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一飛-五十集大型紀錄片《高僧大德》解說詞

2020-12-19 紫砂大寫意

中國佛教文化淵源流長,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儒釋道三教當中,佛教的發展相對較好,逐漸成為中國文化復興的最重要載體。」

中國國際教育電視臺組建,開拍五十集大型人文紀錄片《高僧大德》。獨具慧眼,另闢蹊徑,以當代高僧禪墨的紀實和研究作為切入點,貫穿整個紀錄片的系列。攝製完成將在中國國際教育臺《華藏世界》欄目及中央電視臺等處播出。

佛教傳入中國,和中國文化碰撞融合,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禪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禪文化本身也在不斷地發展和延伸。如何面對當下的時代、當下的生活,大家都在思索著、實踐著。如何有效的繼承文化傳統,如何在當代運用和弘揚,成了時代課題。

高僧大德們一生修行,大悲大願,普度眾生,他們的心靈高度,是真、善、美的化身。

和諧世界,從「心」開始。如何深度發掘佛教文化內涵,並在國際視野大力傳播,體現中華禪文化的魅力,傳播中華文化的價值觀,在保存、記錄珍貴資料的同時,向世界傳播、推廣中國佛教文化是拍攝這部紀錄片的意義所在。

禪是對當下的態度,是對生命的關照,禪墨一法,歷代高標獨立,是以可靠的筆墨為依據,在高僧長期修行生命中,形成的一種修心和記錄參悟的方式,是修道人心靈的寄託,是迥異於世間範式的心畫,「書為心畫」,高僧墨跡作為心靈藝術的典範,對當代藝術極具示範作用。禪墨成為《高僧大德》紀錄片的亮點。

當代高僧一誠長老、圓霖長老、法宗長老、乘清長老四位成為紀錄片開拍的第一組團。

一誠長老曾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名譽會長多年,他在江西永修時住持的雲居山真如寺,秉承虛雲老和尚修道家風,成為中國著名的三大樣板叢林之一。長老身居高位,卻常懷慈悲,平等待人,晚年的書法樸素天然,純潔、爛漫,是一誠長老心性的再現,是當代修道人禪墨的高峰。

圓霖長老,當代禪畫大師,出家梵行六十餘載,修行之餘以書畫為佛事,以禪墨接引大眾,直心寫意、義理深刻,是公認的一千年來中國禪畫又一高峰。他以一支畫筆,翻捲起翰墨巨瀾,他的筆下,波浪壯闊,揮毫縱橫之間,瀰漫著正大磊落的氣息,「大寫」二個字,體現著中國畫的民族精神。

法宗長老現年104歲高僧,南京棲霞寺法嗣,一生在海外弘法的同時,弘揚、傳播中國傳統文化,身在海外,心懷祖國,以百歲高齡回歸南京,頤養之年揮毫寄情,其書跡高古康莊,境界自開,無意於書,卻成為當世禪墨的一大家。

乘清長老,現年107歲,12歲出家,年輕時從愛國高僧能海上師學習,1945年入理塘漢僧留學院學習,1950年受能海上師委派擔任西藏和平解放的藏文翻譯。1956年任教阿壩州名族師範專科學校。1982年國家恢復宗教政策,法師回到四川省佛教協會工作,先後修繕、修建了一系列寺院。

如今,百歲後的乘清長老安住夕陽,從容自在,禪瑕揮毫不綴,乘清長老書法的意義在於通過毛筆,自由之境的隨機展現,無拘無束、一任天然。寫字是這位老人的生活一部分,是長老生活的當下。

107歲乘清長老和104歲法宗長老真誠的交往,互敬互崇的過程在二位長老的紀錄片中也會重點體現,他們是目前在世的二位最年長的高僧,他們的交往事跡和情誼,是亙古未有的傳奇,令後學者升起無限的崇敬和信心。

每一部紀錄片,每一位高僧,都是一位獨特的修道人,紀錄片拍攝也將根據他們的獨特的人生,用獨特的視角來記錄和傳遞這些無限的美好。

通過一集集紀錄片的展開,再現他們的人生軌跡,通過他們的事跡,通過他們的筆墨,安定著的是我們的心,淨化著的是我們本該寧靜的世界……

相關焦點

  • 五十集大型人文紀錄片《高僧大德》開機儀式在南京普光寺舉行
    長三角微電影訊 2019年1月5日五十集大型人文紀錄片《高僧大德》開機儀式在南京普光寺舉行。近年來,在中華禪墨研究會的推動之下,高僧墨跡的珍貴資料匯集、整理和研究、推動,正成為佛教文化「書為心畫」,對高僧墨跡的專題研究,其意義在於通過毛筆,通過對修道人自由之境的隨機記錄記錄的是高僧們無拘無束,一任天然的真實的日常狀態,寫字是他們修行生活的一部分,是高僧們修道生涯的生活當下記錄。
  • 開天闢地——10集大型文獻紀錄片《旗幟》解說詞(第一集)
    權威、全面反映中國共產黨90周年偉大曆程、光輝成就和寶貴經驗的鴻篇巨製——10集大型文獻紀錄片《旗幟》,於6月19日至28日登陸央視螢屏。  紀錄片包括《開天闢地》、《浴血奮鬥》、《建國創業》、《艱辛探索》、《歷史轉折》、《滾滾春潮》、《揚帆滄海》、《世紀跨越》、《發展新篇》和《闊步前行》10個篇章,從南湖紅船的指點江山到南昌城頭的八一槍聲,從井岡山巔的鼓角相聞到萬裡長徵的千錘百鍊,從抗日烽煙的國恨家仇到建國偉業的海納百川,從改革開放的滾滾春潮到民族復興的開拓奮進
  • 紀錄片解說詞撰寫與情感表達
    一部優秀的紀錄片少不了連貫性強和情感豐富的解說詞,而在當下非遺文化中大多數的內容也與現代社會交融不高,被人們陌生化,解說詞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解說詞可以彌補畫面無法展示的內容,同時又能在有限的空間中,創造無限的畫外空間。解說詞需要創作者對影片作品的主旨有完整規劃後,進行創作。解說詞與拍攝畫面是相輔相成的,解說詞的風格要與拍攝編輯後的畫面風格相統一,節奏相適配。
  • 使命——大型電視紀錄片《祖國在召喚》解說詞(第一集)
    為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經中央軍委批准,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組織拍攝了6集大型電視紀錄片《祖國在召喚》。
  • 為什麼高僧大德的話才有人聽?
    文/大象佛學圖書館佛教是需要高僧大德的,一個祖師大德就像一竿旗幟,能給無數的人指示方向,讓我們知道自己應該往哪個方向努力。一有一次,幾個小夥伴聊天,談到現在一些大德的「雞湯」開示,有個傢伙很憤懣的說:「現在的人咋就這麼傻呢?那些話既經不起推敲,又對修行沒什麼意義,但只要說這話的人名氣大,粉絲們就爭相傳頌,奉為聖旨。」
  • 「自然之聲」——淺析紀錄片《我們誕生在中國》解說詞
    紀錄片《我們誕生在中國》的開篇,周迅的聲音便把觀眾帶入其中,引出了這是怎樣一部紀錄片,它主要講述了什麼。我們往往無法通過鏡頭去記錄這種傳統文化,而解說詞所提供的是畫面不能提供的非直觀價值,通過對畫面的補充說明去激發觀眾的聯想,更好地給觀眾帶來身臨其境的感受。
  • 從「色」中領悟「空」:高僧大德們的綺麗禪詩
    從「色」中領悟「空」:高僧大德們的綺麗禪詩 | 文 青衫文齋「禪」在印度語裡叫禪那,在漢語叫靜慮。「靜慮」的靜就是冷靜下來的意思,就像水一樣不動,波浪不起,這是靜的境界,也就是止;「慮」是什麼呢?正確的觀察,正確的思維,叫做「慮」,這就是觀。靜中觀察就是靜慮,又叫止觀,這是禪的意思。靜心思慮,「外離相為禪,內不亂即定。」
  • 請問紀錄片解說詞越少越好嗎?_澎湃新聞-ThePaper
    X 請問紀錄片解說詞越少越好嗎 歐陽斌 2016-11-21 那倒不一定,得看類型和題材,對於正在發生的事件的紀錄,用現在進行時手法拍攝的紀實類作品,應該最大限度地用畫面說話,向未知取材,不宜加太多解說詞
  • 豐碑――大型電影紀錄片《豐碑》解說詞(1)
    豐碑――大型電影紀錄片《豐碑》解說詞(1) 2013年08月19日10:37        手機看新聞   編者按  今年2月19日,是敬愛的鄧小平同志離開我們一周年的日子。
  • 這位高僧大德不一樣!聽聽他的故事,讓人生少走彎路
    這位高僧大德不一樣!聽聽他的故事,讓大家好,我是華林寺的普法,這期和大家講一個有德高僧的故事,看看你能學到什麼。這位高僧大德不一樣!聽聽他的故事,讓就是說暫時借你們的大德法師三年,給我們這個地方結結法源,培培福報。
  • 史詩級的紀錄片!解說詞哲學性和詩意完美結合,剪輯很靈!
    雖然有時為人詬病,但是BBC的紀錄片還是非常有質量保障的。其實中國最應該拍一部叫做《文明的哭泣》的紀錄片,去記錄文明發展的過程中那些黑暗的劫難,真正的探究我們這個民族的文明的傷疤,還有那些低吟和悲鳴,為什麼骨子裡覺得低人一等,還總吹噓那些虛無的自信。
  • 紀錄片《良師》:投身山區教育的燃燈者,撐起學生夢想的藍天
    《良師》——第一集《傳道》,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紀錄頻道(CCTV-9)播出,引發社會熱烈反響。,解說詞既要交代人物背景、也要推進情節發展。《傳道》解說詞具有平實的敘述美感、較強的內在邏輯性。全篇解說詞非常凝練,不是宣教式、歌頌式的口吻,而是娓娓道來、平緩推進的風格。
  • 紀錄片《良師》:投身山區教育的燃燈者,撐起學生夢想的藍天
    張桂梅校長,十二年間1400多次家訪,將散落在大山裡的數千名女孩帶回了教室;曲比史古,瓦吾小學唯一的公辦教師,紮根在彝族涼山裡,至今已送走了四屆畢業生;張廷芳,與愛人次旺俊美,在西藏奉獻了五十多年,讓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學拔地而起。
  • 鑄劍——大型電視紀錄片《祖國在召喚》解說詞(第五集)
    為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經中央軍委批准,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組織拍攝了6集大型電視紀錄片《祖國在召喚》。
  • 佛教:高僧大德也會生病,是什麼原因?
    凡夫有病苦受不了,即使是有很高修行的高僧大德只要業報一現前,也會遭受病來如山倒的痛苦難耐。有這樣一則真實的佛門故事,發人深省。在玄奘大師到印度之前,印度的一位高僧,名叫戒賢法師,重病纏身,痛苦難耐,如同針鑽。
  • 大型電視紀錄片《祖國在召喚》解說詞(第六集):和平
    為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經中央軍委批准,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組織拍攝了6集大型電視紀錄片和平——大型電視紀錄片《祖國在召喚》解說詞(第六集)【解說】北京,懷仁堂。
  • 這場活動,來了數十位高僧大德
    本次活動因緣殊勝,眾多高僧大德前來參會。出席活動的佛界高僧大德有: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廣東省佛教協會會長明生法師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黑龍江省佛教協會會長靜波法師中國佛教協會教務部主任長順法師福建省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本性法師
  • 紀錄片《我的城》銀川集正式發布
    紀錄片《我的城》銀川集劇照。供圖中新網銀川10月23日電(李佩珊 於晶)10月23日,由寧夏鳳翔九天影視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愛奇藝聯合出品的紀錄片《我的城》銀川集正式發布,並於愛奇藝、湖南金鷹紀實衛視臺網同步播出。
  • 爆款紀錄片《中國》被贊拍出電影質感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翔宇圖/資料圖由湖南衛視、芒果TV、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伯璟文化攝製的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中國》,於12月7日在湖南衛視和芒果TV首播,每周一至周四晚播出。在過去的一周裡,《中國》憑藉前四集「春秋」「眾聲」「洪流」「一統」,贏得觀眾及業內人士的諸多好評,被贊「紀錄片拍出了電影質感」。
  • 政論專題片《大國外交》解說詞(第四集)
    穿雲破霧——政論專題片《大國外交》解說詞(第四集)   【解說詞】  下午五六點鐘,海潮隨著暮色退去。  【解說詞】  海闊風急,中國執法船向著釣魚島的方向奮勇前行。  【解說詞】  中國執法船巡航釣魚島海域期間,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船多次通過無線電向中方執法船發出警告,要求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