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武漢疫情取材的抗疫劇《在一起》籌拍,其幕後班底是什麼來頭?

2020-12-18 騰訊網

3月24日,一則「抗疫劇陳道明演鍾南山」的話題登上熱搜榜首,隨之流出的還有一份其他演員的名單,可以說得上是眾星雲集。

不過,雖然非常應景,而且網傳的陣容兼顧了戲骨與流量中的實力演員,但是並沒有得到普遍的叫好。尤其是除了這份名單又另外有了一些明星對應角色的傳聞後,甚至出現了一些抵制的聲音。

有部分網友認為一些明星在這次疫情期間並沒有承擔起他該承擔的社會責任,不配來塑造抗疫英雄人物。

還有一部分網友認為抗疫是一個嚴肅的事情,不應該被流量裹挾,演員名單中有演技並不突出的明星,所以非常抗拒。

不過陳道明出演鍾南山倒是得到了網友的一片叫好,無論演技還是藝德都是服人的。也有網友在踴躍推薦疫情期間有擔當的演員來參與,比如,因疫情停工期間在工廠製作口罩的高鑫。

基本上爭議都是圍繞著演員陣容來,不過,其實這份名單並沒有確切可靠的來源。紅星新聞記者聯繫出品方,對方也給出了否定的答覆,稱網上的是假消息,選角工作還沒開始。

不過,相信這次熱搜上的爭議,出品方也感受到了,網友的反對和舉薦或許真能影響這部劇最終的選角。

雖然演員陣容還八字沒一撇,但是這部劇的幕後班底倒是有些準信,陣容十分給力。

早在3月8日,出品方之一的耀客傳媒就公布了抗疫題材劇《在一起》籌拍的消息。

耀客傳媒是一家集影視創作、製作與藝人經紀於一體的綜合性影視公司,最近熱播的《安家》就是他們公司的作品,裡面也有不少他們家自己的演員。

耀客傳媒這些年在影視劇市場也是有著非凡的地位的,製作了不少優秀的作品,像《心術》《蘭陵王》《離婚律師》《白髮》《鬼吹燈之黃皮子墳》《人不彪悍枉少年》都是口碑和人氣非常不錯的作品。

在已經官宣的幕後班底中,大部分也是他們公司合作過,驗證過實力了的,相信團隊也磨合得比較好了,在作品產出方面,觀眾可以多一點信心。

這部《在一起》計劃籌拍20集,每2集1個獨立故事,每個故事分別由一位編劇和一位導演主創,每個故事均由真人真事改編。

已知的導演班底:

張黎

張黎是學攝影出身,拍而優則導的典範。並且在兩個領域都做到了出類拔萃。

多次擔任馮小剛電影的攝影,也憑藉攝影獲得了不少重量級獎項。1999年憑藉攝影的劇情電影《橫空出世》獲得第2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攝影獎,2006年憑藉宮廷悲劇電影《夜宴》獲得第51屆亞太電影展最佳攝影獎。

在導演方面也毫不遜色,讓他在導演界一戰成名的,便是那部豆瓣評分高達9.7分的《走向共和》。那應該算是他第一次正兒八經執導的電視劇作品。可見,在電視劇導演方向,張黎是極具天賦和才華的,高分作品層出不窮。執導的《大明王朝》《人間正道是滄桑》等作品都是膾炙人口的佳作。

不過,近年探索玄幻領域,卻遭遇了口碑滑鐵盧,執導的《武動乾坤》連及格線都沒到。不過,這並不影響這次對他的期待。因為從他以往的發揮來看,這次《在一起》算是更貼近他以往擅長的範疇。

安建

安建這個名字相信大家不陌生,因為最近熱播的《完美關係》和《安家》都是出自他之手。近年安建的作品比較偏向職業向,除了今年播出的這兩部,還有此前的《創業時代》。

雖然職業劇探索過程的口碑成績比較一般,但是安建的水平還是不容小覷的,尤其擅長家庭情感劇,出過不少高分佳作,自己還偶爾客串編劇。

《在一起》的故事完全可以落腳到他擅長的領域。

沈嚴

沈嚴在探索家庭關係和心理方面,也是極具天賦,執導的第一部家庭愛情劇《中國式離婚》就助他獲得了第5屆中國電視藝術雙十佳導演獎。11年後推出的《中國式關係》又助他獲得了第23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導演獎。

除了獎項肯定,沈嚴也導演了不少熱播作品,甚至還有現象級佳作,比如《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辣媽正傳》《我的前半生》等。

探索新類型方面成績也比較突出,此前口碑極好的古裝權謀劇《天盛長歌》也是出自他之手。

曹盾

曹盾可以說是一個影視界的全能型人才了,編劇入行,擔任了幾年攝影,終成優秀導演,並且還不限風格。

曾經萬人空巷,捧紅文章姚笛的《裸婚時代》便是他的導演處女作,去年讓易烊千璽正式扎穩演員腳跟的《長安十二時辰》也是他的作品。

都市情感劇、魔幻劇、心理劇、懸疑劇,就沒有他拿不下的類型,期待《在一起》能再創新驚喜。

汪俊

汪俊作為導演的水平一直還是比較在線的,除了一部5.6分的《我的兒子是奇葩》,其他的都保持在了7分以上。

近年執導的《小別離》《小歡喜》都是口碑收視雙豐收的作品,並且非常地貼近生活,能引人共鳴。

所以《在一起》這部取材現實的劇,對於汪俊導演來說,應該不算太大挑戰。

已知的編劇班底:

六六

六六就不用過多介紹了,她擔任編劇的《心術》《蝸居》《王貴與安娜》都取得了8.0的高分,近期熱播的《安家》也是她擔任的編劇。

她的作品總是能從平凡的生活中提取細節和矛盾衝突,既有戲劇張力又能引起觀眾的強烈共鳴。劇播期間往往都能有超高的討論度。

這次擔任《在一起》的編劇,六六也是進入到了武漢一線尋找素材。不過卻引起了一些爭議,畢竟疫情之下,大部分人的心情都是沉重的。六六在搜集素材過程有些輕鬆佻達的說法嚴重的引起了大家的不適。

比如她在公號文章《六六:武漢第二天》開篇寫道:「幸虧我來了,再不來素材都沒了。宣傳能進駐的時候,基本都已經到收官時刻。最後一家方艙明天休艙。」

雖然表達欠妥,但能真正深入實地去尋找創作素材這份敬畏之心還是值得肯定的。

秦雯

秦雯跟導演沈嚴是有過多次合作的,一起合作了《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辣媽正傳》《我的後半生》等優秀的作品,所以這次很可能這對老搭檔還會攜手。

秦雯也是一個立足現實,善於取材生活的編劇,她的作品往往能緊跟時代反應社會現實,帶起熱點話題。

高璇、任寶茹

高璇和任寶茹兩人一直都是好搭檔,兩個人的名字總是同時出現在一個作品的編劇欄裡。

她們擔任編劇的《別了,溫哥華》《我的青春誰做主》都曾是熱播作品,不過這兩年擔任編劇的《歸去來》《時間都知道》由於種種原因有點高開低走。

以上幾位導演中汪俊以演員身份與她們有過多次合作,這次能不能以導演和編劇的身份合作,我們拭目以待。

馮驥

馮驥是已知的幾位編劇中唯一一個男性編劇,並且身份非常特殊,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電視藝術中心編劇,解放軍藝術學院藝術碩士,80後軍旅文學領軍者,著名軍旅青年編劇。

參與編劇的作品大多是軍旅題材,《永不磨滅的番號》《神犬奇兵》《紅海行動》都是出自他手。並且目前期待值非常高的楊洋主演的《特戰榮耀》也是他擔任編劇的作品。

馮驥和耀客傳媒合作也算比較多了,所以雖然他和其他導演的交集不多,但是能進入這個項目也並不奇怪。你覺得他最可能跟誰組隊呢?

導演和編劇選對了,可以說作品就成功了一半,雖然演員陣容還半遮半掩,不過,在耀客也透漏,會是一線演員。超強班底是板上釘釘的事了,而且有國家衛健委和上海市委宣傳部的大力支持,相信開拍能比較順利,預計將於今年10月在一線衛視和網際網路平臺同步播出。

雖然陣容強大,不過在耀客傳媒官宣的微博下卻禁止了評論,可見也是有些不和諧的聲音。除了演員方面推薦的和抵制的,有些網友表示更想看紀錄片不想看經過藝術加工的歌功頌德的電視劇也是一種不看好的聲音。不過無論演員陣容還是劇情內容其實現在都還沒有完全確定。

那這部由超強班底製作,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反應、致敬千百萬醫護人員、疾控、公安、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們「逆行精神」的《在一起》你期待嗎?

相關焦點

  • 《心術》團隊籌拍抗疫劇《在一起》
    近日,上海耀客傳媒發布官宣,在國家廣電總局組織領導下,國家衛健委和上海市委宣傳部大力支持下,上海廣播電視臺聯合上海耀客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和尚世影業公司正式啟動籌拍「時代報告劇」《在一起》。據悉,《在一起》將根據發生在抗疫前線真實的故事改編,一共籌拍20集,每兩集構成一個獨立的故事,預計將於國慶前推出,在一線衛視和網際網路平臺同步播出。
  • 首部抗疫劇《在一起》啟動 導演張黎沈嚴汪俊加盟
    《在一起》概念海報新浪娛樂訊 3月8日,耀客傳媒官博發文官宣啟動籌拍第一部新冠疫情的抗疫劇《在一起》,電視劇共20集,多位導演編劇將參與其中,劇情會由抗疫期間的真人真事改編而成。3月8日,上海耀客傳媒在微博發文官宣將與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尚世影業聯合拍攝「時代報告劇」《在一起》。該劇計劃籌拍20集,每兩集是一個獨立的故事,每個故事分別由一位編劇和一位導演主創,內容將改編自抗疫期間各行各業的真人真事,預計將於國慶前推出。編劇六六、秦雯、高璇、任寶茹、馮驥等,導演張黎、安建、沈嚴、曹盾、汪俊等已加入該劇的創作。
  • 抗疫劇將拍,陳道明、鄧超登假演員表,網友態度兩極化
    抗疫劇將拍,陳道明、鄧超登假演員表,網友態度兩極化我國首部抗疫劇已經啟動,劇名暫定《在一起》,計劃籌拍20集,每2集講述一個獨立的抗疫期間的真人真事。隨著籌拍《在一起》消息的公布,一份演員表也隨之散出,陳道明飾演鍾南山,鄧超飾演李文亮,也有說李文亮的飾演者將從鄧超和陸毅中二選一,此外,王凱、胡歌、靳東、朱一龍、李現、孫儷、閆妮、楊紫等演員也將參演。
  • 同抗疫一起,就是《在一起》丨對話製片人孫昊
    這也是《在一起》作為一部時代報告劇,應該發揮的作用:不需要太多花裡胡哨的噱頭,用真實感人的故事,一招致命,賺取淚水與掌聲。 從宣布開啟《在一起》這一項目時,它就一直生活在大眾的視線裡,大家好奇抗疫題材要怎麼拍?
  • 抗疫微電影《心在一起》全網上線 一大批抗疫影視劇在路上
    抗疫大劇《在一起》正籌拍在國家廣電總局組織、指導下,在國家衛健委和上海市委宣傳部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廣播電視臺集結國內一線製作力量,正在籌拍一部以「戰疫」期間各行各業真實的原型人物、故事為基礎的「時代報告劇」《在一起》。
  • 抗疫劇《在一起》拍攝中,嘉定體育中心被改造成「方艙醫院」,靳東...
    抗疫劇《在一起》拍攝中,嘉定體育中心被改造成「方艙醫院」,靳東出演院長 2020-06-04 0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50位音樂人錄製抗疫歌曲《TOGETHER》 出品人和武漢歌手揭秘幕後
    「要痛哭一場……」被問到疫情解除後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麼,武漢歌手馮翔如此感慨。在這之前,他知道大家更需要溫暖的聲音、堅持的勇氣,所以他與其他18個國家的音樂人,一同錄製了這首《TOGETHER》。談到這首歌的創作幕後,十三月文化創始人兼幕後出品人,同時也是《TOGETHER》原曲《在路上》的作曲者盧中強告訴紅星新聞。接下來,盧中強還會繼續做後續工作。畢竟,一首歌的容量有限,但是溫暖和愛沒有邊界,在一起,會更美好。
  • 「魚」你《在一起》 伊貝詩攜面膜代言人楊洋致敬最美抗疫英雄
    10月1日,由伊貝詩面膜代言人楊洋主演的抗疫劇《在一起之同行》在愛奇藝等多平臺暖心播出,伊貝詩魚子精華面膜溫暖入鏡,致敬最美抗疫英雄。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中國人民團結一心共同「抗疫」的一年。疫情陰霾逐漸散去後,多部根據疫情中的真實故事改編的影視劇被搬上熒幕。
  • 書寫戰「疫」群像,致敬平凡英雄——走進時代報告劇《在一起》
    致敬英雄本期《國劇面對面》走進戰「疫」時代報告劇《在一起》《在一起》還原十個真實的戰「疫」故事電視劇《在一起》誕生於疫情期間,從2該劇根據發生在戰「疫」期間的真實故事改編,傾情創作了十個單元故事,講述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發生的感人故事。
  • 首部抗疫劇籌拍,李幼斌,張嘉譯,陳道明等,誰將扮演「鍾南山」
    首部抗疫劇籌拍,李幼斌,張嘉譯,陳道明等,誰將扮演「鍾南山」我們知道今年的疫情可以說是來勢兇猛,從年前到現在都已經兩個多月了,可還是沒有結束。廣電正在籌拍的首部抗疫電視劇《在一起》,據悉,這部電視劇將由10個動人的故事組成,該劇邀請了十位著名編劇擔綱創作,根據公開的信息,目前編劇六六、秦雯、高璇、任寶茹和馮驥已經加入主創團隊。
  • 繼《在一起》後,又一抗疫新作《武漢,你好!》開拍,靳東有出演
    文/娛情派 2020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襲擊了湖北武漢等多個地區。危難時刻,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全國各地援鄂醫療隊紛紛奔赴武漢,一場牽動全國億萬人民的防疫保衛戰就此打響。在抗擊疫情期間,在戰「疫」一線的白衣天使以及相關工作人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湧現出了許多值得歌頌讚美的動人故事。
  • 誤入武漢大連小夥客串《在一起》, 抗疫題材電視劇《在一起》預告...
    誤入武漢大連小夥客串《在一起》, 抗疫題材電視劇《在一起》預告片及明星陣容首次曝光!來源:北京晚報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誤入武漢大連小夥客串在一起抗疫題材電視劇《在一起》,它就是抗議題材時代報告劇電視劇《在一起》,這部電視劇一共由十個故事組成,這十個故事分別是《生命的拐點》、《擺渡人》、《救護者》、《同行》、《決戰火神山》、《搜索24小時》、《武漢人》、《方艙》、《我叫大連》、《口罩》。
  • 在泰康同濟(武漢)醫院,有座「抗疫裡程碑」
    懸掛在醫院大堂的《用生命書寫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壁畫「使用麻繩作為畫面的基底材料,不僅因為麻繩非常質樸無華,更因為它所體現出的連接含義——根根手工粘貼在畫布上的麻繩,宛如一座座無形的橋梁,連接著醫生與患者,也連接著泰康與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連接著這個城市中的每一個生命,也象徵著醫護人員為了維護生命緊緊團結在一起的凝聚力。」
  • 【文藝抗「疫」】眾志成城戰疫情(詩詞楹聯作品選登)
    (何飛雄) 全民抗「疫」 雨點聲聲心坎慌,病毒感染勢無疆。 圍城堵疫施強策,哨崗值村免禍殃, 四海猶存拒狼跡,千秋尚記鬥魔雄。
  • 取材古代奇書《山海經》 這部劇探尋中華文化之美
    取材古代奇書《山海經》 這部劇探尋中華文化之美 2019-01-07  取材古代奇書探尋中華文化之美 金牌班底打造精品神話劇集  《山海經之上古密約》取材於我國極富神話色彩、堪稱是上古文化最早的百科全書《山海經》。《山海經》不僅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寶庫,也是一部極具開發價值的超級IP,其厚重的文化底蘊足以承載更飽滿、更完整、更宏大的內容和世界觀,獨特的中華傳統文化內核更是覆蓋了絕大多數觀眾群體。
  • 首部抗疫「報告劇」《在一起》啟動,張黎沈嚴六六等加盟
    首部全面反映抗疫的「時代報告劇」《在一起》今日正式宣布啟動。該劇計劃籌拍20集,每2集1個獨立故事,每個故事分別由一位編劇和一位導演主創, 編劇六六、秦雯、高璇、任寶茹、馮驥,導演張黎、安建、沈嚴等已加入該劇的創作。3月8日,編劇六六從上海出發,前往武漢實地採訪。
  • 聚焦疫情下的平凡與偉大 抗疫話劇《飛向春天的鴿子》7月首演
    「我經常順著武漢的那條江一直飛,飛到一個叫做南京的地方……」這隻鴿子,是串聯全劇的「靈魂角色」,疫情之下的南京和武漢,就是通過這隻鴿子的視角緩緩展開。為了「演」好這隻鴿子,劉婭婷加強臂力訓練,揣摩發聲方式。在別的演員都露臉的時候,她卻要穿著黑衣,把自己儘量「藏」起來,讓鴿子儘量「顯」出來。「能參與這樣的作品,完成作為鴿子的作用,我就覺得成功了。」
  • 光明網《詩援武漢 共抗疫情》專欄匯聚正能量聲音
    激昂的配樂下,渾厚的男中音堅定而深情,道出疫情面前,全國人民萬眾一心抗擊病魔的決心與毅力。  這首《全民抗疫》來自光明網《詩援武漢 共抗疫情》專欄。1月28日以來,光明網在中華詩詞學會、野草詩社等團體的支持下,陸續發表原創詩詞、詩歌作品200餘首,並在光明網、今日頭條頭條號、喜馬拉雅FM等平臺同步推出音頻專輯,以滿懷的豪情與溫情為「逆行者」們喝彩、點讚,為祖國祈願、祝福。
  • 「抗疫情,話擔當」——浙海大青年學子線上主題團日活動
    「抗疫情,話擔當」19級輪機工程1班團支部是這樣一群幕後戰鬥員!   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嚴峻的形勢牽動著全國上下每個人的心弦。疫情就是集結號,雖然做不了「最美逆行者」,但我們仍然可以在幕後參加戰鬥,浙江海洋大學19級輪機工程1班團支部就是這樣一群鬥志昂揚的戰鬥員。
  • 【同心抗「疫」】東晉實驗學校師生抗「疫」書畫作品展
    同學們紛紛拿起手中的筆,以墨抒懷,用畫祈福,為戰「疫」助力,為祖國加油!同學們參加的比賽有東莞市中小學師生抗疫書畫作品展、東莞報業小記者繪畫大賽、廣東省藝術教育抗疫情書畫大賽,東莞科技館「科學防疫抗疫 使命有你有我」主題科普徵文活動……截止目前為止,夏穎彬、陳浩、謝宇軒、鄭妍希、韓景鑫5位同學入選東莞市中小學師生抗「疫」書畫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