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山一寧暨宋元昌國高僧墨跡文獻展》在定海區文化館開展。本次展覽共展出50餘件「海外草聖」一山一寧相關的墨跡圖片,以及宋元時期其他高僧的墨跡。展覽將持續到本月25日。
元代一山一寧禪師是昌國(定海)祖印寺住持。據相關史料介紹,一山一寧(1247--1317年),號一山,諱一寧,元代臨濟宗僧,頑極行彌法嗣,俗姓胡,台州臨海人,曾隨台州鴻福寺無等融禪師學習,後至慶元府(今寧波)阿育王寺修禪。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住持昌國祖印寺(今定海祖印寺);至元三十一年,住持補陀寶陀寺(今普陀山普濟寺)。大德三年(1299年),元廷命妙慈弘濟大師、江浙釋教總統補陀僧一山齎詔使日本通二國之好。一山歷住鎌倉建長寺、圓覺寺、淨智寺和京都皇家寺院南禪寺,聲望極隆。他在日本的法系被稱為「一山派」,他對日本的禪學、宋學、文學和書法等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被稱為日本「五山文學」始祖、「海外草聖」、宋學主要傳播者,重啟並頻繁了鎌倉時代中日民間文化交流,促進了兩國和平。
去年,省青年書協主辦、定海區書協和定海區文化館承辦了「一山一寧」杯浙江省青年書法邀請展,在全省初步擦亮了「一山東渡」文化印記。浙東唐詩之路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提出,「通過對古建築、碑刻、文獻、景觀等資源的保護利用,挖掘提升以智顗、濟公、一寧禪師等為代表的佛教文化」,列一山一寧禪師為浙東佛教文化三大代表人物之一,要求省有關部門做好相關工作。為此,相關單位組織力量完成了一山一寧生平和墨跡初步研究。
通過這次展覽,將更加擦亮「一山東渡」文化印記,推進展示「重要窗口」海島風景線定海文化品牌建設,進一步提升浙江文化的輻射。
【來源:定海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