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團長去桐寨鋪喝胡辣湯。一家將近40年的胡辣湯老店,在本地名氣很大,連招牌都沒有,卻生意火爆。
前幾天跟朋友一起吃飯,聊起了桐寨鋪的胡辣湯,朋友說:非常喜歡桐寨鋪胡辣湯的味道,但沒有以前好喝了...
對於美食,團長從不馬虎。天不亮就起床,從南陽趕到桐寨鋪,再嘗嘗這家胡辣湯,是不是三年前的味道~!
依然沒有門頭招牌,喝胡辣湯的人一如既往的多。店老闆也沒換,就連胡辣湯鍋,都保持著三年前的位置。
就是這麼一鍋熱騰騰、香噴噴的胡辣湯,把團長從南陽市區「勾引」到桐寨鋪。也是很多桐寨鋪遊子,心心念的家鄉美味。
唯一改變的是炸油饃鍋,以前燒的是煤,現在改用電,比以前乾淨多了。炸油饃的師傅依然動作麻利,一次下鍋四根,香氣四溢。
在油鍋裡浸泡多年的大笊籬,用的得心應手。這種炸油饃的手法,大概只能在唐河縣看到,炸三遍,翻三遍,浸透炸香...
為啥叫油饃而不是油條?唐河人都知道,油饃是外焦裡軟,就算放涼了,依然不影響口感,放三天再加熱,依然軟香筋道。
在市區買油條,都是三元五元的買,桐寨鋪人買油饃,不少人買一次就是十元二十元。給孩子稍,給鄰居帶,吃不完了放冰箱,啥時候吃都中~
三年前,胡辣湯小碗2塊錢,大碗3塊錢。隨著物價的上漲,現在的胡辣湯大小碗各漲了1塊錢。小碗跟市區的胡辣湯碗一樣,大碗一般人喝不完。
桐寨鋪的胡辣湯,真是湯,喝的是味道,不需要太多配菜。粘稠一碗配菜,那就不是胡辣湯了,是大鍋菜。
這碗胡辣湯,確實如朋友所說,跟以前不一樣了。配菜有麵筋、黃花菜、粉條、黑木耳,少了花生碎。
油饃依然是熟悉的味道,口感筋道軟香。胡辣湯的味道比以前淡了,少了些香味,胡椒的辣和回味的麻,也沒有之前那麼明顯了...
或許變的不是胡辣湯的味道,是團長的口味變了。無論怎樣,團長仍然深愛這家鄉的熟悉味道,一碗胡辣湯,配著油饃,滿滿的幸福!
時光倒流幾十年,那時還沒有網際網路,南陽房價還沒那麼高。而這些市井老店,已經有了自己的故事。在南陽人心裡紮下了深根,用味道默默講述著時光的變遷....
桐寨鋪胡辣湯
地址:桐寨鋪鎮萬興隆量販斜對面(桐寨鋪街十字路口向南50米路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