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哥有個願望
向全國家庭推薦100名兒科專家
涉及不同專業,遍布各個領域
以方便孩子尋醫問診,
今天我推出幾位我院幾位外科專家,特別是鄭珊教授和
董巋然教授
最近小豆丁家的大人快愁白了頭,剛出生時胖嘟嘟的小豆丁每天一吃完奶就嘔吐,現在看起來居然像是個「小難民」,現在小豆丁已經4周大了,體重比起隔壁同齡的小布丁差遠了!
為了搞明白小豆丁為什麼反覆嘔吐,小豆丁一家來到醫院做了詳細的檢查。B超診斷為肥厚性幽門狹窄。
小外提問時間到了!
小外醫生
什麼是肥厚性幽門狹窄呀?
大外醫生
小外啊,肥厚性幽門狹窄(HPS),是由於幽門環肌肥厚、增生導致胃出口梗阻,會使得胃裡的食物不能順利進入小腸,發生餐後劇烈嘔吐,是嬰兒常見外科疾病。
大外醫生
小外醫生
哇,這麼嚇人的疾病呀,那麼我們怎麼知道寶寶是不是得了肥厚性幽門狹窄呢?
大外醫生
寶寶得了肥厚性幽門狹窄,主要會有下面幾種表現的:
嘔吐
初生時寶寶進奶完全正常,嘔吐多在生後2-6周發病,開始表現為溢奶,後面逐漸加重並呈噴射狀,嘔吐物為黏液或奶汁,不含黃綠色的膽汁,嘔吐後寶寶仍然有飢餓感,想喝奶,但是吃了以後又會嘔吐,如果嘔吐的時候咳嗽、嗆奶,可能會有肺炎。
消瘦、脫水
寶寶頻繁嘔吐,會出現營養不良,所以4周大的小豆丁跟小布丁比起來像個小難民,也會出現脫水,電解質紊亂,精神萎靡,甚至意識不清。
黃疸
少部分會合併黃疸,可能是幽門腫塊壓迫膽管,膽汁排除不暢,引起阻塞性黃疸,或是總是嘔奶進食不好導致肝臟分泌消化酶變少導致的。
其他表現
就診時間和嘔吐的程度不同,寶寶的表現也不盡相同,嘔吐劇烈的寶寶會表現像個小難民,明顯消瘦、營養不良。有的寶寶在安靜時甚至可以在劍突下觸到一個包塊,質地比較硬,像個橄欖。
大外醫生
目前對於幽門肥厚性狹窄,首選的檢查方式是超聲檢查,這項檢查既簡便,又安全。現在你知道什麼是肥厚性幽門狹窄了嗎?
小外醫生
我明白了大外醫生,我還有一個問題想問,寶寶得了肥厚性幽門狹窄要怎麼治療呀?
大外醫生
小外這個問的好,
對於肥厚性幽門狹窄的寶寶,我們目前建議儘早手術治療,簡單來說就是在無血管區縱行切開肥大的幽門肌,
相比較於傳統的開放式幽門肌層切開術,腹腔鏡下幽門肌切開術目前使用的更多,它可以使腹部的切口變得更小,更美觀。
在妙手的普外科醫生的手術操作下,小豆丁很快恢復了健康,現在又長得白白胖胖了。
科室介紹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普外科,自1958年建院以來就是小兒外科的重要核心部分,近60年,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順利完成「上海市小兒外科疑難重症診治中心」建設指標,連續三年榮獲「全國最佳醫院和最佳專科聲譽排行榜」的專科排名第二名,是衛生部重點專科。
門診時間: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門診樓2樓
(周一至周五全天,周六)
專家門診:
鄭珊:(周一、周四下午)
擅長小兒消化系統畸形(先天性肛門直腸畸形、先天性巨結腸、膽道閉鎖、食道閉鎖、膈疝、產前診斷胎兒畸形的諮詢)
董巋然:(周三下午)
擅長小兒各類實體性腫瘤的規範化治療,擅長治療膽總管囊腫、先天性巨結腸、腫瘤等;近來在小兒肛門直腸畸形手術矯治方面也受到美國權威指導。
沈淳(周一上午、周二下午)
擅長消化道疾病的診治、主攻新生兒外科、胎兒外科及產前診斷與諮詢,尤其對早產兒、低體重兒、小嬰兒的外科疾病診治經驗豐富。
李凱(周五下午)
擅長小兒實體腫瘤的診斷和手術。神經母細胞瘤、肝母細胞瘤、畸胎瘤、卵巢疾病等實體腫瘤的手術及綜合治療。
黃焱磊(周一下午)
擅長小兒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特別是肛腸畸形的診治以及術後的個體化腸道管理,掌握直腸黏膜吸引活檢、肛腸測壓等多項診斷技術。
姚偉(周二下午)
擅長腫瘤複雜脈管畸形,如血管瘤,淋巴管瘤,卡梅症候群等。普外科及腫瘤外科常見疾病的診治。
董晨彬(周一下午、周三下午)
擅長各類小兒整形相關疾病的診治,各類先天性顱頜面畸形,如顱縫早閉、小下頜畸形、先天性唇顎裂、耳畸形等。
編輯:解魯璐
文章:管敏莉
圖源於網絡,侵權刪
--END--
每天從一篇有溫度的科普開始
黃志恆,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國家兒童醫學中心)消化科副主任醫師,兒科學博士。兒科醫院進食障礙與炎症性腸病MDT專家組成員,擅長小兒腹瀉、便秘、牛奶蛋白過敏、消化不良、炎症性腸病等消化系統疾病。由於對自身醫療水平的精益求精,對患兒及家屬熱情、耐心,深受廣大患兒家屬的信賴好評,目前已經診治病人數上萬人次,積累了大量的臨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