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亟需從經驗型升華到專業型,聚焦「提對問題、正確分類、區別對待」以塑造財務競爭力。
中國的經濟總量早在5年前即進入世界前二,但中國企業品質整體上的國際差距大得多。財務競爭力的差距尤其明顯。多數本土企業甚至沒有「財務競爭力」的意識,更不清楚如何建構。
財務競爭力就是財務系統支撐企業成長和業務發展的能力。歷史導向的算帳型財務模式,聚焦會計與稅務,即使運轉良好,也難以為財務競爭力作出充分貢獻。算帳型財務功能依然有必要,但其重要性日益下降。相反,戰略型財務的重要性不斷提高。如果把財務系統看作人體,常規財務就是軀幹,戰略財務才是大腦。沒有大腦僅有軀幹為缺失靈魂的植樹人,缺失戰略功能的財務體系同樣如此。
常規財務系統處理四個必須做好、但做好了也不過如此的問題:記帳、作表、計算期間損失和計算納稅。財務競爭不可能從這種模式中產生,即便其功能發揮得再好,亦如此。
財務競爭力幾乎全部來自戰略財務系統。初步感覺很複雜,其實不然。很人有人意識到,戰略財務系統可以從「簡單的複雜、輕靈的厚重」入手,加以建構和實施。把這兩句話悟透了的人,便是真正的職業財務人,也就是高於經驗(實戰)型的專業型。多數本土企業的財務人,仍然痴迷在實戰經驗中難以自拔。那麼多的企業衰敗和最終死亡,並非源於實戰經驗不足,而是源於專業能力、尤其是專業財務能力的不足。另一個原因就是運氣不佳,比如恰好趕上整體經濟氣候的低迷。即便如此,專業素質的缺失,而非所謂實踐經驗的不足,才是招致失敗的主因。
不要再執迷不悟了。實戰和經驗雖然非常重要,但遠非企業、也非個人或財務高管的護身符。實戰經驗再重要,也絕對不可能比專業能力更重要。未來競爭中的輸家,一定會繼續是片面強調實戰經驗、卻嚴重缺失專業能力的企業。
麻煩還在於,許多企業依然沒有覺醒。在這個世界上,看得到的實戰經驗(實操),多數情況下,絕對沒有看不到的專業能力重要。實操可以繼續用來處理小而簡單的問題,但重大而複雜的問題,主要依賴專業判斷能力。這是實戰痴迷型永遠不願意承認和面對的,儘管事實就是如此。
中華民族煉丹的經驗和歷史,世界上幾乎沒有其他民族可以相提並論。我們煉出了化學和化學元素周期表了呢?我們幾千年的實戰經驗,煉出的只是丹藥,而且我們在幾千年裡相信它可讓我們延年益壽。結果呢?
還可以舉出很多例子,包括中西醫的差異。我絕對沒有低估本質上為經驗型的中藥的價值。中醫為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作出的偉大貢獻之一。但今天的競爭天平上,西醫已經佔據了絕對的優勢的地位。很少有人想明白: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其實,答案很簡單:中醫必須朝向專業化方向大踏步前進。經驗型的東西,如果不能上升到專業型的高度,在競爭中落敗並不讓人有絲毫意外。經驗型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專業型即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這是兩者間的主要不同之一。其他不同還包括:重大而複雜的問題,專業往往比經驗更重要。遺傳或基因疾病就是如此。
本土企業的財務競爭力之道,要求結合三個層級的財務能力建構:專業能力、經驗能力和組織能力。後者包括分工與協調兩個方面。分工要求企業的財務組織一定要搭好,至少在功能上要區分常規功能(事務性工作)和戰略功能,後者包括四個要素:決策支持、業務融合、利潤戰略和正確激勵。
財務管理的專業化,簡明扼要的方法有三。
首要的是「提對問題」。舉例來說,存庫過多是問題嗎?不是。庫存金額過大是問題嗎?也不是。真正的庫存問題是什麼?答:時間長-金額大。接下來需要提對的問題是:「進貨還是出貨的問題」?其他方面比如應收帳款管理,也是如此。在帳務報表和報表分析上,幾乎不可能指望「提對問題」。問題都提不到,又如此去面對和處理它們?
其次是正確分類。分類的混亂很常見,也很容易誤導管理與決策。舉例來說,會計的成本費用科目,從專業化管理的角度看,幾乎全然不對,因為沒有遵從基本的相關性原則:橋歸橋,路歸路;是產品(生產)的歸產品(成本)、是產能(過剩)的歸產能(成本)、是客戶(行為)的歸客戶(成本)。分類不對,管理一定不對。按照錯誤的分類實施的管理,不可能帶來好結果。正確分類的基本原則就是遵從相關性,確保沒有遺漏、也沒有重複。全面預算一定要分為計劃型預算和控制型預算,否則,預算遭遇失敗的風險很高。這也涉及正確分類:必須有控制型預算來報告和控制差異。
最後是區別對待。平均數會誤導管理決策。「費用」與「投資」只有一步之遙:區別對待就是投資,撒胡椒麵就是費用。多數企業的營銷投入(獲取客戶與訂單)越來越多,但只要不能在對客戶進行正確分類的基礎上分配,營銷投入就是費用。相反,如果能夠有針對性地分配到目標客戶上,那就不一樣了:投資而非費用。整個資源的分配,包括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的分配,本質上就是財務決策問題,也就是計劃型預算的本質,但如此沒有正確分類和區別對待,而是平均式配置,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所以,財務管理從經驗型上升到專業型,雖然有許多事情要做,但方法上切中要害只有三個根本要求:提對問題(避免無聊的傻問題)、正確分類(分類的標準一定要留意)和區別對待(根據未來回報潛力的差異)。只要努力從這三個要求上做起,經驗型財務管理就會朝專業型邁出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