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給大家介紹玄奘故裡。在我國,提起《西遊記》裡的唐僧,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優柔寡斷,人妖不分.使讀者對他既可憐又可恨。
然而,《西遊記》裡唐僧的原型遠不是這樣。這位歷史上實有其人的唐僧.本名叫陳諱,法名為玄奘,他不畏艱難,隻身西行取經.成為世界著名的旅行家、翻譯家和佛教學家。魯迅先生稱他為中國的「脊梁」,梁啓超先生評價他的業績為「千古一人」。
玄獎這位唐代高僧出生於河南省堰師縣緞氏鎮鳳凰谷東的陳河村。據說他出生的時候,他家南面的風凰臺上百鳥聚集。鳳首鳴叫三聲後,他平安地降生了。他13歲時跟隨二哥到洛陽淨土寺出家。貞觀元年(公元627年),他遠遊印度,精心鑽研佛教經典。17年後,他回到了長安,在弘福寺、大慈恩寺等地著書譯經。主要著作有《大唐西域記》、《會宗論》、《制惡見論》等,翻譯印度佛經75部.共1335卷.為中印兩國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玄奘故裡,到處都遍布著他的聖跡。主要有玄奘故居、唐僧寺、唐僧墓、大唐三藏聖教序碑、恭陵、和陵等。當地人很少用法號稱呼他,通常都稱他為唐僧。走入很師境內,求人問路若問唐僧的老家,要比問玄奘故裡容易的多。人們習慣這樣稱呼,因為這樣既通俗易懂,又能表現出家鄉人的特殊感情。
玄獎故居坐落在陳河村的中間,遠遠望去,一組具有隋唐風格的建築群別致優雅。白牆灰瓦在陽光的映照下端莊秀麗,潔白的漢白玉過街門樓和殿前迴廊清新潔淨。由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題寫的「玄獎故裡」的標誌碑矗立在故居門前,瀟灑勁秀的碑文為古樸的故居增色添彩。在院子的東南角裡,有一口陳家老井,井水清涼甘甜,陳家幾代都飲用此水。據說玄獎受此井水的滋潤,再加上他聰明好學,終於成了一位偉人。現在當地人還把此井水當作神水,有病時總要喝上幾口,以除疾患。玄奘故裡修繕後,這口古井也得到了保護,井的上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名曰「慧泉亭」。
井的旁邊、有兩棵樹幹緊緊纏繞的皂角樹和槐樹。其中的皂角樹,是玄奘的祖父栽種的,它原本枝繁葉茂,參天蔽日。玄獎小時常上樹摘皂角,有一次不小心從樹上掉到了水井裡。此樹當地人稱為磨頭樹、望子樹。據說玄獎西行時,皂角樹的樹枝向西傾倒。玄奘歸國時,皂角樹的樹枝轉向東方。玄奘去世時,天空突然烏雲密布,電閃雷鳴,枝頭被迅雷擊倒。槐樹是後來自生自長的,因它長在皂角樹的懷抱裡,兩樹緊緊擁抱。密不可分,人們就叫它為皂抱槐。這兩棵形狀奇特的古樹。加上有關玄獎的離奇故事,使它成為玄奘故居的一大奇景。
玄奘故居的院後,還保存有一座完整的陳家祠堂。陳家的後代子孫至今還居住在陳河村,每逢年節和每月的初一、十五,陳家後裔總要到這裡祭拜祖光。由於受小說《西遊記》的影響,人們到玄獎故裡參觀時,總像神遊在仙境裡。
新近在玄奘故裡附近興建的「西遊記遊樂宮」,又給到玄奘故裡參觀的人們增添了新的樂趣。