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年前的某一天,建築設計師克裡斯託·萊伊恩接到了設計溫澤市市政府大廳的邀請函,他非常樂意設計,他運用工程力學的知識和他多年來的建造經驗,非常妙的設計出了只用一根柱子支撐著天花板的建築。但是當政府部門驗收的時候卻覺得這樣太危險了,不安全,要求他加固幾根柱子,最終他無奈只能妥協,但是加的柱子都沒有與天花板接觸,直到300多年過去了,要重新修繕大廳,才被人發現。
每一座建築都有當時那個時代的風格,也承載了設計師的夢想,建築設計師克裡斯託·萊伊恩堅持自己的想法,雖然他騙了大家,但是在建築方面,他堅持自己的原則,設計出了偉大的建築。
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看盡世界繁華。有的人旅行喜歡看風景,有的人則喜歡當地的風情,還有一些人,喜歡當地的建築,建築很好的反應出了當時的時代風格。當我們看著這些建築,會不禁猜想:為什麼這樣建造它,這些房子為什麼這樣設計,這裡面承載著建築師的什麼夢想。每一座建築都不僅僅是一堆鋼筋混凝土,也是建造者的夢想。
1975年,佛朗哥去世,巴塞隆納重拾「創意先鋒建築之都」的美名,城中的建築別具一格。這座城到底有什麼魔力呢?通過《世上只有一個巴塞隆納》這本書我們可以跟隨馬庫斯賓尼和格雷厄姆拜菲爾德一起來一場與上帝之城的美麗邂逅吧。
作者簡介 · · · · · ·
馬庫斯賓尼是一名英國歷史學家和作家,畢業於劍橋大學,熱衷於歐洲建築遺產研究,尤其是關注20世紀初前20年——加泰隆尼亞現代主義建築那最光耀的年代。
格雷厄姆·拜菲爾德是一位英國水彩畫藝術家,他四處遊歷,臨摹各地建築,探索當地文化。現已出版9本關於國家與城市的建築水彩速寫畫冊。
一見難忘的巴塞隆納建築群
英國建築師彼得 霍奇金森評價巴塞隆納的建築:「在這裡,建築師在設計上自由度要大得多,沒有主流國際風格的硬性要求,在建築設計到項目竣工整個過程,設計師對項目的話語權都比其他地方要大得多」。由此可見,巴塞隆納的建築也代表著一絲自由。在這座城市裡,後現代化的風格獨樹一幟不落俗套。隨著時代的發展,與時代接軌的國際化設計也在此落地生根,發展起來。
不只是後現代設計,它中世紀風格的建築依然保存得很完整,行走在哥特區,仿佛置身於迷宮中,有神秘之感。
行走在蘭布拉大街上,給人輕鬆自在的感覺。如果你想感受巴塞隆納的活力,那麼在這準沒錯,漫步其間,還可以感受到建築的妙處。
閱讀《世上只有一個巴塞隆納》,即使不出門你也可以一睹聞名於世的諸多安東尼·高迪的建築奇想,見證中世紀宏偉的巴洛克宮殿與高聳肅穆的哥特教堂,亦可悠閒地漫步浪漫海濱與大道,欣賞華麗的街燈與長椅。
可以作為旅遊攻略的一本書
如果說旅行最重要的是什麼?除了旅行中的心情之外,攻略也相當的重要了。做好攻略可以讓我們對一座城有一個更好的了解,也讓出行的我們有更好地規劃。《世上只有一個巴塞隆納》不只介紹了這座城市悠久的歷史與特色的建築,還一步步地引領我們探尋這座城市,引領你來到哥特區、蘭布拉大街和拉瓦爾區、安東尼·高迪建築、海濱、巴塞隆納擴展區和現代主義,蒙特惠奇山、巴塞隆納公園、迪比達波山高地這些地方,一步步去了解這座城市,感受這座城市的建築之美。
清新的水彩仿佛置身城中,感受建築之美
一座城市的建築之美用什麼表現?除了插畫還有什麼更好的選擇呢?格雷厄姆·拜菲爾德用清新唯美的水彩,把巴塞隆納這座城市一點點描繪出來。水彩與文字結合,便於我們想像,仿佛置身於這座城中,和作者一起瀏覽這座城市,有身臨其境之感。
百餘幅的水彩將巴塞隆納的浪漫與美展現得淋漓盡致,讓讀者於水彩畫中,觸摸建築的肌理,細細體味這座城市所深蘊的歷史、文化與情感。
讀《世上只有一個巴塞隆納》,與巴塞隆納來一場怦然心動的邂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