其他垃圾的桶裡同樣也有紙袋、紙盒以及塑料瓶,「放錯地方」的情況依舊存在。
隨後,記者又來到廣場三層、四層,這裡也有一些美食店,很多店門口就有分類垃圾桶。稍顯遺憾的是,垃圾正確分類還是沒有完全做到,食品包裝袋、紙巾、塑料瓶等生活垃圾兩個桶裡都看得到。
保潔阿姨說,平時她會有意地看看桶邊的垃圾,如果有掉落在地上的可回收紙盒,就會撿起來扔進可回收垃圾桶裡。但一個個勸阻市民去遵守,有些力不從心。「現在提倡垃圾分類,儘管越來越多人有環保意識,但對於垃圾分類的知識還是有限,需要更多地普及,以便大家更好地遵守。」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