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永州10月19日訊(通訊員 李生文 何玲 何權)自道縣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以來,道縣蚣壩鎮通過整村推進、聯點共建,大力推進「空心房」拆除、旱廁改造、生活垃圾和汙水治理,全鎮村莊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生機盎然,廣大農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明顯增強。
石馬神村是蚣壩鎮農村人居環境工作開展後,取得變化和成效最明顯的一個村。從村頭走到村尾,不僅看不到「空心房」和旱廁,就連雜草和小紙屑、果皮也難見蹤跡,看到最多的就是,村民們挨家挨戶在自家門前打掃衛生的身影。
正在家門口修剪花花草草的村民許田珍,她剛剛把門前的水泥坪上清掃完。「父親還在用鐵夾撿碎石子和紙屑、菸頭,花上幾分鐘,屋前屋後乾淨整潔,自己看了舒服,外面村的人來了,看著也舒適。」
許田珍所講的「每天早起十分鐘,房前屋後掃一通」,就是這個村現在大部分村民的好習慣,而這一習慣和意識的養成,是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展開後慢慢形成的。「鎮裡曾多次組織黨員幹部來到村裡,裡裡外外幫助村裡將垃圾和汙水排放治理得井然有序。 如今,村裡家家有了垃圾桶,又學會了如何分類,村裡村外每個角落都不再有什麼怪味,條件好了,環境舒適了。」許田珍介紹到。
大家自己都把「門前三包」列為村規民約。村裡的美麗庭院隨之越來越多,不論是從南到北,還是由西到東,處處呈現的是一幅幅美麗的鄉村畫卷,全村人也為之自豪和珍惜。「每天早起十分鐘,房前屋後掃一通」便成了石馬神村的自覺操守。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這一工作,石馬神村預計10月底可圓滿收官。「之前這些都是水磚空心房,在村民的支持下,前些天已連片拆除整平了,縣裡相關部門已在為村裡申報規劃,準備把拆除後的平地建成小廣場,配置健身器材,種些花草,方便村民鍛鍊和休閒。」石馬神村支部書記胡振湘信心滿滿地介紹到。
在蚣壩鎮,像石馬神村這樣「硬體軟體」兩手抓來推進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的村目前至少達90%,全鎮25個行政村目前共完成拆除空心房600餘處,旱廁改造700餘座,清除積澱垃圾、生活垃圾1200餘噸,95%的村莊汙水排放得到根本性有效治理,部分村莊開始實現巷道硬化。
在談及蚣壩鎮湧現諸如石馬神這樣的先進典型村,「蚣壩鎮目前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效和變化,尤其是廣大村民精氣神的提升,主要是縣委縣政府的重視和部門群策群力的結果,鎮裡將繼續嚴格對標對表,持之以恆,打好改善人居環境掃尾戰,真正增強廣大農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蚣壩鎮黨委書記李爭德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