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七大終極之問》
第2問–夢裡發生的事存在嗎?
作者:蔡銀兵
要證明夢裡發生的事情是否存在,首先得先了解一下各種關於夢的解釋,不論是理論上的還是比較科學的解釋。
解釋一: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在對人的夢所作的研究中,發現並總結了夢的產生與作用。弗洛伊德認為夢是潛意識的表達,相對於意識而言,潛意識是處於更深層的願望和衝動。人在清醒狀態下,通常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言行與思想,避免出現不符合社會規範與道德要求的行為與思想。而一旦進入睡夢以後,這些原本被壓抑在潛意識裡的欲望,就會衝破層層阻礙而加以表現。
例如男學生對自己的女老師抱有好感,但出於社會規範與道德評價的束縛,男學生對女老師的好感,始終深深地被壓抑在潛意識裡,並且從不表達出來。可是每當夜幕降臨,進入夢鄉的男學生,頻繁夢見自己與女老師的故事。在夢中,男學生不再是女老師的學生,而是搖身一變成了女老師的男朋友。
這個例子就很好地解釋了弗洛伊德認為夢是潛意識的欲望滿足這一觀點,在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夢見此類情況。例如小時候的我,某次在夢中夢見自己大口大口地吃香蕉,醒後卻發現是一場夢。隨後便想起自己雖然喜歡吃香蕉,但夢見香蕉的前一天恰好想吃香蕉但沒有買。於是,夢見吃香蕉,便是我對前一天未能如願吃到香蕉的欲望的滿足。
解釋二:
比較合乎科學解釋的說法是這樣的,夢是腦在作資訊處理和鞏固長期記憶時所釋放出來的神經脈衝,被意識腦解讀成光怪陸離的視覺與聽覺所造成的。人在睡眠中,常處於一種休息與放鬆的狀態,但有些細胞仍舊在活動,而夢境就是一些微弱的刺激所引發的。
無論哪種解釋,解釋得是否合乎科學,在某種程度上而言,都只能反映其中一個面。無法從根本意義上,對夢的發生以及夢境內容,做一個絕對信服的解釋。
為了弄清楚夢境內容是否真實存在,我們有必要將現實與夢做一個比較。所謂的現實世界,即我們可以用聽覺、視覺、觸覺等感覺器官,切身感知到的世界。與夢相比,現實世界更顯得真實而可信,那麼對於夢而言,醒後的世界是存在的,而夢則是虛無縹緲的,是一種幻覺體驗。
可是我們如何能得知醒後的世界一定是客觀存在的呢?這就得從我們的感覺器官談起,只有在感覺器官帶給我們的感知是絕對正確無誤時,我們才可以說現實世界是真實存在的。否則,我們所感知的世界,則極有可能被感官所欺騙。假如感官所感知到的是一個扭曲的非客觀的世界的話,我們完全有理由說現實世界就跟夢裡發生的事情一樣,虛無縹緲不可捉摸。
由感受器、神經通道與大腦皮層感覺中樞三部分組成的感覺器官,起到了人體感知外部世界,並對外界形成印象的作用。事實上,感覺器官在受到外界刺激與信息輸入的過程中,總是會有選擇地接受信息並且再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