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已嚴禁學生將手機帶入課堂,不少家長反對

2021-02-22 南國早報

據悉,南寧早有嚴控中小學生攜帶智慧型手機進校園的要求。2019 年 6 月,教育部門發出《致全市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明確提出未經學校同意,中小學生不得將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帶進校園。

如果學生必須帶智慧型手機進校園,請家長向學校提出書面申請,說明理由,經同意後方可帶入校園。2020 年 5月,南寧市教育局等十一個部門聯合印發《南寧市中小學生減負工作實施方案》中,也明確嚴禁學生將手機帶入課堂

記者從南寧多所中小學獲悉,學校均不允許攜帶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進入校園。通常學校發現學生在此方面違規,處理也非常嚴格,輕則收繳學生手機代為保管,重則讓學生回家反省幾天,甚至直接給予留校察看處分

南寧四十七中副校長王麗介紹,個人確實需要帶手機到學校的,由家長寫申請。該校各班都有一個手機收納盒,每天早上會有班幹部將學生帶到學校的手機裝到收納盒,由班主任保管,放學後再還給學生。

▲來源:視覺中國

黎先生的兒子 9 歲生日時,他送了個手機作生日禮物,本來想讓孩子利用手機查找資料,沒想到手機變成了「遊戲機」。每天在放學路上、在家吃飯時、晚上睡覺前,兒子都沉浸在遊戲世界裡,和同學聊天也多和遊戲有關。

黎先生嘗試了各種辦法進行管教,但收效甚微。對於教育部印發的《通知》,他表示支持。

作為一名高一年級孩子的爸爸,家長徐傑則認為,孩子生在網際網路的時代,讓學生脫離手機是不現實的。如果孩子不自律,即便沒收了手機也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黃女士認為,女兒每天獨立上下學,乘坐的交通工具有公交、地鐵,偶爾還會騎共享單車。家裡人有時不在家,孩子還要在外就餐。在黃女士看來,孩子隨身攜帶手機能滿足出行、購物等需要,很有必要。

在教育部的通知中,還有一個要求也讓家長和老師們關注,那就是不得用手機布置作業或要求學生利用手機完成作業。

西鄉塘區一所小學的校長表示,有部分學生不能把作業準確記下來,老師基本上是在教室布置作業後,為了方便家長檢查孩子作業完成情況,會把作業同時發在班級群,方便家長查看,這種情況不叫用手機布置作業

前些年,教育界推崇「網際網路+教育」,確實有些老師喜歡將作業布置在手機 App 上,學生在線上完成作業後,系統會直接批改,並且生成大數據,方便老師了解作業完成情況。但這兩年,經過教育部門反覆排查,並建立了學習類App進校園備案審查制度,要求學生用手機完成作業的情況比較少了。

記者採訪發現,學習類 App 在小學階段使用較為普遍,每名家長基本按照要求下載了一兩個學習類App,中學要求使用學習類App的情況較少。

市民梁先生對孩子用手機做作業有些反感,「不明白為什麼要在手機裡做作業」。梁先生認為,孩子用手機做作業,會越來越依賴手機,遇到不懂的問題不喜歡翻書翻筆記,而是用手機查答案,況且一些網頁有垃圾廣告,孩子本就缺乏自制力,這樣的做作業方式只會讓他們更沉迷手機

對於不準玩手機,孩子們也有自己的看法。「為什麼大人用手機天經地義,我們玩就是荒廢學業?」在初二學生小雅眼中,自己的父母也是「手機奴」,吃飯睡覺上廁所都手機不離身。如果真要規範手機使用,大人應該以身作則。

▲來源:視覺中國

如何才能抵禦手機的誘惑力?南寧三中初中部五象校區政教主任丁莉介紹,當年她當班主任時,很少有學生玩手機,家長也從沒有反饋過孩子沉迷遊戲的情況

丁莉提醒,在手機管控方面,家長也同樣負有監管責任。學校可以製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但很多學生在家裡缺乏規則約束,家長要和孩子協商建立規則,知道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同時,家長也要做好榜樣,多方合力才能讓孩子遠離手機。

歡迎在留言區說出你的觀點

相關焦點

  • 嚴禁學生將手機等電子屏幕產品帶入課堂
    依託入學新生教育和健康教育課程,向學生講授保護視力的意義和方法,提高其主動保護視力的意識和能力。充分利用學校閉路電視、廣播、宣傳欄、家長會、家長學校等方式和途徑,開展科學用眼護眼健康教育。培養培訓健康教育教師,開發和拓展視力健康教育課程資源。支持鼓勵學生成立健康教育社團,開展視力健康同伴教育。減輕學生學業負擔。
  • 嚴禁學生將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屏幕產品帶入課堂!
    依託入學新生教育和健康教育課程,向學生講授保護視力的意義和方法,提高其主動保護視力的意識和能力。充分利用學校閉路電視、廣播、宣傳欄、家長會、家長學校等方式和途徑,開展科學用眼護眼健康教育。培養培訓健康教育教師,開發和拓展視力健康教育課程資源。支持鼓勵學生成立健康教育社團,開展視力健康同伴教育。減輕學生學業負擔。
  • 「不得將手機帶入校園」是善意保護
    《通知》要求,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確有需求的,須經家長同意、書面提出申請,進校後應將手機由學校統一保管,禁止帶入課堂。(2月1日《中國新聞網》)  截至2019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為1.75億,未成年人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93.1%。其中,手機是未成年人使用最多的上網工具。不僅在家裡用手機,不少學生還將手機帶入校園,成為當下備受關注的教育問題。
  • 安徽教育廳發文:嚴禁學生帶手機平板電腦等進課堂
    近日,安徽省教育廳頒布《安徽省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實施方案》,方案要求:將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納入素質教育;保證中小學生每天1小時校園體育活動;減輕學生學業負擔;嚴禁學生將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帶入課堂……視力健康納入素質教育
  • 湖南嚴禁學生將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屏幕產品帶入課堂,八部門發文,綜合施策
    依託入學新生教育和健康教育課程,向學生講授保護視力的意義和方法,提高其主動保護視力的意識和能力。充分利用學校閉路電視、廣播、宣傳欄、家長會、家長學校等方式和途徑,開展科學用眼護眼健康教育。培養培訓健康教育教師,開發和拓展視力健康教育課程資源。支持鼓勵學生成立健康教育社團,開展視力健康同伴教育。減輕學生學業負擔。
  • 【局長推薦】湖南嚴禁學生將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屏幕產品帶入課堂,八部門發文,綜合施策
    依託入學新生教育和健康教育課程,向學生講授保護視力的意義和方法,提高其主動保護視力的意識和能力。充分利用學校閉路電視、廣播、宣傳欄、家長會、家長學校等方式和途徑,開展科學用眼護眼健康教育。培養培訓健康教育教師,開發和拓展視力健康教育課程資源。支持鼓勵學生成立健康教育社團,開展視力健康同伴教育。減輕學生學業負擔。
  • 教育部: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禁止帶入課堂!
    》,提出原則上中小學生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學生確有將手機帶入校園需求的,須經學生家長同意、書面提出申請,進校後應將手機交由學校統一保管,禁止帶入課堂。原文如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  隨著手機的日益普及,學生使用手機對學校管理和學生發展帶來諸多不利影響。
  • ...青少年近視,嚴禁電子產品入課堂,家長要引導孩子多參加戶外運動
    中新網北京11月7日電 (記者 杜燕)學生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嚴禁帶入課堂,小學一、二年級嚴禁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初中生每天睡眠時間不低於9小時?7日,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等十部門聯合出臺《北京市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十條措施》(簡稱「措施」)。到2030年,實現北京市兒童青少年新發近視率明顯下降,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整體水平顯著提升。
  • 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帶入課堂!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
    近年來,由於中小學生課內外負擔加重,手機、電腦等帶電子屏幕產品(以下簡稱電子產品)的普及,用眼過度、用眼不衛生、缺乏體育鍛鍊和戶外活動等因素,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居高不下、不斷攀升,近視低齡化、重度化日益嚴重,已成為一個關係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問題。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需要政府、學校、醫療衛生機構、家庭、學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需要全社會行動起來,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睛。
  • 【關注】陝西:中小學不得用手機布置或完成作業 禁止學生將手機帶入課堂
    多渠道提醒家長履行好學生看管監護責任要點明確,在夯實學校安全主體責任的基礎上,學校和教育部門統籌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家長會、家訪、家長開放日、家長接待日、致家長一封信等各種家校溝通渠道,提醒家長切實履行好學生看管監護責任,準確掌握離校期間孩子動向,關注孩子人際交往和情緒表現,嚴防出現監管真空。重點強化對家長預防學生溺水和網絡沉迷的提醒。
  • 中小學生不得將手機帶入校園!以後不用在手機上做作業啦?
    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不得使用手機布置作業或要求學生利用手機完成作業據教育部網站消息,為保護學生視力,讓學生在學校專心學習,防止沉迷網絡和遊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
  • 嚴禁手機帶入中小學課堂!手機要不要收回?這些建議趕緊看一下
    ,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明確規定,學校指導學生科學規範使用電子屏幕產品。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屏幕產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要進行統一保管。使用電子屏幕產品開展教學時長原則上不超過教學總時長的30%,原則上採用紙質作業。
  • 禁止中小學生將智慧型手機帶入校園?教育部回應了
    近日,教育部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883號建議的答覆中稱,對於「禁止中小學生將智慧型手機帶入校園」的建議,教育部將會同相關部門建立健全網絡安全長效機制。同時將加大工作力度,進一步強化正向引導,加強對中小學健康上網、合理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教育引導工作,鼓勵各地各校積極創新教育方式和手段,完善學校設施設備,加強對中小學生網絡和智慧型手機使用的日常管理。此外,會同相關部門開展未成年人網絡環境專項治理行動,淨化未成年人網絡環境。加強家庭教育指導,發揮家長監管作用,形成教育合力。
  • 禁止中小學生將手機帶入校園?教育部正式回應
    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883號建議的答覆教基建議〔2020〕335號您提出的「關於禁止中小學生將智慧型手機帶入校園的建議」收悉,現答覆如下:建設綠色網絡,引導中小學生合理上網、健康上網是加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重要內容。
  • 禁止中小學生將手機帶入校園?教育部正式回應了!
    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883號建議的答覆教基建議〔2020〕335號您提出的「關於禁止中小學生將智慧型手機帶入校園的建議」收悉,現答覆如下:建設綠色網絡,引導中小學生合理上網、健康上網是加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重要內容。
  • 【重磅】禁止中小學生將手機帶入校園?教育部正式回應了!
    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883號建議的答覆教基建議〔2020〕335號您提出的「關於禁止中小學生將智慧型手機帶入校園的建議」收悉,現答覆如下:建設綠色網絡,引導中小學生合理上網、健康上網是加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重要內容。
  • 禁止中小學生將智慧型手機帶入校園?教育部最新回應!
    2018年8月,教育部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等8部門印發的《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要進行統一保管。學校教育本著按需的原則合理使用電子產品,教學和布置作業不依賴電子產品,使用電子產品開展教學時長原則上不超過教學總時長的30%,原則上採用紙質作業。
  • 家長要先放下手機!揚州邗江給娃娃低頭族開藥方
    另外,超過60%的學生認為使用手機應得到監督和管理;74.5%的學生支持學校禁止學生帶手機;不少家長支持由學校層面出臺措施管理學生使用手機。   邗江將發布手機「使用指南」   為引導全區廣大中小學生合理使用手機,邗江區教育局下發了《關於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手機成癮教育引導工作的意見》,將全面排查學生手機使用情況,要求各學校將預防沉迷手機、沉迷網絡工作責任落實到每個管理環節。《意見》還提醒每位家長承擔起對孩子的監管職責,提高自身素養,帶頭合理使用手機。
  • 禁止中小學生將智慧型手機帶入校園?剛剛,教育部正式回應
    11月13日,教育部網站發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883號建議的答覆》(以下簡稱《答覆》),披露了教育部答覆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關於禁止中小學生將智慧型手機帶入校園的建議」的具體內容。2018年8月,教育部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等8部門印發的《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要進行統一保管。學校教育本著按需的原則合理使用電子產品,教學和布置作業不依賴電子產品,使用電子產品開展教學時長原則上不超過教學總時長的30%,原則上採用紙質作業。
  • 教育部對手機「下手了」,學生們欲哭無淚,家長拍手叫好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也越來越進步,「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的人,可能都擁有屬於自己的手機。作為學生,當然也不例外。由於今年特殊情況的影響,學生們都在家上了一段時間的網課,自然而然也離不開手機。雖然現階段學生們都已經回到學校上課了,但是依然還是會有很多學生把手機帶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