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醫附一院:全力抗疫和日常診療齊步走
重醫附一院以「軍隊戰時速度」在第一時間集結5批醫療隊共209人緊急馳援武漢,為湖北抗疫爭分奪秒、搶佔先機。截至3月5日,重醫附一院援鄂醫療隊累計管理病例1108人,出院及轉出患者566人,參與護理患者813人,心理評估1715人次;開展專家巡診指導77次,遍及11個區縣18家醫院;開展專家會診45次;培訓醫務人員75場次共5118人次。
-
重醫附一院邁入全國三級綜合公立醫院第一方陣
39位,國家監測指標得分834分,國家監測指標等級A+,邁入全國三級綜合公立醫院的第一方陣。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意見》,國家衛生健康委於2019年首次啟動了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由醫療質量、運營效率、持續發展、滿意度評價等4個方面的55項指標構成,國家衛健委根據55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指標中的26個國家監測指標,進行全國三級公立醫院大排名。
-
重醫附一院5支醫療隊馳援湖北 涉及37個科室共209人
發布會上,重醫附一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周發春介紹了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馳援湖北的情況。周發春介紹,為應對新冠疫情肺炎的防控,重醫附一院派出5支醫療隊,共209人。其中,周發春所在的醫療隊是重慶市第八批醫療隊,160名隊員全部來自重醫附一院,醫療隊的任務是整建制接管武漢市第一醫院2個危重症新冠肺炎隔離病區。
-
江津區婦幼保健院加入重醫附一院生殖醫學專科聯盟
');}--> 人民網重慶1月8日電 1月7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重醫附一院)生殖健康與不孕症專科聯盟啟動儀式暨學術交流活動在江津區婦幼保健院成功舉行。新年伊始,江津區婦幼保健院正式加入重醫附一院生殖醫學專科聯盟。
-
就醫更便捷實惠 區婦幼保健院加入重醫附一院生殖醫學專科聯盟
通訊員 郭增明 攝江津網訊(記者 施婉瑩 通訊員 郭增明)1月7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重醫附一院)生殖健康與不孕症專科聯盟啟動儀式暨學術交流活動在江津區婦幼保健院舉行。當天,江津區婦幼保健院正式加入重醫附一院生殖醫學專科聯盟。
-
重醫附一院牽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啟動暨實施工作推進會順利召開
該項目由重醫附一院肖明朝教授牽頭,項目總經費5408萬元,其中中央財政專項資金1208萬元。這是繼2015年肖明朝教授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老齡服務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課題後又一科技部的重點專項。會議由重醫附一院副院長羅天友主持,羅勇院長首先在歡迎辭中介紹了重醫附一院的相關情況,醫院在持續關注西部廣大老年及殘疾群體對康復輔具迫切需求的基礎之上進行了系列研究並取得了長足進展,表示作為項目牽頭單位一定按要求組織項目實施工作,強化法人責任;楊竹副校長表示,學校將在多方面、全方位提供支持,保障並推進項目順利實施;王衛副主任期望項目組緊密合作,攻堅克難,以該項目為契機突破西部康復醫學事業的難點和瓶頸;
-
重醫附一院黨委書記許平看望 「首屆重慶市病理學終身成就獎」得主...
12月11日下午,重醫家屬區錢韻蘭教授家裡像過節一樣熱鬧,重醫附一院黨委書記許平率隊親自將體檢報告送上家門,對其獲終身成就獎表示熱烈祝賀。92歲的老人臉上始終洋溢著幸福的激動之情,連聲道謝並祝願重醫的明天更加美好!
-
重醫附一院迎來首批「眼科小醫生」 科學防控遠離近視眼
7月7日一大清早,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2號樓眼科門診便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小醫生」,他們在重醫附一院眼科專業醫生的指導下,竟為自己的家長做起了眼科檢查。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這正是重醫附一院首屆「我是眼科小醫生」科普活動現場。
-
重醫附一院排名全國第39位 全國三級公立醫院考核成績單出爐
第1眼-重慶廣電消息,日前,全國三級公立醫院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次「高考」成績單出爐,記者了解到,重醫附一院在全國1289家三級綜合醫院績效考核中排名第39位,邁入全國三級綜合公立醫院的第一方陣!
-
重醫附一院基層黨建年度「大考」:聚焦主責、實述嚴評
日前,重醫附一院舉行2019年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會,會議對20個現場述職、34個書面述職的支部書記進行了現場測評。院黨委委員,基層黨總支、黨支部書記,兩委會委員代表,基層幹部群眾代表等參加會議。會議由黨委書記許平主持。
-
一場特殊的生命接力 ——重醫附一院在疫情期間的堅守和逆行
3月18日,武漢市第一醫院,重醫附一院醫護人員為責任病區內最後一名治癒患者送行。重報集團武漢報導組 謝智強 攝溫暖,這是王斌(化名)當下的心情。3月14日,隨著6片眼角膜被植入患者眼底,重醫附一院醫護人員漂亮地打贏了這場硬仗,生命由此延續。「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完成多器官的捐獻和移植手術,對我們來說是一次巨大挑戰。」重醫附一院醫務處處長徐玲說,為了確保移植手術的安全,醫院對捐獻供體和受體都作了嚴格的篩查,並詳細詢問流行病學史、檢查臨床症狀、進行病毒核酸檢測等。
-
重醫附一院周泓羽:讓隊員不能有任何盲點和絲毫鬆懈
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發時間:2020年3月16日地點:武漢市第一醫院記錄者:重醫附一院援武漢醫療隊隊員 周泓羽2003年「非典」那年,我選擇學預防醫學,2008年汶川地震今年2月12日,我成為重醫附一院援武漢醫療隊的一員。在160名隊員中,我是唯一的醫院感染管理科專職人員。感控的絕對重要性,隊員的關注和期望,都是實實在在的壓力。在日復一日的感控培訓、督導和提醒中,我似乎把自己訓練成了「碎碎念」的老婆婆。
-
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 對外援國際對內恢復診療 重醫附一院這樣做
在中國政府援阿爾及利亞抗疫醫療專家組,重慶專家就有15位,其中大部分來自於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在成為醫療隊的副隊長之前,郭述良已經積累了豐富的抗議經驗,他不僅是重醫附一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間,他還是重慶市新冠肺炎市級醫療救治專家顧問組副組長、萬州片區專家組組長。新冠疫情發生以後,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像郭述良這樣被派往國內外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有217人。
-
渝醫戰疫日記|重醫附一院張夢成:一封特別的感謝信
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發時間:2020年3月11日地點:武漢市第一醫院記錄者:重醫附一院援武漢醫療隊隊員、婦科護士 張夢成支援湖北已經快一個月,期間發生了太多令人難忘的事情。重醫附一院援武漢醫療隊隊員張夢成。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發慢慢地,我們熟悉了起來,每次如果我上白班,他都要求我來輸液,說我打針不疼,精神好的時候,還笑著開玩笑,叫我張老師。
-
重醫附一院血液科成功舉辦2019國際慢粒日患教活動
據悉,本次患教活動由「重慶市抗癌協會血液腫瘤專委會」主辦,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承辦舉行,重醫附一院血液內科主任劉林教授、重醫附一院血液內科王利教授、詹茜醫生、張春梅護師等參與本次活動,並為廣大患友們帶來了一場場精彩的科普講座。
-
衛生健康70年·先鋒人物|重醫附一院護理部主任趙慶華:給患者溫暖...
看著這個眉眼淺笑的瘦弱女子,我很難把她跟資料中那個今年56歲,管理著2800多名護士的重醫附一院護理部主任聯繫起來。「是感覺不像嗎?」察覺到我眼中的疑問,她笑著問道。「感覺您更年輕,也更溫柔,工作中您也是這樣的嗎?」「我明白您的意思。
-
無需掛號,5個步驟即可預約重醫附一院核酸檢測
為切實滿足廣大居民和企業復工復產人員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測的需求,即日起,重醫附一院將擴大微信預約核酸檢測量。無需掛號,只需在重醫附一院微信公眾號預約即可。重醫附一院核酸檢測預約操作指南第一步:關注「重醫一院」微信公眾號,進入就醫指南,選擇「核酸檢測預約」。
-
2020年中國醫科大學臨床實力排行榜,重醫排名15陸軍醫大19!
2020中國最佳醫學院校臨床實力排行榜,主要衡量醫學院校直屬附屬醫院的臨床實力,分別從直屬醫院數量、直屬醫院質量和臨床能力三個二級指標進行衡量,採用極大值法進行計算,總分為100分。本次重慶兩所醫科大學均入選臨床實力排行榜前20,其中重慶醫科大學排名15,陸軍軍醫大學排名19,成績非常不錯!
-
重醫附一院就醫停車難 交巡警來支招
「來重醫附一院看個病,停車實在太難了!花了半小時,還在門口排隊,醫院門口顯示沒有停車位!」市民陳先生向記者反映在重醫附醫院就醫時遇到停車難題。上午10點,記者和民警一起駕車,從大坪經馬家堡準備駛入友誼路,從重醫附一院大門進入醫院,在長江二路袁家崗輕軌路段便開始排起了長隊。王警官向記者介紹:「每天來重醫就醫的群眾很多,基本上每天都是這樣的情況,現在已經是上午10點了,已經過了最高峰的時間,可排隊等待進入的車輛仍然很多。」
-
12320預約掛號開通重醫附二院
來自市衛計委的消息,「12320」預約掛號新添重醫附二院。即日起,市民可通過「12320」預約掛號,在家輕鬆預約重醫附二院專家的門診號。其中,就包括被稱為婦產科「西南第一刀」的著名專家孫江川醫生,其門診號通常是一號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