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醫院錯發打胎藥孕婦流產,涉事護士曾被停職已恢復工作

2020-12-17 澎湃新聞

上海一醫院錯發打胎藥孕婦流產,涉事護士曾被停職已恢復工作

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2016-12-09 07:53 來源:澎湃新聞

一場意外帶走了李欣(化名)肚子裡的孩子。

據媒體報導,2016年7月,李欣在上海浦東新區婦幼保健院接受保胎治療,一名護士錯將打胎藥當做保胎藥給她服用。院方發現後,對李欣進行了一系列治療,最終她還是流產了。

12月8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浦東新區衛生計生委獲悉,該部門對患者的遭遇表示深切同情,並嚴肅批評了醫院。經過浦東新區醫患糾紛調解委員會的六輪調解,醫患雙方於當日傍晚達成初步共識。具體賠償數額由醫調委協調,雙方協商後,達成一致意見。

另外,事發後醫院立即對涉事護士予以停職處理、扣罰一個季度的獎金,對所在科室的護士長也進行行政誡勉談話,並予以獎金扣罰。目前涉事護士的停職期滿,已恢復工作。

打胎藥錯當保胎藥

李欣在接受《新聞晨報》採訪時稱,7月1日,懷孕近4個月身孕的她在上海浦東新區婦幼保健院做例行檢查發現,子宮內有11mm的盆腔積液。在醫院專家的建議下,她決定住院,接受保胎治療。

7月3日,李欣疑似藥物過敏,身上多處起紅色疙瘩,醫生為其停止輸液治療,開具了一些抗過敏藥物以及保胎藥「地屈孕酮片」。報導稱,當日下午4時,護士發給李欣的是一粒被剪下來的白色藥片,從包裝背面看不清藥品的全名,僅可以看到一個明顯的「米」字和半個「酮」字,李欣當時諮詢護士是否發錯藥,護士表示「醫生開的,沒有問題」,她吃下了藥物。過了一會兒,其丈夫又去護士臺諮詢,告知護士藥物上有一個「米」字,多名護士到藥房核實藥品名稱,確認發錯藥,是打胎藥。

隨後,院方考慮將李欣轉院至位於川沙地區的浦東新區人民醫院「洗胃」,但醫生表示洗胃會引起嚴重的宮縮和突發情況,建議患者喝水催吐。於是,她喝下三升水催吐,醫生後續還將血液樣本和催吐物帶回浦東新區婦幼保健院,當晚,李欣仍然輸液進行保胎治療。

當時,李欣向媒體透露,院方自始至終沒有說明藥物對腹中胎兒是否有損害,她也沒見到任何的檢查報告。但她曾去新華醫院做產前篩查,證明「胎兒並沒有染色體方面的疾病」。7月21日,她出院在家養胎。

8月22日,她再次前往浦東新區婦幼保健院例行檢查時發現,胎兒兩肺信號稍偏低、少量心包積液,少量腹水,羊水量少,於是再次入院保胎治療。8月29日,保胎失敗,孩子流產。

院方承認存在醫療過失

據媒體報導,李欣一家人多次與浦東婦幼保健院進行交涉,一方面希望能看到當初催吐物及血檢的結果,一方面也希望院方能對「發錯藥」給個合理的說法。

12月7日,院方向媒體承認發錯了藥的事實,並承認醫院存在醫療過失,並表示發錯藥的是一名新護士,剛剛工作不久。但醫院同時表示,目前,吃錯這粒藥與小孩流產沒有證據顯示存在因果關係。

院方表示,在發生了發錯藥事件後,院方除積極組織醫護人員進行補救措施外,先後多次組織院方專家進行了會診,最終院方在7月得出的結論是:誤服下的這一粒米非司酮片可能部分吸收,對早孕可能有一定影響,但這名女士當時孕期16周,胎兒器官已形成,對胎兒影響不大,可繼續保胎治療。

醫院曾向浦東新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上報此事,在匯報情況中提到,事件發生後,院方領導通過電話諮詢了兩名上海市專家,專家的意見為:1.該藥對胎兒影響很小,最嚴重的後果是引起流產;2.錯服一粒,劑量遠小於用於早孕流產的劑量,藥物口服吸收後分布全身,所以到達子宮的藥量更少,不會有嚴重後果。

六輪調解初步達成共識

在12月7日接受媒體採訪的過程中,院方曾表示,這次的事件不能算是醫療事故,因為沒有造成嚴重後果,只能算是一個過錯,可以稱為醫療過失。

上海漢盛律師事務所律師蔣海洪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醫療事故與醫療過失有區別也有聯繫,一部分醫療事故也是由於醫療過失導致的,是否構成醫療事故需要醫療事故鑑定委員會進行鑑定才能判定,「根據報導反映的情況,院方把打胎藥當做保胎藥給患者服用,明顯違反藥品管理規定,經歷了層層審批之後拿到的藥竟然錯了,院方的主觀過錯較大。」

上海中天陽律師事務所徐剛律師則表示,在沒有通過醫療鑑定的前提下,醫院就對事件定性並不妥當。醫療糾紛的賠償應該是根據損害後果的大小和責任認定程度進行確定,雙方如果進行調解,應儘量在這兩方面達成一致。

12月8日晚上6時左右,浦東新區衛生計生委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經過區醫患糾紛調解委員會的六輪調解,醫患雙方於當日傍晚達成初步共識。具體賠償數額由醫調委協調,雙方協商後,達成一致意見。

事發後,醫院立即對涉事護士予以停職處理、扣罰一個季度的獎金,對所在科室的護士長也進行行政誡勉談話,並予以獎金扣罰。目前涉事護士的停職期滿,已恢復工作。

浦東新區衛生計生委對患者的遭遇表示深切同情,並嚴肅批評了醫院,責成醫院繼續在醫療糾紛調解機構的調解下,依法依規處理糾紛。同時要求各單位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加強醫護人員和流程管理,杜絕類似事件發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醫患糾紛,打胎藥,孕婦,上海浦東新區

相關推薦

評論(392)

相關焦點

  • 上海一醫院錯發打胎藥孕婦流產 涉事護士恢復工作
    一場意外帶走了李欣(化名)肚子裡的孩子。  據媒體報導,2016年7月,李欣在上海浦東新區婦幼保健院接受保胎治療,一名護士錯將打胎藥當做保胎藥給她服用。院方發現後,對李欣進行了一系列治療,最終她還是流產了。
  • 孕婦被錯發打胎藥並服用:醫院已賠款,受害方打算放棄胎兒
    孕婦被錯發打胎藥並服用:醫院已賠款,受害方打算放棄胎兒 2020-11-25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醫院將保胎藥錯發打胎藥 導致孕婦流產(2)
    記者諮詢了紅房子、國際婦嬰保健院、上海第一婦幼保健院等醫院的多位婦科醫生,得到的回覆是:「米非司酮片」是目前幾種藥流方式的重要選擇之一,與米索前列醇配合使用打胎效果極好。  只吃下一粒又會產生怎麼樣的後果?對此,專家們沒有統一的意見,但大家都認為,影響肯定是會有的。紅房子醫院的一位不願透露名字的醫生說:「這藥的藥性還是挺強的,起到軟化宮頸的作用。
  • 護士錯發打胎藥給保胎孕婦,孕婦不得不畸形流產,醫院:影響很小
    但是,有一次護士失誤,把一個打胎藥給她用上了,她立刻到醫院洗胃,可是情況不容樂觀。原本想保胎卻變成了打胎,她感到十分震驚,難以相信。後來醫生說,這種米非司酮被孕婦服用後,會影響胎兒生長,嚴重的會讓胎兒變成畸形。
  • 孕婦在醫院保胎,被誤發打胎藥,家屬:打算放棄胎兒
    來源|都市現場綜合江淮晨報、搜狐新聞、梨視頻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 近日,安徽肥東一孕婦在醫院保胎,被錯發打胎藥一事有新進展。
  • 合肥被錯發打胎藥受害方打算放棄胎兒,當事護士被停職
    施先生反映妻子在肥東安貞醫院保胎,被錯發打胎藥,其稱妻子洗胃不理想,胎兒不想要了。肥東縣衛健委回應當事護士被停職,賠償金達不成一致可走司法程序。    此前報導,  合肥一醫院護士誤將保胎藥發成打胎藥,胎兒都17周了,家屬不打算要了  11月4日,施先生陪同妻子程女士住進了肥東安貞醫院保胎。等來的卻是護士人員的一句「吃錯藥了」。
  • 孕婦醫院保胎 護士竟給其服下打胎藥
    原本進醫院要保胎,沒想到安胎藥沒吃,吃的竟是打胎藥!近日,安徽肥東一對夫妻就遇到了這樣荒誕又氣憤的事。事發後,肥東縣衛健委表示,涉事護士已被辭退並吊銷護士資格證。在合肥肥東縣安貞醫院,施先生說當時和愛人就是到這家醫院來檢查做保胎治療。
  • 護士誤拿打胎藥給孕婦服下,衛健委:已被辭退
    近日,安徽肥東安貞醫院一名護士錯將打胎藥當成保胎藥發給孕婦一事引發關注。11月25日,從肥東縣衛健委獲悉,目前,醫院與患者雙方經調解意見達成一致,當事孕婦在安貞醫院住院的費用由安貞醫院承擔,孕婦及其家屬決定終止妊娠,隨後將到肥東縣人民醫院進行引產手術,所需費用也由醫院承擔。此外,醫院另外賠償孕婦9.5萬元。
  • 安徽一孕婦因護士失誤錯服打胎藥!無奈終止妊娠,醫院賠償9萬5
    根據媒體報導,2020年11月25日,安徽肥東發生的那起倍受關注的,孕婦由於醫院護士失誤而導致,原本想到醫院來保胎的孕婦誤服打胎藥事件,最終醫院與患者雙方經調解後,意見達成一致,涉事護士被醫院辭退!這起事件發生在11月4日,安徽肥東縣的施先生陪同妻子住進肥東安貞醫院保胎。11月6日早上,護士給孕婦發藥時,施先生的妻子沒有多看多想就將藥服下了,但後來卻被護士告知「吃錯藥了」。隨後,發錯藥的護士將這一情況及時向醫院相關負責人匯報。
  • 護士誤將保胎藥發成打胎藥續:醫院已賠9萬5千元 受害方打算放棄胎兒
    11月25日,安徽肥東一孕婦在醫院保胎,被錯發打胎藥一事有新進展。 當事孕婦丈夫施先生告訴記者,24日,醫院道歉並賠償了9萬5千元。
  • 誤將保胎藥發成打胎藥,護士粗心背後暴露醫院管理漏洞
    作者:陳廣江  近日,安徽肥東安貞醫院一名護士錯將打胎藥當成保胎藥發給孕婦服用一事引發關注。11月25日,記者從肥東縣衛健委獲悉,目前,醫患雙方經調解意見達成一致,孕婦住院費用由醫院承擔,孕婦及其家屬決定終止妊娠,引產手術所需費用也由醫院承擔。
  • 醫院護士誤將保胎藥發成打胎藥,還能犯這樣的低級錯誤?
    醫院護士誤將保胎藥發成打胎藥,還能犯這樣的低級錯誤?喬志峰將保胎藥錯發成打胎藥護士被停職,受害方打算放棄胎兒。近日,安徽合肥。施先生反映妻子在肥東安貞醫院保胎,被錯發打胎藥,其稱妻子洗胃不理想,胎兒不想要了。肥東縣衛健委回應當事護士被停職,賠償金達不成一致可走司法程序。(11月25日北晚新視覺網)又見發錯藥(輸錯藥)!近年來,媒體上報導過不少類似案例,都讓人匪夷所思。
  • 合肥一醫院誤將打胎藥發給孕婦,17周胎兒將被流產
    據江淮晨報11月23日消息,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的一對夫妻去醫院保胎,護士竟錯將打胎藥發給該夫妻造成誤服。11月4日,家住肥東縣的施先生陪同妻子程女士住進了肥東安貞醫院保胎。可是誰曾想過了兩天,讓他們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11月6日,護士像往常一樣給程女士量體溫,並且拿藥給她吃。
  • 安徽肥東一醫院護士誤把打胎藥當安胎藥給孕婦服用,細思極恐
    近日,安徽肥東,施先生陪妻子到肥東安貞醫院保胎,護士誤將一款名為米非司酮的打胎藥發給妻子服下,孕婦洗胃不理想,胎兒不想要了。事後,當地衛健委介入,拿錯藥的護士被停職處理。11月24日,施先生回應,此事通過衛健委已協商處理好,院方賠了9萬多。
  • 護士將保胎藥發成打胎藥:孕婦終止妊娠護士被辭退
    近日,安徽肥東安貞醫院一名護士錯將打胎藥當成保胎藥發給孕婦一事引發關注。11月25日,從肥東縣衛健委獲悉,目前,醫院與患者雙方經調解意見達成一致,當事孕婦在安貞醫院住院的費用由安貞醫院承擔,孕婦及其家屬決定終止妊娠,隨後將到肥東縣人民醫院進行引產手術,所需費用也由醫院承擔。
  • 合肥一醫院錯將打胎藥給保胎患者服用:護士停職,雙方達成諒解
    合肥一醫院錯將打胎藥給保胎患者服用:護士停職,雙方達成諒解 張萌/健康時報客戶端 2020-11-24 19:15
  • 誤將保胎藥發成打胎藥 該處罰的不僅是護士
    近日,安徽肥東安貞醫院一名護士錯將打胎藥當成保胎藥發給孕婦服用一事引發關注。11月25日,記者從肥東縣衛健委獲悉,目前,醫患雙方經調解意見達成一致,孕婦住院費用由醫院承擔,孕婦及其家屬決定終止妊娠,引產手術所需費用也由醫院承擔。醫院另外賠償孕婦9.5萬元。涉事護士已被辭退,並被吊銷護士資格證。
  • 將保胎藥錯發成打胎藥護士被停職,受害方打算放棄胎兒
    施先生反映妻子在肥東安貞醫院保胎,被錯發打胎藥,其稱妻子洗胃不理想,胎兒不想要了。肥東縣衛健委回應當事護士被停職,賠償金達不成一致可走司法程序。此前報導合肥一醫院護士誤將保胎藥發成打胎藥,胎兒都17周了,家屬不打算要了11月4日,施先生陪同妻子程女士住進了肥東安貞醫院保胎。等來的卻是護士人員的一句「吃錯藥了」。
  • 誤將保胎藥發成打胎藥的護士被辭退,我們該反思什麼
    護士錯把打胎藥當作保胎藥發給孕婦的事件,已經過去多日。據悉事件發生當日,涉事護士即被停職,目前最新的進展情況是,家屬接受了院方9.5萬賠償,雙方達成諒解,涉事護士已被辭退並吊銷護士資格證。這件事也算是得到了解決,但圍繞這一事件的討論和警示還在進行中。
  • 17周孕媽醫院保胎,護士誤拿「打胎藥」給孕婦服下,這事你咋看?
    17周孕媽醫院保胎,護士誤拿「打胎藥」服下 11月4日,合肥一對夫妻,到肥東安貞醫院進行保胎。不是保胎藥而是「打胎藥」!該事件中,孕婦食用的應為孕中晚期的保胎藥。在孕中晚期時,孕婦服用保胎藥一是對胎兒成長發育較好,二是保護胎兒神經不受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