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敏洪:農村孩子上不了最好高中 怎麼上重點大學
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的比例真的增加了嗎 「10%?」全國政協委員、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說自己「不相信」這個數字,至少對10%的成分表示「懷疑」。 在臨近兩會結束的一次全國政協教育界別小組會議上,俞敏洪當著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鍾秉林、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等政協委員的面講起一段「親身經歷」。
-
俞敏洪:貧困農村孩子上不了最好高中 怎麼上重點大學
在一個閉塞的縣城,他到了當地「最頂級」的一所中學後發現,學生一半以上都是當地政府工作人員的子弟,剩下一多半就是當地有錢人家的孩子,鮮見真正的農村孩子。 「上不了當地最好的高中,他們怎麼上重點大學?」俞敏洪說。其結果,這8.5%或10%的新增名額就是被貧困地區的「政府子弟」或「有錢人家的孩子」佔了。 接著,他講出了自己眼中的升學邏輯。
-
重點大學生源調查:寒門學子比例越來越少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中國重點大學農村學生比例自1990年代起不斷滑落。以北大、清華為例,北大農村學生所佔比例從三成落至一成;清華2010級農村生源僅佔17%。 教育部還表示,2013年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擴大實施後,全國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的人數將比去年增加8.6%。 據統計,2012年全國農村學生錄取人數佔全國錄取人數比例達到59.1%,其中農村學生本科高校錄取人數所佔比例達到52.5%,第一批次錄取高校錄取人數所佔比例達到45.7%。但教育部也坦承上重點高校的比例仍然偏低。
-
袁貴仁:農村學生考上重點大學的比例低
大眾網北京3月8日訊(特派記者 王磊)今天上午教育部部長袁貴仁說,在高校入學人數方面,城市和農村的學生比例差不多,但在重點高校中,農村學生的比例偏低,教育部將加大普及貧困地區普通高中教育的力度。[詳細] 記者昨日從市中級人民法院了解到,近年來,我市男性遭受家庭暴力的比例有逐年上升趨勢,且多以不予理睬、形同陌路等冷暴力為主。
-
上好大學的農村孩子,為何越來越少了?農村孩子有必要讀大學嗎?
最近幾年政府為了促進經濟發展明文規定來縣城重點小學上學的孩子必須在縣城買房子,否則不能在縣裡重點小學上學。本來縣城裡的孩子就有房子經濟條件比農村孩子條件好,農村孩子上學還得為縣裡的房地產商買單。農村孩子有必要讀大學嗎?應該看到,中國原本就是一個農業人口佔主導地位的國家。沒有大量農村高中生上大學,城市化、工業化的進程要麼發展緩慢,要麼就難以實現。這決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實實在在的客觀現實存在。所以說,農村青年考大學不是有沒有必要,而是越多越好,對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對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具有戰略意義。
-
農村的孩子,如果沒考上重點大學,我建議你別去上了!
寫在開頭:農村的孩子,如果沒考上重點大學,我建議你別去上了!我知道大家可能會覺得我的說法過於偏激,但這卻是我的肺腑之言,深刻體悟。以下是我的一些個人看法!上一個普通大學,能找到工作就不錯,況且是找一份好工作。對於現在的人才市場來說,普通院校大學生與高中生的關係,不過是「五十步」與「百步」的關係!3.為了玩嗎?農村孩子,你玩不起!二、上一個普通大學,你將面臨什麼問題?1.家庭難以承當的金錢成本和自己三四年的時間成本。
-
"寒門出貴子",可重點大學裡城市孩子越來越多,農村的越來越少
&34;,可重點大學裡城市孩子越來越多,農村的越來越少漢語裡自古就有&34;的說法,但現實卻是985、211和雙一流大學裡,來自城市家庭的孩子越來越多,來自農村家庭的孩子越來越了。2019年清華大學在內地共招收了3400餘人,而其中來自農村及貧困地區的只有656人,佔19.3%。
-
農村孩子上高中難度大?僅有50%能上普高,農村教師:真達不到?
教育問題一直是每個家庭的一件大事,僅次於住房問題,尤其是農村孩子的上學考大學問題,隨著各省份對於中考考高中的比例的限制,基本上為50%的學生可以上高中,還有50%的只能去讀職高,對此很多小夥伴表示不理解,覺得上高中讀大學是每個公民的權益,為何不能實現呢?
-
那些考上重點大學的農村孩子,過得怎麼樣了?網友:教育改變命運
那些考上重點大學的農村孩子,過得怎麼樣了?網友:教育改變命運城市孩子和農村孩子的差距顯而易見,不管是眼界、知識還是對於未來的規劃,城市孩子都更勝一籌。為了縮小這種差距,我們寄希望於教育,借高考改變命運。
-
清華大學開學季,城鄉比例二八開,農村學子比例為何這麼高?
隨著開學季的到來,大一新生懷著對大學生活的憧憬前往校園報到。而作為第一個開學的高校清華大學,吸引了社會的關注。2019年,清華大學錄取學生為3800名,其中內地學生3400餘人,國際學生和港澳臺學生有400餘人,但內地學生中,農村及貧困地區學生的數量佔比19.3%。
-
農村孩子只考了二本算差嗎?
隨著各省高考成績逐漸公布,幾家歡喜幾家愁,考的成績不錯的孩子肯定是非常開心的,畢竟起早貪黑讀了十多年書,終於能進入大學了。特別是對於家庭條件不好的孩子來說,考上大學等於有了一次改變人生的機會,但本科有一本、二本的區分,那些只考上二本的孩子肯定難以考上重點大學。
-
農村的孩子上大學轉出戶口,上完大學如何將戶口轉回來?快看看!
農村的孩子上完大學,想將戶口轉回原戶籍該怎麼辦?快看看!農村孩子考上城市裡的大學可謂是鯉魚躍龍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孩子考上大學,家長也會給孩子辦升學宴以示慶祝。不少地方教育資源匱乏,能考上大學都實屬不易。
-
山東大學:專業級差調整為211 農村生比例或提高7%
三、剖析山東大學人才培養模式中國網:好,謝謝姜老師的介紹,的確是山東大學在專業上比較齊全,但是它也有一些重點的學科和優勢專業,希望廣大考生在報考的時候多關注一下。另外人才培養模式可能影響人才培養的質量,這個也是考生和家長關注的話題,我想問一下山東大學在人才培養上,有什麼樣的優勢和特色呢?
-
冒名頂替上大學,是對農村子弟的無盡傷害
博雅小學堂給孩子受益終生的人文底色文 | 沈豔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來源 | 經濟學家圈被頂替上大學的農村考生陳春秀的背後,站著一位樸實辛勤的農村父親,也是千千萬萬農村考生與家庭的一個縮影。高考錄取公平,是高等教育公平的最後一道防線!
-
儲殷:重點高校農村孩子越來越少了
#重點高校農村孩子越來越少了# 經過這麼多年的教育改革、教育減負,我們的教育越來越公平了嗎?作為一個大學老師,我只知道,我們高校裡、重點高校裡的農村的孩子,正在變得越來越少了。減負真的讓孩子更輕鬆了嗎?我的學生都說,他們小時候根本沒有這麼多輔導班,沒有這麼多焦慮,為什麼減負了這麼多年,現在的孩子反而更加辛苦、更加焦慮了呢?
-
農村孩子如何填報志願?好大學的普通專業,還是普通大學的好專業
上有名的大學,讀熱門的專業,受良好的教育,拿高薪金飯碗,可以說是每個孩子和父母的夢想。當然,學習超級好的牛娃們不需要糾結:當然是好大學好專業啦,一個也不許少。我的看法是:農村和小城市的孩子報考大學志願,好大學的重要性遠遠大於好專業。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呢,是中國的主體人口還是在農村和小城市。
-
清北浙復交新生4大「特徵」,來自農村的學生少,男女比例失衡
,也就說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2倍之多,而同年清北浙男女比例都在3:2以上,只有復旦大學新生達到了男女比例平衡為1:1。 其實從大數據上看,從1998年-2020年進入清北浙復交的農村學生比例,已從30%降到了不足10%,各大985高校越來越難看到農村學生的身影了。
-
農村孩子上三本大學真的是坑爹嗎?你真以為三本那麼好考嗎?
important}最近在網上看到幾張農村年邁父母送孩子上三本大學的照片,很多人評論說這個孩子在坑爹,覺得孩子在高中沒有努力學習,以至於只考上一個三本大學。同時又認為三本大學收費太高,對農村家庭來說就是一個坑,因為覺得農村孩子上一個三本,由於沒有背景,沒有人脈,舉全家之力上學,未必明智。
-
對於農村孩子來講 上大學真的那麼重要嗎
對於農村孩子來講 上大學真的那麼重要嗎一年一度的高考剛剛結束,莘莘學子也終於走完教育生涯中最辛苦的一段路程,高中是我們挑燈夜讀、埋頭苦幹、揮灑過汗水的舞臺,且不論成績如何,高中三年卻是大多數過來人最值得懷念的時光,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有多少人會選擇那段美好奮鬥的青春時光
-
歷年北大清華大一新生中,農村學生比例令人心酸,這是為什麼?
據清華大學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在內地招生的3400名學生中,農村及貧困地區的學生數量,佔比19.3%,這個數量是656人,而其中學校通過自強計劃和國家專項計劃錄取的學生,共有379人,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針對貧困地區的自強計劃和國家專項計劃,清華的農村生源比例只有不到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