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世界的重要試驗:測量地球的磁場

2020-12-15 萌大叔的科普與剪輯

威廉·吉爾伯特1544年5月24日生於英國科爾切斯特(Colchester),1569年獲得劍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他在醫學領域的研究並不出色,而對科學界最大貢獻是對地球磁場的研究。他於1600年出版了《磁石論》,這是物理學史上第一部系統闡述磁學的科學專著。伽利略稱它「偉大到令人妒忌的程度」。

吉爾伯特針對地球磁場做了一些很重要的研究。當時所在的年代,很多資本家多探索世界,環球旅行非常感興趣,而磁羅盤成了非常重要的工具,儘管沒有人知道它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吉爾伯特與船長和航海家們探討了羅盤針的運轉情況,並通過實驗反駁了很多迷信的傳言或做法,比如用蒜摩擦羅盤甚至人們用口中的蒜味可以導致羅盤失靈。後來他把一些被稱為存在於自然界的天然磁石做成了有磁性的球體,他把它門叫做「小地球」。他用那些能在球體周圍轉來轉去的磁針來研究這些球體的磁性。吉爾伯特發現這些磁針的運動與位於地球不同位置的羅盤針的表現類似,並推測地球有一個類似條形磁鐵的鐵核,這個鐵核有一個北極和一個南極。在他的實驗之前,科學家們曾經認為羅盤針之所以指向北方是因為它們被北極星所吸引,或者在地理北極存在一個很大的磁島。

吉爾伯特通過對它的「小地球」們進行研究,並意識到由於異性磁極相互吸引,磁體指向北方的一端(指向地球的地磁北極)應該被稱為南極。吉爾伯特曾說:「至今為止所有標出過天然磁石兩極的人,所有的儀器製造師和航海家,都驚人地錯把磁石趨向北方的一端當作北極,把趨向南方的一端當作南極,我們今後將證明這是一個錯誤。整個有關於磁體的學科發展是如此錯誤,甚至它的基本原則也是錯誤的」。

事實上,是吉爾伯特將諸如「磁極」和「電場強度」這樣的術語引入人類的語言中。他第一次認識到「磁」和「電」是兩種不同的現象,他在磁學上取得的成果在兩百年內沒有獲得進展,直到法拉第開始研究磁學。

相關焦點

  • 黑洞磁場強度竟是地球磁場一萬倍
    美國天文學家通過對76顆黑洞進行觀察和測量發現,它們的磁場強度是地球磁場的一萬倍。活躍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通常會產生「噴流」。在噴流形成和吸積盤物理學中,磁場可能也起了關鍵性作用。…… 美國天文學家通過對76顆黑洞進行觀察和測量發現,它們的磁場強度是地球磁場的一萬倍。活躍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通常會產生「噴流」。
  • 「科學·航天」地磁場,我們地球家園的保護傘
    地球,在其四十多億年的生命歷程中,不僅安全平穩運轉,而且還孕育了人類文明。地球之所以有今日生機盎然的繁華景象,並保護人類世代繁衍生息,地磁場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一、地磁場的概念地磁場是地球周圍空間分布的磁場,磁場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是磁性是物質的基本屬性,磁場是物質存在的一種重要形式。
  • 影響世界的重要實驗:地球周長的測量
    在古代,沒有像現代條件那麼好的情況下如何測量出地球的周長呢。然而有個人他做到了,他就是古希臘的博學家埃拉託色尼。公元3世紀左右,他在一家圖書館工作,正因為他的工作之便,他學到了很多地理及數學知識,為他測量地球周長奠定了基礎。
  • 地球磁場—賴以生存的環境—第八章 帶電粒子流作用下的磁場
    ―磁暴是全球地磁場的劇烈活動,可引起電磁層和高層大氣的劇烈擾動,這對航天活動、通信、導航的定位精度有重要影響。―磁層粒子暴是近地磁層中各類粒子爆發性事件,對航天活動有重要影響。―電離層暴和熱層暴是電離層和電離層附近發生的劇烈變化。
  • 地球磁場—人類賴以生存的必須環境—第二章 地磁場
    第二章 地磁場地磁場對人類的生存和活動都有著重要意義。行軍、航海利用地磁場對指南針的作用來定向。人們還可以根據地磁場在地面上分布的特徵尋找礦藏。地磁場的變化能影響無線電波的傳播,當地磁場受到太陽黑子活動而發生強烈擾動時,遠距離通訊將受到嚴重影響,甚至中斷。
  • 科學家揭秘地球磁場穩定存在原因
    Gontcharov)研究團隊利用金剛石對頂砧並結合脈衝雷射加熱技術,直觀呈現了地球內部極端高溫高壓條件下鐵的熱力學行為,從而解釋了地球磁場穩定存在的原因。該成果6月2日在線發表於《自然》雜誌。 「地核的壓力有幾百萬個大氣壓,溫度有幾千攝氏度,人們想了解的是在這種極端條件下,熱量如何在地核中傳播。」
  • 地球磁場「分裂」地球出現了異常!
    例如,需要大量的水,與太陽有適當的距離,以及保護地球的大氣等,這些只是生命誕生的最基本條件,其中包括地球的磁場又顯得格外重要。 由於地球磁場的存在,我們的地球大氣將不受空間帶電粒子的影響,並將逐漸消失。像火星一樣,它實際上更典型。由於沒有磁場,火星直接導致大氣洩漏到宇宙中。調節氣候和保護行星是困難的。
  •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田暉和楊子浩等首次測量得到日冕磁場的全球性分布
    近日,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田暉教授和楊子浩同學等人首次測量得到日冕磁場的全球性分布,為日冕磁場測量這一世紀難題的解決提供了一個新的有效途徑
  • 事實證明:銀河系的磁場比地球弱幾千倍!那它有什麼作用?
    我們知道,行星的磁場相當於其表面一層無形的保護膜,它可以保護行星不受恆星風粒子流的影響。地球也有自己的磁場,可以保護地球免受太陽風的侵襲。太陽風是太陽活動產生的高速粒子流,會破壞行星的大氣層,進而影響到生命的發展進程,而地球的磁場正是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 世界最強人工磁場:為地球磁場強度200萬倍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的物理學家用該實驗室最大磁體裝置產生了高於100特斯拉的強磁場,並進行了六項不同的物理實驗。100特斯拉大約相當於地球磁場強度的200萬倍。
  • 地球磁場北極繼續漂移:已穿過本初子午線
    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近年來,地球磁場北極一直在以超出預期的速度漂移,現在它已經穿越了本初子午線。美國國家環境信息中心和英國地質勘查研究所12月10日發布的最新地球磁場模型顯示,這一移動過程將繼續,不過速度可能會放慢至每年25英裡。地球磁場模型可用來校準全球定位系統(GPS)和其他導航測量手段。地球的磁場是由其鐵質外核轉動產生的。它所產生的是一個複雜但基本上是南北向的磁場。
  • 假如地球磁場消失0.01秒,對全球生物有什麼影響?對世界呢?
    這是非常有趣的一個假設,因為這個認識幾乎都是兩極分化的,有朋友認為磁場消失0.01即會有數以億噸的太陽高能粒子轟擊大氣層以及到達地表,對人體造成極其嚴重的影響!而有的朋友則認為即使消失100年問題也不是特別大,只要能回來即可!那麼我們該相信誰呢?
  • 磁鐵為什麼有吸力,地球為什麼有磁場,它們的能量從哪兒來?
    這要從微觀世界說起,大家都知道,世界上任何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分子又由原子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原子核帶正電,核外電子帶負電,核外電子圍繞著原子核運動,於是產生了磁矩,所以單個原子是有磁性的,因此,萬物都是有磁性的,只不過一般物質的原子排列雜亂無章,磁性相互抵消,所以其外在的表現沒有磁性。
  • 地球磁場150年裡減弱10%:你感覺到了嗎?
    蜂群衛星群2013年11月發射升空,為科學家了解地球磁場的複雜運作提供了空前的信息。這些數據將幫助科學家更好地了解地球磁場是如何運作的、太陽活動對它產生怎樣的影響以及大片地球磁場正在變弱的原因。在接下來幾個月內,科學家會分析這些數據,根據地幔、地殼、海洋、電離層和磁氣圈等來源了解磁場作用。
  • 月球的「盾牌」磁場消亡於10億年前,強度曾是地球的2倍!
    而日前一則發表於《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的研究論文稱,數十億年前的月球不僅具有自己的磁場,而且強度是地球的兩倍。ps:今天的地球磁場約為50微特斯拉。地球有自己的磁場,我們日常生活的導航定位是根據地磁場發展而來的,而且因有磁場的存在,也保護了地球生物免遭太陽高能帶電粒子流的傷害,如同一個防護盔甲。
  • 影響世界的重要試驗:氣壓的測量
    託裡拆利於1647年去世,而他的發現由法國人布萊茨·帕斯卡繼承和發展,帕斯卡使用這種早期的氣壓計測量了氣壓隨天氣而發生變化的情況。另一名法國人勒內·笛卡爾在1647年拜訪了帕斯卡,並提議將氣壓計帶到山上,觀察氣壓隨著高度如何變化,他認為會得到有趣的結果。
  • 深入研究地球磁場與全球變暖之間的關係——結果顛覆認知
    太陽對地球磁場的影響隨著地球磁場的減弱,人們對其對氣候變化的影響產生了許多誤解。一些人聲稱,磁場減弱導致的太陽輻射增加正在破壞臭氧層,導致全球變暖的速度加快。然而,通過了解磁場、臭氧損耗和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等,本文可以證明為什麼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 地球磁場為什麼能穩定存在?
    說到地球磁場,大多數人頭腦中大概會想像出一塊巨大的磁鐵,它的北極大致指向地球的地理南極,南極大致指向地理北極。實際上,這與歷史上人們對於地球磁場的想像頗為相似——地球就像是一塊巨大的磁石,它的磁場穩定,並長期存在。地球磁場示意圖。
  • 「昏昏默默」般的磁場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幾乎每個星球都有磁場
    根據發電機理論,只要天體內部具有旋轉、對流和導電流體,比如地球,其磁場是由於地球外核中熔融鐵、鎳的對流以及整個行星自轉的科裡奧利力作用造成的。任何一種導電體的流動,只要能形成片狀都能成為很簡單的發電機。在這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下什麼是磁場。磁場是描述電流和磁化材料的磁影響的向量場。
  • 【科技日報】我國穩態強磁場強度今年有望創世界紀錄
    全國政協委員、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負責人、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院長匡光力3月12日告訴記者,目前該穩態強磁場產生的磁場強度為42.9萬高斯,相當於地球磁場的80萬倍。「準備今年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相關條件,讓其磁場強度達到45萬高斯,比肩美國的穩態強磁場裝置,達到世界最強。」  我國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由五臺水冷磁體、四臺超導磁體、一臺混合磁體和系列外圍實驗測量系統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