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北大清華大一新生中,農村學生比例令人心酸,這是為什麼?

2020-09-03 陸瑤知馬厲

據清華大學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在內地招生的3400名學生中,農村及貧困地區的學生數量,佔比19.3%,這個數量是656人,而其中學校通過自強計劃和國家專項計劃錄取的學生,共有379人,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針對貧困地區的自強計劃和國家專項計劃,清華的農村生源比例只有不到一成。

據有關統計,1978——1998年,北大清華等名校的農村學生超過三成,而90年代中期開始下降,2000年以後,只有不足一成,所以國家推出一些針對農村學生的政策,維持著農村學生進名校的比例。

同樣的情況,不只發生的北大清華,而是遍及幾乎所有的985高校,越是好的大學,農村學生越少,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農村生源的下降,是多方面原因導致的。

1.最重要原因還是由教育資源不平衡引起的。

改革開放以來,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教育教學質量都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過去,很多農村孩子,初中都不能畢業,就輟學打工。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村孩子可以上完高中,參加高考上大學,這充分說明,我國的教育在發展。但是,農村孩子雖然能夠讀高中了。農村地區的整體教育教學質量,仍然遠遠落後於城市教育。農村學校招不到、留不住好老師。因為生源差、學校軟硬體條件差,教學環境差,這些學校很難招聘到優秀的大學生,即便有優秀的教師,也會千方百計離開這些學校,因為這裡的生源,嚴重打擊他們的職業幸福感,消磨他們的意志,如果留下,與其說是教學,不如說是混日子。這也導致農村孩子在高考中的整體競爭力低於城市孩子。

資源的不均衡,導致寒門再難出貴子。生在農村,就如同長在窪地,你得有多努力向上生長,才能和高地的枝杈共高低呢?

2.名校錄取名額分配更傾向於城市學生

在一部分人看來,之所以農村人很少考上北大清華,還因為名校的錄取名額分配機制有問題,更有利於城市學生。因此,農村大學生想要在高考中突出重圍,真的非常艱難。

3.城市家庭的孩子,考上北大清華並不完全是通過高考中的公平競爭。

大家都知道,每年高考之前,就有很多城市家庭的孩子,通過自主招生的形式,提前進入了北大清華的名單。這些孩子,通常都有各種優勢和特長。相比之下,農村家庭孩子雖然現在可以完整接受9年義務教育甚至是12年教育,但是,他們卻很少具有特長。北大清華的自主招生機會,他們往往連門檻都夠不著,就和名校失之交臂,也實屬必然。

4.農村家庭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和城市家庭的重視程度,也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讀書無用論」在農村越來越盛行,一個原因是因為大學生的增加,很多農村大學生畢業後並沒有找到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另外一部分學生雖然進入城市或者大城市工作,但是因為買房的壓力,讓家裡的老父親砸鍋賣鐵去湊首付,這在農村,都成了反面教材。比如,每年的寒暑假階段,城市家庭的孩子,可能都在忙著上補習班。一個寒假或暑假下來,很多城市的孩子,比平時上學還要忙碌。通過寒暑假,城市家庭的孩子,可以補全自己在學習上的短板,讓自己在高考中更有優勢。相比之下,多數農村家庭的孩子,在寒暑假純粹就屬於是「放養」。兩相對比,很顯然,農村家庭的孩子,拼不過城市家庭的孩子。現在老師在正課上,不講重點,重點都放在補課才講,窮人補不起課,每小時150元的補課費,都是富人才能補得起!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新生3800名,有多少農村學子?一組數字比例令人心酸
    清華大學2019迎來了3800餘名新生,其中內地3400名學生,港澳臺400名,他們如約而至的來到清華,接受國內先進的教育。
  • 「頂尖名校」新生4大特徵,男女比例失衡,農村生源少得令人心酸
    多數考生的夢想,就是想要考上「清北浙復大」這樣的頂尖名校,不過每年成功考生這幾所名校的新生差距都非常的大,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一看新生的現狀吧。我國「頂尖名校」新生4大特徵,農村生源較少,男女比例讓人心酸1.
  • 北大15歲新生,3門競賽拿獎,高考696分,知道她是農村的嗎
    由此可見,考上北大是多麼的不容易!那麼,女生考上北大容易嗎?農村學生考上北大容易嗎?一起來看看北京大學今年新生入學情況。9月1日,北京大學迎來了2020級4326名本科新生入學。具體為:校本部錄取2894人,醫學部錄取868分,均含港澳臺學生;另錄取海外留學生464人。
  • 為什麼清華,北大這些名校,開學比較早
    在這3000來名的新生中,雖然沒有清華那麼多明星級別的學霸,但也有好多瞧點,比如數理化競賽的三分之二學霸都選擇了北京大學,而且在新生中男女比例也比較正常,接近6:4的比例。除了國內清華、北大這2所頂級高校外,還有哈爾濱工業大學和浙江大學的新生入學時間也比較早,分別是8月15號與8月17號,接下來比較早的還有在8月23號迎來了新生開學季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武漢大學、東南大學,這3所大學都選擇在同一天迎來19年新生,當然還有眾多的名校也是在近段時間便迎來新生的開學季工作。
  • 清華大學開學了,這次沒鬧烏龍,但一數據卻令人心酸
    2019年清華大學的迎新現場發生了烏龍事件,清華大學的管理學院拉出了歡迎新生的條幅,本來是正常的,沒有什麼可吐槽的地方,但管理學院在迎新工作中發生了失誤,把熱烈歡迎的條幅印成了熱列歡迎,在當時還引起了網友的爭議。
  • 清華大學2019級新生開學,3800名新生陸續到校,男女比例讓人心酸 ​
    各位準大學生們,暑假生活可還歡樂?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學生時代最長的暑假(將近三個月)是不是一晃就過去了?還兩周多的時間,你都準備好了嗎?其實一些名牌大學(像清華北大等)錄取工作完成得更早,所以他們的新生現在都已經陸續入學了。聽到這裡,心裡是不是有一絲高興,暑假比普通學校少了近三個星期。下面小編就帶大家看一看清華大學2019級新生的有關信息吧!
  • 清北浙復交新生4大「特徵」,來自農村的學生少,男女比例失衡
    那究竟什麼樣的學生能考上清北浙復交這些大學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這幾所國內最高學府,近些年來新生的現狀吧。 ,也就說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2倍之多,而同年清北浙男女比例都在3:2以上,只有復旦大學新生達到了男女比例平衡為1:1。
  • 北大清華大學生中,為什麼很少有農村孩子?真相讓人心酸
    我覺得這是由於農村教學質量和城市教學質量之間的差距造成的。改革開放以來,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教育教學質量都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過去,很多農村孩子,初中都不能畢業,就輟學打工。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村孩子可以上完高中,參加高考上大學,這充分說明,我國的教育在發展。但是,農村孩子雖然能夠讀高中了。
  • 清華大學的大一新生開學,這次沒有烏龍事件,但這個數據讓人心酸
    清華大學創立於1911年,創始人叫做唐國安,在1912年的時候出任了清華第一任校長,現在這所學校已經成立了100多年,成為了我國的頂尖高校之一,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和教學資源,校園環境也很優美。不過今年情況比較特殊,部分地區依舊有風險,因此不少高校都不讓家長陪同孩子進入校園,其中也包括清華大學,與往年新生報到的情形相比,今年顯得有一些冷清,不過充滿活力的大一新生們也讓校園氛圍變得熱鬧了起來。
  • 入學首日北大新生吃月餅 農村新生比例近年來最高
    實習記者 鄧偉攝   本報記者 賈曉燕   9月6日,4000餘名北京大學本科新生報到。由於恰逢中秋小長假,當天下午,學校特意舉辦了中秋聯歡會,這些遠離家鄉的新生們吃著月餅,拉開了在燕園學習、生活的新篇章。   農村新生比例為近年來最高   6日早上8時,位於北大邱德拔體育館的報到現場已有不少新生前來。
  • 清華農村生源超2成,寒門不只出「貴子」也出「人才」
    北大農村學生所佔比例從三成落至一成,清華2010級農村生源僅佔17%。2020年清華農村及貧困地區生源佔20.2%;2018年是17.9%;2019年是19.3%。這是近年來的新高。農村學生佔清華北大近年錄取比例很低
  • 2019級清華大學新生開學啦,共3800多名學生,男女比例讓人意外
    其實一些名牌大學(像清華北大等)錄取工作完成得更早,所以他們的新生現在都已經陸續入學了。聽到這裡,心裡是不是有一絲高興,暑假比普通學校少了近三個星期。下面小編就帶大家看一看清華大學2019級新生的有關信息吧!2019級清華大學新生,足足有3800多名。來自內地的有3400多名,其餘的400多名來自港澳臺地區和其他國家。
  • 清華北大2020年本科新生錄取數據揭秘,強基計劃數據搶眼
    其中,錄取內地學生3500餘人,港澳臺學生60餘人和來自全球49個國家的國際學生300餘人。內地學生中,理工類考生佔比62.2%;文史類考生佔比7.2%;藝術類考生佔比6.9%;來自高考綜合改革省份的考生(不分文理)佔比23.6%。
  • 清華大學3800餘名新生到校,一項數據令人心酸,農村的孩子真的令人動容!
    清華大學2020級新生開學,這次沒鬧笑話,但一項數據卻令人心酸今年高考已經落下帷幕,各省份的高考錄取工作也已經接近尾聲。考生們寒窗苦讀十幾年,終於到了收穫的季節,收到自己心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或許就是對他們最好的回報。截止目前,我國已經有多所高校迎來新生報到,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無疑是清華大學。
  • 北大、清華2020年本科新生數據大公開!怎樣做才能被清北錄取
    此前,北京大學2020級本科新生已經全部報到。兩校也同步公布了新生錄取數據。2020年北大、清華錄取多少人?強基計劃等各項特殊招生錄取數據如何?考生怎麼樣才能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校本部內地學生中,理工類考生佔比44.7%,文史類考生佔比27.2%,高考綜合改革省份考生(不分文理)佔比28.1%。男女生比例接近6:4,與往年持平。
  • 清華大學開學季,城鄉比例二八開,農村學子比例為何這麼高?
    隨著開學季的到來,大一新生懷著對大學生活的憧憬前往校園報到。而作為第一個開學的高校清華大學,吸引了社會的關注。2019年,清華大學錄取學生為3800名,其中內地學生3400餘人,國際學生和港澳臺學生有400餘人,但內地學生中,農村及貧困地區學生的數量佔比19.3%。
  • 歷年有多少蒙授考生能考上清華北大
    不關注高考有好些年了,今年因為表妹參加所以看了一眼,意外發現又有蒙語授課(以下簡稱蒙授)考生能上清華了,很高興,於是想寫點東西。本想查看下歷年蒙授考生情況,結果沒有找到那樣的統計,就自己動手簡單做了一份,可能沒有人像我這麼閒吧。我知道有很多人不用看統計也了解情況,所以請恕我班門弄斧。
  • 當年考入清華北大的農村學生,後來都怎樣了?
    清華北大作為站在金字塔頂尖的高等學府,一直激勵著無數莘莘學子不斷地努力。即使是我家才三年級的孩子,在和我聊天時,都問過,「媽媽,長大後我是要考清華還是北大呢?」當然,小小少年有如此志氣是可貴的。同時,由此可見,清華北大應該是每個學生夢寐以求的學府。
  • 努力就可以上清華北大嗎?
    努力就可以上清華北大嗎? 這是不久前知乎網站上的一個提問。對此,張小林的回答是:並不是努力就能上清華北大。短期來看有運氣的影響因素,長期來看有家庭環境的影響。有人稱這是「貴子」的優越,也有人稱這是「寒門式努力」的無奈。不少網友發問:光靠個人努力,「窮孩子」還能擠進名校嗎? 你能來到清華,不僅僅是因為你努力 張小林是清華大學社科學院的大一學生,她的觀點來自其老師晉軍博士多年來的一項調查研究。
  • 如何提升農村孩子 上重點大學比例
    農村孩子上重點大學難,根源在於教育不均衡。這就像還沒開始賽跑,農村學生就已輸在起跑線上 魏英傑 9月3日,北京大學迎來2016級新生報到。據了解,該校今年4000多名新生中,來自農村地區的學生只有700多人,且為近年最多。而稍早前,清華大學也迎來3300多名新生報到,其中來自縣級及縣級以下高中的不足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