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正式發文!嚴禁學生將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屏幕產品帶入課堂!

2021-02-11 高平人網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學生近視問題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實加強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根據《教育部等八部門關於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的通知》(教體藝〔2018〕3號)要求,結合我省實際,現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到2023年,力爭實現全省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在2018年的基礎上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到2030年,實現全省兒童青少年新發近視率明顯下降,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整體水平顯著提升,6歲兒童近視率控制在3%左右,小學生近視率控制在38%以下,初中生近視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階段學生近視率下降到70%以下,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優秀率達25%以上。

(一)家庭

強化家長首責。家長應當依法履行監護人職責,掌握科學用眼護眼基本知識,提供良好的居家視覺環境,隨時糾正孩子不良用眼行為,及時發現孩子視力異常跡象並帶其到眼科醫療機構檢查。

保障孩子戶外活動時間。家長應當營造良好的家庭戶外活動氛圍,督促孩子進行戶外活動或體育運動,保障孩子在家時每天戶外自然光下活動1小時以上。

嚴格控制電子屏幕產品使用。家長陪伴孩子時應當以身示範,不使用或儘量少使用電子屏幕產品,同時嚴格控制孩子特別是學齡前兒童使用電子屏幕產品。孩子非學習目的使用電子屏幕產品單次不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不超過1小時。孩子使用電子屏幕產品學習30-40分鐘後,應休息遠眺放鬆10分鐘。孩子年齡越小,連續使用電子屏幕產品的時間應越短。

保障睡眠和營養。家長應當營造良好的睡眠條件和環境,確保小學生每天睡眠10小時、初中生9小時、高中生8小時。家長應當了解基本的營養科學知識,讓孩子多吃魚類、水果、綠色蔬菜等有益於視力健康的營養膳食。

(二)學校

加強視力健康教育。依託入學新生教育和健康教育課程,向學生講授保護視力的意義和方法,提高其主動保護視力的意識和能力。充分利用學校閉路電視、廣播、宣傳欄、家長會、家長學校等方式和途徑,開展科學用眼護眼健康教育。培養培訓健康教育教師,開發和拓展視力健康教育課程資源。支持鼓勵學生成立健康教育社團,開展視力健康同伴教育。

減輕學生學業負擔。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組織安排教學活動,嚴格按照「零起點」正常教學,注重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不得隨意增減課時、改變難度、調整進度。強化年級組和學科組對作業數量、時間和內容的統籌管理。嚴禁幼兒園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小學三至六年級書面家庭作業完成時間不得超過60分鐘,初中不得超過90分鐘。高中應合理安排作業時間,寄宿制學校應縮短學生晚上學習時間。科學布置作業,提高作業設計質量,促進學生完成好基礎性作業,強化實踐性作業,減少機械、重複訓練。

加強考試管理。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嚴禁以各種名義組織考試選拔學生。嚴格控制義務教育階段校內統一考試次數,小學一二年級每學期不得超過1次,其他年級每學期不得超過2次。嚴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學生考試成績和排名;嚴禁以各類競賽獲獎證書、學科競賽成績或考級證明等作為招生入學依據。

改善視覺環境。改善教學設施和條件,鼓勵採購符合標準的可調節課桌椅和坐姿矯正器。嚴格按照普通中小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建設標準,落實教室、宿舍、圖書館(閱覽室)等採光和照明要求,使用利於視力健康的照明設備。新建、改建、擴建中小學校教室照明衛生應全部達標,其餘中小學校2023年前實現教室照明衛生全部達標。根據學生座位視角、教室採光照明狀況和學生視力變化情況,及時調整學生座位,每學期對學生課桌椅高度進行個性化調整。

堅持眼保健操等護眼措施。中小學校要嚴格組織學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教師應隨時督促學生嚴格遵守「一尺、一拳、一寸」讀寫姿勢要求,糾正學生不良讀寫姿勢。教師發現學生有看不清黑板、經常揉眼等跡象,應提醒並督促其及時檢查視力情況。

強化戶外體育鍛鍊。強化陽光體育,確保中小學生在校每天1小時以上體育活動時間。嚴格落實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確保小學一二年級每周4課時,小學三至六年級和初中每周3課時,高中每周2課時。中小學校每天大課間體育活動不少於30分鐘。

科學合理使用電子屏幕產品。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屏幕產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應實行統一保管制度。學校教育本著按需的原則合理使用電子屏幕產品,教學和布置作業不依賴電子屏幕產品,使用電子屏幕產品開展教學時長原則上不超過教學總時長的30%,原則上採用紙質作業。

定期開展視力監測。小學要接收醫療衛生機構轉來的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電子檔案,確保一人一檔,並隨學籍變化實時轉移。在衛生健康部門指導下,嚴格落實學生健康體檢制度和每學期2次視力監測制度,對視力異常的學生進行提醒教育,為其開具個人運動處方和保健處方,及時告知家長帶學生到眼科醫療機構檢查。學校和醫療衛生機構要及時將視力監測和篩查結果記入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電子檔案。

科學保育保教。幼兒園應當嚴格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重視主題活動和遊戲對3-6歲兒童成長的價值,嚴禁幼兒園「小學化」教學。白託幼兒園兒童平均每天戶外活動2小時以上,全託幼兒園兒童平均每天戶外活動3小時以上,其中體育活動時間平均每天均不得少於1小時。幼兒園應當提供營養均衡、有益於視力健康的膳食,促進幼兒視力保護。保教活動嚴格控制使用電視、投影等設備,兒童觀看電視和投影每天不得超過1小時。

(三)醫療衛生機構

建立視力檔案。嚴格落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關於0-6歲兒童眼保健和視力檢查工作要求,從2019年起,0-6歲兒童每年眼保健和視力檢查覆蓋率達90%以上。依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立全省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管理信息系統,建立並及時更新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電子檔案,隨兒童青少年入學實時轉移。在學校配合下,開展中小學生視力篩查,將眼部健康數據(包括屈光度、眼軸長度、屈光介質參數等)及時更新到視力健康電子檔案中。協助衛生健康和教育部門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調查與近視率核定工作,收集分析數據並起草情況報告。

規範診斷治療。依託省人民醫院建立省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技術指導體系,承擔全省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技術指導工作。縣級及以上綜合醫院應當普遍開展眼科醫療服務,檢查和矯治情況及時記入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電子檔案。

(四)有關部門

省教育廳:重點支持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改革試驗區、試點縣市區建設,會同省衛生健康委逐年遴選建設一批省級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示範中小學、示範幼兒園。進一步健全學校體育衛生發展制度和體系,不斷完善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加快體育與健康師資隊伍建設,深化學校體育、健康教育教學改革,積極推進校園體育項目建設。推動市州、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加強現有中小學衛生保健機構建設,按照標準和要求強化人員和設施設備配備。會同省衛生健康委指導市縣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調查和近視率核定工作,負責協調入校現場調查、學生組織等工作。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健康教育,督促學校在入學新生教育、健康教育課程中強化視力健康教育,開展形式多樣的視力健康教育主題活動。

省衛生健康委:培養優秀視力健康專業人才,在有條件的社區設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站點。加強基層眼科醫師、眼保健醫生、兒童保健醫生培訓,提高視力篩查、常見眼病診治和急診處置能力。加強視光師培養,確保每個縣市區有合格的視光專業人員提供規範服務。加強全省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及其相關危險因素監測網絡、數據收集與信息化建設。會同省教育廳組建全省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和視力健康專家隊伍,指導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治和視力健康管理工作。會同省教育廳指導市縣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調查和近視率核定工作,負責協調組織、制定調查方案、專業指導和質量控制等工作。會同相關部門按照國家有關標準要求,對學校、託幼機構和校外培訓機構教室採光和照明情況以「雙隨機」(隨機抽取衛生監督人員,隨機抽取學校、託幼機構和校外培訓機構)方式進行抽檢、記錄並公布。

省體育局:加強兒童青少年戶外活動和體育鍛鍊場地設施建設,持續推動各類公共體育設施向兒童青少年開放。積極引導支持社會力量開展兒童青少年體育活動,動員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為廣大兒童青少年參與體育鍛鍊提供指導。

省財政廳:統籌省級教育、衛生專項資金,保障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工作經費,用於開展全省年度近視調查和近視率核定、視力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加強機構建設、建設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試點縣市區和改革試驗區、建設湖南省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示範中小學和幼兒園。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會同省教育廳、省衛生健康委完善學校校醫、保健教師和健康教育教師職稱評審政策。

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嚴格監管驗光配鏡行業,加強眼視光產品監管,依法對驗光配鏡計量器具實施強制核定,加強計量監管。整頓配鏡行業秩序,加大對眼鏡和眼鏡片生產、流通和銷售等執法檢查力度,規範眼鏡片市場,杜絕不合格眼鏡片流入市場。加強廣告監管,依法查處虛假違法近視防控產品廣告。

省新聞出版局:嚴把網路遊戲出版審核關,營造清朗有序的網絡文化空間。加強對遊戲出版企業的監督管理,督促遊戲出版企業嚴格實施網路遊戲防沉迷系統和實名認證,引導兒童青少年科學適度使用網路遊戲出版物。

省廣播電視局: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刊、網絡、新媒體等作用,通過公益廣告等形式,多層次、多角度宣傳推廣近視防治知識。

(一)強化主體責任。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本地區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措施落實。各市州、縣市區要建立健全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機制,定期研究全面推進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嚴禁各級人民政府片面以學生考試成績和學校升學率考核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將視力健康納入素質教育,將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課業負擔等納入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評估體系,對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連續三年下降的地方和學校,依法依規予以問責。

(二)加強評議考核。建立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工作評議考核制度,評議考核辦法由省教育廳、省衛生健康委、省體育局制訂,在省衛生健康委、省教育廳抽樣調查取得的全省2018年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基線數據的基礎上,從2019年起,開展市州人民政府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工作評議考核,結果向社會公布。

(三)加強教育督導。政府教育督導部門應當將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納入教育督導,進一步強化責任區督學防控職責,督促綜合防控政策措施落實。

相關焦點

  • 湖南正式發文!嚴禁學生將手機等電子屏幕產品帶入課堂
    嚴格控制電子屏幕產品使用。家長陪伴孩子時應當以身示範,不使用或儘量少使用電子屏幕產品,同時嚴格控制孩子特別是學齡前兒童使用電子屏幕產品。孩子非學習目的使用電子屏幕產品單次不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不超過1小時。孩子使用電子屏幕產品學習30-40分鐘後,應休息遠眺放鬆10分鐘。孩子年齡越小,連續使用電子屏幕產品的時間應越短。
  • 湖南嚴禁學生將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屏幕產品帶入課堂,八部門發文,綜合施策
    嚴格控制電子屏幕產品使用。家長陪伴孩子時應當以身示範,不使用或儘量少使用電子屏幕產品,同時嚴格控制孩子特別是學齡前兒童使用電子屏幕產品。孩子非學習目的使用電子屏幕產品單次不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不超過1小時。孩子使用電子屏幕產品學習30-40分鐘後,應休息遠眺放鬆10分鐘。孩子年齡越小,連續使用電子屏幕產品的時間應越短。
  • 【局長推薦】湖南嚴禁學生將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屏幕產品帶入課堂,八部門發文,綜合施策
    嚴格控制電子屏幕產品使用。家長陪伴孩子時應當以身示範,不使用或儘量少使用電子屏幕產品,同時嚴格控制孩子特別是學齡前兒童使用電子屏幕產品。孩子非學習目的使用電子屏幕產品單次不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不超過1小時。孩子使用電子屏幕產品學習30-40分鐘後,應休息遠眺放鬆10分鐘。孩子年齡越小,連續使用電子屏幕產品的時間應越短。
  • 湖南八部門正式發文: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屏幕產品均不準帶入課堂
    嚴格控制電子屏幕產品使用。家長陪伴孩子時應當以身示範,不使用或儘量少使用電子屏幕產品,同時嚴格控制孩子特別是學齡前兒童使用電子屏幕產品。孩子非學習目的使用電子屏幕產品單次不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不超過1小時。孩子使用電子屏幕產品學習30-40分鐘後,應休息遠眺放鬆10分鐘。
  • 安徽教育廳發文:嚴禁學生帶手機平板電腦等進課堂
    近日,安徽省教育廳頒布《安徽省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實施方案》,方案要求:將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納入素質教育;保證中小學生每天1小時校園體育活動;減輕學生學業負擔;嚴禁學生將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帶入課堂……視力健康納入素質教育
  • ...青少年近視,嚴禁電子產品入課堂,家長要引導孩子多參加戶外運動
    中新網北京11月7日電 (記者 杜燕)學生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嚴禁帶入課堂,小學一、二年級嚴禁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初中生每天睡眠時間不低於9小時?7日,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等十部門聯合出臺《北京市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十條措施》(簡稱「措施」)。到2030年,實現北京市兒童青少年新發近視率明顯下降,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整體水平顯著提升。
  • 南寧已嚴禁學生將手機帶入課堂,不少家長反對
    據悉,南寧早有嚴控中小學生攜帶智慧型手機進校園的要求。2019 年 6 月,教育部門發出《致全市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明確提出未經學校同意,中小學生不得將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帶進校園。如果學生必須帶智慧型手機進校園,請家長向學校提出書面申請,說明理由,經同意後方可帶入校園。
  • 今秋開學起,銀川禁止中小學生帶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上學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同學都配有手機,在方便了與家長、同學聯繫的同時,其負面影響也不可忽視。近日,記者從銀川市教育局獲悉,自2020年秋季開學起,全市中小學校全面禁止學生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帶入校園,學校因教育教學工作需要學生使用平板電腦的,應指定專人加強管理,嚴禁學生使用平板電腦進行與教育教學無關的活動。
  • 嚴禁電子產品進課堂、嚴禁電子版家庭作業,你支持嗎?
    近日,教育部再下嚴令,嚴禁學生將電子產品帶入課堂,並且嚴禁教師布置電子版的家庭作業。這一政策再次引發人們的熱議,對於這一政策,人們也是褒貶不一。那麼,我們究竟應該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首先小編是支持「禁止留電子版作業」的,或者說在大學之前的學習道路上是非常支持的。
  • 湖南又一市出臺通知:禁止手機等電子產品進入中小學課堂
    7月4日,永州市教育局公布了《關於全面禁止中小學生攜帶手機等電子產品進入課堂的通知》(下稱《通知》)。為貫徹落實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教育引導工作的緊急通知》精神,按照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的《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的要求,永州將禁止中小學生攜帶手機等電子產品進入課堂。
  • 關於禁止攜帶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進校園的倡議書
    為了進一步加強校園管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依據國家、省、市《關於嚴禁中小學生攜帶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進入學校的通知》文件精神,結合我校教育教學實際
  • 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帶入課堂!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
    近年來,由於中小學生課內外負擔加重,手機、電腦等帶電子屏幕產品(以下簡稱電子產品)的普及,用眼過度、用眼不衛生、缺乏體育鍛鍊和戶外活動等因素,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居高不下、不斷攀升,近視低齡化、重度化日益嚴重,已成為一個關係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問題。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需要政府、學校、醫療衛生機構、家庭、學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需要全社會行動起來,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睛。
  • 「不得將手機帶入校園」是善意保護
    《通知》要求,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確有需求的,須經家長同意、書面提出申請,進校後應將手機由學校統一保管,禁止帶入課堂。(2月1日《中國新聞網》)  截至2019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為1.75億,未成年人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93.1%。其中,手機是未成年人使用最多的上網工具。不僅在家裡用手機,不少學生還將手機帶入校園,成為當下備受關注的教育問題。
  • 禁止中小學生將手機帶入校園?教育部正式回應
    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883號建議的答覆教基建議〔2020〕335號您提出的「關於禁止中小學生將智慧型手機帶入校園的建議」收悉,現答覆如下:建設綠色網絡,引導中小學生合理上網、健康上網是加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重要內容。
  • 禁止中小學生將手機帶入校園?教育部正式回應了!
    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883號建議的答覆教基建議〔2020〕335號您提出的「關於禁止中小學生將智慧型手機帶入校園的建議」收悉,現答覆如下:建設綠色網絡,引導中小學生合理上網、健康上網是加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重要內容。
  • 中小學生不得將手機帶入校園!以後不用在手機上做作業啦?
    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不得使用手機布置作業或要求學生利用手機完成作業《通知》要求,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確有需求的,須經家長同意、書面提出申請,進校後應將手機由學校統一保管,禁止帶入課堂。《通知》強調,學校要將手機管理納入學校日常管理,制定具體辦法,明確統一保管的場所、方式、責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裝置。
  • 【重磅】禁止中小學生將手機帶入校園?教育部正式回應了!
    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883號建議的答覆教基建議〔2020〕335號您提出的「關於禁止中小學生將智慧型手機帶入校園的建議」收悉,現答覆如下:建設綠色網絡,引導中小學生合理上網、健康上網是加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重要內容。
  • 嚴禁手機帶入中小學課堂!手機要不要收回?這些建議趕緊看一下
    針對中小學生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的現象,近日,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明確規定,學校指導學生科學規範使用電子屏幕產品。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屏幕產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要進行統一保管。使用電子屏幕產品開展教學時長原則上不超過教學總時長的30%,原則上採用紙質作業。
  • 今年秋季開學起,銀川全面禁止中小學生帶手機等電子產品上學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學生都配有手機在方便與家長、同學聯繫的同時其負面影響也不可忽視近日記者從銀川市教育局獲悉自2020年秋季開學起全市中小學校全面禁止學生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帶入校園學校因教育教學工作需要學生使用平板電腦的應指定專人加強管理嚴禁學生使用平板電腦進行與教育教學無關的活動
  • 禁止中小學生將智慧型手機帶入校園?剛剛,教育部正式回應
    11月13日,教育部網站發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883號建議的答覆》(以下簡稱《答覆》),披露了教育部答覆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關於禁止中小學生將智慧型手機帶入校園的建議」的具體內容。2018年8月,教育部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等8部門印發的《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要進行統一保管。學校教育本著按需的原則合理使用電子產品,教學和布置作業不依賴電子產品,使用電子產品開展教學時長原則上不超過教學總時長的30%,原則上採用紙質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