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大數據主題開放日,經過公開報名抽選的50名群眾代表走進了省大數據中心,近距離觸摸大數據,感受智能時代的魅力。
一年前的2019年7月19日,正是省大數據中心正式掛牌成立的日子,值得一提的是,中心是四川省機構改革最後成立的一個新單位。
一年來,從建若干數據基礎庫、專題庫和核心數據池,到創新推出多個應用場景,這個最年輕的單位,把神秘莫測的大數據帶到越來越多川人身邊,甚至被業內譽為了「網紅單位」。
一年來,大數據中心做了啥?
其實,和老百姓息息相關,
以下從大數據中心誕生的各具特色的「實力擔當」,你「見」過幾位?
便捷擔當:「天府通辦」
百姓大小事,天府通通辦!
用它繳費、查社保、公積金,簡直so easy。這款四川群眾愛用的「天府通辦」政務服務平臺,經過持續升級改造,目前已接入300餘項便民服務應用,成為四川政務服務的一張響亮名片。
一年來,天府通辦新增註冊用戶1300萬,累計超過2300萬,今年上半年線上辦件量超過1000萬件,同比增長60%。
安全擔當:「四川外出務工人員健康申報和查詢系統」
疫情發生後,省大數據中心即刻投入戰鬥狀態,打響了數據戰「疫」,圍繞疫情防控的找人、堵漏和復工復產,始終堅持在線上戰鬥。在全國率先推出直接服務群眾的「四川群防快線」,連夜開發「四川外出務工人員健康申報和查詢系統」,有力支撐了全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
目前,「四川群防快線」訪問量已達2100萬次,「四川外出務工人員健康申報和查詢系統」上申領健康證明已達1500萬次。四川共享健康信息的典型經驗獲得全國推廣點讚。
效率擔當: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
今年5月20日,四川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2.0版)在全省範圍內實現了房建、市政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程網辦」。
通過審批大並聯、業務大協同、數據大共享、資源大集中,推動項目審批減時間、減環節、減材料、減跑動、減成本,構建了「一網通辦、一網通管、一網通看」的「四川模式」。
以一般社會投資房建項目為例,過去企業提交材料,至少需要176份,現在只需90份; 原來需要跑動至少26次,現在最少一次都不跑;項目審批以前平均需要202個工作日,現在只要83個工作日。
暖心擔當:率先推出農民工「線上之家」
2019年8月1日,「四川農民工服務平臺」正式上線。平臺具備了信息服務、在線辦事、互動交流三大功能,開發了網站、手機客戶端、微信小程序三種服務形式,致力於為全省2500萬農民工量身打造一個專業化、精準化、人性化的服務平臺,讓農民工在平臺上找到家的感覺。
這麼多擔當助力,效果如何?2019年,省政府網站在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中列全國第二。省級政府網上政務服務能力從全國第九位上升到全國第七位。
「網紅單位」如何乘風破浪?
作為「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和服務數字經濟發展」的實戰單位,中心確立了,樹立了「思維創造未來,數據創造價值」的發展理念,定下了清晰的工作目標、任務和路徑。
工作目標:
圍繞數據的「聚、通、用」,服務政府治理、服務民生事業、服務產業發展,推動數據資源大省向數據價值大省轉變。
工作任務:
著力建設「一套體系」,即政策法規體系、技術標準體系和工作推進體系;
建好「三大平臺」,即政務服務平臺、數據調度平臺、示範應用平臺。
做實「四個中心」,即線上政務服務中心、數據資源中心、數據管理中心和示範推廣中心。
工作路徑:
上抓頂層架構設計,按照「全省一盤棋」,搭起全省大數據發展的業務架構和技術架構;
下抓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雲網端科技支撐能力;
中間抓示範應用帶動,不斷豐富大數據特色應用。
一年來,大數據中心不僅打造了多個為百姓企業服務的「實力擔當」平臺,背後其實還幹了這些事兒:
打基礎。全面提升政務雲支撐能力,實施部門「上雲行動計劃」,81個省級部門的519個應用系統上雲運行,極大地節約了建設經費。
匯數據。中心花了7個月時間,對96個省級部門的1047個信息系統開展實地調查,對每個系統建立臺帳,摸清了「煙囪林立」的情況。在此基礎上持續推進數據資源歸集,一年來已沉澱和歸集政務、信用、監管等有效數據20多億條。
強服務。按照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要求,我們始終致力於部門數據打通和業務協同,不斷提高線上政務服務能力。
搞示範。在點上,已成功推出「興川貸」應用場景。在面上,加強對地方大數據融合發展的業務服務,將瀘州市納溪區作為我省首個大數據融合發展創新區。
訂規則。加強頂層設計,推進政策標準體系建設,制訂四川省數字政府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細化數字政府建設的總體目標、業務架構、實施路徑和重點任務。加快數據資源管理立法,牽頭起草四川省政務數據資源管理辦法。
造環境。發布公共數據開放指數、網上政務服務能力第三方評估,引導地方政府和部門提高應用大數據的能力;組建大數據發展聯盟,開展與省級部門、金融機構、運營商和企業的戰略合作;編纂大數據讀本,開設「數智四川」大講堂,不斷輸出大數據知識和理念。
做了這麼多事,目的是什麼?一句話:
推動四川由數據資源大省向數據價值大省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