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疫情下的平凡與偉大 抗疫話劇《飛向春天的鴿子》7月首演

2020-12-18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訊(通訊員 趙潔 記者 丁小玲)三十多歲還在家啃老的「詩人」、自尊心極強脾氣火爆的小保姆、新婚前夜奔赴前線的女醫生、因家庭矛盾而焦頭爛額的老企業家……2020南京文化藝術節重點劇目、由南京市話劇團打造的大型原創抗疫話劇《飛向春天的鴿子》正在緊張排練中,準備7月7日和8日在江蘇大劇院首演,該劇聚焦疫情下普通人的平凡與偉大。

一隻鴿子,連接南京武漢雙城

隨著一聲嘹亮的鴿哨響起,一隻白色的信鴿在光束照耀下,出現在舞臺上。這當然不是真的鴿子,因劇情需要,市話劇團製作了一隻機械鴿子,由演員劉婭婷操控並配音。

「我經常順著武漢的那條江一直飛,飛到一個叫做南京的地方……」這隻鴿子,是串聯全劇的「靈魂角色」,疫情之下的南京和武漢,就是通過這隻鴿子的視角緩緩展開。為了「演」好這隻鴿子,劉婭婷加強臂力訓練,揣摩發聲方式。在別的演員都露臉的時候,她卻要穿著黑衣,把自己儘量「藏」起來,讓鴿子儘量「顯」出來。「能參與這樣的作品,完成作為鴿子的作用,我就覺得成功了。」

鴿子的主人莫文齋是個生活在武漢的「家裡蹲」詩人、啃老的中年宅男,但是當老母親感染新冠病毒住院之後,他一夜長大,漸漸開始擔負起責任;莫家的保姆「太太」原本想離開回家過年,沒想到被疫情困在了武漢;而回南京陪妻子春泥過年的農名工墩子本想過了初一就回武漢,卻被困在了南京;莫家的故交葉宛星醫生,在婚禮前夜接到任務義無反顧放棄婚假,回了醫院抗疫一線……

南京市話劇團副團長楊彥在在劇中飾演莫文齋,他說,這是一部特別真實的話劇。鴿子雖然是虛擬的,但鴿子視角下看到的「雙城故事」,卻會讓觀眾感同身受。「每個人都親身經歷了這場疫情,儘管這部話劇中並沒有具體的人物原型,但觀眾可以在劇中看到很多熟悉的影子。」

幾戶家庭,上演普通人的平凡與偉大

兩座城市、幾戶人家,原本再平凡不過的瑣碎生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然而一個個普通的小人物,在煩惱和掙扎中爆發了人性的光輝,一起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抗「疫」戰歌。

楊彥表示:「無論是在風平浪靜的時候,還是在大災大難之下,我們關注的始終是普通人。不做空洞的宏大敘事,而是從小人物身上挖掘鮮活生動的故事,以小見大,這也是南京話劇團做戲一貫的風格。 」

已經退休的國家一級演員於東江,被演員們親熱地稱呼為「於爸」。「於爸」一聽到團裡召喚,立即就來了,出演一位私企老闆。「這部劇其實就是講述的咱們老百姓自己的狀態,非常接地氣,非常貼近生活。疫情面前,平凡人展現出這種家國情懷、無私奉獻,讓人感動。」

霍蓉飾演新婚前夜奔赴抗疫一線的女醫生。她希望通過自己塑造的角色向英勇的醫護人員致敬,「我們都是在家裡保護自己,他們是疫情中的逆行者,必須得上,必須衝,顧不了自己,必須要為大家!他們真的就是戰士!」

自從6月1日建組後,30 多位演員開始正式排練,大風大雨不間斷。「每天早上八點多排練到下午五點半,遇到了很多從沒遇到過的問題,比如,為了安全起見,大家都是戴著口罩排練演戲,看不到對手的表情,也聽不太清,只能多揣摩。但是我們所有的演員都憋著一股勁兒,希望越早跟觀眾見面越好。」南京市話劇團演員隊隊長李竹說。

援鄂醫護,既是觀眾也是演員

34個舞臺人物、32個場景轉換,《飛向春天的鴿子》是一部難度很大的劇。

南京市話劇團團長常小川告訴記者,從大年初九團裡首次邀請原總政話劇團團長、國家一級編劇王宏創編劇本,經過四個月的準備,該劇於6月1日正式建組創排,並邀請到了獲得文華導演獎、中國戲劇節優秀導演獎、全國新劇目展演導演獎等多個舞臺大獎的著名導演胡宗琪執導《飛向春天的鴿子》。胡宗琪也是中國話劇扛鼎之作《白鹿原》的導演,而這也是他繼話劇《淪陷》《一葉知秋》《雨花臺》《楊仁山》之後第五次與市話劇團合作。

該劇正式演出時還將有幾位特殊的「外援」來助陣。常小川介紹,因為這部劇是疫情期間創作,大家非常想請白衣戰士們一同參與,「作為文藝工作者,我們想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醫護人員的感謝。」

據了解,該劇共邀請8至10位馳援武漢的醫護人員,在劇中他們將穿上隔離服,演繹自己忙碌的工作日常。常小川說:「結尾處,我們將請他們一起到臺上,會有一個特别致謝的環節。」也就是說,在《飛向春天的鴿子》的演出中,這些醫護人員既是演員,也是觀眾。「因為他們工作很忙,在不打擾他們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正式演出前會有一個簡單的走臺和排練,但不會佔用他們太多時間」。

三十多歲還在家啃老的「詩人」、自尊心極強脾氣火爆的小保姆、新婚前夜奔赴前線的女醫生、因家庭矛盾而焦頭爛額的老企業家……2020南京文化藝術節重點劇目、由南京市話劇團打造的大型原創抗疫話劇《飛向春天的鴿子》正在緊張排練中。

相關焦點

  • 抗疫話劇《飛向春天的鴿子》將於7月首演
    現代快報訊(記者 王子揚 李鳴)三十多歲還在家啃老的「詩人」、自尊心極強脾氣火爆的小保姆、新婚前夜奔赴前線的女醫生、因家庭矛盾而焦頭爛額的老企業家……7月7日,大型原創抗疫話劇《飛向春天的鴿子》將在江蘇大劇院首演,講述疫情之下小人物的悲喜故事。
  • 記者探班:南京原創抗疫話劇7月上演!
    最近,南京市話劇團的演職人員正在加緊排練一部抗擊疫情的原創話劇,計劃於7月7日和8日,在江蘇大劇院首演。今天(6月28日),記者帶大家提前去探班。講述普通百姓的抗疫故事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南京市話劇團立刻投入抗疫話劇的創作,歷經四個月的劇本創作、一個月的聯排,話劇《飛向春天的鴿子》還有不到十天就要和觀眾見面了。這幾天,演職人員每天都要排練9個小時,對每句臺詞、每個動作做最後的打磨。
  • 抗疫主題話劇《逆行》今晚首演 演職人員都是疫情親歷者
    大型原創抗疫話劇《逆行》聯排、試演劇照。繼創作話劇《戰「疫」英雄》之後,武漢人民藝術劇院再次集聚力量,歷時4個多月,創作出大型原創抗疫話劇《逆行》。《逆行》今晚在中南劇場首演,將邀請為武漢抗疫鬥爭作出貢獻的醫護人員、社區工作者和教師代表觀劇。《逆行》是一部凝結著創作者淚水與汗水的傾心之作。編劇趙瑞泰,一位在武漢市生活了60餘年的老藝術家,滿懷激情,用「心」 書寫了這部劇作。
  • 原創抗疫主題話劇《這就是英雄》寶安首演
    這是抗疫話劇《這就是英雄》裡開篇的一個疑問。9月25日,一部由社區原創的話劇《這就是英雄》在寶安區青少年宮劇場首演。這部原創話劇是由深圳寶安區新安街道黨工委辦指導、建安社區黨委主創的。據了解,建安社區一直堅持將話劇文化作為社區特色,面向群眾,立足社區。2016年起,相繼推出「社區那點事兒」「新安一家人」「實習生日記」三部社區原創話劇,深受居民歡迎。
  • 中國首部抗疫題材《戰「疫」2020》話劇「出爐」
    中宏網廣州4月5日電(記者 肖柏青 黃磊剛 通訊員 穗文廣旅宣)4月5日,由廣東藝術家和廣東援鄂醫療隊員共同創排的《戰「疫」2020》在微博、優酷等10多家多媒體平臺雲發布該劇的精彩片段。目前,《戰「疫」2020》已經殺青,未來也將在網上持續播出此劇的精彩片段。這是中國首部「出爐」的抗疫題材話劇,也是全國首部邀請援鄂醫療人員參與演繹的現實主義題材話劇。該劇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和天河區委宣傳部聯合出品,廣東省演出有限公司和廣州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共同創作。全劇通過演播廳報導的方式開啟:庚子年春節前夕,武漢「封城」,人心惶惶。
  • 全國首部抗疫音樂劇《那年那時那座城》首演
    《那年那時那座城》在上海虹橋藝術中心首演,真實再現武漢戰「疫」驚心動魄的日日夜夜。全劇以一名在疫情暴發初期勇敢逆行武漢的年輕麻醉醫生時光為主角,講述了她在與隊員們克服重重困難,打勝抗疫戰爭的過程中重新認識自我、感悟白衣使命、重拾從醫初心的心路歷程。「到底給生命以時光,還是給時光以生命」,這句時光爸爸留給女兒時光的問題也引發在場很多人的思考。
  • 上外英文版《只要平凡》MV,致敬每一位抗「疫」戰士!
    ●●●●●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心,帶給了我們許多思考和感動。我們每個人都「生而平凡」,在平凡的生活中積累著平凡的小確幸。但面對疫情時,我們也都有「活著的勇敢」:同心戰疫,我們並不懼怕;守望相助,我們共克時艱。
  • 講述發生在社區基層的抗疫故事 新安街道建安社區抗疫題材紀實話劇...
    深圳新聞網寶安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賀靛婧 通訊員 李韌潔)2020年9月25日,由新安街道黨工委辦指導、建安社區黨委主辦的抗疫題材紀實話劇《這就是英雄》在寶安區青少年宮劇場正式上演話劇裡給出了最好的回答。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即刻拉響。如果說醫護人員是衝鋒陷陣的戰士,那基層的社區工作者就是防疫一線的堅實依靠。千千萬萬抗疫英雄用行動塑造了守望相助、無私奉獻的抗疫精神,譜寫了一曲眾志成城,不畏生死的抗「疫」必勝之歌。
  • 抗疫題材紀實話劇《戰「疫」2020》亮相省藝術節
    11月29日,由廣東藝術家和廣東援鄂醫療隊員共同創排的全國首部邀請援鄂醫療隊員參與演繹的抗疫題材紀實話劇《戰「疫」2020》將再次在廣東藝術劇院上演。該劇自今年6月5日首演至今,反響熱烈,已經上演了11場,在7月的廣東2020年文藝精品創作生產會議上還得到了肯定。
  • 聚焦|生活中的平凡夫妻 戰「疫」中的美麗天使
    聚焦|生活中的平凡夫妻 戰「疫」中的美麗天使 2020-05-28 03: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酷我音樂鞠婧禕霍尊演繹《平凡與偉大》致敬逆行者「勇敢的心」
    以武漢為重心的「抗疫戰爭」已堅持一個多月,成千上萬逆行者來到疫情第一線,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書寫著偉大的抗疫篇章。2月26日,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與酷我音樂在共青團中央宣傳部指導下聯合打造的原創音樂專輯《愛不隔離》第三支歌《平凡與偉大》酷我音樂獨家首發上線,由知名青年歌手鞠婧禕、霍尊合唱,共同謳歌抗疫前線上偉大的逆行者,致敬祖國,致敬生命。
  • 中山大型抗疫題材原創話劇《窗外的鳳凰木》17日晚在廣州首演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翎 通訊員 曾毅峰 李多輝 9月15日中午,中山大型抗疫題材原創話劇《窗外的鳳凰木》在廣東藝術劇院舉行首演新聞發布會。
  • ...最美逆行者》以現實主義創作彰顯偉大抗疫精神和感人的中國故事
    14集電視劇《最美逆行者》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策劃創作,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為題材的電視劇,由多個單元故事組成,以抗疫期間真實故事和原型為素材進行改編創作,旨在表現「抗疫」期間感人的人物和故事,以現實主義創作基調生動詮釋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全劇將視角和鏡頭精確對準人民,突出展現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平凡英雄,講述發生在抗疫一線的感人故事
  • 《戰「疫」2020》——中國首部抗疫題材話劇出爐
    中國首部抗疫題材話劇出爐。出品方供圖  中新網廣東新聞4月8日電 (記者 索有為)由廣東藝術家和廣東援鄂醫療隊員共同創排的《戰「疫」2020》日前殺青,這是中國首部「出爐」的抗疫題材話劇,也是全國首部邀請援鄂醫療人員參與演繹的現實主義題材話劇。  該劇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和天河區委宣傳部聯合出品,廣東省演出有限公司和廣州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共同創作。
  • 金秋科技文化藝術節丨聆聽抗疫故事 弘揚西農精神
    在這期間,她一邊進行自己的網絡直播課,一邊為學生積極開展線下課程。抗疫感言面對疫情,全國人民同舟共濟,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一名普通的「小我」,能在這場 「大戰」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留下奮鬥青春的美麗印跡,我自豪。
  • 原創話劇《朝天宮下》首演,再現「故宮文物南遷」往事
    7月31日晚,由江蘇省文化投資管理集團製作、江蘇大劇院出品的原創話劇《朝天宮下》在江蘇大劇院戲劇廳進行首演,烽火下的「護寶」傳奇, 一場「文物南遷」的往事穿過歲月長河再現。8月1日,該劇還將上演第二場。烽煙南渡,四幕劇情扣人心弦「『九一八』烽煙驟起,北平岌岌可危;紫禁城風聲鶴唳,國寶何去何從?」
  • 中文話劇《你好,打劫!》在雪梨火爆首演
    中文話劇《你好,打劫!》在雪梨火爆首演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2014年10月16日08:11 中文話劇《你好,打劫》在雪梨上演(攝影 李一鳴) 人民網雪梨10月16日電 (李一鳴)由著名導演饒曉志創作、澳大利亞華裔導演章士鎧執導的「紳士喜劇」《你好,打劫!》
  • 偉大抗疫 平凡英雄——大埔縣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回顧
    志願者引導車乘人員通過「粵省事」進行登記。(吳騰江 攝)  ●本報記者 劉潤濤 特約記者 劉招迎 羅文燕  組強機構 統一指揮  1月23日,廣東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  發揮文藝工作者作用「藝」起戰「疫」  「好,我現在就回家拿口罩,做一回義務志願者。」  「嗯,這就對了,大家都能自覺,不添亂,就是對國家最大的貢獻。只要我們人人齊心抗疫,就一定能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人民戰爭。」  這是大埔縣廣東漢劇傳承保護中心防疫小品《規勸》中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