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9日,首屆嶺南佛教文化節在廣州海幢寺開幕,這是繼2020粵港澳佛教文化交流會之後,嶺南佛教的又一盛會。
開幕式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奏唱國歌(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本次活動規模宏大,盛況空前。
出席活動的領導嘉賓有中國宗教雜誌社負責人,廣東省民族宗教委黨組成員、廣東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副主任曾曉暉,廣州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王世彤,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小勉,廣州市政協副主席郭志勇,廣州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廣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汪茂鑄,海珠區委書記蔡澍等。
本次活動因緣殊勝,眾多高僧大德前來參會。出席活動的佛界高僧大德有: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廣東省佛教協會會長明生法師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黑龍江省佛教協會會長靜波法師
中國佛教協會教務部主任長順法師
福建省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本性法師
澳門佛教總會會長戒晟法師
澳門佛教總會副會長寬靜法師
澳門佛教總會理事長心慧法師
澳門佛教總會監事長麥潔華居士
澳門佛教總會副理事長覺修法師
澳門佛教總會副秘書長施綺華居士
澳門佛教總會理事聞證法師
澳門佛教青年總會會長妙智法師
廣東省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廣州市佛教協會會長耀智法師
廣東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廣州市佛教協會副會長法量法師
廣州市佛教協會副會長、著名書畫家連登居士
廣東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廣州市佛教協會副會長惟信法師
廣州市佛教協會副會長、廣州華嚴寺住持印覺法師
廣州市佛協副會長、佛協道場住持光盛法師
廣州市佛協副會長、海幢寺住持光秀法師
廣州市佛協副會長、金剛禪寺住持心光法師
廣州市佛協副會長、雁塔寺住持法成法師
廣州市佛協副會長兼秘書長林濱居士
廣州市佛協副會長、無著庵住持宏戒法師
廣州市佛協監事長、華峰寺住持賢竹法師
等廣州市佛教協會副秘書長以上人員、各寺庵負責人。
因受疫情影響不能到會的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寬運法師特意發來視頻祝詞。
弘揚嶺南佛教傳統文化
構築三地佛教共同的"精神家園"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本次活動以「同根同源·同願同行」為主題,對堅持新時代佛教中國化方向,弘揚嶺南佛教優秀傳統文化,加強穗港澳三地佛教文化交流,塑造灣區人文精神,提高三地文化認同感和向心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觀看嶺南佛教歷史文化紀錄片(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廣州與香港、澳門文化同源、人緣相親、民俗相近,穗港澳佛教界更是同根同源,一脈相傳。本次活動也得到了穗港澳三地佛教界的大力支持。
廣州市佛教協會會長耀智法師在致辭中指出:
穗港澳佛教同根同源、法脈相承、交流頻繁。廣州佛教要與港澳地區建立常態化的聯絡機制,通過舉辦各類學術論壇、文化節、書畫展、藝術展、講經交流等活動,搭建穗港澳三地文化交流與合作平臺,在源頭上梳理和構築三地佛教共同的「精神家園」,厚植同根同源思想土壤,培養愛國愛教的居士力量,共同為維護三地社會和諧穩定發揮積極作用。
耀智法師致辭(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澳門佛教總會會長戒晟法師在致辭中指出:
廣東、香港、澳門三地雖有行政區劃之分別,但法乳相系,感情深厚。又逢國家當前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的落實實施,依託中央政府的種種英明政策,相信集合大家的共同努力,嶺南佛教文化的新篇章定將越加豐富精彩。
戒晟法師致辭(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寬運法師因疫情影響不能到會,他特意發來視頻祝詞,寬運法師在祝詞中表示:
廣州市佛教協會發起舉辦首屆嶺南佛教文化節,將嶺南的佛教特色、佛教的善業,廣泛地向大灣區居民推廣,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摯誠希望三地的佛教能夠團結一致,互助互勉,秉承佛陀的慈悲精神,共同合作服務大灣區的廣大市民。
寬運法師視頻祝詞(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廣東省佛教協會會長明生法師在致辭中指出:
首屆嶺南佛教文化節,唱響時代主旋律,突出嶺南佛教特色,是廣州佛教界對外交流的一次重要嘗試,也一定能為推動廣東佛教中國化提供有益支持。他期待進一步發揚禪宗頓悟的創新精神,挖掘嶺南佛教歷史文化資源,將嶺南佛教文化融入人文灣區建設,共同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獻計獻力。
明生法師致辭(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中國佛教協會教務部主任長順法師在開幕式上宣讀中佛協賀信。
在賀信中,中佛協期待廣州佛教界以此次文化節為契機,深入學習新時代對宗教工作提出的新思想新要求,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服務社會,饒益眾生,為促進佛教健康傳承,促進廣州文化建設與社會和諧作出新貢獻。
長順法師在開幕式上宣讀中佛協賀信(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廣州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廣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汪茂鑄在充分肯定廣州佛教近年來積極開展文化建設並取得豐碩成果的同時,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力建設文化強國、文化強市的高度,提出了必須始終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必須始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必須始終堅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必須始終堅持服從服務於國家和社會建設需要四個方面明確要求。
汪茂鑄致辭(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穗港澳青年傳統文化交流基地」「嶺南佛教博物館」也在開幕式上揭牌成立,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和嶺南佛教搭建了良好平臺。
揭牌儀式(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伴隨著領導嘉賓和高僧大德共同主禮推桿,「首屆嶺南佛教文化節」正式啟動。
「首屆嶺南佛教文化節」正式啟動(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開幕式後,由海幢寺承辦的嶺南佛教歷史文化圖片展、嶺南茶道論禪活動,由六榕寺承辦的六榕首屆漢俳文化藝術展,由大佛寺承辦的嶺南佛教與宗教中國化學術交流會先後如期舉行。
嶺南佛教歷史文化圖片展
見證穗港澳佛教百年友好
作為首屆嶺南佛教文化節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嶺南佛教歷史文化圖片展於12月19日上午在廣州海幢寺開展。
本次展覽分為四大部分:一是廣州市佛教協會工作的概況和主要亮點;二是海上絲路佛教文化交流;三是穗港澳三地佛教文化淵源及交往情況;四是穗港澳三地佛教文化和歷史概況、重點寺院簡介及圖片展示。展覽不僅展示了嶺南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蘊,也展出了穗港澳佛教百年友好交流的珍貴影像。
此外,本次展覽還運用虛擬實境全景拍攝技術,以720°全景展示寺院真實場景。觀者只需掃碼或點擊觀看連結,即可實現沉浸式「雲參觀」寺院,身臨其境般「走進」各大寺院。( 點擊體驗 : 廣州 29座佛寺VR,720度全景拜佛 | 神奇體驗 )
嶺南茶道論禪
近距離享受嶺南文化盛宴
「嶺南茶道論禪」活動也於開幕式首日在廣州海幢寺舉辦。
本次活動堪稱是一場嶺南文化盛宴,整場活動匯集茶道、花道、香道、書法、古琴古箏演奏等多種形式,在法師的帶領下,大眾可以輕鬆入道,快樂論禪,體驗嶺南文化的博大精深。
六榕首屆漢俳文化藝術展
殿堂塔閣、佛韻禪光
19日下午,六榕首屆漢俳文化藝術展在廣州六榕寺舉辦。廣州市佛教協會副會長、著名書畫家連登居士,廣州市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六榕寺住持法量法師,香港中聯辦廣東聯絡部主任羅育淼出席開展儀式並致辭。
六榕寺是莊嚴的佛教道場,也是文氣淋漓的人文勝地,有著千年「文禪互動」的傳承。本次展覽分六個章節展出多位穗、港、澳漢俳詩人和攝影家、書畫家的作品,圖文並茂地呈現了嶺南佛教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六榕寺殿堂塔閣、佛韻禪光,盡皆融於漢俳詩意文字與光影水墨藝術之中。
開展儀式(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開展儀式由廣州市六榕佛教文化研究院王導主持(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廣州市佛教協會副會長、著名書畫家連登居士致辭(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香港中聯辦廣東聯絡部主任羅育淼致辭(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廣州市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六榕寺住持法量法師致辭(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市民觀展(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法師觀展(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生命與醫療對話
法師、學者、醫生聯手送出「生命的禮物」
誰也不知道明天和無常哪個來得更快。人們握拳而來,撒手而去,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你知道生命的真相嗎?你想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
19日下午,「都市佛教中國化的探索與實踐—生命與醫療對話」在廣州大佛寺召開。五位與談人分別為: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黑龍江省佛教協會會長、哈爾濱極樂寺方丈靜波大和尚,廣東省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廣州市佛教協會會長、廣州大佛寺方丈耀智大和尚,雲南瑞奇德醫院創始人、中國「整體醫療」實踐者、主任醫師徐梅,宗教學博士、心理分析博士後、精神分析師尹立,心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申荷永。鳳凰網佛教總編輯、鳳凰網國學頻道主編崔明晨擔任對話主持人。
這是一場有關生命的對話,在鳳凰網佛教直播間,近30萬網友與現場觀眾一同聆聽智者的聲音,對生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都市佛教中國化的探索與實踐——生命與醫療對話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廣東省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廣州市佛教協會會長、廣州大佛寺方丈耀智大和尚發言(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黑龍江省佛教協會會長、哈爾濱極樂寺方丈靜波大和尚發言(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雲南瑞奇德醫院創始人、中國「整體醫療」實踐者、主任醫師徐梅發言(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心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申荷永發言(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宗教學博士、心理分析博士後、精神分析師尹立發言(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鳳凰網佛教總編輯、鳳凰網國學頻道主編崔明晨擔任對話主持人(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12月20日上午,「嶺南佛教與宗教中國化學術交流會」將在廣州大佛寺舉辦。本次學術交流會將為加強穗港澳三地佛教學術研究交流,推動和參與穗港澳三地高校和科研單位在嶺南佛教文化開展共同研究與對話,在源頭上梳理和構築三地佛教共同的「精神家園」共享智力致辭。
藉此殊勝機緣,讓我們共同祈願世界和平、國運昌隆、人民安康幸福!
歡迎關注鳳凰網佛教官方微信公眾號「覺悟號」,做智慧的傳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