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碗賣了30多年的胡辣湯,3塊錢1碗!承載著兩代南陽人的回憶!

2020-12-11 南陽吃貨圈

三年前,團長去桐寨鋪喝胡辣湯。一家將近40年的胡辣湯老店,在本地名氣很大,連招牌都沒有,卻生意火爆。

前幾天跟朋友一起吃飯,聊起了桐寨鋪的胡辣湯,朋友說:非常喜歡桐寨鋪胡辣湯的味道,但沒有以前好喝了...

對於美食,團長從不馬虎。天不亮就起床,從南陽趕到桐寨鋪,再嘗嘗這家胡辣湯,是不是三年前的味道~!

依然沒有門頭招牌,喝胡辣湯的人一如既往的多。店老闆也沒換,就連胡辣湯鍋,都保持著三年前的位置。

就是這麼一鍋熱騰騰、香噴噴的胡辣湯,把團長從南陽市區「勾引」到桐寨鋪。也是很多桐寨鋪遊子,心心念的家鄉美味。

唯一改變的是炸油饃鍋,以前燒的是煤,現在改用電,比以前乾淨多了。炸油饃的師傅依然動作麻利,一次下鍋四根,香氣四溢。

在油鍋裡浸泡多年的大笊籬,用的得心應手。這種炸油饃的手法,大概只能在唐河縣看到,炸三遍,翻三遍,浸透炸香...

為啥叫油饃而不是油條?唐河人都知道,油饃是外焦裡軟,就算放涼了,依然不影響口感,放三天再加熱,依然軟香筋道。

在市區買油條,都是三元五元的買,桐寨鋪人買油饃,不少人買一次就是十元二十元。給孩子稍,給鄰居帶,吃不完了放冰箱,啥時候吃都中~

三年前,胡辣湯小碗2塊錢,大碗3塊錢。隨著物價的上漲,現在的胡辣湯大小碗各漲了1塊錢。小碗跟市區的胡辣湯碗一樣,大碗一般人喝不完。

桐寨鋪的胡辣湯,真是湯,喝的是味道,不需要太多配菜。粘稠一碗配菜,那就不是胡辣湯了,是大鍋菜。

這碗胡辣湯,確實如朋友所說,跟以前不一樣了。配菜有麵筋、黃花菜、粉條、黑木耳,少了花生碎。

油饃依然是熟悉的味道,口感筋道軟香。胡辣湯的味道比以前淡了,少了些香味,胡椒的辣和回味的麻,也沒有之前那麼明顯了...

或許變的不是胡辣湯的味道,是團長的口味變了。無論怎樣,團長仍然深愛這家鄉的熟悉味道,一碗胡辣湯,配著油饃,滿滿的幸福!

時光倒流幾十年,那時還沒有網際網路,南陽房價還沒那麼高。而這些市井老店,已經有了自己的故事。在南陽人心裡紮下了深根,用味道默默講述著時光的變遷....

桐寨鋪胡辣湯

地址:桐寨鋪鎮萬興隆量販斜對面(桐寨鋪街十字路口向南50米路東)

相關焦點

  • 夫妻擺攤賣早餐,1碗4元,顧客大排長隊購買,一大鍋500碗不夠賣
    夫妻擺攤賣早餐,1碗4元,顧客大排長隊購買,一大鍋500碗不夠賣!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中國的美食種類特別的多,我們幾天幾夜都是說不完的。我們都知道不同的地方有著各自的特色美食文化,其實在說到河南這個地方的美食,可以說也是多得數不勝數。
  • 一天能賣上百碗!幹了這碗最地道的河南胡辣湯,製作方法大公開
    是豆漿油條、煎餅果子、包子茶葉蛋還是胡辣湯水煎包,雞蛋灌餅豆腐腦?對於鄭州人來講,河南燴麵、胡辣湯、豆沫……這樣的美食不管何時何處,都能讓河南老鄉倍感暖心,河南人對吃的講究自是不比旁人少半分,關於早餐更是說不盡、道不完。然而胡辣湯,大抵就是漂泊在外的河南人記憶中的早餐吧。
  • 「舌尖3」開播:神奇穿山灶做出十碗席 胡辣湯終登臺
    陝州的十碗席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系陝州名吃珍品,2011年「地坑院營造技藝」也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胡辣湯」讓河南人了卻鄉愁有人戲言,「判斷一個人是不是正宗河南人的標準是他愛不愛喝胡辣湯」。確實,一碗貌不驚人的胡辣湯是河南人的最愛。
  • 河南平頂山這家24年的胡辣湯店,開門排長隊,每天只賣500碗
    胡辣湯是河南的一種特色美食,它看起來醜醜的,但是味道和營養都非常出色,是河南人離不了的早餐之一。平頂山有一家做胡辣湯的店,味道非常出眾,這家店的老闆是半路出家,原來他是殺牛出身,後來轉行做了胡辣湯,別看老闆中途轉行,可是他不想做二把刀,而是一門心思想把這胡辣湯做到最好,因此老闆嘗過很多家胡辣湯,對這些店裡的胡辣湯做了總結又加以改良,做出來的胡辣湯味道特別好喝,雖然店的位置很偏僻,但是生意卻很紅火,每天開門就排長隊。
  • 天津大姐做撈麵30多年,打滷面炸醬麵一碗10塊錢,一天只賣300碗
    天津人對撈麵有特殊的情感,天津人找個由頭就吃撈麵,特別是家裡有喜事的時候,撈麵是必吃的,天津每個人家裡做的面,大致相同,每家又都有不同的具體方法和配料,但是有個共同的點,那就是都很好吃。現在有了網絡自媒體,好吃的美食不會再局限於周圍人知道,通過媒體推波助瀾,很多外表不起眼小館子,因店裡做的食物好吃而走紅,不光能吸引當地的食客光顧,還能引來全國各地的美食愛好者。
  • 80後胡辣湯女神,長得非常像佟麗婭,並且盛好每1碗胡辣湯哦!
    大家一聽到美食,肯定會想到讓人垂涎三尺的食物,真的是讓人回味無窮啊!大家也都知道,我國是「民以食為天」的。並且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想必大家居住的地方也一定有各種各樣的美食,然而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卻是,80後胡辣湯女神,長得非常像佟麗婭,並且盛好每1碗胡辣湯哦!
  • 河南西華縣舉辦胡辣湯大賽,有人往碗裡加海參、鮑魚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於揚 實習生 郭磊 文圖濃厚鮮香,麻辣交融,別看只是一碗胡辣湯,卻可做出大產業。在逍遙胡辣湯的發源地周口市西華縣,每年從事胡辣湯產業的群眾達20萬餘人,年增加收入40多億元。每輪比賽時間為20分鐘,要求每位參賽選手熬製出大約21碗胡辣湯,供評委打分。火苗搖曳的鐵鍋前,來自天南地北的熬湯師傅們提前備好了各自的配料,蔥花、木耳、肉片幾乎是每位熬湯人的標配,但口味不同的秘訣則在於靜心選制的調料之間。那些飄散著胡辣辛香的粉料,是每位師傅的看家本領。從食材的搭配,到火候的把控,賽場上的師傅們一絲不苟,用心打磨每一道工序。
  • 20年小攤沒門面,1碗4元,每天賣出600碗,生意紅火熱鬧像菜市場
    20年小攤沒門面,1碗4元,每天賣出600碗,生意紅火熱鬧像菜市場雖然現在我們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普遍提高了,平時吃的美食都非常上檔次,可是不管因為平時跟同學出去聚會還是跟同事去聚餐,吃的東西有多麼高級,在我們心底最惦念的人就是一些普通的家常美味,有些東西即使是我們吃了幾十年也不會感覺膩
  • 南陽縣域的「3」碗面,各具特色,火爆異常?堪稱「家味兒」
    涅陽縣城的「三碗面」在南陽盆地中,距離南陽最近的有兩個縣,一個是以「劉秀佘旗」為起因,以周總理親自改名的「社旗縣」,另一個就是承載南陽「玉文化」的玉都鎮平縣,今天我們就一起進入鎮平,來感受有著「玉雕之鄉」、「地毯之鄉」、「金魚之鄉」等美譽的千年古縣城——鎮平!
  • 這一碗胡辣湯跟河南人一樣,被人誤解太多,吃過的人才知道是真香!
    足足等了兩季,它終於才登上了《舌尖3》,這一碗不僅凝聚了河南人的味蕾回憶也成為在外漂泊遊子的一種情懷。我想這句流傳頗廣的話語也充分詮釋了河南人對胡辣湯這一美食的熱愛吧!這是一家會讓人上癮的胡辣湯,牛排幾乎能蓋滿半個碗面,軟爛入味滷香味很濃。
  • 河南人的早餐不只胡辣湯,還有這碗傳了六代人的老手藝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前段時間我們推過一篇關於北舞渡胡辣湯的推文(《一天賣出幾千碗胡辣湯,這個景兒在當地天天都能看到》),一傳到各大網站就引來不少網友的關注。可在外地網民的留言中,我們也發現了一個Bug。
  • 舌尖上的河南,這4碗胡辣湯你喝過幾種?哪一個在你心中最好喝?
    就拿人口大省河南來說吧,眾所周知,河南屬於華中地區,交通十分大發達,是全國鐵路和公路匯聚和交會十分密集的省份,也因此為河南省帶來了快速的發展,很多人也此謀生,這裡的飲食文化也是融合了南北的特色,產生了很多與眾不同而又極具特色的美食。在河南眾多的美食小吃中,有這麼一種,它平淡而不平庸,平常而不簡單,是深受河南人喜愛的早餐小吃,它就是胡辣湯。
  • 讓人無法下咽的特色北京小吃,比胡辣湯還粘稠,只能端碗對著喝
    讓人無法下咽的特色北京小吃,比胡辣湯還粘稠,只能端碗對著喝。在很久以前,因為交通出行的方式非常落後,所以人們幾乎是很少出遠門的。這種相對比較「封閉」的生活環境,就讓不同的地區之間產生了很多的文化差異。其中最突出的應該就是飲食的差異了吧。在不同的地區總有數不清的特色美食存在。
  • 胡辣湯,胡辣湯,我滴胡辣湯~
    對於一個河南人來說,離開河南想要找一碗好吃的胡辣湯,太難了。很多人都認為胡辣湯是小吃,難登大雅之堂;也有人認為胡辣湯賣相不好,省外(尤其是南方)基本沒市場。可是,胡辣湯是那一種「吃過才知道多好吃」的存在。
  • 河南人的早晨和回憶都從一碗胡辣湯開始
    而作為河南人的早餐標配,每一碗胡辣湯背後,也都有一些感情的事兒。    胡辣湯看起來不太上檯面,就連《舌尖上的中國》都曾反饋說拍不出它的「可愛」,但對於河南人來說,它是和WiFi同樣重要的東西。    早晨起床,路邊攤來一碗熱乎乎的胡辣湯,搭配著小油條、水煎包,如果與朋友結伴一起,那就雞蛋、牛肉盒再來一套。看,這就是大多數河南人的清晨日常。
  • 南陽的大特點是「3碗面」:一個大碗,很多肉和一個蒸的
    民國時期,上海的三個大亨中的一個說:「人生有三碗面,最難吃:人面、場面、情面,」哲學豐富,看起來簡單,卻充滿了獨特的社會特徵,三碗麵條很值錢,無數的人都很窮,他們很難達到人生理想的高度!有一個大碗叫方正燉麵條對於南陽方城燉麵條,「大碗」是最直觀的感覺;曾幾何時是被一個遠方的訪客訪問的,幾天後,一個朋友想嘗嘗南陽的地域特色,於是,幾人興高採烈地去了方城品嘗最有特色的方城燉麵條,當時,幾乎所有有特色的方城燉麵條都是由小店經營的,坐在擁擠而簡陋的方桌上,老闆的妻子問道:你想要一個大碗嗎?中碗?小碗?
  • 10塊錢成本,做1碗誘人的「蟹黃面」,學會這做法,能以假亂真
    10塊錢成本,做1碗誘人的「蟹黃面」,學會這做法,能以假亂真這個季節,其實螃蟹還是挺肥的,蟹黃也很飽滿。前幾天朋友來家裡吃飯,就帶了2斤螃蟹,個個都是滿黃的,吃著真過癮。但是螃蟹價格太貴了,三四十塊錢一斤,平時真不捨得購買。
  • 農村大叔推車賣「它」,5元1碗,每天能賣300碗,顧客開車來吃!
    農村大叔推車賣「它」,5元1碗,每天能賣300碗,顧客開車來吃!美食遭遇心情的時候,美食已不僅僅是簡單的味覺感受,更是一種精神享受。也是一種場合。場合好,吃起來也有味道、人人都想吃上自己喜歡的。世界各地美食文化博大精深,營養物質各不相同,品味更多美食,享受更多健康。
  • 一隻搪瓷碗的回憶
    時光飛逝,三十多年了還保留著這隻搪瓷碗,它引起了我無限的回憶。餐廳師傅給他們打菜,每當勺子裡有一塊肉,師傅就哆哆嗦嗦的給晃蕩出來了,這引起了體育生的極大不滿,他們採取了一些不恰當的行為,端起碗中的菜潑向了櫥窗裡面的師傅,裡面師傅也不是吃乾飯的,用湯勺舀菜潑向體育生,頓時,一場了潑菜大戰開始了,學校領導得到消息及時制止了這種行為,批評了食堂師傅,結果直接導致了他給體育生打飯不再把肉給晃蕩出來了,體育生滿意了。
  • 退休阿姨賣「特色」美食,一天能賣上百碗,附近居民的最愛!
    退休阿姨賣「特色」美食,一天能賣上百碗,附近居民的最愛!現在每個人對於美食的理解都不同,像我們大部分年輕人,都會覺得那些看起來好看,特別有趣的美食,才能吸引到我們,要不然那些網紅美食,也不會那麼受追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