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醫戰疫日記|重醫附一院張夢成:一封特別的感謝信

2020-12-22 華龍網

患者寫下感謝信。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發

時間:2020年3月11日

地點:武漢市第一醫院

記錄者:重醫附一院援武漢醫療隊隊員、婦科護士 張夢成

支援湖北已經快一個月,期間發生了太多令人難忘的事情。我最想講述的是一個倔強可愛的73歲小老頭兒,他看上去很年輕,我一直叫他祁叔叔,有著53年黨齡的他是我們收治的首批病人中的一員。

祁叔叔剛來的時候屬於危重,但是意識清楚,往往這樣的病人承受的心理壓力更大。

我是他的責任護士,第一次給他輸了莫西沙星消炎,輸到大約150ml的時候他說不舒服,我趕緊跑過去,問了相應的症狀過後,再拉開他的衣服查看,血管沿靜脈走向成紅索狀。我的專業和經驗告訴我,這是發生了靜脈炎,需要重新穿刺。

或許是壓抑得太久,亦或許是受到病情的折磨,一向少言寡語的他突然就開始發難,說自己以前從來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怪我同事穿刺不成功,態度強硬,咄咄逼人。

說實話,我從他的罵聲中,感受到的是他滿滿的恐慌以及無助,在這陌生的環境裡,他是一個70高齡的患者,沒有熟悉的親人在旁照顧,能不能挺過去都是一個未知之數。

在那一刻,我挺難受的,心裡比鼻子兩側的壓出的紅印還疼。

等他心情平復了一些之後,我穿著笨重的防護服,彎著腰握著他的手,儘量跟他目光平視,耐心地解釋了很久,也找了醫生來做思想工作,他終於同意重新穿刺,但不願意繼續用這個藥物。

我給他另外一隻手重新進行穿刺,或許是我之前的安慰起了作用,他露出了這麼久以來的第一個笑容,又特地看了一下我的衣服,記住了我的名字。

重醫附一院援武漢醫療隊隊員張夢成。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發

慢慢地,我們熟悉了起來,每次如果我上白班,他都要求我來輸液,說我打針不疼,精神好的時候,還笑著開玩笑,叫我張老師。有時候晚餐吃得早,他又是男同志,餓得就比較快,又不能出去,這個時候就只有拿出我的小餅乾啦。

祁叔叔出院那天我沒有上班,但是看到了他給我們寫的感謝信。據說因為沒有A4紙,他就在餐巾紙上寫好了,交給值班醫生的時候特別不好意思。

被確診以來,祁叔叔一共住了4個醫院,從開始的高熱半昏迷,滿肺的炎症到現在符合出院的標準,他心裡充滿感激。對了,他還特別提到感謝護理團隊,不怕髒不畏困難,不怕病人鬧情緒。

我和祁叔叔做了一個約定,如果他來重慶,我就請他吃火鍋,如果他隔離完了我們還沒走他就請我去黃鶴樓看看。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當他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我知道,他把我們這群「藍衣人」當做了朋友、親人。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劉豔/整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 報料微信:hualongbaoliao,報料QQ:3401582423。)

相關焦點

  • 重醫附一院黨委書記許平看望 「首屆重慶市病理學終身成就獎」得主...
    重慶市醫學會於11月30日向重醫錢韻蘭教授授予「首屆重慶市病理學終身成就獎」。 12月11日下午,重醫家屬區錢韻蘭教授家裡像過節一樣熱鬧,重醫附一院黨委書記許平率隊親自將體檢報告送上家門,對其獲終身成就獎表示熱烈祝賀。92歲的老人臉上始終洋溢著幸福的激動之情,連聲道謝並祝願重醫的明天更加美好!
  • 一封「寫在餐巾紙上的感謝信」
    餐巾紙上的感謝信,是隊員在武漢奮戰「 滿月」最好的禮物。受訪者供圖人民網重慶3月14日電(彭國威、陳琦)3月13日23時許,還差不到1個小時,重醫附一院胸心外科醫生王小文到武漢就「滿月」了。忙完所有的事情回到駐地酒店,他情不自禁地翻起手機裡保存下來的戰「疫」照片,三張「寫在餐巾紙上的感謝信」,讓他來回看了又看。「這是我們奮戰『 滿月 』最好的禮物了。」他把這句話和這份寫在餐巾紙上的感謝信發給了羅夢玲護士。冷清的夜色中,王小文看著窗外心中百感交集,過去的每一天還記憶猶新,遂提筆寫下自己的第15篇戰「役」日記《滿月記》。
  • 重醫附一院:全力抗疫和日常診療齊步走
    重醫附一院以「軍隊戰時速度」在第一時間集結5批醫療隊共209人緊急馳援武漢,為湖北抗疫爭分奪秒、搶佔先機。截至3月5日,重醫附一院援鄂醫療隊累計管理病例1108人,出院及轉出患者566人,參與護理患者813人,心理評估1715人次;開展專家巡診指導77次,遍及11個區縣18家醫院;開展專家會診45次;培訓醫務人員75場次共5118人次。
  • 重醫附一院「五個第一「得到肯定
    重慶市政府新聞發布會【重醫附一院「五個第一「得到肯定】在重慶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第七十二場)上,重醫附一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周發春介紹,為應對新冠疫情肺炎的防控,重醫附一院派出5支醫療隊,其中三支支援孝感,兩支支援湖北,209人。醫療隊圓滿完成了抗疫一線「新冠肺炎「救治任務。
  • 就醫更便捷實惠 區婦幼保健院加入重醫附一院生殖醫學專科聯盟
    通訊員 郭增明 攝江津網訊(記者 施婉瑩 通訊員 郭增明)1月7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重醫附一院)生殖健康與不孕症專科聯盟啟動儀式暨學術交流活動在江津區婦幼保健院舉行。當天,江津區婦幼保健院正式加入重醫附一院生殖醫學專科聯盟。
  • 江津區婦幼保健院加入重醫附一院生殖醫學專科聯盟
    ');}-->   人民網重慶1月8日電 1月7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重醫附一院)生殖健康與不孕症專科聯盟啟動儀式暨學術交流活動在江津區婦幼保健院成功舉行。新年伊始,江津區婦幼保健院正式加入重醫附一院生殖醫學專科聯盟。
  • ...護理工作勤於精——來自一封「七一」致重醫附二院的感謝信
    這段簡潔而有力的詩歌文字摘自一封感謝信,是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以下簡稱重醫附二院)神經內科一位住院病人及其家屬所寫,收信人是病人的責任護士,也是開頭文字中所提到的共產黨員王朝琴。這封信的落款日期是6月30日,正好是中國共產黨建黨周年,「七一」黨的生日到來的前一天。病人和家屬選擇在這樣特殊的時刻寫下這封信,其中包含怎樣的深意?
  • 重醫附一院邁入全國三級綜合公立醫院第一方陣
    來源:經濟日報7月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關於2018年度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國家監測分析有關情況的通報》,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聯合相關部門,根據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國家監測指標數據,對全國2398家(其中,綜合醫院1289家,專科醫院576家,中醫醫院533家)三級公立醫院開展了監測分析,重醫附一院在此次考核中排名全國第
  • 重醫附一院迎來首批「眼科小醫生」 科學防控遠離近視眼
    原來這正是重醫附一院首屆「我是眼科小醫生」科普活動現場。據了解,為了呵護孩子眼部健康,科普近視防控知識,讓孩子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重醫附一院眼科特此舉辦了本次「我是眼科小醫生」科普活動,提高孩子和家長們近視防控意識,幫助孩子建立屈光檔案,培養良好的護眼習慣。
  • 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 對外援國際對內恢復診療 重醫附一院這樣做
    重醫附一院援阿爾及利亞醫療隊專家在當地開展多項醫療工作217人 支援國內外抗疫一線在阿爾及利亞阿艾因戴夫拉省醫院,專家組副團長郭述良教授向阿方醫務人員分享了重慶抗議經驗,如何做到「三區兩通道」的建立,如何分級別管理輕症、重症病人、新冠肺炎患者的出院標準是什麼
  • 一場特殊的生命接力 ——重醫附一院在疫情期間的堅守和逆行
    3月18日,武漢市第一醫院,重醫附一院醫護人員為責任病區內最後一名治癒患者送行。重報集團武漢報導組 謝智強 攝溫暖,這是王斌(化名)當下的心情。3月12日,一場特殊的生命接力在重醫附一院拉開序幕,包括王斌在內的5條生命重獲新生,6名患者重見光明。在這背後,除了3名偉大的器官捐獻者,還有重醫附一院醫護人員在疫情期間的堅守和逆行。首次完成多個大器官捐獻30歲的王斌很瘦,寬大的病號服套在身上顯得有些空。因患上罕見的肝臟上皮樣血管內皮瘤,導致他肝功能嚴重衰竭。
  • 重醫附一院5支醫療隊馳援湖北 涉及37個科室共209人
    發布會上,重醫附一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周發春介紹了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馳援湖北的情況。周發春介紹,為應對新冠疫情肺炎的防控,重醫附一院派出5支醫療隊,共209人。其中,周發春所在的醫療隊是重慶市第八批醫療隊,160名隊員全部來自重醫附一院,醫療隊的任務是整建制接管武漢市第一醫院2個危重症新冠肺炎隔離病區。
  • 重醫附一院血液科成功舉辦2019國際慢粒日患教活動
    為了更好地關愛慢性髓細胞白血病患者,加強患者與醫護之間的交流,9月19日下午,重醫附一院血液科2019國際慢粒日患教活動在重醫附一院血液科示教室成功舉行。據悉,本次患教活動由「重慶市抗癌協會血液腫瘤專委會」主辦,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承辦舉行,重醫附一院血液內科主任劉林教授、重醫附一院血液內科王利教授、詹茜醫生、張春梅護師等參與本次活動,並為廣大患友們帶來了一場場精彩的科普講座。
  • 重醫附一院牽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啟動暨實施工作推進會順利召開
    2020年10月17日,由重醫附一院牽頭,聯合9家知名高校、科研單位等共同申報的2020年國家重點研發計「主動健康和老齡化科技應對」重點專項——「面向西部地區的智能化康復輔具系統研發和標準化應用示範」項目啟動暨實施工作推進會順利召開。
  • 衛生健康70年·先鋒人物|重醫附一院護理部主任趙慶華:給患者溫暖...
    看著這個眉眼淺笑的瘦弱女子,我很難把她跟資料中那個今年56歲,管理著2800多名護士的重醫附一院護理部主任聯繫起來。「是感覺不像嗎?」察覺到我眼中的疑問,她笑著問道。「感覺您更年輕,也更溫柔,工作中您也是這樣的嗎?」「我明白您的意思。
  • 重醫附一院副教授劉煜亮家庭獲評全國抗疫最美家庭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教授劉煜亮家庭獲此殊榮劉煜亮,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教授、副主任醫師,中國政府赴阿爾及利亞抗疫醫療專家組成員、重慶市首批援鄂醫療隊輕症專家技術組組長、重慶赴孝感支援隊東南醫院醫療分隊隊長、重醫附一院首批援鄂醫療隊隊長
  • 重醫附一院感染科賈蓓教授 榮獲「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全國三八紅旗手...
    {"title":"重醫附一院感染科賈蓓教授 榮獲「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yuzhongqu/yuzhongquxinwen/2020-09-30/3068042.html", "image":"https://
  • 12320預約掛號開通重醫附二院
    來自市衛計委的消息,「12320」預約掛號新添重醫附二院。即日起,市民可通過「12320」預約掛號,在家輕鬆預約重醫附二院專家的門診號。其中,就包括被稱為婦產科「西南第一刀」的著名專家孫江川醫生,其門診號通常是一號難求。
  • 劉正印等多位抗疫名家來渝研討耐藥菌防治之道 保障臨床抗菌藥物...
    重慶市中西醫結合學會會長曹文富、重醫附一院院長羅勇、副院長肖明朝分別在兩個會議開幕式上致辭,18位感染專家作專題報告;會議對2019年重慶市細菌耐藥監測報告進行了解讀和研討,線上觀看超過2萬4千餘人次。
  • 上醫重醫舉行「西遷精神」座談會暨共建「愛國榮校教育實踐基地」揭牌儀式
    兩校師生代表齊聚一堂,共同紀念上醫抗戰遷渝80周年和分遷籌建重醫65周年,共同緬懷先賢前輩的奮鬥歷程,共話傳承弘揚「西遷精神」,為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醫學院、服務健康中國戰略、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凝聚強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