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到暑期尾聲,同學們的這個暑假過得怎麼樣?開學後,會與同學怎樣聊聊這個暑假?淮安技師學院17歲男生張愛民肯定會有許多談資,因為這個暑假,他幾乎承包了一家四口的一日三餐。張愛民告訴記者,這既是學院暑假作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他覺得父母工作太辛苦了,他應該為這個家主動承擔點,況且他學的也是烹飪專業,讓父母吃上用他所學做出的飯菜,其實也是種回報。
1米7左右的個頭,身材有點略胖,記者18日下午在淮安市清江浦區東方麗景小區張愛民家中見到他時,他首先與記者開起玩笑:「看我的身材有點大廚樣吧」,而他的父親張海飛正在與他一起搗鼓自動麵條機,因為家裡人都喜歡吃麵條,有時是兒子自己動手做手擀麵,有時在外面買機面,看到兒子揉面也很累,所以就買個電動麵條機。提及兒子張愛民這個暑假為家人一日三餐做飯一事,在一旁的母親王小梅很是自豪地說,兒子其實在小學六年級就能自己做飯吃。
張愛民在菜場挑選食材
不管做得口味怎麼樣,首先得對得起自己的胃,提及暑假為家人做飯,張愛民摸揉著自己的肚子微笑著告訴記者,某種程度,他們一家人都是「吃貨」,飯量很大。一天夥食費標準70元,張愛民告訴記者,早餐一般是稀飯或者麵條,中午四菜一湯,葷素搭配,晚上也是稀飯或者麵條,再炒個素菜,拌個涼菜。
張愛民說尤其是午飯很難做,早晨去菜場買菜時,有時都不知道怎麼買,買些什麼。好在家裡人也並不是太挑食,爸爸喜歡吃葷,媽媽喜歡吃素,全家人都喜歡吃魚蝦,想到這裡,菜就好買多了,先在菜場轉一轉、瞅一瞅,然後根據家人的口味「對口買菜」。
張愛民在家中擇菜
豬肉現在多少錢一斤?面對記者的提問,張愛民笑著告訴記者,這要看是豬身上的哪個部位,而且不同部位的豬肉也有不同的做法:可燉、可燒、可炒、可烤,而且有的部位豬肉還要先用刀拍一拍。
在與張愛民聊天過程中,記者注意到一個細節,當其父親倒水給記者時,他將紙杯在桌子上輕輕地敲了兩下,並向父親遞了個眼神,父親一句話讓記者得知張愛民的用意:「你媽媽水杯我已倒水了」。
提及兒子,母親王小梅告訴記者,也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兒子喜歡上廚房,以前她在廚房幹活時,兒子總喜歡幫她打下手,偶爾也會上鍋炒個菜,家人嘗了一下,感覺還可以,去年他畢業後,乾脆報考了淮安技師學院烹飪系。只要孩子開心、喜歡就好,父親張海飛告訴記者,兒子之前喜歡在廚房「舞槍弄棍」,現在又在學校系統學習烹飪,說實話,兒子做的飯菜確實可口。
張愛民切好的食材準備下鍋
張愛民做的菜出鍋
為家人做飯其實是學校今年暑假作業的一部分,張愛民告訴記者,學校在放暑假時給學生布置一份暑假作業:為父母做一件事。想到自己喜歡做菜,而且學的又是烹飪,於是他決定這個暑假承包家人一日三餐。父母都是安裝工,真的太累,尤其是最近高溫天氣,中午父母回來,能先喝上一碗他熬的綠豆粥,晚上回來能吃上他的手工餃子,這也是他對父母的一種回報。
張愛民與父母一起吃著他所做的飯菜
對於兒子的廚藝,張愛民父母告訴記者,那就將來交由專業老師評價,但作為父母,兒子做的飯菜肯定好吃,重要的是吃出幸福感。
來源|實習生 臧睿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朱鼎兆
來源: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